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3章 卷四 开国大典
    第443章 卷四 开国大典
    贞观七年,九月十九。
    浇河城。
    对于大明王廷来说,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
    然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今天他们只是一个见证者。
    见证一个王的诞生,见证一个王朝的兴起。
    而今天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承乾!
    天还没亮,不管是大明王廷的子民,还是远道而来的使团亦或者闻风而动的商贾,都早早的聚在了城头之下。
    大明王廷的开国大典便在这里。
    其实也不是李承乾非要把这开国大典设立在此。
    没办法,浇河城内是不足以举办如此盛会的。
    还是那句话,当今天下数得上的城池的都在大唐。
    浇河城虽然在吐谷浑算不得一座小城,但说起来,还是太小了。
    而且,吐谷浑本来就是以游牧名族为主,确实没有去营造一座城池的基矗
    想要打造一座城池,最重要的还是人。
    “想不到啊,短短一年时间,这片土地就换了主人。”
    城头之下,有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吐谷浑霸占这片土地三百多年了,不是没人打过它主意,但谁也没想到,吐谷浑真就在一年之内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故。
    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要知道,前隋也曾攻破过吐谷浑,但那又如何呢?不照样让慕容伏允找到机会再次复国成功了?
    没人敢小觑慕容伏允,也没人会小觑慕容伏允。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样的霸主居然败给了一个年仅十多岁的李承乾。
    “谁说不是呢?”有人闻言也是摇了摇头,道,“这个明王,不简单埃”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是笑而不语。
    废话。
    明王要是简单能在短短一年间吞并整个吐谷浑?
    咚咚咚!
    就在此时,一阵密集的鼓声响起。
    “要开始了。”有人见状当即说道。
    随着鼓声的响起,红日东升。
    当然,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刻意的安排。
    这鼓声也是有讲究的,名曰迎日!
    而随着鼓声的落下,李承乾一袭盛装出现在城头。
    在他身旁,长乐睁着大大的眼睛东张西望。
    她有些激动,也有些兴奋。
    而在她身旁,便是苏氏等人。
    作为大明王廷的王妃,今天这个日子自然是少不了她们的。
    在她们后面,便是以普西偌为首的大明官员。
    “那就是明王吧?”城头之下,不少人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最近一年时间里,大放异彩的少年,一个二个还是有些激动的。
    该说不说,回去吹牛逼的资本又有了。
    李承乾看着城下,心情也是有些激荡的。
    他也没想过,短短一年时间,他能做到这一步。
    一旁,普西偌看了看时辰,走过来小声说道:“殿下,是不是该邀请各国使团了?”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普西偌闻言对早就守在一旁的长孙冲点了点头。
    长孙冲则是给袁公公使了个眼色,这袁公公就是当初东宫的内侍。
    来到大明王廷后虽然暂且没受到李承乾的重用,但这样的场合,还是把他带来了。
    毕竟,有些东西还真就他会,比如此时,袁公公得长孙冲示意,当即就扯着他那独特的公鸭嗓,喊道:“明王口谕,传各国使者觐见……”
    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穿透力特别的强。
    尤其是在这清晨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这话。
    这就是能耐。
    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城下,各国使团也是纷纷云动。
    段纶更是深呼了一口气,他们这位殿下,是越来越让人觉得捉摸不透了。
    “走吧。”作为大唐的使团,他自然是有资格走在最前面。
    不说他们和李承乾的关系,单就大唐的实力,也定然是在各国之首。
    而走在他们后面的,则是薛延陀、吐蕃、苏毗、突厥及高句丽、西域诸国等。
    这个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不多时,众人依次走上了城头。
    “参见明王殿下。”
    李承乾看了看众人,微微摆手,道:“此番盛景,能得各国使团见证,实乃我大明之幸。”
    这些使团,他私下也接触过。
    当下不过是说些场面话罢了。
    段纶闻言,当即便笑道:“能见证此番盛景,也是吾等之幸。”
    “确实。”吐蕃使者也是笑道,“能见证此番盛景的机会可不多。”
    “对……”
    很快,一众使者都是出言笑道。
    李承乾没多言,严格来说,他们说得都没错。
    听他们说着,李承乾便对普西偌点了点头。
    此番开国大典的总指挥是他。
    当然,真正做事的人是长孙冲。
    长孙冲得到授意后,立马开始忙活了起来。
    “奏乐1袁公公朗声喊道。
    只是片刻,奏乐声响起。
    一时间,不管是城头还是城下,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想看看大明王廷的开国大典究竟会办成什么样。
    不多时,奏乐之声落下了帷幕,长孙冲这才朗声喊道:“大明王廷开国大典正式开始1
    “献俘1
    这是开国大典的第一项内容。
    “大宁王,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吧?”听到这个声音,契苾何力看了看身旁的慕容顺,笑道。
    慕容顺深呼了一口气,说道:“本王明白。”
    自从之前他帮着李承乾安抚百姓之后,他就知道这一遭是自己必然要走的。
    有时候,死容易,难的是还活着的人。
    慕容伏允说死也就死了,但这些还活着的人总要想办法活下去才行。
    而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慕容顺的身上。
    虽然他当初准备挥兵北上清君侧,但说到底,他还是在乎吐谷浑的。
    身为吐谷浑的王子,这就是他的命。
    “走吧……”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慕容顺作为吐谷浑的王子,领着一群俘虏从城外的左边缓缓朝着城下走了过去。
    “那就是大宁王吧?”看到这数万俘虏,有人问道,“听说当初明王不过千余兵马就大破他上万大军。
    就是那一战,才奠定了无敌怨军的名头。”
    “那是达延芒结波吧,当然,这慕容顺也强不到哪里去。”有知情人说道,“比起他爹慕容伏允差远了,慕容伏允虽然昏聩,但好歹是条汉子,在得知事不可为的时候,当即自尽,倒也没有丢了他一代君王的颜面。
    你看看这家伙,居然还有脸出来献俘,我呸。”
    慕容伏允虽然死了,但大家还是乐意高看他一眼,相对慕容伏允,大家还真看不起贪生怕死的慕容顺。
    慕容顺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言语,但也没有多言。
    他们懂个屁?
