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蜡烛。随着“噗噗”两声轻响,烛光熄灭,唯有暗红的香头仿佛一点荧光,定定悬在父子之间。
“咕噜噜……”一阵不合时宜的奇怪声响传来。
“啊……”方思慎反手抹了把眼泪,在黑暗中挤出一个笑脸,“是我的肚子在叫,我没吃晚饭。”
起身打开灯:“爸,你也没吃饭吧?我煮面条好不好?”
“好。”方笃之坐在地上,望着走进厨房的背影,从往事中反省:总觉得这孩子举止神气像何慎思,那些不经意间的细致稳妥,其实更像蒋晓岚。
“当!”方思慎心思不属,锅盖掉在灶台上。
方笃之心道:嗯,还是像那蠢呆多些。走进厨房接手:“小思,让爸爸来吧。”
第二六章
方笃之不怕麻烦,用鸡蛋西红柿单炒做卤拌面条,再冲个海米紫菜汤。一边吃一边问儿子近况,温柔和煦,彻底恢复常态,仿佛之前那些感伤放纵根本不曾发生。听方思慎说给华鼎松鞠了躬,浑不在意般“嗯”一声,笑问:“知道华大鼎这绰号怎么来的吗?”
“不是因为名字的缘故?”
“跟名字当然有关系,不过据说主要还是因为‘后空鼎’的命名之争。”
“我知道一点,老师一直坚持叫‘司空鼎’。”
“后空鼎”乃楚州出土的一尊战国方鼎,精美绝伦,堪称国宝。因鼎身正中有“后空”二字铭文,故名。
方笃之道:“上古文字未定型,笔画组合随意,书写自由,‘后’与‘司’确实存在通用现象。但到了战国时期,文字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后空’二字,学界基本没有异议,所以华鼎松刚提出来的时候,都认为他又在搞怪。”
方思慎不禁微笑。楚人性倔,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点在华鼎松身上体现得十分透彻。
“老师认为夏文字真正定型,是在始皇帝‘书同文’之后,战国时代其实非常随便。况且各国自成体系,楚文字自有其惯例。‘后空’与‘司空’在释义上更是天壤之别,联系当时楚国史实,‘司空’之说并非没有依据。”
方笃之瞅着儿子,似笑非笑:“有师门撑腰果然不一样。”
方思慎分辩:“我以前就看过老师的文章,觉得挺有道理。爸,您怎么这样……以己度人。”最后四个字,大着胆子小小声说出来。
方笃之毫不计较儿子的忤逆之辞,接着笑道:“华鼎松认定是‘司空鼎’而非‘后空鼎’,跟京师博物院那帮人在《文物研究》上打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最后人家都不理他了,他便一天一个电话打到博物院去,要求他们给宝鼎正名,闹得接线员一听他声音便直接掐断,他可好,自己举个牌子站到博物院陈列大厅,逢人便告。”
“哈哈……”方思慎听得乐不可支。
方笃之笑眯眯地瞧着他,作结:“从此以后,圈里人提起他,就改叫做‘华大鼎’了。”
方思慎在心里默默掐算,‘后空鼎’命名之争,吵得最热闹的时候是三十多年前。后来学者们再次沦为改造对象,哪里还有闲心为此等琐事吵架。现在虽然有工夫,精力却又不够了,只怕老师自己都提不起精神做这篇翻案文章。
正思量着,却听父亲道:“‘书同文’并非始皇首创,商周原本一统,礼崩乐坏而后文字变异。到始皇统一六国,却是用秦国文字替代了周朝正统。故列国文字实为上古与秦汉相连的重要环节。今人多治殷商甲骨文与商周钟鼎文,然后便是秦篆汉隶,承上启下又千姿百态的战国文字因秦灭六国而湮灭消亡,亦不为当代学人所重。如今还活着的人里,华大鼎这方面最强。你跟着他,勉强也算是为往圣继绝学了。”
“嗯。”方思慎认真点头。别的且不说,论胸襟气量,方大院长“首席”专家称号,当之无愧。当然,跟儿子说话,与跟其他人说话,是否也内外有别,这得问方院长自己。
聊到卫德礼,方笃之津津有味听儿子说着洋鬼子的笑话,不时插嘴点评几句。末了道:“老外搞夏学,自有他们的优点。与国内学者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着眼的角度,国人惯于究古今之变,他们则长于辨夏夷之别。比如小学,咱们重的是夏文字本身纵向的嬗递沿革,他们则发展了横向比较分支,把各大古文明早期文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亦颇有可观之处。”
这话说得客观中肯,磊落大方。方思慎听罢,忽然抬起头,道:“爸,您不是说‘要保持国学研究的民族性、专业性、纯粹性,最忌牵强附会,哗众取宠?’”
