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逃到江夏,刘琦给他们提供最后的据点,而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这任务并不简单,因为曹操这时候太强,这时的孙权在心里可能做出了对抗曹操的打算,可是表面上却没有动作。
诸葛亮出使东吴并没有舌战群儒这一段,不过按照常理来分析诸葛亮和主张投降的江东文臣们可能有一番辩论。诸葛亮对孙权的这一番游说也很精彩。
以下是三国志原文翻译:
诸葛亮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起兵拥有江东,刘豫州也在汉南招集兵马,共同与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平定内患,基本上稳定了北方,接着进军南取荆州,威势震慑天下。英雄无用武之地,故此刘豫州避逃到这里。希望将军您能根据自己的力量来考虑对策:如果能起用东吴的军队与中原的**相抗衡,就应该及早与曹操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与之相抗衡,何不就此搁下武器、解除盔甲,向对方俯首称臣呢!现在您表面上说服从曹操,内心里又犹豫不决,情势危急而不当机立断,大祸即在眼前啊!”
孙权说:“假如情况如你所说,刘豫州怎么不投降曹操?”
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尚且坚守节操而不投降受辱,何况刘豫州乃大汉皇室的后裔,英才盖世,群士仰慕,犹如众水归海。如果功业不能成功,此乃天意所定,岂可再做曹操的下属!”
孙权勃然大怒说:“我决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和十万的军队去受他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打定!你说除刘豫州外便无人抵挡曹操,可是刘豫州最近刚被打败,又怎能抵挡住如此强敌呢?”
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在长阪战败,但现在陆续归还的兵卒加上关羽的水军仍有上万人马;刘琦集合起的江夏兵卒亦不下万人。曹操的兵马远道奔驰而来,疲惫不堪,听说他们为了追赶刘豫州,轻骑一昼夜行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言所道‘强弓发出的箭,在射程之末连鲁地的薄绢都不能穿透’,所以用兵之法忌讳这种作战,并说‘必会招致主将失败’,况且北方人不适应水战;另外荆州百姓归附曹操,实为兵势所迫,并非心甘情愿。现在将军真正能派出猛将统率数万兵马,与刘豫州协力同心,一定能将**击败。曹操一败,必然退归北方,这样荆州、东吴的势力就强大起来,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成败的时机,在于今日的选择。”
孙权闻言大喜,即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赶赴刘备那里,协力抗击曹操。
诸葛亮在见孙权的时候,心中是明白孙权其实这时候心里已经下决心对抗曹操,只是差了那么一点信心。
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客气,开门见山的说曹操的强大,刘备的逃走,接着话锋一转直接点破孙权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就是说孙权表面臣服,心中犹豫。诸葛亮的性格谨慎,可是这一番话却说得不客气,可见当时的形式危急已经顾不上许多了,因为这次出使只有成功才有希望。
孙权被点破之后反问:“刘备为什么不投降。”
诸葛亮举了田横的例子,田横其实是秦朝末年英雄之一,不肯臣服于刘邦而自杀。说明了刘备不屈服的决心,功业不成是天意。其实诸葛亮是想告诉孙权,刘备已经没有退路,就像田横一样,要么成功,要么灭亡,你孙权也是一样。
孙权接下来才进入主题如何打败曹操。其实这才是这次对话的重点。
诸葛亮首先说的就是刘备的拥有的实力,因为只要有实力才能谈得上合作,他告诉孙权,刘备有两万人马,关羽一万,江夏刘琦有一万。其实刘备那时可能是不足两万的。曹操劳师远征是疲劳的,而孙权是以逸待劳容易取胜,另外北方人擅长陆战,而不擅长水战。再有荆州百姓没有真正归附曹操。这样一定能战胜曹操。
孙权本来就心中有主意,只是没有下最后的决心,绝世答应和刘备结盟,孙权对诸葛亮是欣赏的。
孙权在私下里曾经对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说:“你和孔明是亲兄弟,为什么不留下孔明呢。如果孔明留下我会亲自向刘备解释。
诸葛瑾拒绝了说:“我兄弟既然辅助决定辅助刘备,绝对没有二心,诸葛亮不会留下来,就像我不会跟随诸葛亮一起投靠刘备一样。“
诸葛瑾是了解自己弟弟,这话体现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品质。亲兄弟不仅在于血缘关系更在于相知。
诸葛瑾两兄弟后来一个成为吴国大将军,诸葛亮做了蜀国的丞相,同族的兄弟诸葛诞在魏国声名显赫,可是这盛名之下是兄弟之间分离和敌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难以言喻的悲哀。这些自然是后话。
孙刘联军打败曹操,曹操败退北方。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趁机占领荆州南部四郡,任命诸葛亮作为军师中郎将派他督守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三郡的赋税,以之补充军需。主要是负责后勤补给。但是这并不表明在这段时期诸葛亮并没有带过兵,因为首先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是参谋长有兵权,是刘备创立的。也就是诸葛亮在这时期是带过兵的,至于诸葛亮是不是在收复四郡的时候打过仗,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据献帝春秋记载,孙权曾经想要攻打刘璋取蜀地,刘备不同意,曾经让诸葛亮防守南郡。不过刘备能有荆州诸葛亮还是有很大功劳:一来是设计保住刘琦,为刘备保留一部分力量,刘备在当阳失败的情况下,还能依附刘琦,另外赤壁之战后,刘备能打着刘琦的旗号收复四郡,古人讲究名正言顺,这样使得刘备征讨四郡的时候有个理由。二来调度粮草,招兵买马。三来发现贤才蒋琬等贤才。
