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四章 这叫不懂材料研究?我们算什么
    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全名是新金属材料技术实验室,评级是国家重点,研究方向偏重于稀有金属。
    在金属材料制造方向上,也就是偏重于通过添加稀有元素的方式,使得金属材料的性能变得更加卓越。
    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定的很高端,但绝大部分时候都受限于经费问题,想要做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很困难。
    去年,金属实验室申请到了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一直到现在有一年半时间,就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申请到的经费也达到了材料基金的顶峰--
    1200万。
    国家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每年资助的项目数量控制在二十个之内,而每一个项目申请的预算最高为1500万。
    绝大部分获得审批的材料项目,资助经费都不会超过1000万。
    所以,能够申请到1200万的经费,可以说已经是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上限了。
    但对比同类型的项目来说,1200万的经费都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因为材料研究是非常耗费经费的,尤其是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再牵扯到一些稀有金属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成本,就会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是同样的项目,获得航空集团划拨经费3700万之多。
    所以类似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和企业的横向合作,要么就是企业内部做研发,高校的材料实验室申请到项目,想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新金属材料实验室就碰到了问题,连续几次实验都没有进展,而受限于经费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持续的做实验。
    整个实验室都看起来很闲,好多人都感觉无事可做。
    同时,有些人也很忙,他们希望能找到问题,以便让实验变得更高效,争取下一次实验能够让研发有进展,而不是一直停滞不前。
    万益明和史桂芳,就是最忙碌的人之二,他们是计算材料科学方向的博士,也都是金属实验室的研究员。
    万益明已经有45岁,同时也是西京交通大学的教授,他主要做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史桂芳则是做数据计算。
    在指导实验方向方面,万益明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同时,他也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所做的数据分析,对实验几乎没有帮助。
    有能力,就有发言权。
    如果一直以来的工作对实验没有帮助,工作就会变得失去意义。
    万益明一直想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复杂的数据摆在眼前,他用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有办法得出明确结论,他正在办公室里抓着头皮。
    史桂芳接了个电话,“是彭教授?我知道了,这就去”,她放下电话就在急着往外走。
    万益明马上问道,“是王浩教授来了吗?”
    “对。”
    “等等我,一起去!”
    万益明干脆跟着史桂芳出去了。
    他在办公室里研究数据也没有头绪,同时也知道王浩是彭辉花十万块,请来帮忙做数据分析的,心里也有一种好奇和比较的心思。
    数据分析是他的工作。
    现在请了个‘外人’来,就等于是否定了他的工作。
    虽然工作一直没什么进展,‘外人’也不可能影响到他在实验室的地位,但心里还是感觉有些不舒服。
    王浩已经到校门口了。
    他没有麻烦实验室派人去接机,就自己找了过来,到了以后才打来电话。
    万益明在校门口见到了王浩,同时也为对方的年轻感到惊讶,他主动伸出手叹道,“王浩教授,真是年轻啊。”
    “我看了你很多报道。你这个年纪就已经完成了这么多顶尖成果,了不起啊!”
    万益明对于彭辉找外人做数据分析工作有点不舒服,但针对王浩来说却没有理由表现出来。
    “客气了。”
    王浩和万益明寒暄几句,另一个史桂芳已经见过了,他就跟着两人去了金属实验室,路上也直白的说起了来意。
    “我仔细研究了那份实验数据,里面的内容实在太复杂了,有几个点我不太懂。”
    “还有,我想知道实验的整体流程。”
    王浩很直白的说法,倒是让万益明和史桂芳都多了点好感。
    很少有人能直接承认自己的不足,对方直接说起看不太懂内容,还专门来金属实验室,最好说明对待工作的态度很认真。
    史桂芳对待王浩比万益明要热情的多。
    上一次在夏国斌的家里,王浩留给她的就是负面印象,后来在飞机上听到彭辉的解释,她才知道王浩开口要求十万,对他来说,就是找个理由参与到项目中而已,同时,王浩还是学术界的‘超高薪人士’。
    史桂芳的看法自然不同了。
    倒不是说她拜金或者其他什么,而是王浩明明有很高的收入,做的也是数学、计算机研究,却还是同意参与到他们的项目中,费心费力也没有多少收获,肯定是真心想要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对待这样的人,当然要热情一些了。
    等到了金属实验室以后,王浩也见到了彭辉和其他人,几个人就一起带着他参观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实验室,是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规模是非常大的,实验室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办公室,下面还大大小小分为好几个小实验室,一层到二层到处都是设备间,里面放置着各种研究相关的高科技设备。
    同时,实验室还附带一个中型的操作间,进了操作间就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小工厂,里面有高压炉,扎压机,冷凝炉等等设备。
    王浩仔细转了一圈,表情倒是非常的平澹。
    这里的环境和记忆中东港大学的合金实验室也差不多,甚至在高端设备上,合金实验室还要强出一些。
    金属材料实验室的优势在于规模比较大,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的,研发气氛似乎看起来也很不错。
    在参观完实验室以后,王浩就直接说明了来意,他不太想再耽误时间,希望能够直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在实验数据的结构上,还不是很了解。”
    “有几个地方有点不懂,还有,我希望知道了制造的整个流程。”
    这牵扯到科研机密。
    正因为如此,王浩才直接来到金属材料实验室。
    一行人去了数据分析办公室。
    万益明打开了电脑上的数据内容,专门给王浩做起了讲解,他是专门负责这部分内容,对实验数据可以说是最了解的人
    王浩针对不懂的地方依次问了起来。
    万益明讲解的很细致,后来发现王浩对整体似乎有些不了解,刚才又做了一个整体的讲解,“在实验最初的部分,我们是用三种方法,也就是三个方向来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种是现在已经放弃了,也就是第一部分数据,是研究新的钛合金,添加新的元素比例。”
    “但是后来发现经费不足,不可能完成研究就放弃了。”
    “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织构硬化,来提升结构的强度,尤其是提升多元结构的强度、长度和可靠性。”
    “这一部分数据是在中间的位置,你看,这里有标记和说明。”
    万益明指了一个地方,随后翻开最初部分数据的后半部分,继续道,“第三种方法则是改善层状复合物,物理上减少金属表面的缺陷,以保证超高结构的强度……”
    王浩仔细听着万益明的讲解,碰到不太懂的位置问道,“最初的一部分,新的元素比例,你们是怎么做决定的?”