此言却是方大院长不久前一次报告中的原话。
“这……”不提防被儿子当面将一军,方大教授仓促间竟微见窘迫。方思慎扒拉着碗里的面条,低头抿着嘴笑。方笃之瞧见他这副神情,哪里还顾得上分辩什么“民族性、专业性、纯粹性”?痴痴看了片刻,心中酸楚。这孩子上一次对自己露出这般乖巧又顽皮的模样,早记不起是哪年哪月,自己这父亲当得实在太不称职。在儿子发现之前,收拾心情,转换话题:“面条还有呢,再来点儿?”
第二天方思慎要回学校,方笃之在屋里翻箱倒柜:“中看不中用的别拿了,拿点吃的带学校去,前些时候有人从地方来,送了一堆杂七杂八,我瞧瞧都有啥,松花粉……螺旋藻……雪蛤精……”
“爸,我走了。”方思慎斜挎书包站在门口。望着父亲把茶几隔板书柜空隙横扫一通,忽然觉得空荡荡的房子没个主持打理的女主人,异常冷清凌乱。又看见父亲鬓边几缕星星白发隐约闪现,差点脱口而出:这些补品您自己留着吃。话到嘴边直觉不妥,轻轻咬牙强咽下去。方大教授一生精干要强,曾不知老之将至,何必无端搅扰。于是重复一遍:“爸,我走了。”
方笃之闻声停下动作,微躬着身子侧头望住他,静止不动的姿态如同一具雕塑。昨夜谈及的遥远人事,记忆里残留的诸般印象,与眼前身影瞬间重叠。方思慎心中所有过往纠结、现时尴尬,寄托于空气里尚未消散的青烟烛火,在这场清明祭祀中找到归处。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他痛痛快快地道:“端午节给您电话,有空就回家吃粽子。”
方思慎的惯例是周六下午批作业,昨日被卫德礼耽搁,回到宿舍便先看学生论文草稿。各小组进度不一,好学生如梁若谷等,课余肯花功夫,三五千字不在话下。中游者跟着课程循序渐进,两千字的初稿已具雏形。落后些的仍停留在修改提纲、整理论据阶段。粗略扫过一遍,被洪鑫洋洋洒洒满满三页纸吸引,单拿出来先改。
字还是斗大一个,三页纸加起来也就千余。
第一部分依旧“借鉴”史同假期成果:《名人宫刑知多少》。因为被方老师批评过“剽窃”,看得出做了十分辛苦的压缩改写。
大意:宫刑最初主要为惩罚不正当男女关系,后来成为重罪刑罚的一种。但汉孝武帝之前,宫刑主要用于地位低的罪人。以宫刑代替某些死刑,猜测是为了保存劳动力的需要。汉孝武帝之后,宫刑主要用于谋反大逆者的年幼子孙,至于后世发展成为收蓄宫奴的常规手段,已经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刑”。而孝武帝一人,大臣受宫刑见于正史的就有太史令司马子长、掖庭令张贺、乐府都尉李延年等。《周礼》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纵观历史,除了汉孝武帝,没有哪个皇帝真正把宫刑用在朝廷官员和士大夫身上。可见使用宫刑惩罚身边人,是这位皇帝的个人偏好。
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原创阐发:《司马子长之宫刑猜想》。方思慎提笔批曰:“标题语法不通。”
大意:
孝武帝男女通吃,史书讲得明白。对宫刑的偏好与喜欢男人在心理上是一回事。前面提到被他宫了的三个有名臣子中,掖庭令张贺曾经得到太子宠幸,太子遭人诬陷最终自杀,张贺受牵连被宫。张贺后来找到太子遗腹子,抚养他长大成人,由此可知他被宫时很年轻,跟太子多半有些暧昧关系,所以孝武帝不杀他,偏用宫刑惩罚他,好比婆婆讨厌儿媳妇。乐府都尉李延年因为犯罪受了宫刑,干脆进宫做太监,后来连同妹妹李夫人一起给皇帝唱歌跳舞,陪皇帝睡觉,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爱好男色与宫刑之间的紧密联系。
根据年表,孝武帝比司马子长大十一岁,孝武帝三十四岁时,司马二十三岁,开始当郎中,也就是皇帝的侍卫官。从此一直跟在皇帝身边东奔西跑,皇帝出门都带着他。三十八岁接替他爹当太史令,这是个给皇帝算命的重要位子,从史书看,改历法、祭祀这些头等大事,皇帝都听他的。直到四十七岁因为替李陵说话被判死刑,罪名是“沮贰师”,意思是污蔑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谁啊?李延年他哥啊!在皇帝眼里,明显就是旧宠找茬攻击新宠啊!
