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2章 求贤令
    第510章 求贤令
    要将蒸汽机用于纺织工业上,还要用在轮船上,还要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光靠李淳风一个人是不行的。
    李贞就琢磨,应该发出求贤令,不过这一次招集的是全国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协助李淳风搞发明创造,将大唐的科技水平提升上去。
    听说李贞要发布求贤令,大臣们都很高兴,特别是张柬之,乐得直拍巴掌,口中说道:“皇上,自古以来,明君都是思贤若渴,魏武帝就曾数次发布求贤令,国家为此而开始强盛,皇上若能颁布求贤令,实为百姓幸事。
    臣以为,但凡应募的人才都应该进行考核,视才而用,任命为各级官员。”
    “咳咳,那个,张爱卿,朕以为,招集能工巧匠,只要给个虚职,厚加赏赐就可以了。”
    “什么?
    皇上发布的求贤令招的是能工巧匠?
    ?
    ?”
    张柬之顿觉天旋地转。
    “皇上,不可啊!”
    张柬之大声疾呼。
    “张爱卿,有可不可?”
    李贞一脸懵逼的问道。
    张柬之苦着脸说:“皇上,自古以来,求贤令招集的都是治国的贤才,怎么能招集这些奇技淫巧的下等人?
    若如此,世人该如何看我大唐?”
    李贞眉头一皱,说道:“治国的人是人才,能工巧匠就不是人才?
    没有这些能工巧匠,用的都从哪里来?
    没有这些能工匠巧,我们就要回到衣不遮体的原始社会!能工巧匠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怎么能说他们是下等人呢?
    朕看他们的作用,是那些所谓治国贤才无法替代的!”
    听了李贞这番话,满朝文武,全都瞠目结舌。
    没有人想到李贞会如此重视这些能工巧匠,不过李贞的话仔细想来,却也有道理,没有这些能工巧匠,人类也许真的要退回到深山老林,也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
    这个道理人人明白,可是从传统习惯上来说,这些读书人都是自命上等人,而将底层从事劳动的百姓看成是下等人。
    在场的大臣们大多对李贞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李贞的态度却很坚决。
    李贞朗声说道:“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当官的是人,老百姓也是人,皇上是人,奴仆也是人,我们不能因为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而看清他,众生平等,岂能妄自尊大?”
    上官仪这时就站了出来,口中说道:“皇上能出此言,真乃千古名君啊!这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上官仪是宰相,百官之首,他这一说话,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皇上这话确实有很深的佛理在里面,众生平等,对百姓平等对待,对奴仆平等对待,试问这世上又有几人?
    可是皇上却能做到这一点,这不是千古名君又是什么?
    “皇上圣明!”
    百官齐齐说道。
    却只留下张柬之在那里哑口无言,张柬之就想,我是做错了什么吗?
    貌似我好像是做错了。
    当下李贞耐心的说:“张爱卿,你的观念要转变了。”
    张柬之无语。
    李贞当下颁发了求贤令,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到长安来,只要能做出成绩,一定给以重赏,还可以给以官位。
    李贞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大唐的科技水平,反过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河北魏州,城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堆人,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汉服,约有三十来岁,穷酸儒生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读着。
    “求贤令,皇上求贤若渴,但凡能工巧匠,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以赴长安,谋得钦天监一职位,若有能发明创造出奇巧实用之物,可得重赏,表现突出,还可获得官位……”
    听到这里,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
    “这么好的待遇?
    不会是骗人的吧。”
    “是啊,从古至今,求贤令求的都是读书人,怎么这一次朝廷却来求下九流的工匠?”
    “不会是骗人的吧。”
    “工匠授予官位?
    从古至今还没有听说过。”
    “俺来试试。”
    一个汉子说道。
    “你一个穷篾匠,这好事能轮上你?”
    那书生不服气的说道。
    “不是说能创造出奇巧实用之物就可以得到重赏吗?
    俺从小就喜欢造新鲜的东西,如果这求贤令说的是真的,俺就可以试试。”
    “我也试试。”
    一个少年说道。
    “你这么小的年纪,能做什么啊?”
    一旁的一个官差问道。
    “我从小脑子就灵,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还能举一反三,这求贤令不就是要招募我这样的人吗?”
    一时之间,不少人人都是跃跃欲试。
    “我也去!”
    “我也去……”
    河南洛阳城附近,一户农家。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对一个老妇人说道:“娘,朝廷发布了求贤令,俺干一了辈子的木匠,却穷得连个媳妇都没有娶上,俺想去长安试试。”
    老妇人就说:“儿啊,你从小就聪明,做出的东西都特别的精巧,可惜,咱家穷,四十多了连个媳妇都没有娶上,既然朝廷发布了这求贤令,那你就去搏上一搏,万一富贵了,这一辈子也没有白活。”
    “二弟,俺走了以后,娘就交给你了,你放心,俺要是富贵了,就把你们都接到长安去,给你也置办一个大宅子,娶上一房媳妇,让咱娘好好养老。”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说道:“哥,你去吧,家里有我,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娘一口吃的,我们娘俩就等你飞黄腾达的那一天。”
    “走了!”
    汉子向老妇人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背着背包,扬长而去……
    随着求贤令的发出,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都心向长安,每天通往长安的道路上,都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去长安求职。
    如此一来,只短短的时间,长安城内聚集了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这些人一个个怀惴着梦想,准备在长安大干一场,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