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寒烟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夫人。
这件事要做成,还需要父亲同意,要怎么说服父亲和四皇子呢?
她需要一点筹码!
刘寒烟看了一眼身侧的玉佩,不行,这是一个大杀器,绝对不能让四皇子知道,那么她就只剩下重生这一件事可以利用了
当然,刘寒烟还没傻到直接告诉四皇子,自己是重生的。
她只是想未来几年会发生的事,来投靠四皇子。
比如眼前的黄淮水灾,按照刘寒烟的记忆,半月后朝廷会委派太子党的一员下去赈灾,可那人贪得无厌,一半的赈灾款被贪走,导致百姓吃不饱,饿殍遍野。
最后还是黄淮地区一位举人,冒死告御状,才揭发了此事。
之后皇帝下令彻查,并派四皇子下去赈灾,因为做得好,四皇子还被封为郡王。
当时刘寒烟正受宠,听了五皇子不少抱怨,觉得四皇子是捡了个便宜,要是五皇子去能做得更好。
现在想想,五皇子就是志大才疏,一点本事都没有。
刘寒烟冷笑过后,就静下心来思考,要怎么利用这件事,难道要提前揭露那位官员贪污吗?
可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到四皇子力挽狂澜?
刘寒烟一点都不懂政治,对黄淮这次水灾,所知甚少,只了解个表面,现在需要用到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着手。
索性她也了解自己的弱点,不再为难自己,而是收拾妥当去找父亲。
至于她如何说服父亲,父女俩又商量着如何取信于四皇子,就不再一一表述。
总之,等瑞王接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完全按照他的设想发展,刘家真的要背叛五皇子,投靠四皇子了。
不过因为刘寒烟的意外重生,这设想在她还没嫁入五皇子府,还没受到冷待时,就已经在发生了。
另外,刘寒烟嘴里的,皇上会派太子党赈灾,然后弄得民不聊生的事他也知道了。
这让瑞王心里一凛,皇上这个想法,至今没和人说过,刘寒烟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女人自从桑小姐来京后,就变得非常奇怪。
现在她又似乎可以预测未来了。
当然是预测,瑞王已经排查过一遍刘家和刘寒烟,确定他们并没有什么可靠的消息网,也就是说,刘寒烟这个结论是凭空得来的。
那除了预测,别无其他可能。
瑞王垂下眼,给刘寒烟打下了重点关注的标签,同时对于她和四皇子的往来,再一次提高了警惕。
这些外面发生的事,瑞王不打算再告诉桑语,之前说得够多了,既然不想让她和自己沾上更多的关系,那就这样吧,离远一点也好。
时间晃晃悠悠就到了大半个月后,桑语再一次出门,这次并没有瑞王同行,是管家过来说,五皇子要纳侧妃,问桑语要不要去看热闹。
当然了,不是去五皇子府,而是在街边的酒楼,定一个包厢,看迎亲的队伍走过而已。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桑语就去了,在包厢里坐了一会儿,就听到了鞭炮声。
这个年代纳妾,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允许敲锣打鼓,但爆竹还是能放的,不然静悄悄地搞得像偷情就难看了。
桑语推开面向街面的窗户,因为在二楼,瞧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个迎亲的队伍着实有点奇葩,前面属于五皇子府的人,只有长史和几个青壮下人,别说五皇子了,就是一个嬷嬷丫鬟都没有。
后面是轿子,轿子也是五皇子府准备的,非常简陋,不仅小还非常陈旧,上面的红布灰扑扑的,一点喜气也没有,看着就敷衍极了。
但除此之外,剩下的就豪华了,嫁妆三十二抬,有瓦片和地契,各色家具,金银玉器等等。
和五皇子府的敷衍相比,刘家就显得上心多了,任谁看了都觉得刘家没有二心。
桑语对这一现象好奇,但没有人可以询问,瑞王那里
自从那天之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面了,虽然她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周到,可两人之间的隔阂,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桑语叹了一口气,在迎亲队伍离开后,也回了园子。
刚到还没歇口气,就看见桑平家的匆匆忙忙过来,县主,您终于回来了,老家来人了。
桑语一愣,扬州能来什么人?随即她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姑苏老家吧。来了谁,都在哪呢?
是族长的儿子桑二爷带着几个族人来了,我也是在您出门后接到消息,把他们安顿到了县主府。桑平家的道。
说起来县主府已经修缮好了,但桑语只去看过一回,并没有入住。
她是打算把瑞王身体用灵泉水调理好,再离开的,不然就没借口大老远送一些汤汤水水过来了。
县主府在城南,那一片有不少公主郡主县主的宅邸,再加上驸马府郡马府等等,亲王府属于城东,以宫城为轴心,和公主们的住处相对。
所以从县主府到瑞王府是要绕过皇宫宫门外的另一条大街,而园子则是更远一点的城东边上,再过去就出了内城的城门。
京城的范围是极大的,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以皇宫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城南和城东是皇室宗亲的聚集处,城北是各种祭祀聚会所在地,有专门用于祭祀的天台,有行军列队的军营,也有举办大型盛典的大殿。而城西就是各个朝廷机构所在地,像六部,翰林院,内廷等等,均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