司马自己说因为没钱赎身所以用宫刑顶替死刑,凭他的位子,再加上跟皇帝的老关系,拿不出钱来,谁信啊?摆明了皇帝不许他赎身,到底余情未了,舍不得叫他死,干脆一宫了之。要不怎么转年就升了中书令,被皇帝明目张胆搁在后宫,反而更加宠爱呢?正所谓帝王心海底针,恨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但愿同年同月死,不愿同年同月生――所以最后孝武帝与司马子长果然同一年死了。由此可见,宫刑挽回了帝王的心,宫刑焕发了人生第二春……
(以上内容忽略病句错字若干)
“啪!”方思慎一巴掌拍在桌上,差点把纸张扯成碎片。反复几次深呼吸,提笔在末尾写评语:“认真研读了人物生平,能够联系时间先后和人物关系进行综合分析,颇有进步。然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因果逻辑经不起推敲,推导结论太过草率……”越写越觉荒谬,再没有耐心敷衍,狠狠落下“面批”二字,打了个大大的惊叹号。
洪大少尚不知自己绞尽脑汁费心炮制的“原创论文”把方老师气得吐血,每天该干啥干啥。星期五放学,和周忻诚、梁若谷几人一块儿吃晚饭。吃的是同龄人中最流行的西式快餐,两片面包夹根香肠,外加一杯冒泡的冰汽水,价钱比普通饭店点两个菜还贵。又单要了一堆烤鸡翅,吃得满嘴流油,一边鼓动腮帮子一边道:“梁子,星期天把汪显汲隼赐嫱妫哥们几个谢谢他。”
汪厦挥星,几个人本来打的就是扯虎皮拉大旗的主意,也没准备要他出钱。谁知汪衙内出乎意料的厚道,主动提出拿消息入股,直接把小集团带入股票市场。尝了几次甜头之后,各人把自己手里活钱都集中起来,狠狠赚了一把。由于洪鑫的主张,给汪戏趾焓保在约定比例基础上,又单方面往上升了升。
梁若谷摇摇头:“不太可能。他连上下学都有保镖跟着,去什么地方不由自己说了算。”
“啊,这也太可怜了。”洪大少由衷同情,不甘道,“只是吃个饭也不行?他总不可能除了上学什么交往都没有。”
“吃饭就更不行了。”周忻诚接口,“他们从来不在外边乱吃,由‘中直机关购配特供处’统一管。”翻个白眼,“他也不是没有交往,只不过不跟你我交往而已。”
梁若谷问:“你爸难道还不够级别?”
