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太空种植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月面上的一天等于它的一年。
    “所以呀,古人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有道理的,我想说这话的古人应该是来过月球。”李泽浩又在信口开河了。
    我发现最近他开玩笑的周期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凌燕面前,而凌燕只是笑,并不回应他的笑。
    那段时间没有他国宇航员登陆月球,所以我们是月球上唯一的人群,凌燕又是唯一人群中的唯一女性,当狼多肉少的时候,有些狼就表现得特别勤快。
    月表计时,地球时间第二日。
    明明应该由我和凌燕一组清理温室,可是闲得难受的李泽浩偏要挤到我们中间,让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倒好像轻车熟路一般给美女讲解太空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
    “咱们这个老祖宗啊,把种地是发挥到了极致,只要给我一片土,我就能让它长出庄稼来,你去过贵州没有?我跟你讲啊,那个贵州啊就是有马蹄印大小的地方都能给你种上一棵玉米杆……”
    凌燕白了一眼这个面皮白白,一看就从来没种过地的话痨,她站定说:“我们家就是从农村搬到城市的,我的父母退休后喜欢在阳台种菜,花盆、泡沫箱甚至罐头瓶都种得满满的,所以即使在城里,我们家也能吃上应季蔬菜。”
    这明明就是在揶揄他,可是李泽浩这小子的脸皮厚如城墙,好像没听懂这种回怼,一拍大腿又滔滔不绝地说道:“嘿,咱俩有缘,我姥姥就喜欢在楼后面弄个小院,种点大葱呀,西红柿呀,辣椒呀什么的……”
    我听不下去了,照着这小子的屁股就蹬上一脚,月球上的引力轻,一百来斤一脚蹬上去根本感觉不到什么重量,这小子轻飘飘地就飞了出去,一头栽在一块泥土上。
    “老彭你……”满脸是土的李泽浩看上去很是愤怒,一副要和我拼命的样子,可是他很快就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儿,他抽了抽鼻子自言自语,“你们闻着没有?哪儿来一股臭味。”
    “哪有?你自己身上的吧。”我一脸嫌弃地赶紧躲远一些。
    凌燕突然笑哈哈地前仰后合,她拍着大腿说:“恭喜你亲切地吻到了地球的土壤。”
    我们这时才注意到堆在室内的那一池泥土呈黑色,如果是有经验的农民马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上好的农家肥,是上几批宇航员培育的结果……
    ……
    ……
    上一批蔬菜早就收割了,整座温室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洗好的蛭石铺到种植箱里,那一格一格的位置标志着适合种植植物的名称,连高度都是前一批宇航员为我们调节好的,而这些农家肥就是给我们准备的,为植物的快速生长提供便利条件。
    “这一排是红色长叶莴苣,北方人不怎么吃吧。”凌燕说。
    我点点头,如果不是因为太空种植接触到这种植物,我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
    “就是生菜嘛,我是很喜欢吃的。”李泽浩腆个脸凑了过来。
    我乐意成人之美,懒得当这个灯泡,找了个借口离开了种植室,给他们留点你侬我侬的空间吧。
    很快,温室内传来了“咯咯”的笑声,这家伙……
    有时我也想找个女朋友,可是一个声音在体内问我,你真的不想远行吗?
    我想起李泽浩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如果是独生子,可能不会被允许参加计划。
    我努力把这个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从头脑中甩掉,暗暗安慰自己,宇宙里有什么呀?才到月球就想家想成这样,要是一去不返,我还不得难过到哭?
    温室很符合我们走到哪里就把菜园子建在哪里的传统,尽管我们并不缺吃的,各种各样的真空包装食品可以提供足够我们吃上半年的食物,但是新鲜蔬菜除了吃还有更大的意义,能不能不依赖外界补给实现基地内部的自给自足。
    不过我们不是来做这个实验的,所以不用吃那个苦,月球基地的生活不会太辛苦。
    种菜是需要大量的水,在早期的月球基地设想中,有人想过提取月球极地的水冰作为水资源,月球南北极附近都有大量的水冰,藏在陨石坑底的月壤中,呈颗粒大小,与月壤混合在一起凭借月球上的设施很难提取,而且我们有更方便的取水办法,我们用氢氧燃料电池取水。
    燃料电池是一种产生电和水的化学电池,电池中的氢和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别在两个电极上氧化成水。这种水首先经过冷却器冷却,使温度下降到18~24c,然后进入银离子消毒器经净化处理送入贮水箱。燃料电池每天可产生约90千克的水,够6名宇航员饮用。此次随行来携带了三块燃料电池,每小时可产生6.8千克纯水,24小时约产生160千克水,除了饮用之外,余下的用来灌溉,基地里有完备的回收水设备,可以高效率的回收96%的水资源,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月球洗上奢华的热水澡。
    受惠于这些先进设备,理论上我们可以安全的在天河基地生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返回舱与着陆器是一体的,落下之后它就停放在那里进入待机状态,着陆器体表的复合薄膜能够保证它不受月球表面的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侵蚀,直到我们安全离去,当然,如果着陆器出了故障或者遭受意外,我们也可以安静的在基地内等待,地面会给我们再发射一台过来,紧急情况下,着陆器甚至可以随意选择一块平地进行降落,而不一定非得需要基座,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出现火星救援里那种极限求生的情况了。
    当然,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机器人干了,机器人干不了的才由我们来,此次凌燕带来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就是来解决基地机器人统筹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给原本各自为战的机器人找一个老大。
    第一次见它时,李泽浩就逗它说:“妙妙你有对象吗?”
    妙妙听了这个问题,沉默了一会儿,大概在思考对象是什么意思,然后它回答。
    “人家还是个孩子呢。”
    真是个蠢萌的机器人,那个时候它才刚被研制出来,按照人类的年龄计算还不足1周岁,不过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由上海科技岛研发,凌燕就是它的主要设计者,在“自我”与“思维”方面,它超过了当时任何一款人工智能,据说它很像凌燕小时候,如果她小时候也是这么少女梦的话。
    ……
    ……
    原来那个时候就有妙妙在了啊。
    黑暗中,李天宇翻了个身,顺便查了一下妙妙登月时间,那一行字上显示着,2049年3月1日,那时“郑和”号还没有被制造出来。
    这位传奇的船长这个时候还只是在实习期。
    “怎么还没睡,明天要不要上学了?”李宏意翻了个身,受困于安全带,这翻身极不灵便,他轻声嘟囔了一句,“看书很重要,睡眠也很重要。”
    “知道了。”
    李天宇应了一声,也觉得很困了,于是关掉全息投影,看着屏幕关闭前映出的地球时间,他默默念着:晚安2231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