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刘邦:没想到吧,我是始皇帝的间谍
    第110章 刘邦没想到吧,我是始皇帝的间谍
    大唐,公元651年,即永盛元年。
    永盛,是嬴政(李承乾)的年号。
    夏末。
    长安城,晋王府。
    就是刘邦(李治)的府邸。
    “王爷,今日齐王派人送了不少礼品到来,说是为王爷您祝寿, 此外还有一封信!”
    晋王府的大管家郭总管拿着一封信来向刘邦禀报。
    “齐王?”
    刘邦想起来了,齐王就是李佑嘛,封地在齐州。
    “嗯,把东西放入府库。”
    刘邦接过书信对郭总管说道。
    这个郭总管是太监,从小服侍李治(刘邦)的,用着比较顺手。
    打开信看了看, 齐王李佑信中先是问候李治,然后说说曾经的兄弟情, 最后问李治对朝廷新政的看法, 齐王李佑还特意表明他是支持大哥李承乾的,支持朝廷新政的,还让李治(刘邦)回信。
    “回信?好啊!”
    刘邦最近不是第一次收到兄弟们的书信了,很多兄弟借着他快过生的日子送来大量的礼品,附带书信想探探他的口风。
    吴王李恪,还有李愔等王爷都来了礼物和书信。
    最近这些王爷安排来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明里暗里的。
    “嘿嘿!”
    刘邦坏坏的笑着,来到书房给齐王李佑回信,主要说的是皇帝一意孤行推行新政,所有文武都反对,现在长安城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说皇帝的坏话,认为这个皇帝荒唐等等的话。
    只为了透露一个信息给齐王李佑:皇帝新政不得人心,文武对皇帝很失望,怨气越来越大。
    就是告诉齐王李佑, 要造反赶紧的,时机来了!
    “兄弟们节哀啊,我是个怂恿你们造反的间谍啊!”
    写好书信,刘邦一副悲叹的样子。
    自从皇帝嬴政(李承乾)罢免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大臣又组建内阁,大力推行新政以来,一些王爷就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想拉拢这些大臣,也想拉拢在长安城的刘邦(李治),等造反时,就可以里应外合。
    刘邦十分配合加怂恿的给那些想造反的王爷回复了书信,之后与他们之间的书信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隐秘,讨论的事情越来越大,越来越露骨!
    就差直接说:兄弟我们联合一起干掉皇帝,以后我做皇帝,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兄弟们啊,闹得越凶死得越快啊,你们可不知道始皇帝和张昊他们的厉害啊!”
    刘邦做起了想造反的王爷之间的桥梁,撮合李佑,李恪,李愔他们联手造反, 他在长安城拉拢一些大臣,到时候里应外合!
    李佑,李恪,李愔等野心勃勃的王爷最希望得到的是火药和火器的制作方法,虽然他们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弄到一些火药和火器,但仿造很难,尤其是火药配方很难自己配置出最适合的比例。
    为了获得火药和火器的制作方法,他们开始安排人针对孙家,尤其是崇祯。
    收买,威胁,绑架等手段他们都在用。
    最近孙家出了不少事,来了几波人,还有一些家丁被收买了,好在目前都还没出大事,张昊对孙家上下进行了清理。
    知道火药和火器制作方法的还有长孙无忌,最近长孙无忌也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长孙无忌被罢免在家,但家里每日都十分热闹!
    至于那些负责制作火药和火器的人,工序是分开的,很少有能掌握要整制作工序的,而且这些人被保护得最严。
    “最近有些人越来越不安分!”
    夜里,长孙无忌睡不着,独自坐在书房里感叹:“陛下啊,这次你真是错了,不应该好高骛远,不该盲目推行新政啊!”
    长孙无忌知道那些人在拉拢他,知道那些人心怀不轨,他不会造反,他韬光养晦,等那些人造反,皇帝无法收拾局面时再站出来稳定大局,到时候皇帝就会放弃新政,听从他的治国策略。
    “折腾一下也好,正好解决那些不安分的人!”
