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五章:十年后的等离子火花塔
    处理好‘离子电场’生成器后,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走,下一个应该要制造的,是‘热磁电场’生成器。
    但由这是第一次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
    里面的所有零部件全都是第一次制造。
    所有必要的测试是不可少的。
    恰好,‘离子电场’生成器是可以进行单独测试的,其生成的离子电场只要不是测试者脑瘫到自己钻进去就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韩元选择了先将‘三级电离子产生装置’和‘离子传输装置’组装起来,然后对其进行初步测试。
    制造完成并保存在箱子中‘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被韩元亲手一个个的扛到了钢筋厂房中。
    并不是没有拖运工具,但相对于几乎没有任何避震效果的小推车来说,人体运送可以起到相当好的避震效果。
    ‘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上有无数的超导材料金属细线。
    虽然这些金属线相对而言足够坚韧,但运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震荡还是有几率让其出现断裂变形等损失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韩元就只能苦逼的将其拆开重新编织了。
    当然,每一个‘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上的超导线圈都是有冗余量的。
    毕竟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磨损之类的很正常。
    就像芯片一样,每一块集成芯片上的晶体管都是有多余备用件的。
    这是为了防止某一个晶体管烧掉某一些晶体管烧掉后直接导致整块芯片无法正常运行而设置的。
    作为‘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两大核心部件之一的零件,在设计上自然会考虑到这些。
    但有冗余量是有冗余量的事情,韩元可不想自己的设备连测试台都还没上就被搞坏了。
    所以具有优秀避震功能的人体搬运自然成了他的选择。
    在零部件都制造好了的情况下,‘离子电场’生成器的组装并不难。
    坚硬的钛合金搭建的骨架能牢牢的将六台‘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固定在狭长的测试台上。
    三根非晶体硅钢无缝管制成的‘离子输送装置’被安装上去。
    安装的方式有点特别。
    最大的那根‘离子输送装置’它是悬在‘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中间的。
    中间没有接触到任何东西,全靠两头两个骨架支撑,而另外两根小的‘离子输送装置’则是被螺栓和铆钉固定在外侧的。
    三根‘离子输送装置’是平行的。
    看到这,直播间里面的观众才恍然明白之前图纸上画的平行的‘钢管’到底是如何部署的。
    【原来是这样搞的啊。】
    【看起来好像一个木棍上串了六个甜甜圈(′?w?`)?】
    【这跟图纸还真是一毛一样,抛弃掉中间的甜甜圈的话,还真是平行的一个‘三’字。】
    【这玩意怎么运作的?直播间里面有懂原理的大佬吗?讲讲呗。】
    【讲个屁,你问他们,还不如直接问主播。】
    【还真是,话糙理不糙,别说其他人了,就连中科院或者nasa的专家来了都一定不知道是啥原理。】
    【那主播讲讲?】
    【主播:讲个屁,没空!】
    【大家坚持住,一定要活下去,按照主播的这个进度,说不定十年后等离子火花塔就出来了(??w ??)?】
    【好家伙,楼上说的有道理,从今天开始戒烟戒酒!】
    【我来自十年后,我证实楼上说的话是真的,我变成了泰罗!】
    【那迪迦归我了!】
    【嘿嘿~嘿嘿~又有谁不想变成光呢?】
    【楼上戒烟戒酒的哪个,色呢?】
    直播间内,无数观众在互相调侃着,对于韩元的直播,绝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当成日常消遣来看的。
    即便是偶尔询问一下原理,那也不过是满足一下自己突如其来的的好奇心和装b心而已。
    但这可就苦了直播间里面的专家和科学家们。
    弹幕如流水,他们发送的问题就像水滴入海一样,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发送的私信也从来都没有收到过回复。
    以前的时候,还有人利用打赏超级火箭之类的方式来获得过这名主播的关注。
    如果花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直播间里面的专家和科学家们是不会吝啬这点钱的,纵然他们没有,背后的国家、资本也会想办法他们解决。
    但很可惜,除了偶尔这名主播心情好,然后又凑巧看到了礼物弹幕,或许会回答那么一两个问题。
    但绝大部分的时候,对方对这些根本就是视而不见的。
    就像现在一样,依旧有人送超级火箭附带消息来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但对方却是忙于自己的事情,根本就不带理的。
    .......
    钢筋厂房中,韩元左手拿着原始的扳手等组装工具,右手握着一只小型高光手电,忙碌着将‘三电极离子产生装置’和‘离子输送装置’组装起来。
    虽然‘离子电场’生成器整体很干净,用不到润滑油这种东西。
    但如果抛弃掉测试台上的高科技产品,现在他的形象就是一名汽修工,活脱脱的没有异样。
    纵然‘三电极离子生产装置’和‘离子运输装置’在之前的无尘间里面已经组装好了。
    但要将两者组装到一起依旧有无数的工作,繁多的螺栓、钛合金结构、气密管、钛铝合金管、银铜合金线、散热扇等各种小零件需要组装部署到上面去。
    花费了四个多小时,韩元才将‘离子电场生成器’组装出来。
    而且他花费了四个小时组装起来的,其实只是一个可以运行的内核。
    当真正的发动机组装的时候,外面的钛合金包装,固定骨架、连接线路等各种东西都需要安装上去的。
    没办法,就目前而已,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其结构就越是复杂。
    就这一个‘内核’,如果将其拆开的话,各种零件最少都有四位数以上。
    这还仅仅是‘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一小部分而已。
    或许以后科技发展到极高的层次,这些东西能简化也说不定?
    不过高级文明的飞行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
    或许会极度简化?
    当然,也有可能走向极度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