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小通讯的写作和六要
    今天有机会同总公司搞企业文化的朋友交流,探讨小通讯的写作,有点班门弄斧,诚惶诚恐!但也感到非常荣幸,因为班门弄斧,和高手切磋,这是促进我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非常感谢!在座的朋友大多很年轻,很亮丽,朝气蓬勃,和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一起,心情愉快。受到感染,我也变得年轻了。谢谢!受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领导邀请,我来谈谈有关小通讯的写作,抛砖引玉,希望和朋友一起共同提高。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小通讯的写作和“六要”,谈如何写作、如何修改以及六个注意事项,即:阅读要多,采访要好,感情要深,构思要巧,修改要透,标题要跳。朋友们编刊物,编写“感动员工,感动用户”的故事,写小通讯,希望写得精彩一点、耐读一点。我以为,多写作、多修改、坚持“六要”非常关键。多花点心思学和写,时间长了,文章就会出彩。如果我讲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通讯属于新闻。什么叫新闻?辞海里这样解释:“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记者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强调了一个“新”字。通讯是新闻的延伸和发展。通讯有三个特点:新闻性、完整性和形象性。按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我们平时大多写不到1000字的小通讯。它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议论和对话。可以用顺叙、插叙或倒叙。它注重描写。描写有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要侧重于形象描绘,使读者有具体清楚的感觉。要尽可能做直观式的描写,表现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人物的姿态动作,事件开展的场面等,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将当时的场景象放电影一样的再现。
    人物小通讯要求以生动的笔墨记录人物事迹,描述他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它“截取”一段,写出人物某阶段或某侧面的事迹。应该注意几点:首先,以事写人,以事托人。文章的结构和情节,以人物的经历和活动来安排开展。其次,抓住矛盾,展示人物。人和环境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自己思想的矛盾。再次,抓住特点,提炼语言和行动。
    如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特点?有一个喝茶看雪的打油诗可以说明。地主、秀才、大商人和佃农在一起喝茶,天上突然下起大雪。地主想起瑞雪兆丰年的俗话,心里欢喜,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秀才很有政治敏感性,不忘歌功颂德,接一句:“尽是皇家瑞气,”大商人有的是钱,不怕下雪,跟着说:“再下三年何妨?”佃户家无隔夜粮,看到下雪就害怕,因为下雪天没人雇他干活。再下三年,人也饿死了。他很生气,脱口而出:“放你妈的狗屁!”四句诗,都反映着各人的性格。
    小故事是通讯的一种,它反映生活的一个片段,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在小字上做文章。
    通讯是新闻,要注意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
    有思想性,就是文章要写得对,要适合政策法规,不干预政治、民族、宗教事务。能说人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真实性,指文章要真和实,不要虚假,不要出差错;时效性,要求写贴近形势的或新的东西,世博会时写有关世博的文章,地震时期写有关地震的文章,中秋节写中秋节的文章;趣味性,是要让人家读了文章觉得有趣,会心一笑(例1:前些天因日本核辐射的影响,不少地方的盐被抢购一空,引起盐荒。有作者就以此为题套入成语:无“盐”以对,言语的言改成油盐酱醋的言,在上面打了一个引号。让人觉得有趣)。
    写什么?怎么写?要多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因为对它了然于胸。要多写身边的闪光点,被报道者高兴,有关部门的人高兴,单位领导也高兴。写作有“三个重要”:1、人品比文章重要(正身、敬业、乐群);2、实质比外形重要(例子1、佩服诗人;例2:肚子里有货);3、行动比设想重要,要多写(例:南海朝圣的和尚)。关于写作题材,作家曲信先认为,要注意符合道德,适应时代,体现人性;关于文章的要求,诗人赵丽宏认为,要注意情、知、文。我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要敏感,做个有心人,关心身边的变化,关心国内外大事,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要多看多问多写,用作品的量变来达到质变,写出精品文章。(据说现在的某些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实写作是提高自己,不要怕。)
    要多写文章,多练笔,才能提高。
    有人说:我想写,但是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其实你真想写的话,就要去寻找可以写的事情。寻找周边同事身上的闪光点;向同事了解职工中的好人好事;到工会寻找近期先进的材料;向领导了解单位里的先进人物等。
    一、怎么写小通讯?
