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欧洲青铜器来自华夏
    第111章 欧洲青铜器来自华夏
    张扬见到安娜妈妈的时候,对方还是穿着之前她在考古现场穿的那件风衣。
    好像国外也有人非常迷信,有穿皮衣的,有穿灰色西装的,也有穿连帽衫的。
    这玩意儿就像战袍,轻易不能换。
    安娜拉着张扬,想要坐到第一排帮忙捧常
    不过张扬上一世在上大学的时候,四年时间没有坐过一次前排,今天当然也不会破例。
    更何况,李教授就坐在第一排,他更不可能去露脸。
    张扬硬拉着安娜,在最后一排坐下,接着告诉她:
    “在华夏,身份越高的人坐得越高,现在,我们就是整个礼堂地位最高的人了。”
    “简称礼堂王。”
    安娜果然被张扬这么丁真的说法打动了,开开心心的坐在最后一排,等着展示开始。
    张扬默默坐在她旁边,看着台上的一切。
    德国人非常容易膨胀,这一点他以前研究二战历史的时候就了解过了。
    他现在就想看看,历史学院的人会怎么质疑和抨击。
    台上,安娜的妈妈用不那么流利的英语,介绍着她今天展示的主题。
    大部分内容,张扬都没听懂。
    不过有一段她反复强调的话,写在了ppt上,在场几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证明,在华夏商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德国的先民们,就已经能够铸造出精美的青铜剑了。”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西亚和东南欧地区是青铜文明的源头,华夏和西欧作为两个方向的分支,西欧的青铜器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华夏。”
    “只是苦于西欧地区铜矿太少,所以存世的青铜器不多,但如果只论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话,华夏远不如西欧。”
    张扬看完,心说:
    这发言,好爆啊!
    放在论坛的话,一眼引战帖。
    在安娜母亲展示这一页ppt的时候,张扬环视四周。
    他在等人站起来,大声的说一声“滑稽1
    可一直到这一页展示结束,都根本没有人发表意见。
    包括第一排的李教授,也只是摇摇头,看着笔记本,不知道在记录什么。
    啊?默认了吗?
    这里是法国吗?看到德国人就举白旗?
    张扬非常不理解。
    根据他多年上网冲浪的经验,就ppt里隐含的“华夏青铜技术是外来的”这个观点,网友相互之间就能吵个1000楼。
    而且可以分为三派:
    认为技术就是西来的,没有西方的青铜器技术传过来,国内就不会进入青铜时代;
    觉得青铜技术确实受了西方的影响,但是华夏本土的先民,把这种技术发扬光大了;
    坚定地认为,青铜器技术就是本土创造的,等西方青铜器传进来的时候,本土的水平早就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是什么情况啊?”张扬小声的问自己旁边的一个男大学生。
    “什么什么情况?”
    “这个人的观点这么爆炸。”张扬指了一下台上的ppt,“怎么大家都没人反驳的?”
    “反驳什么?”男大学生反问道,“她的观点有道理啊,青铜器技术的历史,在世界史学上本来就是有争议的……”
    “诶?老哥你不是我们学院的吧?”
    “我们是国际班的。”张扬指了指旁边的安娜解释道。
    “哦,怪不得你历史这么差。”
    “……”
    张扬无语的把脸转了回去。
    他的历史真不差,能考进博物馆的人,就没有历史差的。
    只不过因为台上作为证据的青铜剑,是他自己做的。
    张扬好像没法从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看问题。
    难道能从一个错误的题干,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吗?
    对此,安娜妈妈的回答是:能。
    而且非常的简单。
    她给大家展示了一下现场的出土照片,主要是人类残骸和青铜器埋在土里时的照片。
    接着又展示了德国权威机构出具的碳14报告,证明发现的人类残骸,年代在公元前16世纪左右。
    也就是3600年前。
    到这儿,她理论上的东西就全部展示完了。
    接下来就是青铜器的实物展示环节。
    十五把青铜剑,全部放在玻璃展柜里,用推车推了上来。
    这一招,张扬直呼学到了。
    装在展柜里,想看只能隔着玻璃看。
    青铜器不上手的话,被发现问题的概率起码降低了三分之二。
    难道李教授他们是这么看的?
    那真不怪他们。
    这个环节,现场的学生可以轮流上台欣赏青铜剑。
    张扬旁边那个男大学生最积极,一马当先的冲了过去,是第一批看完的。
    回来后,他坐着感慨道:
    “3000年前,西欧确实比华夏的青铜技术先进啊1
    这话一说,张扬又忍不住了。
    在来之前,他代入的是安娜好朋友的视角,所以会觉得来这里是坐牢的。
    现在看来,确实有点坐牢,但是反向的。
    “不是,你怎么看出来先进的?”张扬忍不住反问道。      “哥们儿,伱一看就不懂青铜剑啊1
    男大学生非常专业的分析道:
    “人家的剑是3600年前的,剑长普遍达到了40厘米以上,有的甚至有50厘米。”
    “但是在华夏,3000年前的青铜剑,普遍也就30厘米的样子。”
    “一寸长、一寸强,这话总听说过吧?早期的青铜强度不够,铸造的武器太长容易折断,人家能造这么长,说明他们的青铜冶炼技术好啊!”
