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大祸临头
    帝国争霸 作者:闪烁

    大约在10点45分,收到预警机发出的敌袭警报之后不到5分钟,从北面飞来的轰炸机就在安塔利亚湾的南面,塞浦路斯岛西北,距离“白止战”号约350千米的海域上空发射了反舰导弹。

    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从这个攻击战术就能看出来,敌人并没掌握2艘航母的准确方位,因此只能朝大致方向开火。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截获了2艘“青州”级巡洋舰发出的电磁波。

    因为没有找到航母,又即将遭到拦截,所以那些迢曼帝国的“火神”轰炸机只能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投射导弹。

    其实,凭借500千米的最大射程,这些反舰导弹能打到亚历山大港去。

    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帝国空军在前几天发起反击,摧毁了侦查卫星,导致西陆集团的军事卫星系统瘫痪,无法依靠天基侦查平台搜寻帝国海军的航母,而且纽兰共和国也未必及时提供了相关情报。

    这意味着,那些反舰导弹不止是冲着航母来的,还会攻击沿途遇到的其他战舰。

    2分钟后,10点47分,反导拦截战斗打响了。

    因为轰炸机已经投射了导弹,并转向撤离,所以最先赶到的4架“战-9b”没有追击轰炸机,而是转为向反舰导弹开火。

    要说,这是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虽然放跑了那些轰炸机,多少都有点可惜,但是要保住航母,保护好舰队,就得瞄准飞来的反舰导弹。

    前面几分钟最关键。

    虽然由迢曼空军出资研制的,绰号“毁灭”的重型反舰导弹,拥有500千米的射程,但是核心技术来自西骆沙,不但算不上完美无缺,还存在很多缺陷,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说相当致命。

    比如,就是为了降低总质量,不得不在性能上做出取舍。

    西骆沙研制的重型反舰导弹,比如装在潜艇与大型战舰上的ss-n-19,还有装备轰炸机的kh-32,都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反舰导弹,前者达到了7吨,后者也重达6吨,而且这些导弹的性能都很不错。

    可问题是,太重了!

    6吨的kh-32,“火神”在超载的情况下,也才能挂载2枚。

    按照饱和攻击理论,对付有5艘防空巡洋舰的三航母战斗群,至少需要投射120枚反舰导弹,也就得动用60架轰炸机,而调动与组织60架轰炸机同时发起攻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严格说来,根本办不到!

    以迢曼空军的组织指挥能力,一次在一个方向投入20架轰炸机,并且保证这些轰炸机同时发动攻击,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就要求,一架轰炸机能够挂载6枚反舰导弹。

    因为“火神”的最大载弹量仅10吨,而且外挂导弹会增加飞行阻力,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导弹的重量。

    那么,只能降低一部分性能要求。

    为此,迢曼帝国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也就是让弹头与弹体分离,并为弹头配备一台小型火箭发动机,确保弹头在冲刺阶段加速到2马赫,并且以这个速度飞完最后几十千米。

    此外就是,要想达到500千米的最大射程,中段需要在高空飞行。

    其实,这也是“毁灭”最严重的缺陷。

    在完成爬升后,一直到达预设的中段弹道末点,“毁灭”的飞行高度得保持在10000米以上。

    此外,就是按预先设置好的线路飞行。

    这个阶段,不管遇到了什么,导弹都不会机动规避,也就很容易遭到拦截。

    正是如此,4架“战-9b”才转向拦截反舰导弹。

    可惜的是,战斗机的数量太少了。

    来袭的导弹超过100枚,在第一时间赶到的战斗机只有4架,哪怕此后增加了4架,总共才8架。

    拦截在高空飞行的重型反舰导弹,跟对付超音速轰炸机没多大的区别。

    虽然超音速轰炸机早已退潮,保留下来的几种,也以超低空突防为主,但是kk-9在设计的时候,主要针对的就是在高空飞行的超音速轰炸机,此后还通过改进增强了对付掠海目标的能力。

    何况,“毁灭”还不是货真价实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中段飞行速度仅有1.5马赫。

    在经过战斗机两次拦截之后,仍然有大约60枚反舰导弹朝第51特混舰队射去。

    此外,在第2批4架“战-9b”拦截之后,超过五分之四的“毁灭”俯冲到了低空,在贴近海面的高度上飞行。

    这也是“毁灭”的一大特点,或者说从ss-n-19借鉴的绝招。

    在攻击500千米外的航母时,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为航母定位,也就是准确掌握航母行踪。

    要说的话,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对此,西骆沙的工程师想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也就是让少数反舰导弹去执行前进侦查任务。

    在发起攻击的时候,有少量反舰导弹充当“领弹”,在到达舰队所在海域之前,在高空飞行,并且用弹载雷达搜寻海面上的舰艇,然后用数据链把获取的情报传输给在低空隐蔽飞行的导弹,并且引导这些导弹攻击舰队里面最有价值的目标,往往就是雷达反射信号最强的战舰。