    如果领导要求写一篇通讯,交给某某日报刊登,怎么办?要做好哪些步骤?
    我想,首先是把任务接受下来。不要说“我不行。”这是很忌讳的。接着是赶快动手采访,拟定详细采访提纲,问清主人的电话和手机,上门或电话采访。采访有谈话、观察和座谈会等形式。如果主人没有空,先进行外围采访,向他的同事和领导了解。等他忙完之后再对他进行采访。采访要你去现场,不是叫他来。你去和他来效果是不一样的。采访要尽量详细,争取一次性把该问的都问到。找到所有的文字资料,越详细越好。
    回家后及时整理采访笔记,修改和补充内容。细心看文字材料和笔记,标出重点,标出和写作有关的内容。对主人和事件要心中有数。然后提炼主题、结构文章、拟定题目。提炼主题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物的本质特点出发提炼。二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企业要求提炼。文章的开口要小一点(大了不好写),围绕准备写作的文章思路进行补充采访。这时的采访内容就比较集中了。
    写文章最好先定题目,因为题目定下来之后文章容易写:先破题,中间切题,最后点题。按部就班的一一写来。如果题目有了,且开口比较小,结构定了,那么文章就有七成把握。但如果一时上题目定不下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先写起来也可以。写好初稿再决定文章的题目。
    写作要抓住一件事写,尽量写清一件小事的曲折,突出故事性;如果事件太零碎,而又必须写,可沿着一条线写,由一件小事引出主题,把其他零星的事情串成一串“羊肉串”精心“烘烤”请注意点面结合,特别要细心的写点,充分展示细节,以反映面上的情况。小事不小,要体现“真、善、美”写出小事情的意义,贴近政策和大局,贴近公司的文化。写作时有问题或有什么不清楚的情况,立刻打电话询问。写作时注意三个“多用”:多用短句,多用描写,多用风趣。短句,灵巧活泼,层次清楚;描写,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风趣,自己愉快,读者开心。要想让读者开心,作者就要多费心。(例::解放军报记者范炬伟在小兵小传中写一个寂寞的小战士:“再就是喂了两只鸡,想等着吃蛋。可两只笨鸡偏偏只进不出,一怒之下,他给鸡判了‘死刑’。”)
    修改文章要耐心,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要素有没有遗漏,结构段落是不是要调整,标题和开头结尾能不能改进,有没有错字错句,文章和字句是不是流畅等。写好后读给主人公听一听,让他的领导看一看,进行修改和确认,防止差错。然后放置三、五天,再拿出来看,修改完稿。为什么要放置三、五天?因为刚写好文章时特别高兴,自我感觉很好,对它的评判可能不准确。放置几天,冷一冷,能客观一点。请注意,防止差错非常重要,不要出错。因为文章刊登后影响比较大;还有说话不要说得太满,宁可不足,不要讲过头。列宁说过,真理过了一步就是谬误。
    投稿时,在文章底部写清作者的姓名,单位,住址,邮编,手机号码等信息,以便编辑了解和联系。如果有空,也可以自己到编辑部送稿子、交朋友、听信息。当面交文章,见报率会提高一点。因为有不足的话,编辑说了你马上就能改正。胆子要大,要敢于和编辑交流。要敢于自我肯定:我的文章是最好的!同时也要能够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有错就改。
    稿子写好了,交给谁?交给各版面的编辑。总之要精心写作,大胆投稿。某某日报发行量7万份左右,且每天都在出版,需要大量的稿件。请朋友们有空时给它投稿。
    如果文章没有刊登,可以问一下原因。假如是没有收到,就再一次投稿;需要修改的,就拿回来修改;也许文章给错了编辑,问清楚情况后交给适当的编辑。“行百里者半九十”问或者不问,决定着这篇文章的生和死。如果文章刊登了,可以和原稿核对一下,看编辑改了几处,为什么要这样改?然后复印存档。
    有人问:写通讯有没有捷径?按部就班的太麻烦。其实写小通讯也有捷径,我以为“三个借鉴”可以试一试:文前借鉴结构,文中借鉴要素,文末借鉴特点。借鉴结构,就是写作前先看看人家的通讯是怎么结构文章的,学习几招,用来指导自己结构文章。可少走弯路。借鉴要素,就是写作和修改时看看人家的要素如何配置,有没有遗漏,提醒自己把要素弄全。借鉴特点,就是写完后看看人家文章的亮点,或者趣味性,或者感情,或者文采。想办法移植一点,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出彩。要善于巧妙的工作,善于修改文章,也要善于巧妙的表现。例:餐厅服务员小李很机灵,善于化解矛盾。有一次,一位老教师来吃饭,突然发现汤里有一只苍蝇。老师没有发火,叫来小李调侃道:“请问,这东西在我的汤里干什么?”小李弯下腰看了许久,然后认真的回答:“先生,它好像在练习游泳。”就餐的顾客听了哈哈大笑。化干戈为玉帛。
    二、修改文章
    我现在谈谈对下面文章的修改意见。
    营造“避风的港湾”(c1改,改标题,加两个字,体现做)