    “领先了我们600多年还不止。”
    “我……”张扬拳头攥紧了。
    “张扬,你还ok吗?”安娜轻轻凑过来,在他耳边小声的问道。
    张扬打字回复说:
    “我没事,就是坐久了屁股有点不舒服。”
    “不好意思,那等会儿我帮你揉揉?”
    “不用了,咱们还是安心看完吧。”
    张扬刚发完消息,他期待中的“英雄”站出来了。
    一位上台看青铜剑的学生,非常机智的溜达到了讲台后,通过麦克风向大家说:
    “不是吧?你们在场的人,不会真的相信,西欧在3600年前,就有这么好的青铜剑吧?”
    “大家刚才没看到,青铜剑出土的时候有一张图片,剑是紧紧挨着骨骼的,但是骨骼上面却一点儿绿色都没有,这合理吗?难道几千年的时间,分子不运动的吗?”
    “我知道你们学历史的,不懂什么叫分子间的运动,那染色这个词,你们总知道吧?铜锈粘到衣服上会染色,为什么出土时的土和骨头不会?”
    “因为像素不高啊1
    张扬旁边的男大学生站起来答道:
    “这位同学,你一看就没有进过考古现场啊!现场一般水汽很足的,相机很难拍清楚。”
    “我觉得你的关注,更多的应该放在青铜剑本身,还有附近人类残骸的碳14检测结果上。”
    “刚才我已经和我旁边的这位老哥讨论过了……”
    男大学生指了指张扬,把他刚才说的,关于青铜剑长度和锻造技术的理论,又说了一遍。
    张扬在旁边听得手好痒。
    这个人默认青铜剑是真的。
    然后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离谱的结论。
    不过台上的学生,明显是有两把刷子的,当即反问道:
    “既然当年欧洲的青铜冶炼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大型的冶炼遗址呢?”
    “因为没有铜矿埃”
    “没有铜矿,他们怎么精进冶炼技术呢?难道是从娘胎里带的、这么好的冶炼技术吗?”
    “是西亚和东南欧传过来的啊1
    “不好意思,在西亚和东南欧,同时代都没有发现这么好的冶炼技术,你这个已经超过同期所有文化了。”
    “不是同期。唉,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比如西亚传过来的技术是5,经过300年,欧洲发展到了50,但是西亚才30,华夏才25,这时候西欧的技术,当然领先同时代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一个铜矿贫乏的地区,铜器出土数量不到别的地方百分之一的地区,他们技术提高的程度,却比别的地方还快?”
    “对啊,这几把青铜剑就是明证……”
    “你这是循环论证。”
    “不,我说的就是事实,不然你怎么解释这十五把青铜剑?”
    “……”
    张扬想象中的画面终于出现了。
    这两个人吵着吵着,开始有其他的学生加入了进来,现场直接成了辩论赛。
    但是有点出乎张扬意料的是,支持自己身边这个男大学生的,竟然占了大多数。
    反倒是台上最先发言的那个学生,被扣上了“伪史论民科”的帽子。
    被人疯狂围攻。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场有十五把堪称“铁证”的青铜剑。
    “张扬,他们讨论的好激烈,我们是优势还是劣势?”安娜询问张扬。
    这个问题,张扬没有回答。
    他打字反问道:
    “你们拉到的赞助,还会被收回吗?我感觉你妈妈他们有点太高调了,这样可能会被人识破的。”
    安娜马上回复道:
    “没事,如果展示到最后,发现有负面影响,我们就不会报道,慢慢的,大家就忘了。”
    “我去,你早说埃”张扬喃喃自语道。
    原来德国人也玩“记忆消失术”这一套啊,白担心了。
    这时候,张扬旁边的男大学生说话说累了,坐下来拍了拍张扬的肩膀:
    “哥,你的矿泉水借我喝一口呗1
    “我要怼死台上那个人,多少年了,天朝上国的辫子还剪不掉,今天我就要他给我跪下1
    男大学生说着,就要伸手拿张扬的水。
    张扬当然不答应。
    他拿起那瓶水站了起来,戴上口罩,拍了拍安娜的肩膀说:
    “马上结束了,你先去外面等我,我去和大家打个招呼。”
    目送安娜出门后,张扬径直走上讲台。
    他先把水递给了刚才那个被扣上“伪史论民科”帽子的男生。
    接着拿起话筒:
    “最后一排,两个空位左边、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出列1
    “你刚才一口一个伪史论,让我这个真正的伪史论者,听得很不爽啊!
    那我今天给你来个暴论:
    西欧青铜器技术,起源于华夏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