公元211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可见诸葛亮有一定的治理军队的能力,后来刘备从葭萌返回攻打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军沿江逆流而上,分头平定沿江两岸各郡、县,然后与刘备汇合共同围攻成都。取益州时有一部分的功劳。
后来刘备平定成都论功行赏以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最多从侧面反映诸葛亮的功劳,不过在军事上的表现确实不如三国演义说的那样,不过也是懂得行军打仗的。
平定成都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并代理左将军府的事权。刘备领兵外出期间,诸葛亮常被留守成都,兵充粮足。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为前方战场提供源源不断兵力和粮草。刘备最终在拿下了汉中。
这是刘备自从得到诸葛亮以后势力达到了顶峰,也是诸葛亮距离兴复汉室的目标最近的时刻了。而关羽水淹于禁的兵马,威震华夏,曹操差点迁都。更是证明了诸葛亮当初战略的正确性,似乎差一步就成功了。但有的时候差一步永远实现不了。
关羽的这种成功应该是在结好孙权基础上,刘备和孙权本来因为荆州的领土有矛盾,而且关羽镇守荆州始终让孙权感到害怕,想和关羽结亲,关羽拒绝了,这让孙权更加害怕。于是有了吕蒙袭击荆州,关羽丢失了荆州。
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接着刘备兵发东吴,有了夷陵的失败,这一切变化太快了。到了223年刘备这个英雄终于走到了陌路,刘备永安并没有回成都,他无言见成都群臣,他最不知道怎样面对的其实是诸葛亮,因为对于刘备来说复兴汉室这个目标早已不是他一个理想,而是诸葛亮和他一起为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备的一生其实是征战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也许刘备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是功,是过,是真诚,是虚伪恐怕都没有定论,但至少是英雄的一生。现在蜀国面临的境遇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叛乱。而且不仅丢失了荆州,而且大伤元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将诸葛亮招到永安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了一段著名的话:“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无才能,您就取而代之罢。”
历史上的人分析这段话,有人认为刘备是真心实意的开创了君臣之间开诚布公的典范,也有人认为刘备是试探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其实是不信任的。
而我认为刘备说些话的时候是真心的,第一句话是说诸葛亮的才能胜过曹丕能安邦定国,后面的话我认为也是真心的,一来是此时是刘备病危,生命将要走到尽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话的意思也不是说诸葛亮可以取代自己的儿子刘禅,而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刘禅有才能可以辅佐,这种情况就要像辅佐我一样辅佐刘禅。这当然是刘备愿意看到的,第二种如果不能辅佐你就取代他。有人说刘备不可能如此开明,不可能把自己打下的江山送给外姓人。其实这句话是真心的才能刘备的超凡的智慧。因为这时刘备已经要死了,而且夷陵大败而归,其实这时候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时候蜀国天坍地陷,无论你怎样试探都要把国家大事交给诸葛亮,如今的蜀国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
老话说的好知人智自知者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处十几年难道以刘备的知人善任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吗?假如诸葛亮是司马懿,曹操之类的人,你怎样试探都是没有用的,他会因为你的诚心诚意而不谋夺江山吗?而且刘备这时已经要死,其实根本就无法掌控诸葛亮,诸葛亮这样的人,不是用权谋所能掌控的,诸葛亮不好美色,不贪财,不求名,他重视的是什么?是知遇之恩,是这么些年相处的情感。刘备这样做是用情感打动诸葛亮。
二来父母爱其子必为之计深远,如果刘禅不贤能必然守不住江山,到时候难逃厄运,倒不如交给诸葛亮至少也是富贵一生。
其实纵观诸葛亮和刘备君臣际遇,其实刘备是信任诸葛亮的,诸葛亮自从出山之后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初刘备刚得到荆州,诸葛亮就负责调度三郡的税赋,而且是军师中郎将,刘备平定益州,军师将军,而且管理将军府的事务,刘备外出打仗,诸葛亮镇守成都。如果不信任不会让镇守成都,刘备称王之后,地位虽然表面官职在法正和许靖之下,刘备是不信任许靖自然不用说。
法正是刘备信任的人,在刘备取益州还是争夺汉中的时候立下大功,可是法正为人心胸狭隘,为人特别的斤斤计较,但谋略过人,甚至在胆色方面胜过诸葛亮,所以一直是刘备的主要谋士,后来法正的死刘备很伤心。这是事实,刘备信任法正,不代表就信任诸葛亮,以刘备的聪明自然知道诸葛亮和法正是不同的人,法正的谋略胆色胜过诸葛亮,但治理内政和人品方面不如诸葛亮,以刘备的知人善任即使法正活着,做丞相的也一定是诸葛亮。而且在蜀国其他的人物传记中也能看到诸葛亮影子,比如在黄忠的传记,刘封的传记,都能看到诸葛亮的影响。
至于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征讨东吴,而诸葛亮在事后说过如果法正活着就能劝阻刘备,从隆中对的战略中可以看出荆州的重要性,其实诸葛亮是不反对争夺荆州的,至于说法正能劝阻刘备这是一种假设情况,刘备是个君主,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主见,有些事情是劝不了的。
所以从刘备托孤这件事来说把自己用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