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新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攻城战中,贾长生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他巧妙地运用战术,灵活调配兵力,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成功攻克了百济北部八城。
此时的贾长生军队士气高昂,声威大震。但贾长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立刻着手安排对岛屿的占领行动。首先,他派出使者前往周边的一些势力,试图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或者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以免在自己进攻岛屿时受到来自后方的威胁。
同时,他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挑选出一部分精锐部队,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水军,加强了水军的装备和训练,为海上作战做准备。
在物资方面,贾长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命令后勤部队大量征集船只、粮草和兵器,确保在占领岛屿的过程中物资供应充足。
一切准备就绪后,贾长生站在海边的高地上,望着远处那隐隐约约的岛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出发!”随着贾长生一声令下,一艘艘战船扬起风帆,向着那未知的岛屿驶去。一场新的征程拉开了帷幕,而贾长生的名字,也将随着这场征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和海域上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记。
在百济国华丽而庄重的宫殿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让人窒息。百济王高坐在那雕龙刻凤的王座之上,脸色阴沉,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大臣,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找到应对当前危机的答案。
百济王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想必你们都已经听闻那贾长生的动静了吧?此人在短短时间内连下我百济东部八城,如今更是剑指我北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日召集众卿前来,就是要商讨出一个应对之策,保我百济江山社稷!”
朝堂之下,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敢率先发言。良久,一位老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队列,此人乃百济军中素有威望的朴将军,他双手抱拳,向百济王行了一礼后说道:“大王,臣以为那贾长生虽然势头凶猛,但我百济亦非毫无还手之力。我军可在北部八城加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兵器,以逸待劳。同时,派遣精锐骑兵骚扰其后方补给线,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必能挫其锐气!”
朴将军的话音刚落,一位文臣便站出来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贾长生的军队能一路势如破竹,想必其军事才能和军队实力不容小觑。若我军贸然出击骚扰其后方,万一被其反包围,岂不是自投罗网?依臣之见,不如派遣使者前往他国,寻求援军或者联盟,共同对抗贾长生,如此方能确保我百济之安全。”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朴将军的和支持文臣的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时,一位名叫金谋士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他目光深邃,善于谋略,在百济国也是颇有名气。他清了清嗓子,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望向他,期待他能给出一个更好的主意。
“大王,臣有一计。”金谋士微微躬身说道,“贾长生的军队虽然勇猛,但毕竟是外来之师,对我百济的地形和民情了解有限。我们可在北部的一些关键要道和山谷之中设下埋伏,利用地形之利给予其沉重打击。同时,散布谣言,说我百济已与他国结成强大联盟,不日将对其进行围剿,使其军心大乱。然后,再派遣使者与其假意和谈,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准备机会。”
百济王听了金谋士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金爱卿的计策听起来颇为可行,但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众卿进一步商讨完善。”
于是,大臣们又围绕着金谋士的计策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有人提出在设伏地点布置强弩暗哨,有人建议和谈使者的人选和谈判策略,还有人对如何散布谣言使其更具可信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朴将军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王,臣担心那贾长生会拉拢我百济国内的一些势力,比如那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贵族或者地方豪强。若是他们里应外合,我军必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百济王听后,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朴将军所言极是。此事需立刻着手调查,一旦发现有通敌叛国之人,绝不姑息!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防止情报泄露给贾长生。”
接着,负责后勤的大臣也站出来说道:“大王,目前我军的粮草储备虽然尚可,但如果战事一旦拉长,恐怕会出现短缺。臣建议即刻在国内征收更多的粮草,并从周边地区采购物资,以保障军队的供应。”
百济王点头同意道:“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确保粮草充足。”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百济国最终确定了一个综合的应对方案:一方面加强北部八城的防御,在关键地点设伏;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外援,同时展开和谈拖延时间,并加强国内的管控和后勤保障。
百济王看着下方的大臣们,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百济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此次应对贾长生之战关系到我百济的未来。望众卿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若有懈怠或失职者,定当严惩不贷!”
大臣们齐声高呼:“臣等遵旨,愿为大王赴汤蹈火,保我百济!”
