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七节 措手不及的秀
    “当然是请秦先生帮忙修补古代的玉器。”
    唐馆长一边领着秦淮往玉器馆走,一边笑着说道。
    “只要秦先生帮忙修补玉器,封存的玉器,都有机会接触。”
    “请入。”
    “展橱里的玉器可以由秦先生随意研究,但不能拿出来近距离研究,除非加入博物院的文物修补组玉器组。”
    唐馆长循循善诱,他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就是想把秦淮骗到院内机构,为文物修补工作做出贡献。
    毕竟一位有实力的仿造家兼顶尖玉雕大师,就算故宫那里,也找不到这般人才。
    “先看看。”
    秦淮没有拒绝,但也未直接答应。而是选择先参观。
    如果得闲且数量不算庞大的话,秦淮可以帮一帮,但要秦淮花大量功夫扑在修补古玉器上,秦淮肯定认为不值得。
    因为他的长处不是修复,而是创造。
    ……
    ……
    金陵省博物院的玉器馆陈列着六百件精美玉器。
    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
    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
    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
    可谓各领风骚数。
    入馆一看,馆内参观人数颇多,完全不像核雕馆‘门可罗雀’的情况,毕竟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块厚重载体。
    玉器馆展出的玉器有玉锥形器,玉琮、镯式玉琮,简化兽面纹玉琼,玉冠形器,人形玉觽。
    秦淮弯腰一一欣赏,同时已经拿出了记录使用的笔记本,该笔记本内部全是纯净的白纸,适合绘画还可以在一旁注释。
    是各类研究者必备的物品。
    见到一枚玉器,秦淮就开始在笔记本上素描下来,最后重点描出其上的花纹。
    商雅也在一旁细看,虽然这些是新时代的玉器,但却依旧十分精美,泛着晶莹剔透,温润内敛的光芒。
    “这个是人形玉什么?”
    商雅对其中一件镂雕式玉器产生了乐趣,俯身观看,这块六㎝高的软玉玉质细腻,玉身弯曲如弓,下方为一个发丝清晰的人类侧脸,上方则栖息着一只鸟,此鸟给人一种即将冲天而起的错觉,颇为生动。
    所以此玉雕俗称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因为真名十分难认,叫做‘人形玉觽’。
    果然,商雅并不认识字,傲娇着脸看了一眼秦淮。
    秦淮领会意思,做起了科普。
    “读犀。诗经说‘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它是一种锥状玉器,和芄兰果实类似,先秦时男孩以礼带绑上此物系于腰间当做配饰,来表示自己成年了。”
    “哦……”
    商雅享受的眯了眯眼,身旁跟着一位自走人形图书馆逛博物馆的感受就是不一般,如会员般尊贵,有什么不懂的立刻可以问,往往是有问必答。
    “当然,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是用来祭祀的,故而它是良·渚先民通天神、显权威的神权产物,从它的构造与打磨痕迹就可以看出,打造者带着一种对天神的敬畏。”
    秦淮蹲在展橱前一边绘画,一边解释。
    唐馆长在身后和和气气的看着,显得耐心十足。
    秦淮飞快的描绘着一枚枚玉器的速写图,而图纸与玉器细节都相似,哪怕是上面的斑点与裂痕。
    唐馆长忍不住慨叹,果然是大佬,从这一手丝毫不见阻滞、行云流水的研究速度,可知秦淮在来博物院参观前,就对玉器有了非常深度的研究了。
    “你看,展橱里的玉器除了玉觿,就是玉琮和玉璧了。
    这两者非常容易区分。
    外方内圆的玉器叫玉琮。扁圆有孔的玉器叫玉壁,和孔方兄一个道理。
    众所周知,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玉璧和玉琮会如此设计,正是因为它们的用途。
    古籍记载,‘上古圣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就是祭祀地,如这件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玉璧就是祭祀天,如这件玉璧。”
    ——展品没有特殊名字,就叫玉璧。
    这些知识,秦淮信手拈来,半点不带停顿,说得商雅一愣一愣的,就连旁边的游客,都不听导游背资料了,而是望向秦淮。
    秦淮说得少,知识点并非面面俱到,就像老师划一些重点一般,但正是这种经过处理的讲解,莫名其妙的让人印象深刻。
    刚才导游着重跟他们讲解了良·渚文化和良·渚玉敛葬,他们可是完全没记住……
    倒是秦淮的话,如玉琮玉璧该怎么区分,琮祭祀地,壁祭祀天,记得一清二楚。
    导游也发现了这一点,诧异的望着秦淮。
    这或许就是专业的了,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哪一些是游客感兴趣的内容。
    导游索性带头和游客们一起听秦淮讲解。
    秦淮起身,来到另一个时区,这里没有商周玉器,只有三件春秋战国事情的作品。
    分别是绞绳型玉佩、银鹰座带盖玉琮,玉剑饰。
    第一件玉佩较为奇特,是环状玉佩,但有大小两只同心圆。两圆被雕刻成绞在一起的麻绳,有三个‘绳结’,宛如真正有绳打的结一般。
    这位玉匠,竟然也喜欢创造一些花里胡哨的调皮作品。
    秦淮嘴角微微勾起,感觉颇为有趣,手下迅速将其摹下,然后旁边写下一行小字:回去仿造一件可以把三只绳结解开的玉器。
    第二件则为‘战国银鹰座带盖玉琮’。
    “嗯?怎么突然空气突然安静。”
    秦淮回头,身后一群寂静无声,满脸惊恐望着他的游客。
    他们都看到了秦淮写下的一行小字,才突然震怖的发现,这位新来的‘导游’,可能是位奆佬。
    唐馆长眼皮狂跳,嘴角微微扯动,秦淮总是在不经意间措手不及的秀一波。
    这个设想,有点可怕啊。
    能拆卸组装的绞绳型玉佩?而且是拆成三段的环形玉佩?须知这可是内外两个同心圆玉佩……
    也就是说,节与节之间的拆卸点有六个!
    光一想,都觉得巧妙无比,雕琢难度巨大……
    ‘估计是秦淮一时兴起,多半做不来的,只是设想,只是设想。’
    不仅仅是吃瓜游客们不信,连唐馆长都不信。
    金陵省博物院四十万件藏品,还没有一件这样巧夺天工的机关作品。顶多是有两个咬合点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