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9页
    突厥的军士中,还能立着的,已不过几百人。而大夏和北梁人,均还有上千名。
    局势对突厥来说,大为不妙。
    秦烟和沈时英并未打算留给突厥汗王喘息的机会,正准备带人一举将他们收割完毕,此刻从谷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是援军,但不知是谁的援军。
    谷中众人刚一转头,从入谷处就朝着秦烟和沈时英的人射来一波箭雨,众人当即挥刀防卫。
    看来,是突厥的援军到了。
    ------
    突厥援军原本有将近两万人,他们是在得到大夏那张被标记的舆图后,从南部边军被急调回防的第一支军队。
    这支部队在途中遇上了大夏太子封湛的那一队神出鬼没的骑兵,折损了一半,这剩下的一半一路狂奔,直往可汗大帐而来。而他们在大帐处得知汗王遇袭,又沿着线索追到了狼谷。
    所幸他们来得还算及时,且以现在敌我双方兵力相差的情况,突厥似乎更有优势。
    突厥援军迅速将突厥可汗一行护在身后,两方虎视眈眈地僵持等待命令。
    秦烟眸光一冷,援军到地如此及时,是否边境出了问题。
    沈时英心中暗骂了一声,救兵来得可真够快的,不然就差临门一脚就能拿下突厥汗王的人头。
    此时秦烟和沈时英的人能未负伤的加起来总共五六千人,虽是精兵,但方才一战也颇费精力,同对面那一万名突厥兵对抗,就算是胜也是惨胜。
    她们带出来的都是一起出生入死多次的兄弟,就这样被耗死在这里,划不来。
    突厥那边也因汗王重伤而左右为难,是赶紧护送汗王回去救治?还是继续战斗拿下北梁鬼面将军和大夏太子妃?
    就在两方静默的瞬间,谷外又传来一阵马蹄的轰鸣,铁蹄踏入狼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认出了这队人马中为首的那名身着玄袍银甲,高大英俊的男人,是大夏太子封湛!
    封湛带入突厥的两万精兵,在途中几经征伐,干掉了七八万突厥兵,在几番酣战过后,直至来到此地,封湛的人也只剩了将将一半。
    突厥汗王阿史那契骨在见到太子封湛的一刹那,心中是止不住的暴虐和杀意。
    大夏太子、太子妃,北梁鬼面将军竟能带兵杀入突厥腹地,那么突厥边境是纸糊的?又或是已被攻破?
    阿史那契骨又将视线移到了不远处那名浑身浴血,美得有些妖冶的女子脸上。他压下了复杂的心绪,咬了咬后槽牙,翻身上马,并命下属将已没了气息的九公主阿史那明珠的尸首带上,一众人马疾驰而去。
    秦烟和沈时英也当即跃上马背,正准备发令追击,但被封湛出声拦下。
    不必追击!
    秦烟和沈时英皆面有疑色看向太子封湛。
    封湛打马走近秦烟,在看到秦烟那一身明显沾了血的衣袍和精致的侧脸上还带着的血迹时,封湛那双好看的剑眉微微敛起。
    封湛也未过多耽搁,沉声开口:
    大夏和北梁的大军皆已攻入突厥,而突厥的边军也已开始回防以护卫突厥汗王,回到突厥腹地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
    我方兵力已疲战多时,而此时突厥人占地利人和,继续追击对我方不利。
    沈时英全身一松,开口接了话:
    突厥汗王受了重伤,突厥将自乱阵脚,我们的确不必再去冒险平添损失。
    封湛朝沈时英颔首,命下属在谷外设好警戒,而后对秦烟和沈时英开口:
    一炷香的时间,清理战场,可足够?
    秦烟和沈时英皆明白,此地不宜久留,难保突厥人何事会返回来围剿他们。
    沈时英和秦烟当即命下属将死去的兄弟就地草草埋葬,仅带走他们身上的一件物什以作留念。
    ------
    秦烟看着这满谷的尸山,轻叹了一声,而后向旁边的沈时英淡声道:
    你还可以来得再晚一些。
    沈时英干笑了一声,
    你那些蝴蝶飞得实在太慢。
    而沈时英没说的是,她的人运气不好,刚一进突厥就碰上一支劲敌,绕了远路,还折损了部分人,因而他们才被耽搁了些时辰。
    秦烟的视线刚从沈时英脸上移回前方,对面的封湛便已打马至她的身侧同她并列而立。
    封湛深邃的眸眼定在秦烟的脸上,面色有些不好看。
    在秦烟疑惑面前这男人是在不高兴什么时,封湛突然向秦烟倾身,并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掌,用带着薄茧的指腹轻轻擦掉秦烟嫩白的侧脸上那道未干的血迹。
    还好,不是这女人的血。
    秦烟正准备开口询问封湛为何会带兵过来,却被封湛一把扣住她的后颈,男人霸道强势的吻也随之扑面而来。
    一记深吻后,封湛缓缓松开扣住秦烟的力道,而面带薄红的秦烟却突然伸手扯住封湛的领口,将男人拉向她,饱满莹润的红唇压上封湛,不甘示弱地回吻过去。
    谷中的下属有偷瞄的,也有诸如谢照、江沐之流神色黯然地别开脸的,当然,也有沈时英那样,饶有兴致地盯着她的女儿和女婿,心中啧啧暗赞:
    真是一对势均力敌又养眼的璧人啊!
    ------
    从狼谷离开后,沈时英带人杀回北梁边境,而封湛和秦烟也带着下属径直往南去往靠近大夏边境的一处背风的山谷,以暂时隐蔽,并准备另待时机再做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