    死谁不会?
    一刀抹脖子的事儿罢了。
    可他还不能死,至少暂时不能死。
    没管这些流言,慕容顺尽可能的昂首挺胸走到城下,抬起头,看了看那个他曾经都没正眼儿瞧过得对手,当下心里也是思绪万千。
    这才多久埃
    不单单他输了,他父汗同样输了。
    摇了摇头,没做多想,慕容顺从怀中拿出一个册子,举过头顶,高声道:“降将慕容顺,率吐谷浑众将士,正式向大明王廷明王殿下奉上降表。”
    说完这话,慕容顺整个人都跟泄了气一样。
    他知道,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吐谷浑。
    这可能是吐谷浑在这世间发出最后的声音了。
    李承乾闻言,当即说道:“纳降,祭天。”
    他一说完,早就准备好了的袁公公当即就走下了城头,从慕容顺手中接过了降表。
    而在城头上,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香炉也早早点燃。
    长孙冲则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祭天诏书,朗声道:“高原之地,自商汤以来,能者居之,前有……后有慕容氏自草原而来,雄踞高原三百载有余……今运亦终,高原之地豪杰并起。
    有汉人李氏,承天载运,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员二千余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王号。’臣不敢辞,是用以今年九月十九日于浇河,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
    以告天下1(这个破诏书是参考的明朝朱元璋的……轻点儿喷。)
    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诏书,长孙冲念完,嘴巴都干了。
    “焚书,祭天1李承乾等他念完了,这才说道。
    长孙冲闻言,当即就把祭天诏书和慕容顺的降表一道扔进了香炉之中焚烧。
    至此,这一步才算完。
    这也代表着大明王廷继承吐谷浑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合法主人。
    从法理性来讲,这片土地正式成为了大明王廷合法统治的土地。
    至于吐谷浑,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各国献礼1长孙冲又喊道。
    这也是开国大典比较关键的一步。
    毕竟受邀来参加大明王廷开国大典的各国使团,都没有打空手的道理。
    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回礼。
    毕竟,按照汉家王朝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尿性,你献礼越多,回礼也就越重。
    很快,早就准备好了的各国使团,依次站了出来。
    第一个便是段纶,当即就站出来说道:“大唐献上三尺紫珊瑚一尊、上等丝绸五千匹、东海珍珠一斛,西域……以贺大明王廷开国1
    他说完,城下的大唐使团便将东西给拉了出来。
    还别说,李二是真不小气,足足给准备了几大车。
    “贵国有心了。”李承乾看着城下那几车,当即就点了点头。
    “薛延陀献上牛羊三千头、奇珍异宝……”薛延陀的使者说完,城下的使者也是拉了几大车出来。
    不过牛羊倒是不在,这个李承乾知道,就在城外不远。
    “贵国有心了。”
    “吐蕃献上镀金佛像一尊、奇珍异宝……”跟着,吐蕃使者也站了出来。
    虽然他们和大明王廷有些纠葛,但这个钱不能剩
    一来是不亏,二来是面子。
    “贵国有心了。”
    “苏毗献上奴隶五千,唐卡……”苏毗使者说完,吐蕃使者就恶狠狠地盯着他们。
    这所谓的奴隶不就是他们吐蕃子民么!