周忻诚嗤道:“打个比方说,好比你考了85分,虽然跟100分都算优秀,等级是一样了,你知道这两个分数实际上差多少。”
梁若谷若有所思。洪鑫咬一口鸡翅膀:“特地寒碜我呢是吧。在少爷我眼里,只有60分以上跟60分以下的区别。”擦擦嘴角,“懂了,太子爷没事消遣消遣,挣点儿私房钱。”
又到周六选修时间,作业讲评。方思慎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问题拿出来,跟学生一起讨论。他还不辞劳苦把重要的参考书全部背来,供学生现场查阅,当即修改。洪鑫双手抱着后脑勺,懒懒地靠在椅背上,完全没听进去。想起方书呆那两行恨铁不成钢的评语,大为得意,翘起二郎腿前后晃动,悠闲得好似坐茶馆。
方思慎瞥他一眼,奈何几个小组同时举手叫老师解答问题,只得留待课下面批。
最后一节下课铃响,方思慎忙着收拾学生们还回来的参考书。为了多带几本,他特地换了大号旅行背包。梁若谷上来帮忙整理,道:“方老师,可不可以向学校申请,带我们去国史文献馆或者京师图书馆,边查资料边写,那多方便。”
“我问过了,没有特别审批,这两个地方都不向中学生开放。而且我也没有权力带你们出校园上课,责任太大了。好在你们用得上的权威性参考书不算太多,我还拿得动。”
梁若谷拎起一边背包带,跟方思慎抬着走出教室:“我送您到地铁站。”
一只手伸过来:“你忙你的去,给我吧。”见梁若谷向自己望来,洪鑫呲牙一笑,把三张作业纸舞得哗啦响,“面批,我面批。”
刚走到地铁站,方思慎手机响,却是卫德礼。
“方,我知道你没吃午饭,我请客,在‘醒醉轩’等你。什么?还有洪?太好了,我也要谢谢他,一起来吧!”
洪鑫怪叫一声:“洋鬼子请客,吃不穷他!”
书包太沉,两人决定先送回宿舍。
值班室大婶记性好,冲洪鑫道:“小伙子,又找你哥来了?”
“嘿嘿,是啊。”
大婶火眼金睛:“你们哥俩长得不咋像啊。”
洪鑫瞎扯:“嗯,我是我妈生的,他是他妈生的。”
大婶亮起八卦探照灯,立即脑补成同父异母。
方思慎低声呵斥:“又胡说!”
洪鑫知他一语双关,愈发理直气壮:“我哪里胡说了?你倒是给我指出来,到底哪一句是胡说?再说了,什么叫‘又’?你有根据没有?不定谁胡说呢哼哼。”
大婶在后头笑:“哥俩感情真不错,父母命好哎!”
放下东西,直奔醒醉轩,卫德礼早在里头等着。他不知道要点什么菜,坐着干喝白水。看见两人,忙道:“快给我推荐,什么最好吃。”
洪鑫毫不客气,抄起菜单就叫:“香辣蟹!干锅牛蛙!火爆鳝丝!泡椒凤爪!”
一时菜端上来,卫德礼每样看看闻闻,好奇里带着畏惧:“这些都是什么?”夹起一只螃蟹,皱眉,“这个怎么能吃?”又指指凤爪,“这东西也能吃吗?”
洪鑫言传身教,教国际友人怎么拆螃蟹嚼凤爪。方思慎看卫德礼被整得太痛苦,摇头笑笑,要来菜单,加一个糖醋里脊、一份土豆饼,终于将他拯救出来。
三人吃喝聊天,洋文夏语夹杂,不觉热闹非凡。洪鑫把桌上吃食问了个遍,突发奇想,问卫德礼:“哎,太监用西文怎么说?”他以为此物也是大夏特产,多半能把对方难住,问毕抓着鸡爪子敲碗边儿,得意洋洋。
“eunuch。”
“啥?”
“eunuch。”卫德礼说着,用手指在桌上描画,“这种人,在你们夏国,又称为寺人、阉人、宦官。西语中这个词来自古希腊……”
洪鑫大感惊奇:“你们外国也有太监?”
卫德礼点头:“亚述王国曾以阉割之术惩罚通奸者及俘虏;拜占庭时期起用阉人担任宫廷内侍,抑或从事神职。五个世纪以前,西斯廷教堂首开风气,引入阉伶歌手,风行近二百余年。”
“啊……”虽然一些专有名词不甚明了,大部分意思却好懂。洪鑫迟疑道:“阉伶歌手,是割了那啥的歌手?为什么?”
