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207 章
    第 207 章
    李二陛下写好信让人送去滕州, 就听人说李象来求见。对这个皇孙, 李二陛下还是很喜爱的, 聪明可爱的孩子谁不喜欢。他让人把李象放进来, 没一会就看到一颗小脑袋小心地往里探, 鬼头鬼脑的模样让李二陛下想起了李元婴。
    李二陛下免不了斥道:“进来就进来, 探头探脑做什么?”
    李象被李二陛下一训斥, 心里暗暗嘀咕:幺幺害我!说什么搞事情要先查探查探皇祖父心情好不好,害他还没开口就挨骂!
    嘀咕归嘀咕,李象也不害怕, 屁颠屁颠地跑李二陛下身边坐下。
    李二陛下一发问,他立刻把自己的宏伟计划洋洋洒洒地给李二陛下讲了,宗室子弟之中年纪适合的都不能放松, 全送到弘文馆来读书。大家既然是来读书的, 就不能拘着身份高低,全都一视同仁, 谁都不许搞特殊, 日后不管想要任文职还是武职, 都得和其他人一起过考核。堂堂李氏儿孙, 从小有最好的读书场地、有最好的授学夫子,若是连寻常人家的孩子都比不过, 那就别嫌弃食邑少, 乖乖混吃等死去。
    李二陛下耐心地听李象说完, 接过了李象巴巴地地上前的计划书,看了眼李象, 说道:“要是你比不过你的兄弟们,你该怎么办?”
    李象一点都不烦恼:“比不过就加把劲追上他们啊。要是实在追不上,我承认他们比我厉害就是,有厉害的兄弟帮衬着多好!”他两眼放光,对兄弟们期待很高,“要是他们都很厉害我可就舒坦了,把事情全扔给他们干,爱去哪玩去哪玩。”
    李二陛下:“……”
    横看竖看,都觉得这小子很欠揍,看来还是要少让他和李元婴通信才行。用脚趾头想李二陛下都知道,这种“叫大家到东宫一起玩”的主意肯定是李元婴给出的。
    李二陛下说道:“你且回去,我看看你的计划写得如何。”
    李象有这句话就够了,没说不行说明有门!活泼可爱李小象又屁颠屁颠跑了。
    李二陛下没直接骂回去,自然是同意了李象的想法,弘文馆那么大,圈一块来让皇子公主、宗室子弟们读书也还行,小一辈多凑在一起玩玩不是坏事。至于他们能不能学到什么真本领,那得看他们自己想不想学了。
    李二陛下还没看完李象递上来的计划,又有人把太子的折子递了上来。这父子俩一前一后地给他找事,李二陛下一琢磨,觉得八成又是李元婴在捣鬼。他搁下李象的计划,叫人把太子的折子拿过来。
    李承乾这折子写得很诚挚,认真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认为自己少了些历练,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好好提升。接着他又开始写自己当上太子后的心路历程,表示自己以前确实有些消极怠工,没有积极思考该怎么当个好太子,现在他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既然这么多兄弟回京了,有人在父皇跟前尽孝,他这个太子大可以趁着机会出去走走,走到百姓中去,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求,争取成为一个能让百姓爱戴、百官支持的储君。
    李二陛下把这折子看完了,脸皮抽了抽。一看李承乾的目的地,他自然知道这又是李元婴在怂恿,去年李元婴就曾试图让李承乾去滕州玩,这会儿他觉得李承乾受委屈了,立刻又旧话重提。太子没当好,是出去玩一趟能解决的吗?
    李二陛下完全没法认同李元婴的脑回路,连带对李承乾也有了几分不满。他确实没想过动太子,召回几个儿子只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想对太子下手,一则磨练磨练太子,二则趁着自己还在提前把隐患拔除。
    没想到李承乾自己竟也毫不担心,还想着去找李元婴。李元婴到底给他们父子俩灌了什么迷/药?李二陛下一阵恼火,索性给李承乾批了个“可”字,看看李承乾去滕州一趟又能有什么用处!
    李承乾父子俩都得到了想要的批复,全然没了原本风雨欲来的沉重,各自为接下来的安排做准备去。朝中原本有些凝滞的气氛被李承乾和李象天马行空的决定打破了,众人开始私底下讨论起来:这父子俩这么做是有什么用意?
    李象把宗室子弟全部召到东宫弘文馆读书,连三岁小孩都没放过,说什么把自己的园子贡献出来当“幼儿园”,到底是想做什么?是真的想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戏码,还是想趁机把诸王子弟都捏在手里?这也太狠了吧,现在两国相互牵制都不兴抓别人子女当质子了!李象这个皇家嫡长孙在许多人心里被贴了个“人小心狠”的标签。
    当然,更多人认为这是太子的主意,觉得太子看起来宽厚仁慈,心肠其实也挺狠。
    可接下来传出消息说李承乾要去巡视滕州,众人都懵了:这节骨眼往外跑,太子莫不是傻了?