    “贵国有心了。”李承乾笑道,他可不管这奴隶是谁的人。
    “高句丽献上千年人参、鹿茸……”
    “东瀛献上……”
    “龟兹献上……”
    ……
    光献礼都献了小半个时辰,李承乾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马车,笑得都快了不开花了。
    而就在这时,西突厥的阿史那泥孰站出来说道:“西突厥这些年常年战乱,且刚刚经历了一场内战,实在无力准备贺礼。”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将目光转向了他。
    心说,你小子够猛的啊,这不是打李承乾的脸么?
    就连李承乾都有些意外,回过头看向了阿史那泥孰。
    那眼神仿佛再说,伱要不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你给老子等着。
    阿史那泥孰倒是不介意,笑道:“我西突厥确实无力准备什么贺礼,不过今日是大明王廷的好日子,我西突厥自然不能扫兴。
    明王殿下若是不弃,我西突厥愿意尽数归附于明王,以贺大明开国1
    我草!
    听阿史那泥孰这般说,不少人都暗骂了一句。
    你他娘的是真的疯。
    大家最多也就准备的贺礼丰厚一些,混些回礼也就行了。
    你他娘真是想让李承乾将大明王廷回给你不成?
    就连李承乾都愣住了,他知道各国都有贺礼,但没想到西突厥的贺礼这么疯!
    “你确定?”李承乾看向阿史那泥孰,笑道,“今日本王心情固然不错,可别以为本王心情好就不杀人了。”
    阿史那泥孰闻言,收敛了笑容,从怀中拿出一个册子,说道:“殿下放心,外臣绝无戏弄之心,这是我西突厥归附的国书,在来之前就准备好了。”
    说着,他就将那国书递了过来。
    李承乾点了点头,长孙冲才走过去将其接了过来。
    看到西突厥一早就准备好的国书时,李承乾信了。
    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西突厥的情况不一样。
    之前一战,阿史那泥孰虽然赢了,但对于西突厥而言,其实已经输了。
    无他,那一战,损失最大的还是西突厥。
    而且,大明王廷的扩张之路是必然的,而眼下,大明王廷最好的扩张方向就是西域和西突厥,所以,西突厥归附倒真说得过去。
    他们都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
    阿史那泥孰在继位西突厥后,其实也是马上就归附了大唐。
    而且,他还是第一个由唐朝册封的西突厥可汗,也正是从他开始,标志着西突厥亲唐势力的建立。
    毫不夸张地说,他干出这事儿,真的正常……
    “既然西突厥有此心,本王应允了1李承乾当即笑道。
    开国大典有人举国来降,他没道理拒绝。
    当然,如果不是在这个环境下,他其实并不愿意接受西突厥的归附。
    对他来讲,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多大个地盘,而是稳定的发展。
    不过在这个环境下,各国使者都看着的,他不可能拒绝。
    真要拒绝了,今天的开国大典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
    “谢过殿下。”阿史那泥孰当即笑道。
    “恭喜殿下,大明王廷匹马未动,再开疆拓土。”众人当即笑道。
    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承乾啥都没做,就又开疆拓土了,这事儿说出去,多多少少有些邪乎。
    李承乾笑了笑,倒也没有多言。
    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还真不愿意接受西突厥。
    毕竟现在的西突厥就是一个烂摊子。
    当然,既然接收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多花些功夫罢了。
    说到底,这终究也不是什么坏事。
    献礼环节结束后,便剩下阅兵,李承乾不过是点了点头,长孙冲立马进入了下一项进程。
    所谓阅兵,就是彰显大明的军事实力。
    说白了,就是宣威。
    让天下人看看,大明军队的实力。
    不过阅兵这种模式,在这个年代还是很新鲜的。
    随着契苾何力的征西军昂首挺胸地走过来时,众人也是愣了一下。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式的开国大典?
    跟着,浇河军在慕容孝隽四个儿子的带领下,也缓步走了上来。
    不过这都没让人感到震撼,哪怕是怨军入场,除了发现这群家伙杀气腾腾以外,大家也没感到多震撼。
    真正让众人眼前一亮的,是少年军!
    没办法,少年军是按照当初李承乾用后世所了解的知识练出来的新军。
    不管是坐卧走立,都颇具后世军队风采!
    当然,和后世军队还是没法比。
    毕竟整个少年军练起来也没花多少时间。
    可当他们近乎整齐划一的走出来时,还是让人颇为震撼。
    “我草,这也太夸张了吧1有人惊呼道,“这几千人走过来的动静,就像一个人一样,你们看,他们连手臂的摆幅都是一样的。”
    少年军进场的瞬间,众人就呆住了。
    不管是城头上的各国使者,还是城下看热闹的。
    一个二个都是一脸的震惊。
    “这又是一支强军的胚子1有人叹了口气,说道。
    他们虽然练不出强军,但这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这般说着,看向李承乾,众人的眼光也是好奇得很。
    这样的强军,他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
    ps:昨天发烧了,实在是没抗住,今天还有点儿烧,但想着双倍月票最后一天,努努力,坚持一下。
    嗯,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来几张退退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