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4章 皇太极死,孙传庭疯
    严雄软禁了姜氏兄弟和左光先,淘汰一批老弱病残,砍了一波老兵油子和家丁老油条,大量的军官都被安排囤田,最后得到精兵八千,马一万多匹,其中左家就有三千兵马,四千匹马,相当富有。
    接着就是老套路的整编,大力提拔新军官,士兵分军官的田,然后囤田,发饷,提高伙食,一系列操作下去,再加上严格的训练,连发半年的饷,半年不到便全部变成忠于丁毅的精兵。
    此时丁毅的爪牙已经公然挥出,毫不避忌的到处抢地盘,抢兵源。
    崇祯十五年吞大同镇,得精兵八千,囤兵两万多。
    崇祯十六年吞榆林镇,得精兵八千,囤兵两万多。
    两镇囤田被丁毅占了就有几十万亩,加上没收的银子等财物更不计其数。
    姜家左家数十年经营,全都归了丁毅。
    丁毅在这边吞兵抢钱,另一边的满清也在狠命的打击大明。
    因大明各地兵马不敢动弹,号称四十万精兵,却连一箭都没有射出来。
    加上丁毅的兵马按兵不动,满清到处肆虐,足足在明国境内呆了八个多月,十一万清军还在沂州(兖州刘泽清地盘内)放马休整一个月,如同在自己家中一般。
    说来也奇怪,沂州隔壁就是丁毅的青州地盘,清兵好像眼瞎一样,就是在沂州抢,不往青州去。
    事后,大量兖州百姓往丁毅地盘跑,连他们也能看出来,丁毅的地盘,连清兵都不愿意去。
    其实刚进关时,阿济格也想着按皇太极的想法,遇到丁毅的兵马就大打一场,甚至想打进山东丁毅腹地,也有过考虑进攻登州。
    但后来他们仔细研究,觉的丁毅守的地方真不好攻,丁毅在山东经营十几年,县城是别想打进去了。
    抢掠丁毅的老百姓,固然能发泻一番,但若引得丁毅和他们死战,堵他们的路,实在不值得。
    因为自从入关后,丁毅的兵马到处避让,也不挑战他们,更不堵截他们,明显在放水。
    阿济格抢的这么高兴,自然不愿招惹丁毅。
    他们这次进关的第一任务是抢东西,如无必要,自然也不愿意开仗,特别和丁毅开仗。
    于是双方形成一种自然的默契,满清不往丁毅地盘去,丁毅的在各地兵马,按兵不动。
    最后,满清在高高兴兴抢了八个月后,终于抢掠累了北返,于崇祯十六年七月从原路出关。
    此时他们车驼绵延300余里,渡卢沟桥时历时几天尚未过完,明将刘泽清、唐通、周遇吉、黄得功、包括沈世魁等劲兵猛将都集中通州,从早到晚,闭城不出,还编造“捷报”给崇祯帝。
    等到清军出边,唐通、白广恩等合兵进攻,想劫点人口财富回来,结果被杀的大败。
    此次清兵入关,最远到山东,连破兖州各地。共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四县,八十二城。鲁王朱以派自杀。乐陵、阳信、东原等诸王皆死,朱明皇亲被屠戮一千余人。俘人口四十六万,获金二万三千余两,银二百六十万余两,牛马等四十万余头,珍宝缎匹十万余,各种财富资源装了数千车。
    这些还只是上缴到满清国库的财物,至于兵将们私自抢到,收藏的,都没有计算在其内。
    原本国内情况很糟糕的皇太极,经过这么一下回血,终于情况好了很多。
    清兵再次大胜,更加的鄙视大明朝,加上丁毅在辽东咄咄逼人。
    满清很多文武大将们,都要求打下山海关,彻底打通与大明的路。
    只要能打下山海关,占住之后,以后随时想进关就进关。
    但皇太极和原历史上一样,他还是坚持即定国策,不愿意打山海关。
    由此可见,皇太极之前屡次想和大明议和,是真心实意的,都说他雄才伟略,但从这点看,可能他的格局就是立国大清,与大明平起平坐,守住关外就觉的很满足。
    但这次朝中有很多大臣强烈要求打山海关,因为丁毅的兵锋已经到了辽阳城下,大清的地盘越来越小。
    众将大胜回京后,大量上书,雪片似的向皇太极而来,无论满汉,都要求攻打山海关,正式入关,占有大明关内国地。
    更有汉臣建议迁都锦州,以避开丁毅。
    皇太极这几年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天天被朝臣轰炸,苦不其烦,身体越加的衰弱。
    八月时,皇太极突然在盛京清宁宫猝死,他生前未立嗣子,豪格和多尔衮成为竞争者,最终多尔衮提议,为防八旗内乱,让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即帝位,是为顺治帝。
    -----
    满清大胜,明朝大败,此次入关损失之重为大明史上少见,足以比肩北宋靖康之耻。
    可崇祯帝没心思伤心,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丢了多少百姓,被杀了多少兵将,没了多少银两。
    清兵前脚刚走,他赶紧下令各路总兵回去打农民军。
    因为李自成越来越猛了。
    李自成决定争霸天下之后,就开始分兵驻守各地,不再以前一样到处流窜。