随后,百济国的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军队开赴北部八城,日夜加固城防工事,士兵们在将军的带领下进行着紧张的军事训练;情报人员穿梭于各地,收集贾长生军队的情报,同时密切监视国内的动向,防止有人通敌;使者们带着百济王的书信,快马加鞭地前往周边国家,寻求援军和联盟;而负责后勤的官员们则在国内四处征收粮草物资,百姓们虽然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国家危亡之际,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然而,贾长生的行动却比百济国预想的还要迅速。他的军队在攻克东部八城后,稍作休整便继续北上,一路之上避开了百济国设下的一些明哨暗岗,向着北部八城快速逼近。
当百济国得到贾长生军队已经逼近的消息时,朝堂上再次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
“大王,贾长生的军队来得如此之快,看来我们之前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朴将军忧心忡忡地说道。
百济王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事已至此,我们唯有拼死一战。朴将军,你立刻前往北部八城,指挥军队作战,务必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
“臣领旨!”朴将军领命后,迅速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前往北部八城。
与此同时,百济国的使者们也陆续带回了消息。周边的一些国家有的表示中立,有的虽然有心相助,但却因自身实力有限或者受到其他势力的牵制,无法立刻派出援军。这使得百济国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在北部八城的战场上,贾长生的军队与百济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百济国凭借着城防工事进行顽强抵抗,而贾长生的军队则采用了多种战术,试图攻破城池。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而在百济国的朝堂之上,百济王和大臣们日夜关注着前线的战事,不断地商讨着应对之策,他们心中清楚,这场战争将决定着百济国的命运。在百济国北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战争的阴云密布,贾长生的军队与百济国的守军如同两只愤怒的雄狮,对峙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
贾长生站在营帐前,目光冷峻地凝视着远方百济城的轮廓,心中暗自盘算着攻城的策略。身旁的将领们个个神情严肃,等待着他的命令。
“赵猛,你率领先锋队,从东门佯攻,吸引敌军主力。记住,要佯装强攻,但不可恋战,一旦敌军主力被吸引,立刻撤退。”贾长生转头对身旁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说道。
“末将遵命!”赵猛领命后,迅速带领着先锋队朝着东门而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百济城内,朴将军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汹涌而来的敌军,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哼,想攻城?没那么容易!弓箭手准备,等敌军靠近,给我狠狠地射!”
随着赵猛的先锋队逐渐逼近东门,城墙上的百济弓箭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赵猛的士兵们举起盾牌,艰难地抵挡着箭雨,但仍有不少士兵受伤倒下。
“将军,敌军防守太严密了,我们这样强攻损失太大!”一名小队长跑到赵猛身边喊道。
赵猛咬了咬牙:“撤!”先锋队迅速撤离东门,留下一地的尸体和血迹。
贾长生得知东门佯攻受阻,并没有显得太过焦虑。他深知,战争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胜负乃兵家常事。
“李轩,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调整策略?”贾长生看向身边的谋士。
李轩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我们不妨先暂停攻城,佯装退兵,让敌军放松警惕。然后在夜间,派遣一支精锐部队,悄悄地从城墙的薄弱处攀爬上去,打开城门,放我们的大军入城。”
6=9+
贾长生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但夜间攻城风险也不小,一定要挑选身手敏捷、熟悉夜战的士兵。”
于是,贾长生的军队开始佯装退兵,营帐也陆续撤下,向后移动。
百济城内,朴将军看到敌军退兵,心中不禁有些疑惑:“难道他们就这么放弃了?不对劲,传令下去,加强戒备,防止敌军有诈。”
然而,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戒备,百济守军并未发现敌军有任何动静,渐渐地放松了警惕。
就在当晚,贾长生挑选的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地朝着城墙靠近。他们身着黑衣,行动敏捷,宛如夜空中的幽灵。
当他们来到城墙下时,迅速抛出飞爪,顺着绳索开始攀爬城墙。城墙上的百济士兵由于长时间的戒备,已经疲惫不堪,此时大多在打盹。
精锐部队顺利地爬上了城墙,与少数发现他们的百济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经过一番厮杀,他们成功地控制了一段城墙,并打开了城门。
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时的贾长生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一时间,城内喊杀声四起。
朴将军从睡梦中惊醒,听闻敌军入城,大惊失色:“怎么回事?敌军怎么进来的?快,组织抵抗!”
百济士兵们匆忙拿起武器,与贾长生的军队在城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狭窄的街道上,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地面。
贾长生骑着战马,亲自指挥着军队作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哪里有战斗激烈的地方,他就冲向哪里。
“兄弟们,杀!今日我们一定要拿下这座城!”贾长生大声呼喊着,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然而,百济士兵们也深知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战斗,他们拼死抵抗,丝毫不退缩。在一处广场上,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聚成河。
这场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到黎明,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互有胜负。贾长生的军队虽然成功地攻入了城内,但百济士兵的顽强抵抗也让他们的推进速度受到了阻碍。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士兵伤亡太大了。”一位将领跑到贾长生身边说道。
贾长生看着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心中也十分不忍。但他明白,此时绝不能退缩。
“传令下去,调整战术。让弓箭手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步兵分成小队,逐街逐巷地清理敌军,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贾长生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