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7页
    射程、精准度、耐用度等都得试。在生产作坊的后院,专程有一个试验机械连弩的场地,备好箭闸,安排好人手,对着靶子一直试射,看会不会卡住、零部件磨损情况等。
    这要是质量不过关,运到战场上用不了,跟废铁有什么区别?
    造这些弩,汇聚了淮国境内最顶尖的工匠,其工艺水准,也算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了。
    第一批样机的合格率只在百分之七十,其余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卡箭、射偏等情况。
    沐瑾急需用弩,只能让他们安排人,把每把弩都进行质量检验,挑合格的挑出来的用,不合格的退回去还工,再让工匠继续改良。如今有了望远镜,还可以再加一个远距离瞄准镜,这些都是可行的。
    他待到大年三十,生产线正式大规模排产,这才回去。
    造弩的工匠和工人们都放不了假,他们放假,耽搁的就是战事,更让更多人卷入战火荼毒中。
    今年忙一忙,多挣点加班费,待忙完生产,再给他们安排放假。
    年假期间,沐瑾好好地给自己放了一个假,陪陪家人。
    年轻夫妻,又难得有闲,没少做成人运动。
    沐瑾觉得一个孩子就够了,但他是独苗苗,要是贝贝也是独苗苗,他家又跟国祚传承挂钩,无论对贝贝还是对国祚的风险,都会特别大。
    他问过萧灼华的意见,选择顺其自然,不特意去避孕,二胎怀了就生,没怀上也不勉强。
    放假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年假结束。
    开年第一件事,就是沐瑾把军队物资调派至临江郡、长郡,同时从草原、边山防线再次抽调兵力,令他们在二月底天气回暖后,启程去长郡。
    之前派去草原的三万淮郡军队全部调回淮郡,又聚成五万大军。
    萧灼华找到沐瑾商量,“只派沐耀从铁索桥南下,人数是不是少了些?让屠娇娘率领三万淮郡大营的兵过去,聚成八万人,想是更加稳妥。”
    立战功,打京城才是最大的肥肉。萧灼华把屠娇娘派往南边,显然不单是为了战功。沐瑾笑道:“想自己给阿兄报仇?”
    萧灼华“嗯”了声,老实答道:“以前是想让你帮我给阿兄报仇,现在觉得,我自己有这能力,就想自己报仇,由我派出去的兵将,亲手铲了英国公府上下。”
    她能伸爪子挠人把受的欺负还回去,沐瑾当然乐意。他说道:“成,依你。只是屠娇娘如今的地位,怕是不好再屈于沐耀之下。他俩打仗,也不是一个路数。”
    屠娇娘在草原、京城平原浪习惯了,打发奔放,底下的兵也都是走的机动路线。
    沐瑾这么久以来打的都是守城和攻城战,更擅长打阵地战。
    他俩可以打配合,但让谁压谁一头,反而容易惹出矛盾来。
    沐瑾说道:“让沐耀做征南将军,将临江郡大营的兵变更为征南军。五万淮军全部更名为禁卫军,屠娇娘为禁卫将军,率军三万,以你的名义出征。”
    萧灼华心下动容,应道:“好。”又说道:“沐瑾,谢谢。”
    沐瑾笑道:“我俩之间有什么好谢的。”他在外打仗,最近两年都没什么大的战获,打仗全靠萧灼华在后方撑着。
    他瞧着齐国打仗的架势,很怀疑打下来的地方都会精穷,说不定还要倒贴。连年征战,死了那么多人,青壮都没了,老弱的日子自然也会过得极苦,再加上奴隶制的盘剥最是厉害,底层活不起没什么产出,那些贵族又能有几个钱?
    姜祁打下京城,也追着英国公的兵到了京江口,还缴获了不少战船,但是柴绪跑了,从京城带出去的钱财也都跟着柴绪跑了。
    沐瑾估计想要靠战获养兵、养民,够呛,还得倒贴。不过,只要不打仗,老百姓的日子安稳了,他们又勤快,过不了几年就能富裕起来。
    第224章
    转眼便到二月底, 沐瑾准备动身往长岭关去。
    打南边可以派沐耀和屠娇娘过去先打着,打京城的意义非凡,且涉及后续对东陵的作战安排, 沐瑾打算自己领兵。
    他在准备动身前, 又去了趟军工部下面的机械连弩作坊和石油冶炼厂。
    就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来讲,机械连弩的工艺算是非常复杂的,再加上零部件都要军工部自己加工, 一颗螺丝没到位, 流水线都得停产,组装的工序又复杂、精细,使得生产效率很慢,每天大概只能造八十台。
    从正月中旬生产线才开始保证稳定产出,到二月底,满打满算一个多月, 只造出来两千多台。
    沐瑾调走一千台, 给沐耀、屠娇娘各五百台,剩下的四百台都留给萧灼华。
    他要带兵出去, 最不放心的就是她。
    萧灼华只留了两万兵, 万一有点什么变故,兵力会相当吃紧, 有机械连弩给她,多多少少能弥补些兵力不足。
    以机械连弩的杀伤力来说,萧灼华装备两千台, 差不多就很稳了,哪怕遇到大军攻城, 都能守了。先给她留四百台, 之后每月再补五百台, 三四个月就补齐了。
    沐耀、屠娇娘那边定的都是五千台的数量,配齐后,每个月各给三百台的损耗,坏掉的机械连弩全部要运回淮郡,统一回收处理,哪怕是颗螺丝都不能流到外面去。
    要不然,谁回收批旧的机械连弩,拆那些能用的零部件,凑一凑,多多少少都还能凑出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