方思慎答话:“如此一来,他们的声音永远也不可能变得粗哑低沉。”
卫德礼补充:“是的。史籍记载,其音清澈婉转,高亢有力,无与伦比,令人如痴如醉。”
洪鑫表示不解:“不过为了唱个歌,就割掉命根子,这、这也太变态了。”
卫德礼耸耸肩,不予置评。方思慎忽道:“daniel,你什么时候有空,能不能给我的学生做个讲座?”
洪大少眼睛一亮:“讲外国太监?”
方思慎差点一筷子敲他头上:“胡说什么呢!我想请daniel讲讲《太史公书》在海外的流传概况,让同学们开阔一下眼界。”
卫德礼很高兴:“这是个好主意!不过我要准备一下,过两个星期怎么样?”思忖片刻,指着洪鑫,面露担忧之色,“方,你的学生,都像他这样,这样不学无术吗?”
方思慎哈哈大笑:“不会不会,有的非常出色。”
洪大少恼羞成怒,“啪”一声放下筷子,掏出那三页论文:“老子不学无术?老子会写原创论文!”
卫德礼十分诧异,双手接过去拜读。错字病句都经方老师改过,读起来倒不费劲。认真看完,抬头:“方,此文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无道理。”
“哼!”洪鑫知道是夸自己,下巴扬得翘上天。
方思慎哭笑不得:“歪理诡辩都堪称不无道理,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单靠观点新奇有什么用?”
卫德礼看他一眼:“我以为你不肯接受他的观点。”
“观点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种漏洞百出的立论,站不住脚。”
洪大少拍桌:“你说!洞在哪里?哪里有洞?”
方思慎想想,道:“这样吧,你这份作业,我每星期提一个问题,你找找答案。不要求你的答案一定能说服我,至少说服你自己,如何?”
说服自己?自己还用说服?洪鑫搓手,:“谁怕谁啊,尽管放马过来!”
方思慎翻开他的文章:“比如这句,你认为司马子长不可能没钱赎身,理由有两点,一是他工资应该很高,二是皇帝给的赏赐多,这两句都是猜测。那么太史令的薪水究竟有多少?史籍记载可考的皇帝赏赐有多少?养家糊口支出多少?根据当时物价水平,经济上属于哪个阶层?而死刑赎金又是多少?是否在负担得起的范围里?”
洪大少傻眼:“这……我上哪儿知道去……”
卫德礼帮忙:“《太史公书》里应该就有一些,另外……”
洪鑫宛如抓住救命稻草:“你说我写得好,你要帮我!”
卫德礼忙撇清:“我才没有说你写得好,我只是说你的观点很特别,看起来有一点道理。”忽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问,“你怎么会想到这么特别的关系?”
原来就在洪鑫为原创观点头痛的时候,听见几个女生讨论热播肥皂剧《孝武王朝》,此文正是虚心请教的成果。不好意思明说,一甩头发:“告诉你原创原创的呢,当然是少爷我研究出来的!”
第二七章
卫德礼夹起一只凤爪,看了看,还放回盘子里,道:“我以为同性恋是你们的禁忌,原来又落伍了。”“落伍”一词,学以致用,精准恰当。
方思慎虽不挑食,却不太习惯牛蛙凤爪之类,夹了一筷子鳝丝放到碗里:“夏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像清真教社会那样,把同性之爱视作禁忌。当然,也始终没有给过光明正大的地位。或者可以叫,嗯,叫边缘现象吧。”沉吟片刻,补充道,“在某些特殊时期,同性恋遭到严酷镇压,但同时异性恋也一样被遏制受压抑。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种镇压与性取向本身关系并不直接,而是禁锢人性时代的必然现象。”
“原来如此。”卫德礼点头。琢磨一会儿,忽然冲着洪鑫郑重其事道:“洪,我对你提出的观点很感兴趣,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作?”
“合作?什么合作?”