    “这个就很复杂了,我们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在这个方向上,适当调整元素配比,应用最初的材料,做熔接复合……”
    万益明又说了一大段。
    王浩了解的更加详细,也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希望能够多元合金化,对吧?”
    “通过添加附带元素进行多元化,是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韧性等指数,你们有没有在添加稀有元素上有探索?”
    “比如,钒,这种金属可以提升内部结构的均匀率,另外,在流程上,还可以做强化热处理……”
    “巴拉巴拉~~”
    王浩连续说了一大堆,他倒是没有什么前沿的建议,只针对实验流程有些疑问而已。
    对于超高压合金的研究,他有过参与项目的经历,记忆中有很多的内容,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万益明边讲解着,也和王浩一起讨论起来。
    两人的讨论吸引了其他人过来围观,因为牵扯到一些新的想法,也可能会给实验带来帮助。
    当参与讨论的人多起来以后,王浩就感觉脑中的灵感源源不断,一切的不解似乎都豁然开朗。
    他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原来是这样……”
    “这一部分是热处理的数据,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指数差异,原来如此。”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但是,万教授,你看这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不添加一个熔炼后迅速冷却淬火的步骤?”
    “我觉得增加一个熔炼后迅速冷却淬火,可能会效果更好,也许对于最后的强度提升有帮助。”
    “温度控制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就需要探索了,但是这一步,我认为会很关键……”
    “理论上来讲,合金内部元素与元素之间,会因为快速冷却而产生特殊的效应……”
    “如果是……”
    王浩针对一个问题开始仔细说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跳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在不断说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围了过来,也包括‘感觉没兴趣’的彭辉,还包括其他的两个研究员,以及路过的一些副研究员、博士生等。
    王浩顿时感觉灵感更多了。
    他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系统回馈的是正确理解,真正到了制造流程的问题上,就可以很顺畅的根据回馈内容,理清‘理论意义上’的最佳流程。
    这个发现让他感觉非常振奋,因为类似的材料制造,制造流程是非常关键的,知道理论意义上的最佳流程,就代表方向肯定没有错。
    当然了,制造过程中的细节更加重要。
    每一个制造流程都会牵扯到温度、速度、拉伸力度之类的控制,细节性的控制就需要真正进入实验,并做数据分析来探索了。
    王浩连续说了四十多分钟,他的状态越来越好,甚至还下意识用了一个教学币,而旁边儿一群人都变成了学生,他们一边跟着听,还一边思考着点头,有的人甚至还拿出纸笔做起了记录。
    彭辉、万益明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听着王浩讲解的内容,他们都发现收获很大,都准备按照其中的内容进行一下尝试。
    等王浩停下来喝一口水的时候,旁边好多人都感觉有点不对劲,“王浩……他不是来学习、了解的吗?怎么好像是来指导工作的?”
    “他就是来指导工作的吧,我们找不到实验方向,他说了几句方向就有了……”
    “他真是太专业了!”
    “网上不是说王浩教授不懂材料研究吗?怎么好像很懂的样子,感觉比我懂多了。”
    “那是东港大学说的,肯定是假话,假新闻!”
    “……”
    彭辉都感觉怪怪的,他还想着让王浩感受一下金属实验室的专业性,没有想到实验室被反过来指导了。
    王浩看起来比他们要专业的多了!
    “这叫不懂材料学?”
    “如果实验室有这样一个人,还发愁什么研究没有方向?”
    “真搞不懂……陈建林那家伙,为什么会傻到让这样一个合金研究的天才,去给实验室的错误背锅?”
    “东港大学的调查组竟然说这样一个人不懂材料学……真是笑话啊!”
    终于。
    王浩说完了制造工序上的建议,他还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但想着自己是来问问题的,给出一些个人建议就可以了。
    数据分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对实验、数据也有了足够的了解,他就起身准备去吃晚饭。
    史桂芳负责招待王浩,就站起来要和他一起出去。
    王浩连忙摆手道,“不用了,我约了另一个朋友,计算机学院的阮海龙教授,你们不用为我忙了。”
    他说完就走了。
    等王浩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数据分析办公室着实安静了有一会儿,大家似乎都平静的,消化着刚才王浩所说的内容。
    彭辉忽然站了起来,扯起大嗓门问道,“刚才王浩教授说的东西都记下来了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确定完全记住了。
    马益明顿时说道,“彭教授,不用担心,有监控记录。”
    “好!”
    彭辉大手一挥,开始指挥工作,“赶紧!调监控记录,把王浩教授说的内容理一遍,我们设计新的实验!”
    “只要加入了高温熔炼后迅速冷却淬火这一步,我有预感……”
    “一定能让成品的强度继续提升!”
    他说着整个人都振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