    其初,李自成攻城掠地多不守,及渡汉江,长驱入荆,见无一兵,遂有据志。先据荆襄,次及承天、德安,渐及汝南,分设卫兵:通达卫制将军任荣光以兵六千守荆州,分二千守荆州;通达卫左威武将军兰养成以步兵八百守夷陵;通达卫右威武将军牛万才以骑兵六百、帅标都尉张礼以水兵六百,分守夷陵;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以兵六千守澧州;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以兵三千守安陆;都尉董云林以兵六百守荆门;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以兵三千守汉川衣马家隔;左卫都尉马世泰以兵六百守显陵;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右威武将军冯雄各领兵二千;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以兵八百守信阳;均平之果毅将军周凤梧以兵二千守禹州、郑州。
    到崇祯十六年中时,基本尽占河南湖南两省,大明在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府州已经完全无兵。
    崇祯急的要死,不停催孙传庭灭贼。
    到了崇祯十六年七月,孙传庭已经陷入了近乎绝望的状态:
    “吾固知战未必捷,然侥幸有万一功。大丈夫岂复能对狱吏乎!”
    八月初一,孙传庭在没办法之下,于是在西安誓师,统率好不容易聚集的十万大军出征。
    此时孙传庭在陕西省搞的所有改革措施都是一团乱麻,毫无成效,但孙传庭也只能寄希望于侥幸,就算失败了,哪怕被李自成打死,也比回天牢强。
    十万大军才走到洛阳,明军的粮食供给已经岌岌可危,为大军供应粮饷的晋南地区“催逼严急,里老有自缢而死者,运夫有淹没河中者。人情汹汹,莫知所措”。
    这就是不好好种田的下场,也是种不好田的下场。
    孙传庭这次没种好田,军粮完全不够。
    这时有人建议孙传庭在洛阳筑城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解决军需问题。
    但是孙传庭要是能屯田,在陕西不就屯了,何必要到洛阳来。
    孙传庭硬着头皮硬抗,继续带兵马找李自成干架。
    在战役初期,孙传庭接连取得了一些胜利,闯军的嫡系大将谢君友都战死。
    然而,战术上的胜利换来的是战略上的步步深入泥潭。
    李自成也猜到孙传庭补给困难,连连后退,拉开孙传庭与其大后方的距离。
    闯军退到了豫南地区之后,补给条件越来越好,襄阳大本营的粮食物资可以沿着白河水道送到南阳,随后穿过鲁阳关就可以抵达汝州战场。
    而明军的补给线却越来越长,从关中、晋南输送粮食,没有水路可用,一路翻山过河,非常困难。
    这并不是那种设伏诱敌的阴谋,而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
    孙传庭自己也知道李自成故意拉长他的补给线,可是为了寻李自成决战,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他没有选择,继续往前。
    这一幕和当年清兵入关,卢象升战死何其的相像。
    当年卢象升在自己地盘没粮,清兵有粮,现在孙传庭在大明朝国土上没粮,反贼却有粮。
    孙传庭想硬着头皮死撑,可他麾下的明军当然不可能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尤其是副总兵高杰、总兵白广恩这两位大将,论起烧杀抢掠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军需物资不够,当然是沿途劫掠百姓,闯军的脑袋没砍下多少,就砍老百姓的脑袋报功。
    当年在晋北老家的时候,孙传庭最痛恨的就是这样的人,可现在,孙传庭对他们根本不加约束。
    如果不让他们抢劫,没饭吃的士兵就一定哗变,那死的就是孙传庭。
    如今的孙传庭,已经陷入癫狂状态。
    都说孙传庭是明末最后的良将,但在品德这方面,和卢象升还是有差距的。
    卢象升宁可绝粮七天,都没有抢过百姓一粒粮,而孙传庭大概知道卢象升怎么死的,终于决定做点该做的事。
    他在攻占宝丰之后,先是杀掉了所有俘虏,然后又杀掉了所有参与守城的老百姓。
    最疯狂的是,他连开城投降明军的缙绅都杀,然后尽占其粮。
    看来他是不想步卢象升没粮的后尘。
    孙传庭部下的另一个农民军叛将飞天龙折增修攻下了有闯军家属居住的唐县并屠城。
    在这样的局面下,闯军治下地区的情况变成了万众一心抗击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