    李承乾不觉得自己傻了,他不仅要去滕州,他还要挑选长安愿意去滕州搞建设的人一起出发,去滕州换一批历练了几年的人才回来差遣。这也是李元婴在信里和他说的,官员三年或五年一任,他那边有很多任期已满的人可以让他挑回去用,但是人当然不能白给,他得带批新人才来换。
    这样以一换一,其实还是滕州吃亏!李元婴可不会白白吃亏的人,他在信里洋洋洒洒地表述自己有多舍不得、有多亏本,又详细地介绍每一个人的本事和政绩,要李承乾不能亏待这些国之栋梁。
    李承乾觉得他幺叔连给自己邀功都这么可爱。东宫不缺人才,但是这种在底下历练过,搁到哪儿都能独当一面、管治一方的人才却是哪里都需要的。
    这样的人才以一换一的话算起来确实是李元婴吃亏,李承乾挑起人来也格外认真,选了足足一个月才终于敲定东巡名单,带着人浩浩荡荡地离开长安。
    李承乾的一番动作自然没瞒过其他人的眼睛,有的人知道这些人是要拿去滕州“交换”的,都觉得李承乾和李元婴两个人胆子都大,一个敢把自己的人塞到东宫,一个还真敢把人照单全收。就算他们不怕对方坑自己,难道不怕李二陛下猜疑?
    李二陛下自也知道李承乾挑人去“换人”,还是李承乾直接告诉他的。李元婴确实卷走了一大批人才,现在李承乾要去把人换回来,李二陛下也不反对。
    至于将来东宫会不会全是李元婴的人、李承乾会不会和李元婴勾连在一起造/反,李二陛下暂时没这种担心,就李元婴那狗脾气,造/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绝对不会干。
    狗脾气的李元婴得知大侄子要过来玩,马上忘记被李二陛下臭骂一顿的气愤,勉勉强强把李二陛下重新划入好皇兄行列。他召集手底下的人开了个动员大会,表示任期满了的人可以跟李承乾回京,他也没隐瞒京中的局势,把这时候站太子的风险给众人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个人家里都有老有小,有妻有女,他们跟着来滕州或许是因为想历练历练或许是因为同窗之谊,李元婴不能因为他们信任自己过来滕州搞建设,就强迫他们带着身家性命跟着自己站队。对于走仕途的人来说,站错队无疑会带来灭顶之灾!
    李元婴开完动员会,许多人都已经做出选择。
    唐观和唐璿他们就准备跟着太子回京,在太子最需要用人的时候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
    武媚和狄仁杰他们还是决定继续留在滕州,武媚是因为身份关系,觉得还是在滕州能发挥她的最大用处;狄仁杰则是不想回京面对家人的催婚,他认为自己还小,还可以再奋斗几年再思考成家的事!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和李元婴说了自己的决定。
    不管是决定回京还是决定留下,李元婴都一一拉他们促膝长谈,让他们接下来继续好好干,不管在哪儿都要全心全力为大唐发光发热。
    忙活了好一阵子,李元婴才终于清闲下来。已经是五月中,天气很不错,李元婴拉着魏姝去游湖玩耍,乘着画舫在徐徐午风里偷闲。
    船驶到湖心,李元婴捧着茶叹气,对魏姝说:“我这么做不知会不会害了他们。”他们本来不用这么早做选择的,都是因为他决定全力支持太子才会在这时候面临抉择。
    魏姝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既然李元婴已经早早站到太子一边,他们这些一开始就跟着李元婴的人除了支持太子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即便他们想选择别人,别人也不一定会相信他们。
    李元婴一向不会烦恼太久,和魏姝聊了会就不再纠结,兴致勃勃地叫人拿把琵琶过来,他要给魏姝唱小曲。
    没一会,魏姝就被他闹得想堵住他的嘴巴。
    李元婴一点都不害臊,什么让人面红耳赤的词儿都敢往外唱,唱到魏姝要打他了,他才笑嘻嘻地扔开琵琶扑上去亲亲抱抱哄媳妇。
    伺候的人默契地退得远远的,都相视偷笑。
    小王爷还是该快快活活的才好。
    李元婴逍遥半天,回到王府就听戴亭来报说太子的车驾明日应该能到滕州境内了。李元婴当晚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早亲自骑马去迎接他大侄子,顺便看看沿途的庄稼长得如何。
    李承乾入了滕州境内便不再乘车,改为骑马前行,也好好地看了一路风光。
    官道两旁依稀能看见不少民居,路上时常有马车牛车经过,看到他们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都主动闪避。好在官道足够宽敞,即便两支车队遇上了也不显狭窄,一路上都畅通无阻。
    两边很快遇上了。
    李元婴一看见李承乾,马上一夹马腹上前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通,说道:“去年听说你受伤了,我可担心了!”
    李承乾下马走了两步、转了个圈给李元婴看,表示自己没事了。他也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同样下马来的李元婴,笑道:“幺叔长高了。”
    李元婴一脸自得:“那是自然,我年年都长高的。”他拉着李承乾的手说了好一会话,才想起还有这么多人一起过来,意犹未尽地招呼李承乾上马回城。
    众人过来前就知道李元婴和李承乾叔侄俩感情好,亲眼看到他们顶着烈日执手叙话还是觉得他们好得有点过分了。生在皇室,也能有这样的叔侄情谊吗?这次来滕州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很想投奔李元婴,都冲着太子的面子才过来,见到太子和李元婴这样亲厚总算放下心来。
    都是要外放历练的,到哪儿不是历练?来滕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