    春节前夕的一天傍晚,下着雨雪的天气冒着丝丝冷意。在杨行镇乡间的一间民房门前,2位瘦小的女同志敲了敲门。“谁呀?”“是我们,宝磁公司磁芯生产部的罗彤和金芳。”门“吱”的一声(被快速的打)开了。(c2改,让句子简洁一点)“罗总、书记,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c3改,改标点)外面冷。”磁芯分检班长肖娟立马拉着她们的手进了屋。“磁芯生产部(一直)靠着你们辛勤的劳动,努力的工作才(能)越来越好。我俩(一直想着)来(c4改,句子简洁一点)看看你们,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也感谢(我们的)员工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班长小肖的先生激动地说:“一直听她说我们罗总监怎么怎么样,金书记怎么怎么样,想象不出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她这么信服。今天总算看到真人了。*”为了在磁芯生产部凝心聚力,积极营造温暖的家,营造“避风的港湾”(c5改,点题)她们俩利用下班时间,冒着雨雪分三次走访(并)慰问了部门全部的14名班长家庭。
    为了改善生产条件,营造“避风的港湾”让员工在更舒适的环境里工作(c6改,写出目的:改善环境,且概括下文),去年夏天,宝磁公司磁芯生产部(c7改,突出企业行为)(她们两人)对分检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原来敞开式的夏天热,冬天冷的(c8改,点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场所,通过改造,改为舒适的(c9改,突出改善)空调作业房,大大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分检班长姜建华(c10改,写清姜建华这个班长)说:“现在多好啊,冬暖夏凉!今年冬天我们班里没有一个长冻疮的,每月可多分检10万副产品,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为了温暖员工的心灵,营造“避风的港湾”宝磁公司磁芯生产部领导一直在想方设法关心职工(c11改,概括关心职工)。在生产现场的一角,(c12改,限定地方)(她们俩人)他们利用分检产品货架的背面制作了部门“温馨天地”向每月生日的员工送去最真诚的祝福;同时将员工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展出,给员工打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加了对公司的归属感。员工有困难,他们及时送上温暖。去年夏天,张久师师傅患了肾结石,磁芯生产部领导及时上门看望,提醒他到正规的医院看病。见他患病卧床,孩子还在读书,家里经济困难,就及时给予帮困补助。张久师的妻子想找工作,用工单位要求会使用电脑。磁芯生产部领导让会电脑的员工进行手把手的帮教,教会了张师傅的妻子,让她如愿找到了工作。(c13改,举例关心职工。上头有面上的情况,这是点上的情况,是要素)
    领导的认真、贴心感动了许多员工。她们说:“我们出来打工好几年,也做过几份工作,也走过几个地方,从来没有一家单位领导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关心,像姐妹一样随和,真心地为我们着想。(因为有了她们,工作的地方越来越有了家的感觉。)真好啊!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一个‘避风的港湾’。”
    三、小通讯写作“六要”
    (一)阅读要多。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写小通讯,首先要阅读小通讯,知己知彼,可想办法先读一些。某某日报;可以读一些新民晚报“夜光杯”的文章以及网上的文章,活跃自己的文风,紧跟时尚。为了写好文章,也可以读点古文。古文观止里,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潜的五柳先生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都不错。中国古代几千年,留下一本精彩的古文观止,一本书凝聚几千年历史,读了能打基础。也可以读一些现代和当代名家的文章。希望朋友们有空时多读书,开阔眼界。书读得多了,有了比较,写作水平就自然会提高。俗话说:“文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读通讯,读其他文章,要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可以在包里放一点小通讯和其他小文章,有空时读读。阅读小通讯,是提高通讯写作水平最好的办法,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某某日报的通讯和我们比较贴近,为了加强效果,应当先读通讯,增加同位素。就像想健体壮骨的人吃牦牛壮骨粉一样。可以试一试。