    长孙无忌很有自信,相信到时候他能够稳定局面,要是选择坐看风雨。
    然而,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一天,他出门在长安城闲逛,会遭遇大量游侠的刺杀,最终被杀死!
    齐王李佑动手了,他手下养了不少游侠死士,安排他们来长安城刺杀大臣,搅乱局势。
    首先遭遇刺杀的是长孙无忌,同一天褚遂良在家里也遭到了刺杀,受伤不轻,但没有死。
    当天还有一些在长安城的文武被刺杀,有的死了,有的受伤了,有的逃过一劫!
    当晚,长安城戒严,抓捕刺客,但一晚上刺客倒士死了不少,但没有抓到一个活口。
    第二天,有传言说皇帝派人杀了那些阻拦新政的文武。
    很有阴谋的气息,但许多人将信将疑啊!
    十多天后,最先尝试推行新政的地方,有人起义造反。
    很快有其他地方响应!
    一时间,似乎天下大乱了。
    初秋,西突厥突然带兵来到大唐边境侵犯!
    此外沿海突然多了一些海盗,他们在沿海烧杀抢掠!
    内有起义,外有敌人。
    大唐一下变得风雨飘渺,谣言四起,多是批判皇帝推行新政倒行逆施的,弄得民不聊生。
    尽管大唐报在努力做舆论导向,但短时间内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其中也有故意为之的原因。
    秋收后,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几个王爷公然起兵,要将倒行逆施又昏庸无能的李承乾(嬴政)赶下皇位,再选一个贤明的人继承帝位!
    加上起义的兵马,几路大军向长安城而来。
    “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人起兵造反,格杀勿论!”
    嬴政大张旗鼓的调遣兵马去镇压叛乱,讨伐西突厥,清剿沿海的海盗!
    “陛下,现在你该知道错了吧!”
    一些文武大臣如此想着,认为皇帝快完了。一些人出来再次劝皇帝悬崖勒马,但皇帝根本不理会。
    “唉!执迷不悟!”
    他们再次失望,“既然如此,那就换个皇帝吧。”
    这似乎是大势所趋。
    然而,意外发生了。
    几路造反的兵马合成两路,一路以齐王李佑为首,一路以吴王李恪为首,但两路大军没到函谷关时,就突然遭遇伏击,被快速剿灭。
    “孙飞,你怎么在这里?”
    “孙起,是你!原来李承乾不是不用你,而是将你布置在暗中,原来如此,我们中计了!”
    带兵埋伏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的兵马分别是岳飞和白起率领的。
    早在李世民还在时,太子李承乾(嬴政)就建议李世民适当打压孙家,于是岳飞,白起就被用没有实权的高官俸禄养起来了,一沉静就是十年。
    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等人以为这是李承乾(嬴政)早就谋划好的,故意让岳飞和白起在暗中布局,就为了防止以后有人造反。
    但他们错了,当初嬴政(李承乾)那么做,是为了方便岳飞,白起他们在水浒传世界做事。
    这次事情严重,嬴政特意找岳飞和白起回来帮忙的。
    而薛仁贵带兵去打西突厥去了。
    长安城那些暗中参与造反的人,如今基本被嬴政派人拿下了。
    一场造反风波来得快,去的也快,让天下人傻眼!
    也让许多人明白了,这是皇帝做的局,要彻底的为新政扫清障碍。
    李恪,李佑等人就地被处决了,那些造反的重要人物和家人将被发配去东南亚或者印度半岛,在那里杨广会接收他们。
    全部杀了浪费人力,不如发配到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去开发新世界。
    造反的王爷被镇杀,许多参与其中的人被问罪。
    嬴政用雷厉手段让天下人惊惧,现在原本反对新政的一些文武开始转变态度选择妥协,有的直接辞官归隐。
    不管怎样,新政是势在必行,没人能阻拦了。
    这次也让世家门阀的力量被削弱了许多,更加无力与皇帝对抗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