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2章 令人眼馋的武举!
    第1462章 令人眼馋的武举!
    虽然历朝历代都重文抑武,但是,压制得太严重,会引起反弹
    李百药和卢承庆入宫之后,娄师德返回了户部。
    朝堂之上,娄师德没有改变陛下的心意,圣旨已下。
    娄师德只能照办了,一千万两银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支出一千万两,用去了国库二十分之一的存银。
    当然,这些银子是国库的银子,除了国库的银子以外,还有银行体系的存银,大唐帝国银行是跨国银行,规模非常大。
    现在拥有九亿两白银,其中六亿两白银是大唐百姓的存银。
    大唐帝国拥有人口一亿三千万之众,相当于每个人都在银行之中村了五两银子。
    另外三亿两白银是大唐商人的存款,他们在各地行商。
    手里攥着一张银票,就可以支付货款。
    户部给西域都护府批了一千万两白银,西北战区总将军薛仁贵,可以在西域的银行调集银两。
    一千万两白银,足够西域进行坎儿井的修缮了。
    裴行俭回到兵部之后,立刻把几位兵部侍郎调集到了兵部,神情显得十分高亢。
    裴行俭是名将,也是跟着李贞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裴行俭的资格与威望无疑都是极高的。
    高侃的资历浅,陈学武的官职与裴行俭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得到差距的。
    裴行俭之所以对武举非常上心,其中很大原因在于,裴行俭尚武。
    他知道很多的武将,都做不了文章,能够识一些字,但是在科举考场上,根本不是那些秀才的对手。
    所以,武举才是武将的仕途。
    或许,做文章,选状元,会有很多的分歧,文人相轻。
    可是在武状元上,那就是真刀真枪,输得心服口服。
    武道之上,没有第二名。
    骑射拳脚、兵械谋略行军打仗,粮草筹谋这些都是武道。
    在朝堂内外。
    从来都是科举为重,所有人都会关注科举,关注状元。
    相比之下,武举就逊色了许多,在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人参与武举。
    “裴大人,这次武举取士,定要多选帅才儒将,按照下官之建,还是以文试为主,武试为辅”
    —名兵部侍卫的话音未落,立刻有人反驳道:“那这岂不是成为了第二次科举?那些落榜的秀才又来参与武举,搏个功名?下官以为,武举取士,必然要举行天下武道盛会,武道第一者,为武状元!
    ”
    兵部。
    兵部的人各执己见,而裴行俭早已有了决断。
    “稍安勿躁,老臣让各位大人来,是要让各位大人前往各个州郡,让其当地总兵配合武举取士要把武举当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敷衍天子!
    ”
    裴行俭拱手抱拳,压住了所有声音。
    兵部内,所有人都开始商量起如何进行这场武举
    毕竟武举取士六年才一次,比起科举来,武举要珍贵得多。
    兵部。
    裴行俭与一众兵部侍郎商量着武举的重要事宜。
    各省各郡的总兵对武举,自然是义不容辞。
    武举取士是选拔武将,各省各军的总兵自然会选拔优秀的武将留在身边培养。
    裴行俭并不知道,李百药和卢承庆想把武举合并到科举之中,进行操控。
    御花园里。
    李贞宴请了两位大臣之后,卢承庆和李百药告退,由小太监引领着,离开了皇宫大内。
    在御花园里宴请两位大臣,已经是至高荣耀了。
    如果没有太监引领,李百药和卢承庆会在皇宫之中迷失方向。
    长安城非常巨大,而且房屋院落众多,走错一个路口,就可能彻底迷失方向,若是勿入妃子居住的地方,那就是杀头的大罪。
    哪怕李百药和卢承庆在皇宫之中行走,也是谨小慎微。
    两位大臣离开之后,李贞前往了养心殿,睡了一个午觉。
    下午,李贞睡醒之后,继续处理朝政公务。
    太极殿里累积的奏折非常多,一直到掌灯之后,李贞才将所有的奏折批阅完毕。
    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李贞伸了伸懒腰,感觉神清气爽。
    李贞走出太极殿,苍穹之上星河密布。
    李贞信步走回了养心殿。
    洗漱完毕之后,李贞登临朝堂。
    这堂朝会非常安静,朝臣上奏的事情,都无关紧要,李百药和卢承庆上奏将武举取士由六年改为三年,兵部侍郎裴行俭表示支持。
    但是,在卢承庆说出将武举并入科举之中后,裴行俭立刻反对。
    朝堂之中,大部分武将也纷纷出言反对,卢承庆收武举于科举的想法破灭。
    武举与文举为两科,两者的取士体系,也截然不同。
    朝堂之中的武官们,保住了武举取士的权利。
    除了这件事情以外,其他朝臣不再奏本,李贞宣布退朝。
    接下来的两天,可以好好休息休息,调整一番
    蓝天之下,李贞龙行虎步,兴致勃勃的前往了御湖苑,泛起龙舟,程处立出现在御湖苑上,有事禀奏。
    李贞宣布下朝,文武百官走出朝堂,官员百态在离开朝堂之后尽显。
    在所有官员之中,昂首阔步者不是高官,而是都察院的言官。
    这些言官走在最后面,紧盯着其他朝臣的言行。
    像是娄师德和李百药等高官,脚步要稳很多,他们不紧不慢的向着城外走去,时而转头聊上几句,仿佛风淡云轻。
    脚步轻浮者是行走在皇宫大院的小太监们,这些太监们快步地走着,仿佛背后有一个高高悬起的鞭子,随时落下。
    尚未离开皇城,刚刚走过进金水桥,娄师德转头看向皇宫之中的众多太监与宫女,对礼部侍郎李百药说道:“;李大人,你可知道当今的皇宫里,有多少太监,多少宫女?”
    “太监五万,宫女七千”
    李百药开口说道。
    李贞重设锦衣卫之后,皇宫之中的太监与宫女迅速膨胀,李贞登基之初,宫中只有太监两万余人,短短五年间,太监的人数增加至五万
    一部分太监在东西两厂,食俸禄,监管朝臣。
    “在皇宫之中,光是御膳房的御厨,就有九千余人”李百药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