    以我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为例。多年前我写诗歌,就读唐诗,读诗刊。十年前写通讯和散文,就读通讯和散文;去年,开始给某杂志写长篇通讯。写作前,编辑寄来5、6篇范文给我参考,然后认真采访细心写作,大约3800字的通讯得到编辑认可,发表了。我还写了三本书。作品有幸获得集团公司一等奖;在社会上也得到一些荣誉。
    (二)采访要好。这是写通讯最主要的条件。基层交上来的材料,有些写得不错,改一改就可以用。但也有一些材料先天不足,或是缺少新闻要件;或是主要事实太简略,没有充分展开;或是缺少一个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想以此为基础改成通讯,常常还改不了,就是勉强改出来也是干巴巴的。怎么办?自己采访!
    采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采访,一种是电话采访。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是现场采访。深入作业区了解情况,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工作现场有许多东西你在电话里听不清楚,到现场一看就全明白了。如果在座的朋友工作忙,实在跑不开,也可以采用电话采访的办法。先拟写采访提纲,列出大约30个问题,进行询问: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技能等级、政治面貌、人际关系、婚否、住处、家庭情况、单位、岗位、经历、职务、爱好、性格、企业要求、个人成绩、取得成绩的原因、过程、特色、经验、价值、反差(变化)、感动、感悟,评价(领导和同事)、艰难和喜悦,曲折和故事成绩和故事是采访重点,一定要弄清楚。有成绩、有故事才能做文章。采访要到位,要想办法把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曲折变化搞清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尽可能把问题了解全面。有的人不善言辞“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我们要想办法进行引导,挖出准确的事实。有的人喜欢信马由缰,开无轨电车,就要及时把他拉回主题。就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有不清楚的情况,也要继续询问,不要毛估估。不要用猜想来代替事实,因为通讯的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是生命。采访要记具体,要记原话,要记难点,要记趣闻。五十年前我国打下了u2飞机,外国记者问陈毅:你们用什么打的?是不是导弹?这是军事秘密,不能说的。陈毅笑了笑,做了一个双手举竹竿的动作,说:“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非常轻松,写进文章也好看。除了口头采访,索取文字材料也很重要。如果有文字材料,可全部拿来。以前的通讯,以及总结、汇报、计划等,都有用的。请收集装订两、三个月的某某日报,收集几本某某杂志,范文全在里面了。它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是我们无言的老师,随时都可以向他请教。不用付工资的。
    (几个月前,某某日报的一位编辑打来电话,让我给钢专一位老师写一篇3000字的人物通讯。我就利用休息天的时间,写好采访提纲;乘车一个多小时去采访,然后回家写作。采访到位了,写作就有了材料。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入的采访,就使写作有了源头活水。)
    关于采访,有两句比较经典的话,一句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强调了采访的重要性;另一句是“千斤采访四两写”对采访做了夸张式的强调。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采访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花大力气做好。就像造房子必须采购大量砖瓦梁柱一样,采访就是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不全,无法造房子;采访不周到,事情没有搞清楚,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只有精心采访,掌握全面的事实,才能写出人物的光彩和特色,才有高水平的文章。采访要好。这是一项必须认真完成的艰巨任务,决不能怕麻烦。
