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的事,暂且告一段落。她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她传了小高子进来,耳语了几句,吩咐了他去办事。
────
上元节一过,乾隆便开始让人准备二月东巡的事情了,这一次的东巡,按照他的计划是想去山东看一看的,这是他登基后首次去往山东,极为重要。
东巡路途遥远,带去的人自然不多,但所幸如今嫔妃也不算多,只带嫔位以上的人便够了。
魏芷卉看着自来到永寿宫便一脸忧愁的乾隆,颇为不解:皇上可有烦心事?
乾隆叹了口气,看了眼已布完了菜的宫女,桌上晚膳的香气倒是驱离了一些烦心:罢了,先吃饭!
因为早就得了乾隆今儿要来用晚膳的消息,这一桌子菜都是魏芷卉早早地张罗了初菱等人做的。
一品脆皮煎鸡翅,外头裹了淀粉,酥脆的外皮和鸡肉的香嫩融合,引人垂涎;一品糖醋豆腐,完全是依着乾隆的喜好做的;一品香菇腐竹烧肉把肉和香菇的香味完全煸进了腐竹里,只看那那腐竹的颜色便知道是极为入味的;一品老坛姜母鸭,姜味十足,在这冬天热乎乎的,倒也适合;一品素菜水晶包,胡萝卜的橙色、西葫芦的碧绿、鸡蛋碎的金黄和虾皮的暖白透过薄如蝉翼的饺子皮显露出来,蘸上一点陈醋,倒也清爽开胃;一品清炒莴笋,清清淡淡看着就爽口极了。
乾隆看着一桌子菜,只尝了几口,笑意重又浮现在了脸上。
一顿饭毕,魏芷卉才继续问了:皇上现在心情可好了?
乾隆合拢了书页,思虑了一会儿,想起今日去寿康宫的事来──
自皇后禁足后,每每去向太后请安,太后都会提及皇后禁足太久不好,就算是有了个养病的借口在也说不过去,今日尤是如此。
皇后在永琮的事情上,也确实是过了,富察夫人言行不当哀家也听说了,罚了觉罗氏便罢了,横竖外人不知道,但是皇后呢?一国之母,难道日后东巡,皇后一个人守在后宫里头这几个贵人常在的?这不像话。太后言语缓慢,但却也不难听出其中的抱怨之意。
乾隆沉默良久:皇后的事,儿子自有考量。
你登基年久,有你的考量没错,但你得知道,你偏宠令嫔,但却不能因为一个没有子嗣的嫔妃而乱了帝后的关系。宠妾灭妻这一桩,使不得!
魏芷卉听乾隆转述了个大概,隐约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着乾隆,低声问:那皇上怎么想?
乾隆尝了口初菱奉上来的燕麦牛乳燕窝:朕心里的气还没消。
那皇上心里的气要怎么才能消?魏芷卉嘴角上扬,眨了眨眼,满眼笑意地问他。
乾隆伸了伸手,示意人往自己身边做:永琮薨逝她伤心,朕理解。但把永琮的死怪在你头上,又出言诅咒咱们未来的皇嗣,朕不容。
他说得认真,倒让魏芷卉不敢轻易撒娇了。
她手里捏着帕子,小心翼翼地搭上他的手背,很快被他回握住:可是太后说得没错,皇后娘娘身为中宫,皇上东巡,她该在的。见他脸色没有不好,她继而说道,况且,咱们的孩子,也不是旁人说上几句就真的会有事的。
魏芷卉在心里暗忖,不能迷信要相信科学啊!
也许是未为人母,提起二人的孩子,魏芷卉的脸竟有些微微泛红。这一幕落在乾隆眼里,倒是有几分好笑,他往前靠了靠,缩短了些的人世间的距离,侧头望着她,说话间,牛乳的香气就这么扑入魏芷卉的鼻息间:提了嘴孩子便羞了?这脸怎么这么容易红?
他半拥着她,想起太后提起孩子的那句话,他没告诉魏芷卉,孩子,让她现在生还有些早。
魏芷卉被他搂着,脸上的红晕倒是不曾减少,她微嗔:臣妾说了些实话罢了。
见乾隆只轻笑,却没说话,魏芷卉察觉到了一些气氛的不对劲,退开了些,把话题又转了回来:皇上把皇后娘娘放出来吧,东巡没有皇后怕是不妥,臣妾还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呢。
乾隆轻声嗯了一声,把人抱进了内殿:明日再提这事。
────
东巡的事在月底被定了下来,皇后的禁足算是解开了,后宫众人可以入长春宫请安探视,但对外,仍称皇后病体初愈,晨昏定省不用去。
当然,这波请安里自然没有魏芷卉,最初她也去过一两次,只跟着大部队去的,但明显,皇后并不待见自己,如此一来,她便省了这自己上赶着找不痛快的事情,每日只在永寿宫思考者,要怎么度过东巡的日子。
这一路上自然也有御膳房的人跟着,吃喝肯定是不愁,但她还是想着能自己做些什么的。
此番行程是陆路与水路结合,她不知道古代的水路怎么样,可她在现代晕船啊。
她思索了一番,在脑海里压榨了一会儿智能食谱,拉着初菱去了御膳房,捣鼓了许久的小玩意儿。
出发东巡的那日,皇后颇为罕见地身着一身正红色的朝服,头上戴的头饰也是难得的华丽,就连怡嫔见了都不由得低声说了句:皇后从前从不打扮得这样奢侈。
魏芷卉多看了几眼皇后,微微勾了勾唇,都说皇后病体初愈,可她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强撑了病体来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