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333
起文人士子的非议,争论中恐短时间难有结果,倒不如以你个人名义先建一座书院,绕过多方掣肘,待风气渐引后再设‘国技学’,自可水到渠成。”
卫希颜连连点头,她有后世的经验提出念想,若论与当下实际结合的施行之法,却是名可秀更有筹谋。
两人议了阵‘百科院’和书院之事,卫希颜忽然想起她提出兵改方案时,曾要求取消《大宋刑律》中的“犯罪充军、配军”条款——军人应成为国民心目中的光荣职业,而非与罪犯、贼寇等同。她想到此便提道:“相关律法里若有歧视匠人的条款,最好渐次取缔。”
名可秀颔首赞同。
两人于这日从火炮制造延展开去的商讨促成了日后几项关系重大的变革,影响深远。
其后,在两人着意推动下,渐生渐起的技术之风对儒家重经义轻技术的思想慢慢产生了冲击,对未来“科技强国”观念的树立起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同时,两人关于儒、墨、法等诸子学说的谈论,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名可秀产生了重树百家争鸣的想法,为若干年后席卷帝国的思潮大变革播下了萌芽的种子。
作者有话要说:1、春秋诸子百家:
主要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农、纵横等各派,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法、墨、儒、道四家。
2、墨子:
墨家创始人墨子身兼百家之长,不仅懂农、工、商、兵器等使用技术,而且精通儒家六艺。传说墨子可以在顷刻间将三尺之木造成可以承载600斤重的轴承,另外他还制造木头做的滑翔机在空中飞翔。他曾与鲁班用模型进行攻防演练,鲁班先后设计了9种攻城器械,而墨子以9种防御武器相抗,结果鲁班再设计不出新的武器,而墨子还有很多技艺没用。由此可见墨子是一个能工巧匠。他亲自下地劳作,进行技术创新,不像儒家五谷不分。
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在当时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墨子进行传授的教学内容就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的学科。比如,他对于力的定义已经很接近现代的定义了,他认为使物体改变原来状态的东西就叫做力,而现代认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产生加速度,可见两者差异很小了。
墨家重视技术,并强调创新。对学子的教育是注重逻辑思维,这与儒家的经验主义大相径庭。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同时流传中国千年,是何等样的状况?
因这章太长,将后面的内容划到下一章了。若不出意外,晚上可再更一章。
武举之议
次日,卫希颜先送名可秀回临安,再返回蠡山岛。
她叫来沈元、高宣,分析『元宣炮』量产存在的难题。
高宣沉思了一会,提议道:“可以考虑用百炼钢代替铜!按炮身硬度要求,可能只需五十炼、六十炼便可。”
沈元想了想,摇头道:“此法或能见效,但懂得百炼钢技艺的工匠不多,何况百炼钢极耗时日,即使集齐工匠,一个月最多只能造出一门炮。”
卫希颜眸子一亮,这已是超出她意料之外的好结果,顿时信心飞扬,心想回临安后定要立即选择一座铁矿冶炼厂,推行她的炼钢试验。
在炮钢未炼出来前,可先从两方面入手造炮。
卫希颜思虑既定,便道:“当下之务,一是聚合坊中懂得百炼钢技艺的工匠,另外在外面再重酬招募,争取一个月造一门百炼钢炮。其他工匠,重点是造前膛炮。用铸铁代替铜,炮身壁厚要加大,重量可能会成倍增加,射速也会降下,但比起投石炮仍是先进许多。”
她拿出工坊中特制的石墨炭笔,一边在纸上画模型,一边解说前膛炮的原理,不时回答两人的疑问,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方讲清楚。
“两位勿需懊恼,前膛炮的性能虽不及后膛炮,但用于守城也是利器!如果重量能想办法减轻,并提高射速,用于野战将可对付骑兵和步兵。”
沈元和高宣原本多少有些沮丧,闻听卫希颜此语立时又振奋起来。
在召集工匠行动之前,卫希颜在火器坊中做了一项重要革新——统一度量衡。
军品生产的关键是规格一致,方能确保不同工匠、不同工坊造出的火炮尺寸一致,也才能确保不同工坊生产出的炮弹,均能与对应类型的火炮完全匹配。
卫希颜在讲度量衡之前,曾见过沈元等人的演算图纸,纸上满篇的‘千百十加减乘除’等方块字,她当时就暗自皱眉,遂于此时将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先行引入,召集所有工匠进行讲解。
众人初见这种记数法时均是稀奇,待用得上手后,纷纷赞叹简便好用。不出两日,所有工匠便掌握了国师所说从海外传入的阿拉伯数字法,以及“+-×÷∑”等运算符号。
卫希颜并不知道,她从后世拈来使用的“0-9”阿拉伯数字比此时在欧洲流传使用的更简单——原来的历史上是经欧洲多位数学家改进后,方形成了后世所知的阿拉伯数字,至于“+-×÷”等运算符号更是在十五世纪后才被欧洲数学家们发现并进行宣传。
新的计数方式和运算符号后来被高宣引入造船坊使用,之后又慢慢流传出去,在手工作坊和商业中广泛运用,又过了几年随着海商的出行被带出去,反过来影响了欧洲在这方面的发展。
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卫希颜自是懒得理会,她在火器坊中首先重定的是长度计量标准。
她并不清楚后世国际是以米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长度的度知。她以厘米为单位,制了十把铜尺,从1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每把厘米尺的最小刻度均精确到毫米。
卫希颜在制作铜尺时手中并无现代的计量工具,但她目测精准,加上武技修为高超,心中有着精准刻度后,一剑挥出去,光滑的铜片上便出现整齐如一的刻痕,并刻上了刚刚引入的阿拉伯数字。
厘米尺确定后,卫希颜再导入米、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选出十名工匠,各拿铜尺对原使用的丈、尺、寸等进行测量,确定换算公式。
长度标准确定后,卫希颜又进一步确定质量标准。
她不清楚现代物理的一千克如何定义出来,但她有精准的手感。让工匠拿来一个大铜锭,放在手中掂量,进行切削,直到符合一
分卷阅读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