    (三)感情要深。写作的前提是新闻事实要感人,如果新闻事实不感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的写作水平再高,文章也写不好。双感动的故事,主要是靠职工做出来的,不是单靠你写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写作前,要想办法找到最感人的材料,要善于跑新闻,(善于采访捕捉,)然后把它细细的写出来。我写过一本散文集,里面有的文章感情比较深,主要是人物和事件感人,如点灯、包羞忍耻是男儿、她有一颗圣洁的心、卡里还有三万元等。她有一颗圣洁的心,写黄红星的同学嫁到外地,临行前把老父母托付给她。她不负所托,精心照顾了十三年,直到为老人送终。事情很感人。(卡里还有三万元,是写生活拮据的协力工杜师傅取款时拾到一张工资卡,马上就想办法归还。失主很感激,因为卡里还有三万元,密码是基础密码,没什么用的。为表达感激之情,失主还写了感谢信卡里还有三万元被评为十佳好事,杜师傅得到奖励)。
    其次是写作时,对主人公要有深厚的感情。感情随着文章的发展而波动,为他的忧而忧,为他的乐而乐。(把主人公当作自己的亲人,因他的成绩而欣喜,因他的奉献而感动。)只有投入时间、精力和感情,首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化作文章感动别人。如果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别人,那么你的文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达到双感动有几个途径:一是写普通人物要仔细捕捉他的闪光点。将闪光点以及前因后果搞清楚了,文章也就有了。再普通的人物,也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例如关于沈师傅的一张贴心的小纸条,说的是一位患癌症的职工想到附近公园散心,因身体很虚弱,走到半路上吃不消了,在路边坐了两个小时,才恢复体力得以回家。管理员沈师傅听说后,很关心,交给他一张写着自己手机号码的小纸条,让他随时联系。纸条虽小,但为职工贴心服务的精神不小;一是对优秀人物要着重描写他的牺牲和奉献,写他们如何吃亏,如何吃苦。展现人物的“真、善、美”突出它的价值。如七六届技校生;一是重视同感,重视共同的经验。想办法细细的表现出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还有就是突出反差,引起震撼。例如冰心的“小桔灯”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如关心智障孩子的通讯播撒爱的阳光片段:
    经过劳动,十天后首战告捷。月底,学员大多拿到十几元津贴。智障儿开始赚钱了!这是件破天荒的事,学员高兴极了,一遍遍数着钱,如同过节。重度智障的女学员刘映,因做得少,只拿了五元钱。她却乐颠颠地回家将钱交给爸爸说:“爸爸,我发工资了,给你买东西吃。爸爸你看,我会赚钱了!我好能干!”老刘高兴地笑起来,摸着女儿的头说:“是呀,我的孩子真能干!”笑着笑着,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他激动地从怀里掏出钱买糖果糕点,庆贺女儿的进步;同时小心地将这五元钱装裱起来,珍藏起来。这是宝贝,是他今生今世也舍不得用掉的!
    什么叫感动用户?“阳光之家”的老师培养智障孩子为父母分忧,就是感动用户!
    再次是作者要爱写文章,对写作要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多走动多观察多研究,愿意多动脑筋多花时间多写,愿意磨杵成针,才能写出好文章;(如果你不爱写作,不愿意观察和思考,是不可能有好文章的。)写作是一件比较辛苦的工作,难以出成绩,也没什么经济效益。钟点工帮人家打扫房间,一天有九十元工资;作者花一天时间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见报,一分钱也没有。为什么还要写?因为喜欢。喜欢它就不考虑利害得失。(喜欢钓鱼的朋友,买一根钓鱼竿2000元,每次出去钓鱼花费100多元,却一点也不心痛。喜欢写文章的也一样。)文汇报首席记者任荃写“纽兰格林”为何难以安心这篇文章,曾先后去现场采访了五次。毫无怨言。为什么?因为敬业,因为对写作这个事业爱得很深。
    (要多向报社投稿,不是为七、八十元稿费,是为了弘扬正气,提高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扩大交流范围。对个人而言,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宣泄感情的渠道。)
    我们要注意把文章写得温暖一点,情绪高扬一点,用词要热情、温暖、阳光。(不要用冷冰冰的词句。)哪怕写艰难困苦,也要按上一个光明的尾巴,让读者看到前途和希望,对将来充满信心。
