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告别师父
    原来那天阿璞从菱儿家里回来,一出竹林往茅庐的方向走,大老远就看见院子里停了一辆马车。
    阿璞心想这准是师父的客人来了。这又是什么身份的客人呢?能赶着马车进了院子。一般客人的马车都停在大门口的。
    他快步走回院子里。就见竹亭下一个戴着白色帽子的男人和师父在说话。那个人毕恭毕敬的站在边上。师父坐在木凳上。看样子两个人是刚刚开始谈话。
    两个人看见阿璞走进来,师父站起来说:
    “景纯回来了。”
    来的那位客人转过身来看着阿璞,就朝阿璞这边走过来。走到跟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喊着:
    “小主人,老夫人打发我来接您回去。是郭大人不好了。”
    一边说着还流下泪来。阿璞站住脚等着磕头的人抬起头来,这才看清楚这个人原来是赵载。
    几年不见赵载已经从原来的青涩的小伙子变成了中年人。不到三十岁的男人看着像四十岁左右。长得实在有些着急了。
    阿璞还记得赵载的样子所以一下子就认出他来。伸手扶起他来。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他。只好说:
    “快起来,仔细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赵载站起来擦着眼角说,“小主人,可算是找到你了。前天郭大人那边来信,说郭大人那边遭了灾,灾民围困太守府。
    郭大人不让侍卫伤及灾民的性命。在混乱中郭大人被乱民给刺伤了。当天晚上就在太守府去世了。
    因路途遥远,昨天才收到信。老夫人让我们接上你直接去建平郡太守府去处理郭大人的后事。”
    阿璞一听头脑“轰”的一声炸响。阿爹郭瑗是家里的顶梁柱,阿爹不在了。自己是长房长孙。郭家的所有重担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了。
    这一世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会再有了。他被这噩耗惊得说不出话来。眼泪无声的落下来。
    难怪这阶段总是心忙脚乱的。亲人之间都是有感应的。阿璞已经完全接受了这具身体。阿爹有难的这几天阿璞总是坐不住凳子。
    好在学业也接近了尾声。这阶段师父给的时间很宽松。才能出去荷塘边散心。
    郭老先生看见阿璞那难过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徒儿重情重义。他对阿璞说:
    “去收拾行装吧。尽快去处理郭大人的后事。”
    阿璞感激的冲师父行了一礼说。
    “多谢师父的宽容。”
    说完就和赵载去收拾行装。简单的收拾了两套换洗的衣褂,又带一些路上用的必需品和一些书籍。
    当他们两个人出来的时候,看见师父站在竹亭下等着他们呢。
    师父拿着一个用锦缎包裹着的木匣。木匣放在树根桌子上。阿璞来到师父的身边说:
    “感谢师父的教诲。师父,我处理完家里的事就回来。”
    师父郑重的说:“阿璞,你的学业已经完成了。就不必回来了。”
    阿璞听了更是哭起来。
    “不,师父,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如果家里没有事,我是不会离开师父的。”
    师父摆摆手说: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八年的学业你已经圆满结束。我们的师徒的缘分也结束了。根据师父的考察,你现在所学的基础,即使京房、管辂(lu读四声路)也不能超过你。临别师父嘱咐你几句话。
    卜筮之术不可卖弄。不可招摇撞骗。不可用来谋取暴利。师父赠书给你《青囊中书》九卷。这是我毕生的着作心得。希望你能够真正的参透。能够应用在为民造福上。”
    阿璞跪地接过来师父的赠书。郑重的给师父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身挥泪跟师父道别。
    郭老先生一身洁白的方士服随风飘扬着。站在大门口目送阿璞远去。
    自此阿璞离开了师父以后,因为时局动荡。一直没有见到师父。
    一直到十年以后阿璞和桓彝一起来看师父。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师父不知所踪。他们来到这里,只是这座茅庐小院还在。进屋里以后哪里还有藏书阁。完全是一座普通的茅庐小院。
    阿璞和桓彝都目瞪口呆。两个人如果不是在这里共同居住,生活学习八年之久,他们还以为真是大梦一场。这些都是后话这里先不表。
    只说阿璞挥泪告别师父,去处理郭大人的后事。
    家人赶着马车,阿璞和赵载坐在车里。一路上阿璞的眼泪都没有干过。
    他哭阿爹的逝去。他都没有见最后一面。他们郭家的顶梁柱就这样的失去了。再没有这样刚强的肩膀来扛。
    他哭他舍不得离开师父。不知晓这一别究竟何时才能相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阿璞的灵魂里还住着是一个弱女子。怎么能肩负起那样一大家子的重担。
    马车日夜兼程,还好有赵载的贴心照顾。一路上遇到的麻烦,赵载都处理的妥妥当当。
    路上赵载跟阿璞说了这些年的事。阿璞才知晓郭大人的种种遭遇。
    八年前的那个日子。也就是阿璞前一天和师父出发。第二天郭大人去上任的那个日子。
    只因郭大人在朝堂上仗义执言,批驳尚书杜预的种种危害社稷的言论。得罪了这个奸臣。被奸臣设计陷害。外放建平郡太守。去上任的路上九死一生。
    王导丞相派贴身侍卫帮助护送才能够在限期内到达。
    这八年来。郭大人在太守位置上,也处处受朝堂掣肘。杜预暗处使绊子致使郭大人寸步难行。这次赈灾就是最大的陷阱。朝堂拨放的银两被杜预盘剥,待运到建平郡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
    灾民得不到救济暴动,有人趁乱杀了郭太守。
    阿璞在路上所了解的情况也就是这些。
    当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正是停尸第七天最后的期限。只等着郭大人的儿子来送最后一程。
    城里的百姓都来送他们拥戴的太守。他们排着队给郭大人守灵。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的。
    第二天出殡的时候,沿路上当地的百姓络绎不绝地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自发的为郭大人送行。他们跪拜父母官。歌颂郭大人的功德。
    十四岁的阿璞哭得撕心裂肺。这一世他送走了第一位亲人。
    事情处理完毕后,阿璞回到洛阳的家里。看见祖母和阿娘都已经明显的衰老许多。
    “拜见祖母、阿娘。”
    一进院子阿璞就给早已经等在大门口的亲人跪下磕头。
    “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孙儿都长这么高了。”
    祖母擦着眼泪。看着八年没见的嫡长孙。走的时候还不到三尺身高。回来已经是堂堂七尺男儿。
    祖母和母亲在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后。那种缺失的安全感自不必说,看见阿璞后,总算是在他的身上看见了希望。老祖母见了亲人内心自是欢喜。
    这一晚阿璞在家里睡不着了。他有太多的压力在身上。睡不着觉就坐起来通宵达旦的读书。
    师父赠送的《青囊中书》九卷,阿璞爱不释,阿璞读每一卷都仔细的标注。这里面的卜筮之术更是高深莫测。阿璞在短短的几天里就全部参透。倒背如流。
    自从阿璞回家后,赵载就是阿璞的贴身跟班。赵载每一次进书房里来的时候。都看见阿璞如饥似渴的读青囊中书。
    他很是羡慕。总想偷偷的看一看青囊书。可是总也没有机会。
    这一日,门人赵载敲门报告:
    “老爷,王导丞相派人来送信。”
    “拿进来吧。”郭璞吩咐。
    赵载把一指长的竹筒递给郭璞后侍立一旁。眼睛缺不住的瞄向青囊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