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何……”
紧接着,祝槿看到了令他震悚的一幕:一颗伸出了墙沿的人头,正缓缓地向下垂落,露出那人的脸,与他面面相觑。
是一张死不瞑目的脸。
——一把匕首洞穿过他的喉头,锋芒染血,血一滴一滴地落下,像是从房檐滚坠的积雨。
对视的片隙,祝槿认出了这死人——傅文!这一幕又与不久前的一幕重合到一起,但还不待祝槿细想,傅文的尸身便如飞猪一般,被人用力一抛,丢向了法阵。
祝槿的手臂不由自主地发着抖,他只希望那杀人的凶手速速离去,不再逗留。
然而,天十之八九不遂人愿,就在祝槿祈愿的刹那,墙沿上又探出另一张人面。
月光的映照下,这张半明半昧的脸上浮着一层死气,竟比刚刚新鲜的死人脸更加阴森。
这也是一张祝槿曾见过的脸。
——彭商!
他与祝槿、沈碧遥遥对上视线,眼神平静,嘴唇翕合,口形显而易见,是——“射箭”。
顿时,城头上又冒出了三四个面目模糊的人头,朝着他们的方向张弓搭箭。
祝槿心念剧转,但未来得及反应,左手握着的刀便突然化虚。与此同时,箭矢已朝他们飞射而来——
祝槿心下一横,右手、右脚同时使力,兀地一推、一踏,借着墙与刀的反作用力,朝黑暗中的法阵跃去。
一眨眼,便与傅文的尸身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那兀自在墙头震颤的刀。
彭商皱眉盯着那把刀,却见那刀亦在须臾之间化成一缕飞烟,袅袅随风而去……
第12章 回头道
祝槿与沈碧并肩躺在一块更大的冰槎上,久久无话。
祝槿被这一天一夜的跌宕起伏、大喜大悲闹得心灰意懒,打不起精神,只漫无边际地想着:“若能出去,一定先去求个转运符,驱一驱这些天的霉运。”
然而,再想出去谈何容易!原路返回势必是行不通的,撞破了他人行凶,就得做好被围堵灭口的准备。
星河影动,美丽而冷寂。
沈碧突然问道:“阿槿,你认得那人吗?”
祝槿沉吟道:“那人名彭商,中土人士,祖孙三代都官拜王室守藏,家学渊博,我听闻百年间,西北方主曾数次力邀他的祖父与父亲前来魁城,却都被婉拒了。近年来中土大乱,他才应了弄墨主的聘用,前来入幕。先前我与他有过一面之交,观他身形赢弱、面浮青白之色,推测他是久病缠身、大限即至,千里迢迢来魁城,所为的,大概是那所谓的来世寄托。但据他今天的所作所为推测,我恐怕是大错特错。”
多少能人异士背井离乡前来魁城入幕,所贪图的,大抵不过有二件事:
一者,名利也。鬼都魁城,萃集了天下的富贵风流,一旦成为鬼方主的幕僚,功名利禄便都成了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二者,永生也。魁城号称“永生城”,倒不是说这里的人真能永生不死,而是指在合欢鉴的庇佑下,这里的死魂不须同人间一般经幽冥九泉转世投胎。魁城人死了,灵魂经由合欢鉴引渡,下一世依旧在此重生。
——不需受下泉水涤荡之苦,而生生世世都能投生在这个安乐乡,故被美誉为“永生城”。
不少将死之人回天乏术,就自然而然想给自己寻些来世的寄托,故而千方百计想要在临终前得入魁城。
沈碧若有所思地唔了声。
他话音刚落,身下的冰槎便又被击打起来,正是那些锲而不舍的婴儿拳。有的拳头手中还攥着布条和发绺,应当是从傅文身上撕扯下来的。
祝槿起身张望片刻,并没有看见傅文的全尸,想来是已先行顺流而下。
他想起下一弯河道上的割颅女尸,不禁苦笑了下,此刻他骨埙已失,刀亦被遗落在了囿墙上,怀里只揣了面浑不辨人的破镜子,要如何安然通过那重重关卡呢?
沈碧像是看出了他的烦恼,他撑起身子,用乌灵灵的眼睛直视着祝槿,道:“阿槿,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修的道法,正好与这洄游阵中的鬼物相悖呢?”
见祝槿不解,沈碧又解释道:“譬如扑火,乾道以水灭火,坤道抽薪灭火,若水法不能止火,不如试试用坤道泻火——你想啊,这里可是由他布置出的法阵。”
世间道法有双:分曰乾、坤。
乾者,天之道也,道法天然,讲究顺势而为。修此道者,须洞彻身心,汲取天地间灵气,体悟自然造化——小成者可成飞仙,从此乘云气游乎四海,逍遥于轮回以外,死生无变;大成者则有望成神,得具移山倒海、令日遣月之能。
坤者,地之道也,为上古地君烛龙所创。当年天凤与地龙为争夺天地共主之位而战,地龙为凤所败,率部众远遁幽冥,辟地而居。
——天地间灵气上升,而怨气下沉。幽冥下泉,乃怨煞气最重之所在。
烛龙在幽冥蛰伏时逆天道修行,另悟出一种化魂之道——他吞噬幽冥中的怨煞恶气,再以己身熔炼渡化,消解其怨而摄取其力。
后仿烛皇修行得道者,小成被称为地灵,大成则被称为地祇。
祝槿所修的,正是乾道。而鬼君当年自幽冥闭谷破禁而出,率一众羁鬼离开下泉,所修的,定然是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