“就是根据你的主要观点和假设,我们合作补充论据,完善论证,让它成为一篇合格的论文――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况,这个过程可以由我承担大部分,欢迎你参加,做出更多贡献。对了,忘了向你介绍,我现在是普瑞斯大学东方研究院夏文化研究所讲师,如果将来论文能够发表,我会注明你的贡献,稿费也按比例付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说着,卫德礼站起来,彬彬有礼伸出右手。
洪鑫眼珠子瞪得溜圆:“你是说……你帮我写,还能发表,拿稿费?”
“不是我帮你写,是我借用你的观点,然后进行完善。如果发表了,算是我们合作的成果,好不好?”
“好啊!怎么不好?”洪鑫也站起来,个头与洋鬼子颇可抗衡,右手一把抓上去,抹了卫德礼一巴掌鸡爪子油:“成交!”眼神挑衅般斜瞟方思慎,“哥们,还是你识货,哈哈……”
方思慎撑着下巴,仰头无奈道:“daniel,你不认为这样的决定过于草率吗?”他知道西人为学素来喜欢猎奇,但卫德礼这一出怎么看怎么离谱过了头。
卫德礼坐下,扯张纸巾擦手,用母语朗诵一句名言回答:“热情和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你该知道,新颖独特的观点有多么宝贵。”
方思慎本不想打击他,见两人得意忘形的样子,只得据实言道:“且不提论证如何,单说观点本身,其实算不上多么新颖,不过是走个极端,有点儿惊世骇俗罢了。前些年有人撰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孝武帝与司马子长的关系,认定宫刑之辱出自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嫉妒,也有人说双方矛盾的深层原因乃是性格不合。至于君臣暧昧,近代稗官野史亦隐有所指,谈不上标新立异。”
卫德礼到底来自异邦,这些内容第一次听闻,拍手道:“太有价值了!我要好好向同行们介绍一下你们这方面的新进展。”
方思慎努力把他走岔的思路往回扳:“你应该了解‘美人香草’传统,在夏文学范畴里,历来习惯用夫妻比喻君臣。文字上写得再暧昧,也多半不过为了表达忠君之情,当不得真的。夏文化传统也并不十分避讳男色与男宠,真要有,就直说了。何况,”正襟端坐,“我个人反对这样猜测太史公,除了与史实有抵触之处,也不符合人物品性。”
侧头望着洪鑫:“你打哪儿抄来的道听途说,捏得有鼻子有眼。写论文不是编小说剧本,哪能想当然尔。”
洪大少当初为了把歪理说通,正经花时间认真细看了几篇白话传记,闻言很是不服气:“想当然?少爷我想当然?真要想当然,肯定是司马勾搭了皇帝的老婆啊!否则他在皇帝身边晃悠这么多年,要宫早就宫了,干嘛等到快五十了老么喀嚓的才宫?”
卫德礼兴致勃勃地插嘴:“也说不定是男老婆。”
有人帮腔,洪鑫越发来劲:“就是!告诉你,少爷我正是本着,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仔细研究了前因后果和他们的关系,才否定了这个假设!”
卫德礼陪着他胡咧咧:“君臣相恋的猜测可以解释很多疑问,至少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方,我知道证据很重要,但新的猜想一样重要。证据可以不断寻找,也许有一天就能证明猜想。”
话到这一步,已经牵涉各人做学问的方法和信仰问题,是温故而知新,还是创新以革故,很难互相说服。
方思慎不再坚持反对,但言下仍有所保留:“我比较保守。”
卫德礼笑笑:“你是考据派。”
洪鑫问:“那咱们呢?咱们是什么派?”为前途起见,说什么也要把这洋鬼子讲师跟自己牢牢绑在一起。
方思慎心道:你们是胡诌派。就见卫德礼认真思量片刻,拍掌:“性灵派!我们是性灵派!”
兴高采烈地喋喋不休:“方,听了你的介绍,还有洪的观点,我认为可以从太史公入手,做一个古代君臣恋情研究系列,这可是填补海外夏学研究空白的项目,说不定能从研究所申请一笔专项基金呢!你有什么建议?”