    关于文章的情绪高扬,志气昂扬,文气浩荡,美国一位牧师的征兵动员当兵没什么好担心的就不错,它鼓励青年不怕死去当兵:当兵没什么好担心的!当兵有可能上前线,有可能不上前线,如果不上前线,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上前线,有可能参加战斗,有可能不参加战斗,如果不参加战斗,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参加战斗,有可能负伤,有可能不负伤,如果不负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负伤了,有可能是轻伤,有可能是重伤,如果是轻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是重伤,有可能治好,有可能治不好,如果治好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万一治不好,死了,那就更没什么可担心了。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文章写得即昂扬又风趣,也富于哲理。。
    (四)构思要巧。这是希望作者拓宽创作思路,展示写作技巧,作好文章。作文、作文,文章是“作”出来的。文章要“凤头豹尾猪肚”我的理解是开头要漂亮;中间容量要大,把该写的东西全写进去;结尾要干脆有力。
    开口要小。写文章像掘井,开口大了难写,要小开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饮。原某某日报的记者曾写过一根钢管的合同,介绍钢管厂职工的优质服务。西部某油田原来只用进口钢管,但突然弄坏了一根;只要一根,外国人不肯卖。内地找不到这样优质的钢管,没办法,只能到我们厂来试试。钢管厂同志的坚持满意服务,想尽办法卖了一根钢管给他们,签订了合同,破解了难题。他们非常感激。以后他们有订单就想到我们钢管厂,买卖的数量大增。一根钢管,讲的是对用户的贴心服务,以小见大。(对这篇文章,也有销售员提意见:“人家卖一根钢管,你写文章登报;我卖了100吨钢管,你怎么不写一写?”卖100吨,是正常工作;卖一根,是超常工作,不一样的。)作者要善于发现和表现超常服务。钟群还写过“这里有朵康乃馨”开口很小,反映热轧厂抓厕所卫生的事,用来表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四年后她又写“一朵绽放了四年的康乃馨”评上好新闻。一朵花,开在花园里不稀奇,开在厕所里被发现了就是新闻。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采访时提了许多问题,又看了一些材料,要注意消化,选择你需要的东西写。选材注意几点:1、选择单一性,可挑选一件事来写,尽量不要分散;2、选择重要性,可挑选比较重要的事情写;3、选择故事性,可选波澜起伏的事情写,容易写好。4、选择时间性,挑选近期的事写。新闻写作,材料越新价值越大。开掘要深,就是应该写出事件的意义,鸡毛蒜皮连着天文地理,连着人性之善和哲理之美,连着当前形势和中央政策。当前的不少文章在写幸福,为什么?因为中央改变了发展观,在关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行文要多变。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行兵打仗。其实写文章也是一样。表现在开头上(变开头),可用概括式开头,概括全文;可用疑问式开头,引起注意;可用对话式开头;可用引文式开头等。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是特写式开头,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细细展现人物和场景。报纸上用的比较多。(另外,叙述人称的运用(变人称),可以用第三人称,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二人称。)叙述的线条(变线条)可用单线,也可用复线。单线容易写,用得比较多。用复线来表现内容,难度大,但能体现多层次多侧面。刺绣用双色或多种对比色,绣出来的东西好看;红楼梦的作者既写现实又写梦境,层次多空间也大,能够吸引人。我写过一篇散文到某某的路,得了集团公司征文一等奖,在层次上就有过一些思考。要反映企业数十年的变化,从开工写到现在,时间跨度长,一千多字的文章很难表现。我从早上6点50分坐上班车开始写,从志丹路、汶水路一路写过去,一直写到班车靠近厂门口结束。以上班路上50分钟,插入片段回忆,表现工厂几十年的曲折变化。双线交替,以往日的脚印和眼前的成绩对比,反映企业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刊登后反响不错。写文章如写字,也讲究详略得当(变详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写文章时,和标题有关的,可详细写;和主题有关的,可详细写;和故事情节风格特点有关的,可详细写。因字数有限,其他则不妨简略一点。就文章的(变起伏)波动点而言,可以是反“1”字型的,从低潮直接拉到高潮;也可以是“v”字型的:高潮,低潮,高潮。结尾收在高潮。
