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78章 治河,是堵,是疏?
    李景隆看大家都不相信,仿佛受到了极大侮辱,瞪大了眼睛:“列位臣工,下官的人品,你们也知道。如果我说假话,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啊?
    笑声逐渐稀少,众臣又都愣了。
    不是吧,李景隆居然发誓,发毒誓!
    为了树立吴王朱允熥的伟大光辉形象,李景隆真是下血本了!
    李景隆这是把命、把命运全都交给了吴王!
    荆州知府潘继康疑惑了:“李大人,您说老天爷降下神舟,下官走水路,如何没见到?”
    “还有,长达百丈的小山,被老天爷移过来?下官怎么觉得您是在说天书?”
    “李大人这么一讲,我们监利县就不用救助了?”
    “下官身负几十万百姓的期望,李大人这么一讲,朝廷救济就落空了不成?”
    李景隆道:“决口已经堵住,吴王带我回来,就是让朝廷组织流民返回。”
    潘继康带着讥讽的口吻:“李大人,你说这话,陛下相信吗?”
    朱元璋道:“咱相信。”
    大臣们又都愣住了。
    陛下居然相信李景隆所讲的话?
    李景隆纯粹是大放厥词、满口喷粪!
    这还是那个睿智的陛下吗?
    过去的陛下,没人敢在他面说假话,他的眼里掺不得沙子。
    现在,陛下居然相信了!
    难道陛下说的是反话?
    大殿里寂静一片。
    武将们不明所以,都看向蓝玉和沐英。
    蓝玉和沐英始终不发一言,脸上居然带着骄傲的微笑。
    武将们心下骇然,难不成吴王真的把长江决口堵上了?
    这时,一个锦衣卫从大殿侧门进入,递给了毛易一个蜡丸。
    毛易捏碎蜡丸,展开皱皱巴巴的纸条,将其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后哈哈大笑:“毛易,让大家都看看!”
    纸条在大殿中传递,马上响起了阵阵惊呼。
    原来,监利县的大堤决口真堵住了!
    这消息的来源,不容置疑!
    因为这是锦衣卫得来的消息。
    锦衣卫的消息传递极为快速,不是八百里急递,就是用飞鸽传书。
    毛易是刚刚当上的锦衣卫指挥使,他不可能配合李景隆来弄虚作假。
    长江决口,宽达百丈,居然真的是堵住了。
    这消息没有说明是谁堵上的,怎么堵上的,但事实是:堵上了。
    不管李景隆如何夸张,决口是堵上了!
    堵上了,李景隆不管如何吹,人家有资本!
    或者是人家就是有运气,你能如何?
    朱元璋显得十分高兴:“本次堵决口,李景隆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涉足险地,精神可嘉,赐大明盐业所产精盐十袋。”
    李景隆上前一步道:“陛下所赐,臣不敢要。”
    啊???
    大臣们都愣了,陛下赏赐的东西,你居然不敢要?
    不就是大明盐业所产精盐十袋吗?能值多少钱?
    大明盐业所产精盐的确是质量上乘,但是卖得并不贵,普通百姓都吃得起,更不要说王公大臣。
    李景隆说是不敢要,内心里可能是不想要。
    按正常来说,堵住长江决口,救了一个县,防止整个江汉平原被淹,秋粮就有了保证。
    赏赐几百金,都不为过啊。
    精盐十袋,的确是少了一些。
    尽管陛下一向吝啬,但东西再少,你也得接受啊。
    大明科技院奖励得奖的文臣每人一文钱,这叫做侮辱。
    但这和皇帝的赏赐完全是两码事。
    哪怕是赏赐了一坨屎,那也是皇恩浩荡。
    朱元璋脸一沉:“李景隆,你嫌少?”
    李景隆道:“臣哪儿敢?臣是觉得受之有愧。这次泼天大功,全是吴王所创!臣不敢贪得一分。”
    “臣觉得,陛下应该赏赐吴王,对吴王大加表彰。”
    “臣寸功未立,哪敢接受陛下赏赐?”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天啊!天啊!天啊!
    不要说王清选等文臣,就算是蓝玉、沐英等武将也看不过眼了。
    李景隆啊,知道你的底线很低,哪知道会这么低!
    李景隆把拍马屁都拍出了境界,拍出了如此高度!
    就连朱元璋都觉得有些肉麻了,难怪三孙没有跟着来大殿。
    可能三孙早就料到李景隆来奉上一堆彩虹屁。
    为了避免李景隆的当众吹捧,所以就直接回家了。
    “李景隆,你能陪着吴王去监利,精神可嘉!”
    朱元璋说完就马上转移话题:“黄河的汛期也要到了,该咋个办,都议议。”
    “诸位臣工,去年,黄河在崔镇决堤,黄河水向北流淌,清河口淤塞积淀,整个淮河水道向南迁徙,高堰湖堤损坏严重,淮、扬、高邮、宝应之间都是洪水。”
    内阁首辅方孝孺道:“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据沿黄各府县奏报,黄河防汛不容乐观。”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争执不下。
    不一会儿就分成了两派:主堵派,主疏派。
    主堵派认为必须加高堤坝来防止洪水泛滥。
    主疏派认为通过对河水进行引导来解决问题。
    “堵的方法早就证明了,行不通。鲧正是用堵的方法,作城以障洪水。但治理多年水势依然凶猛。鲧因治水失败被处死。大禹治水,采取疏的办法,最后取得成功。”
    “疏的方法就好了吗?贾鲁治河,导河入淮,结果如何?黄河没治好,淮河却又成了害河。就连陛下的凤阳祖陵,也要受到洪水的祸患!”
    “鲧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力不足,堤坝不足以挡住洪水,并不能证明堵就是失败的!”
    “我们且看监利县的大堤决口,决口了,这就是自然疏导!但是为什么你们都提出要堵?”
    “不堵,监利的老百姓就要死!江汉平原就得被淹!”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下。
    朱元璋听得头都大了,每次有什么问题,都是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咦,三孙?
    以前,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三孙总能给出很好的办法。
    那就让三孙过来!
    朱元璋使了个眼色,毛易立马附耳过来。
    毛易走出殿去,众人疑惑不已。
    毛易出去,这是要调查谁、查办谁?
    这时,一人站出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治河,不能单靠哪一种方法,必须择时应势而为,该堵的时候就堵,该疏的时候就疏,堵疏结合,方可见效。”
    众人一听,得,来了一个和稀泥的!
    朱元璋一看,面孔生疏,不太认识:“你是何人?”
    “微臣乃户部主事宋礼。”
    众人轰笑起来,宋礼,送礼?
    这家伙的六品官,是送礼送来的吗?
    要知道朱元璋是最注重吏治的,只要贪污腐败,那就是人头落地。
    这个人叫宋礼,岂不是犯了忌讳?
    朱元璋脸一沉:“送礼?难道你就不改一下名字?以宋礼之名四处招摇,你是刻意与大明律令为敌吗?”
    宋礼道:“下官名字为父母所取,不敢改变。”
    朱元璋道:“你闭嘴!户部主事?你别干了!”
    不出所料,宋礼果然是犯了忌讳,惹了陛下,丢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