老外这种听风就是雨的研究热情,方思慎有点吃不消,真心不愿掺和,只道:“《太史公书》本来非我专长,同性恋更不是专业领域,对海外夏学研究也十分生疏,抱歉。”
洪鑫在一边装模作样,大点其头:“我认为很有价值,相当有价值!”
卫德礼只求有人喝彩,倒忘了这位少爷的本质,一本正经道:“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个研究也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洪大少知道数学文学科学,没听说过人类学,顺口提问。
卫德礼更加兴奋,夏语夹着西文单词噼里啪啦往外蹦:“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学是对学科研究无限细化和专业化的逆向平衡,重新审视被割裂的人类社会整体事实与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其实我的早期专业是体质人类学,后来专攻人类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化,属于文化人类学分支……”
方思慎努力倾听。洪鑫一脸茫然。
三人来得晚,早过了饭店午后打烊时间。“醒醉轩”专做学生生意,不好意思赶人。值班的小姑娘等在桌旁,也不知站了多久,起先津津有味听这奇特三人组高谈阔论,这会儿开始不耐烦地拿鞋跟敲地板。方思慎估摸身上钱还够数,一边掏一边道:“麻烦结账。”
卫德礼手忙脚乱地找钱包:“我请客!我请客!”
洪鑫直接把方思慎拖出店堂:“充什么冤大头,洋鬼子准保比你有钱。”
三人并肩往校园走,卫德礼推销了半天人类学,终于注意到洪鑫迷茫的表情,眨眨眼睛,道:“我从你的相貌就能猜出你的人种血统,信不信?”
洪大少爱搭不理:“这有啥好猜的?老子纯种夏人。”
卫德礼故作神秘:“这可未必。”把他打量一番,“你是北方人,嗯,应该是中部偏北地区。”
方思慎道:“这不算,相貌上的地域差别一目了然,口音也是显性标志。”
卫德礼连忙证明自己的专业水准:“你看他的皮肤和头发,颜色偏深,黑色素比例较高,骨骼粗大,这些都是北方古夏人特征。根据dna分析,保留北方古夏人特征最多的,除了北中原,就是秦晋一带。还有,”指着洪鑫头顶竖立的短发,“你对着阳光看,是不是有一点棕红色?而且脸庞方大,鼻梁跟颧骨都比较高,这说明可能具有少量的棕色人种,或者阿尔泰人种血统。秦晋一带很早便有北方各族混居,所以我猜他是那里人。”
方思慎侧过身,手搭凉棚,微眯起眼,对着阳光细看,点头:“你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
洪鑫被看得烦躁,伸胳膊打掉搭凉棚的手,顺便摘下方思慎鼻梁上的平光镜,话却冲卫德礼说:“那他呢,你也瞧瞧他是什么种。”
卫德礼从善如流,开始研究方思慎,继续卖弄:“皮肤和头发的颜色,嗯,有点奇怪……按说皮肤颜色浅的人,毛发颜色也跟着浅,你怎么正好相反?”说着,还伸手捏起一缕,换个角度对着光看。那边洪鑫见状,也凑到方思慎头顶,捏起一缕头发在手指间揉搓:“不就是黑么,黑头发满大街都是。”
“不是这样,因为人种多次混合,纯正的黑头发已经很少见了,多数现代夏人的头发在阳光下仔细看的话,都反射出不同程度的红色或黄色。你看方的头发,是不是黑得很浓?”
方思慎被这俩弄得发窘,眼见不少路人往这边好奇张望,微红着脸护住脑袋:“喂,要不要我剪一把下来当标本?”
“好啊。”卫德礼随口应着,却又低头端详他面庞,“原来你眼睛是这样,我一直以为是单眼皮。”胳膊一动似乎就要抚摸眼角,吓得方思慎往后一蹦,忘了还有一缕头发在洪鑫手里,疼得“哎哟”一声,下意识抬头去揉,狠狠瞪了瞪这两个登徒子。他很久没有经历这样近距离的肢体接触,此情此景下又无从发作,只得把无辜的“人类学”大大腹诽一番。
卫德礼兀自给洪鑫传道授业:“人类的眼睑一般分单重和双重两种。你看方的眼睑,因为里外重合的部分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