    写作时要注意表现故事性,能让文章跌宕起伏,让读者喜欢看。如果能用一个故事串接全文的,就尽量用一个故事,这样比较容易写;如果手头的事件太零碎,又必须写,就想一个办法把它串起来,就像小贩卖的羊肉串。其内容是羊肉,但有一根主心骨——串住它们的钢丝。内容太杂,就用钢丝串。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醒我们写文章要有波折,如果有好的细节和情节,要细细的进行描写,尽量往小处说,展现细节(例1:蒋老师的小车被撞,温馨)、(例2:我请你们吃点心,快乐)。细节一定要能表现主题。如果游离主题,再好的细节也没用。写文章时可以表现为先抑后扬,开始时写一点不足和不满,然后写他的优秀和自己的佩服。文章的前后反差大,就能让人感到过瘾,感到震撼。
    (五)修改要透。强调的是文章需要反复修改,改到无法再改为止。延安时曾有人看到毛泽东同志修改文章。他把文章帖在门边上,进门修改一下,出门修改一下,一个星期下来,底稿已被改得面目全非。精品就是这样产生的。大家知道毛泽东的文章写得好,其实是一字一句慢慢推敲出来的。毛泽东是写文章的天才,十三岁曾写诗歌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荫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把青蛙写得像只老虎,抒发豪情壮志。天才人物都要细心推敲文章,何况我们。
    关于推敲,大家知道唐朝诗人贾岛有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诗中的动词很重要,这里到底是用“推”还是用“敲”?草稿拟出后,贾岛曾觉得一时拿不定主意。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比划,不小心冲撞了太守韩愈的车队。护卫人员很生气,把他拖到韩愈面前等候发落。韩愈是个著名诗人,知道后很高兴,遇到知音了。他帮着考虑了一下,定了个“敲”字。因为这个敲字,不但有动作,还有声音。月下的深更半夜很寂静,和尚的敲门声听起来特别清晰。据说后来韩愈推荐贾岛做了县官,可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是有的。修改文章要舍得删节,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要努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修改要透。修改什么?改标题,让它和文章贴切。改六个要素,有缺项就补上去,时间、地点、人物等。改标点,注意不要用错(例:鲁迅的批评)。有人喜欢连续用逗号,没完没了,让别人看起来很吃力。这就要改。改文字,尽量消灭错别字。一篇千字文,不许错一个字。改句子,让它明白晓畅。可多用短句,能使文章有力。改段落,一个段落说明一个意思,层次清楚。改文章的第一段,概括全文,体现主题,点名标题。改文章的中段,让它完整的展开事件过程。改文章的结尾,让读者余味悠然。请注意,通讯的结尾千万别搞成表决心的样子!通讯同办公室公文是完全两样的。整个文章要讲事实、讲故事,不要讲大道理。
    如何估计文章是不是修改完毕了?一看时间是否用足。写800字的文章,你用足了7、8小时没有?没有,继续修改。二看文章是否达到了基本要求,如果没有,继续修改。三看是否达到了自己的平均水平,如果没有,继续修改。改好之后将它放几天,再看。也可请朋友提意见。你以为对的,改一下;你认为不对,听了算数。最后交给编辑。给某某日报的小通讯,一般写800字,多了浪费。(写文章如同做衣服,领子、袖子、口袋、纽扣等要素必须齐全。)
    写文章要反复推敲,耐心修改两、三稿,功到自然成。通过修改,弥补缺失,亮丽词句,调遣结构,丰满细节,深化主题。(基本不修改的情况也有。一种是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写作时胸有成竹;另一种是构思的时间长,把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已经弄熟了,写作时一挥而就。)就一般情况而言,多改几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文章在报刊杂志上登出来后有许多人看,几年以后可能还有人翻阅。希望朋友们过几年再看自己登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别因写作过于草率而感到后悔。
    如何趋向有趣?1、染缸法:看有趣的书,听有趣的节目,记有趣的事;2、采访法,采访中挖掘有趣的材料;3、拟人法。如演员赵丽蓉的名句:“什么群英荟萃,这是萝卜开会”4、拉郎配法。大桥下有两句标语,一条是宣传部门写的:高举某某的光辉旗帜;一条是交通单位写的:最高不得超过2。9米。合在一起读就很有意思。5、顺水推船法:歌德,我很愿意给傻瓜让路。6、自我调侃法等。
