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邓州新气象
    此时,赵祯案头参奏唐子浩,和要求把果酒收归官権的本子已经码成一捋了.
    翻开一道折子,赵祯不由苦笑着把折子丢到一边。
    嘴上念叨着,“又是唐子浩!满朝的言官,就没点别的事儿了!?”
    李秉臣在一旁轻言附和,“好事儿啊!正说明朝中太平,言官们没别的可参,就只能抓着唐子浩不放咯。”
    赵祯被他逗乐了,笑骂道:“你这老嘴,顶得上三万精兵!”
    李秉臣掩嘴轻笑,知道官家这是在夸他。
    “不过话说回来,唐子浩这回确实有些冒失了。”
    赵祯横了他一眼,“你啊!也就拍拍马屁再行。朕却觉得,唐奕这回是有意为之。”
    “哦?”李秉臣故作惊疑。“那老奴可是没陛下看得通透了。”
    赵祯心情甚好,转脸给这老内侍讲起了这其中的门道来。
    “唐子浩的醉仙酿想进京,就绕不开樊楼娇白,早晚都会为了争夺市场对上。”
    李秉臣闻言更是不解,“范公明知陛下对邓州严河坊极为看重,绝不可能让樊楼染指,只要放出话去不就解决了?也不会有后面的冲突。”
    赵祯一叹,“这就是范卿可贵之处!范卿很清楚,只要提早把此事呈上来,朕必会为他们解围,但却迟迟不报,只凭唐奕一人左右支应。”
    李秉臣一颤...“老奴懂了,范公是怕因为此事让朝臣觉得和您走的太近,给陛下添麻烦!”
    “正是...”赵祯心有惭愧。身为大宋的皇帝,却连臣子的一个酒坊都保不了,还要畏首畏尾。
    李秉臣眼前官家又要伤怀,连忙转了话头。
    “老奴还是不明白,这唐子浩为何是有意为之?”
    赵祯被他生拉了回来,抿然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光脚不怕穿鞋的。
    赵祯说的没错,这就是唐奕非要去樊楼闹这一出的本意。
    说句实话,樊楼家大业大,娇白酒享誉京师多年,若是正常比拼,唐奕的胜算不大。就算没有周四海的狙击,也得熬上几年才能逐渐打响名号。
    但是,唐奕这么一闹....
    全京城都知道,邓州来了一个酒坊,要和樊楼娇白酒争上一争。这种无形的关注度,在宣传手段匮乏的古代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而且,只要唐奕‘求租’的那几个大字还在那立着,这事儿就会一直被关注下去。等唐奕的醉仙真的开始在汴京销售之时,那么这些关注度,就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
    可以说,唐奕是厚着脸皮,硬借着娇白和樊楼的名声强行上位。只要醉仙的品质过硬,想短期打开市场却是简单了不少。
    李秉臣听罢,满脸的惊奇,“这么说来,这唐子浩还真是个奇才,这么刁钻的想法,恐怕也只有陛下才能看得通透。”
    赵祯抿然一笑,脸上浮出期待的神情,不禁拿起案头另一道折子。
    “朕也十分期待,这唐子浩把事情闹大了,到底要如何收场,下一步要怎么走。”
    李秉臣下意识的扫了一眼赵祯手里的奏折,那道折子并非新近呈上来的,半个月前赵祯就看过了。只不过,赵祯没舍得收下去,而是隔三差五就拿出来瞅上几眼,每次看完都心怀大顺,简直成了赵祯的舒心良药!
    “陛下既然这般看好唐子浩,那是不是要帮把手了?”
    赵祯看着折子,也觉得若是由着唐子浩被潘家的人打压,恐怕以唐大郎那点底蕴不是其对手。
    只凭唐大郎现在对邓州一地的影响,赵祯就不能让他这么被樊楼压下去。
    这道折子是年前他听了范仲淹对邓州严河坊的展望,心中未免有些不太敢信.....
    一间酒坊就能给邓州增税三十万?
    所以,范仲淹下去之后,赵祯就给刚到邓州的魏介去了一道旨意,让他详细上报严河坊,还有其连带产业。
    魏介刚刚上任,还不得好好表现?哪敢怠慢,把严河坊里里外外,连着邓州商情、民生详细地写了一封长奏,呈了上来。
    赵祯看过之后,惊喜不以。不但范仲淹预想的远景一点没错,而且,从魏介报上来的折子中还能看出,整个邓州竟被这个还没成形的酒坊彻底搞活了!
    今天开春,邓州有近两千户佃农得了严河坊的低息借贷,开山种树。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魏介预计,明年邓州富户地主就可能要面临无佃农可雇佣的局面。
    一些富户眼见佃户越来越少,只得降低地租,或是干脆分包给有产的农户来种。如此一来,邓州今春的地价比往年低了三成还多。
    地价低了,但粮价却上去了。有恐土地无人耕种粮食减产,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富户们更不敢让土地闲置,包不出去的土地只能雇佣外地流民.....
    这下可把魏介牛逼大了..
    一上任,立马给周边府县去了公文,劈头就问,你们那有流民没有?都发到我这来有多少要多少!
    魏介能不牛气吗?他就差没烧柱香把范仲淹供起来了,每回接他的班都是个好差使,这回更是留了个大礼给他,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前年均州水患,流蹿到邓州的流民,过了灾期都让范仲淹送回了均州。不是他无情,是实在养不起。
    流民,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让执政者最头疼的问题.。少了为祸一方,多了为祸一国。安置不好,就要出大乱子!
    可现在好了,流民一下子在邓州成了抢手货,而且,最近城中码头也开始高佣资抢占流民资源。
    因为近期粮商、酒商、果商扎堆的往来邓州,码头货运量越来越大,原来的人力资源已经负担不了了,城里根本雇不到人了。
    赵祯看过折子,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让一个平平常常的州府,转眼间成了生民大州。从佃农、粮农、到工商户的收入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而且邓州一下子变的好像很缺人,.魏介上任三个月,安置了五千的流民,把周边各州头疼不已的流民全给搜刮到了邓州!
    一部分分到了富户手中种地,一部分则开山种树,五千之众连个水花都没起就分光了....
    而且折子里提到,这还远远不够,预计严河坊两万到三万亩的果林成型,再加上全州富户近万亩土地,三年内,邓州还需要新增人力两万人左右。
    魏介甚至管赵祯要人,豪言有灾民尽管送来!
    .....
    “宣曹佾来一趟宫里。”
    赵祯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此事,也只能由他出面才妥帖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