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瑾叫人给他们发了些路费,让他们自行结伴回乡,给遣散了。
他回去后,立即调了两位千总,安排人他们到魏郡挑选没有人赎的青壮战俘,送去采矿、采煤和炼铁。第一批送过去的就是那些家兵。
家兵的待遇比佃户们还是要好许多的,其中不乏对主人忠心者。如今他们的主家自身难保,自然是顾不上赎上他们的。即使赎,赖瑾也不乐意。好不容易把地方上的私人武装给拆了,还给送回去不成。为了避免这些人跑回去,都送去采矿。
距离铁矿不远的地方,就是魏郡给朝廷炼铁的作坊。
小作坊,只有百来个工匠,十口炉子,主要是炼成铁锭送到朝廷,打造盔甲属于精细活,那都是由京城专供皇家御用的工匠在做。
五千人采煤,一万五千人采矿,冶炼炉一台接一台地垒起来,使得整个开采效率大大提高。煤炭烧起来烟大,一片冶炼炉同时炼铁,汇聚成的浓烟,相隔好几里地都能看见。
有了铁,赖瑾便让他们开始铸大盾车。
对面有弩床,比手臂还粗的大□□一排排地射过来,穿再厚的甲衣都挡不住,只能用盾车挡。厚厚的大铁盾,两个壮汉都抬不起来,造盾车,让人推着走,人躲在盾牌后面,前进。这是打攻城战时用的。弩床也重,搬运慢,一般都是架在城墙上守城用的。偶尔攻城战也会用到,但只适合打慢慢推进作战,需要在兵力足够的情况下,有条不紊乱地进行。
赖瑾看过博英郡侯用人命填城墙的惨状,不想用自己的兵卒去填。打造武器,在投入足够人力的情况下,多花上几个月时间就造出来的。养大一个兵卒,投入至少是十几年,况且,人又不是兵器,是有感情有生命有家人的。
赖瑾答应过要卖给陈郡铁器换粮食的,如今梧桐郡的铁是送不过来了,好在自己产铁,供应更方便了。要押送到边郡修路开荒的战俘已经挑出来了,回去运御寒衣服的队伍、车子都安排好了。空车回去多浪费,他把第一批炼出来的铁锭派人运去陈郡铸农具搞生产,还顺便拉了批煤炭过去。
萧灼华经过一个多月的人才选拔,将各县的县令、乡长都挑出来了,村长也挑了一批。之后便是由她直接设了农部,安排去丈量各地的田地。
因为这些都是直接打下来的地方,土地都让赖瑾收走了。以前佃户、隐户们种的地,还是他们种,交的税从原本的七成减至三成。如今还在打仗,论功行赏还早着呢,军功田也没发下去,还是赖瑾的田,这两郡之地的税自然也是交到郡里。等将来发了军功田以后,佃户们种的地就交到分得军功田的人家手里。第一批战亡者的军功田发下去了,那些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想自己种的,便由他们自己耕种,地里的出产都是自己的。
赖瑾本来还操心地里的事,等忙完铁器作坊生产,一回头就看到各地的乡长、村长,已经带着人在垒田梗,忙着安排耕作了。虽说树叶都掉光了,眼看要入冬了,地都是空着的,但想要来年粮食产量好,得趁着过冬前往地里沤肥。把草木灰肥或者粪肥得洒到地里,把地养起来,等到开春,肥都浸到了土里,把土地翻种之后,就可以种起来了。
博英郡侯跟忠敬伯从秋收过后,一直等到入冬都没等到赖瑾出兵。天气越来越冷,而将士们是夏天过来的,穿的还是单衣。
各郡县只给兵卒备武器、甲衣,至于打底的衣裳、冬衣,平日里都是他们的家人备的。没出征前离家近,或者是临出征时家人送行,会把衣服鞋子给他们准备好,带着路上穿。
这次博英郡侯他们调兵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时候,又是匆忙临时征招来的,兵卒子们穿着单衣就跟着走了。他们从赖瑾之前的势头,怎么看都是打奇袭、速战的作风,哪想到他能按兵不动,一直拖到快要入冬。
魏郡郡守想要临时征调冬衣,可眼下,整个魏郡一片大乱,能够召聚大量人手赶制衣服的豪族都还在郡城里押着等着人赎呢,其他郡县的豪族则忙着筹金子去赎人。
金子,以前一万钱能兑一两,如今已经涨到三万钱兑一两,都还没地儿兑。
魏郡郡守想到自己的家眷就在城中,无数次想攻过去,可深知眼下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探报送来的消息更令他们不安。
两万人采铁采煤,炼铁冒出来的烟形成黑云压在那片山头,很难让他们不怀疑,赖瑾是在为来年全面猛攻做准备。
两人一封封奏报送往朝廷,又派人到临江郡、广庭郡、平川郡、青阳郡、青山郡去征调冬衣,终于赶在入冬前,给兵卒子们穿上了冬衣。
西边没有南边暖和,每年总是要下几场薄雪的。
冬天难过,要是行军赶路,遇到一场大风雪,就有可能把人冻死在路上。打仗,双手握紧矛杆,战斗时间又持续得久,等到下战场的时候,双手差不多就冻废了。
双方非常默契地休战过冬。
各地豪族们陆陆续续拉着筹集来的金子,到魏郡赎人。当初赖瑾沿途买粮食花出去的金子,这一波全回来了,还有赚。
沐耀见天派人把赎人赚到的金子一车车地送往赖瑾所在的柳县。
赖瑾天天数完金子,又派人给萧灼华送去,让她看看自己有多能挣,相信以后再也不用揪着头发盯着算盘帐簿愁发工资的事了。他突然有种赚到钱,上交给媳妇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