    (六)标题要跳。提醒作者仔细琢磨文章题目,使它醒目一点,让人喜欢看。俗话说文看题树看皮,好的标题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如人民日报的男兵队里的女队长、来的都是客,全凭一颗心等,读起来就很有味道。新民晚报的文章小白鼠也要持证上岗,写上海市实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很风趣。某某日报曾有过一篇文章,好像是把行车当成私家车爱护,体现爱厂如家,写得好!新华社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曾写过这样的文章我每年约一个“珍宝岛”折入中俄界河,让人读来触目惊心。
    我写过安保公司职工制止盗窃的文章,原来的题目是火眼金睛辨伪真,编辑改成x光机般的眼光,变得有新意了。七六届技校生在报上刊登时,编辑改为小李子,别来无恙?取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显得比较亲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借用歌词作为关心离岗职工文章的题目。)
    最后是“六要”归一,归结为两个字:多写。写得多了对它有感觉了,文章也就比较像样了。举个例子,叶辛和中学生。有一次,叶辛听到上海作协门口吵吵嚷嚷,原来是几个中学生要找作协领导反映情况。叶辛把他们请进来问了一下,知道了原因。原来他们费心血写了一篇中篇小说,寄给上海作协。但作协的同志没有认真看。他们很生气,就来反映作协的衙门作风:不重视基层的作品,人家就是写了,也没有机会发表。叶辛问:你怎么知道作协的同志没有认真看?学生说:我们把页码之间用浆糊黏起来了,只有前面的三页揭开了,其余的黏在一起根本没动过。叶辛笑了。接过他们的书稿翻了翻说:“看三页足够了。你们的书写得不好,标点不准确,用词不贴切,句子不流畅。这样的作品肯定不能发表。”学生说,我们写中篇小说很辛苦的,抄一遍就要很多时间。叶辛笑着告诉中学生,自己在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之前,曾大量的写稿改稿,在床头上写,在破庙里写,(叶辛)曾写过一百万字的废纸。第一篇小说发表后,家里人用废稿子引火生炉子,足足用了一年多,废纸还没有用光。有这些废稿子垫底,才有以后的孽债和蹉跎岁月等出彩的作品。写作,需要大量的写,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听了叶辛的分析和介绍,原来气鼓鼓的中学生变得心平气和了。
    写文章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古代军队出兵之前先做文章,列队历数敌人的种种罪行,以及对人民造成的灾害,说明自己是正义之师,为民请命,救民于水火。然后宣誓出征,鼓励士兵奋勇前进,为正义而战。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篇檄文——为徐敬业伐武曌檄,一篇文章胜过十万雄兵。当时生病躺在床上的女皇武则天看了吓出一身冷汗。她马上爬起来,把宰相找来骂了一顿:“这样出色的人才,为什么跑到敌人那里去了?为什么你就不能用他?”可见文章的力量!上个世纪共产党鼓励老百姓跟着自己干,天天写文章写标语宣传“打土豪,分田地”把被剥削的财产夺回来。果然夺取了政权。我们共和国建国几十年也很重视舆论导向,用以维持次序、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朋友们!我们是企业的职工。我们的通讯写作,要向企业文化靠拢,和他越贴近越好。今天讲的,是所有喜欢写文章的人都应该关心的事,也包括我自己。很高兴和朋友们谈小通讯写作,希望能够共同提高。
    写好一篇文章不难,难的是长久的写好。一篇千字文。三个小时也能写,九个小时也能写,质量是不一样的。打造精品,需要作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弘扬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要加大投入。不然没有后劲。今天的交流,是公司弘扬企业文化的一个侧面,希望以后能搞得更好。领导重视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对企业文化骨干要组织、活动、评比、奖励。要形成自己的队伍,形成自己的网络,展示风采,去夺取胜利。
    朋友们,光荣的事业对大伙提出了光荣的要求,这就是:能做、能说、能写。写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毛泽东、陈毅等一批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打仗是高手,写作宣传也是高手。文汇报记者任荃和解放军报记者范炬伟,人品出色,文章也出色。在座的朋友学习和工作都是高手,写通讯这种手艺也应该是高手。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写作,努力实现“六要”
    来吧,朋友!激发你的创作才能,舒展你的豪情壮志,写出你的锦绣文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