    “毁灭”在巡航阶段的飞行速度不够快,耗费的时间更长,更需要前进引导。

    为此,也就借鉴了ss-n-19的这套技术。

    由“青州”级搭载的“金钟罩”系统,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了500千米,即便是导弹这类小型目标,也能够达到400千米,可是对掠海目标,受地球曲率影响,肯定没办法超过40千米。

    也就是说,在拦截超低空目标的时候,防空巡洋舰的战斗效率将大打折扣。

    这也是帝国海军一直注重数据链系统,还试图把舰载预警机与防空战舰整合到一起,扩大防空体系的关键原因。

    可惜的是,配备先进数据链,能够直接引导防空导弹作战的“指-6d”,以及采用了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新式防空导弹,都还在研制当中,并没有服役,所以“青州”级仍然只能孤军奋战。

    预警机能做的,也就是把反舰导弹的来袭方向与到达时间告诉巡洋舰。

    到此,防空作战进入到最凶险的关头。

    4点58分,位于舰队最北面的“辉州”号率先开火。

    在半分钟之内,该舰的前后两套垂直发射系统就各自发射了8枚防空导弹,分别攻击了4个目标。

    拦截的全都是在高空飞行的导弹。

    用2枚dk-8d拦截1枚反舰导弹,明显在浪费弹药。

    不过在即将遭到攻击的紧要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

    因为防空战舰已经开火,而且进入到防空作战阶段,未必能及时进行敌我识别,战舰的火控系统往往会把附近所有空中目标当成威胁,并且朝威胁最大,比如离得最近或者飞得最快的目标开火,所以之前拦截导弹的战斗机都已经转向撤离,主动飞出了交战区域,没继续追击导弹。

    这个时候,问题显现了出来。

    舰队北面,就只有“辉州”号1艘防空巡洋舰。

    舰队里面的另外2艘防空巡洋舰,“檀州”号与“铭州”号分别在西边与西南。

    其实,“辉州”号之前是在舰队西北,在预警机发现了从北面杀来的轰炸机之后才转为向东航行。

    “檀州”号也已经转向,可是离得太远了。

    在“辉州”号开火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的时候,“檀州”号在西南大约60千米之外。

    这个距离,导致“檀州”号根本就没办法为“辉州”号提供掩护。

    5点刚过,“辉州”号就遭到了打击。

    虽然在最后十几秒,“辉州”号上的两座速射炮击落了5枚反舰导弹,但是射向该舰的导弹超过了10枚。

    随后,“辉州”号就被3枚反舰导弹击中。

    按邻近舰艇的报告,至少有3枚反舰导弹在受到诱饵弹的干扰与欺骗之后,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辉州”号。

    只是,攻击并没有结束。

    这个时候,“毁灭”反舰导弹的“智能化”特点显现了出来。

    在“辉州”号遭到攻击之后,剩下的约30枚反舰导弹没再攻击这艘战舰,都继续向南飞行。

    关键还有,直接放过了在“辉州”号南面的一艘反潜护卫舰,径直扑向了“李铭博”号航母。

    其实,“李铭博”号就在这艘护卫舰南面大约10千米处。

    也就是说,重新爬升到高空,并且负责引导的反舰导弹,在发现护卫舰的同时,也探测到了护卫舰南面的航母。

    显然,航母更有吸引力。

    结果就是,至少有20枚“毁灭”冲向了“李铭博”号,而且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导弹采用的俯冲攻击弹道。

    这也是“毁灭”的一大特点。

    对付航母等高价值目标,即便从低空突防,“毁灭”也会在弹道末端爬升,然后从数千米的高空发起俯冲。

    关键就是,拦截俯冲的导弹难度更大。

    此外,通过俯冲能提高速度,从而增强导弹的威力。

    不过,这也恰好“拯救”了“李铭博”号。

    在短短的3分钟内,至少有11枚“毁灭”击中了这艘航母,其中7枚打在航母飞行甲板上。

    虽然航母的飞行甲板被彻底炸毁,舰桥也被毁,伤亡官兵数百人,但是这些导弹并没对舰体构成严重损伤,而且爆炸产生的损坏,特别是引发的大火都得到控制,并没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薛远征”级不但采用装甲甲板,而且率先使用了复合装甲。

    在设计的时候,帝国海军其实是看中了复合装甲的减重效果。跟传统装甲相比,在防护水准相当的情况下,能减轻大约1500吨。装备之后才发现,面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复合装甲的防护效能远远超过传统钢质装甲,比如能提前引爆反舰导弹的战斗部,从而降低爆炸产生的损伤。

    结果就是,从“白止战”号开始,复合装甲成为了标配,关键部位全都得到加强。“薛远征”号也在第一次返厂维修的时候,进行了必要改进,其中就包括使用复合装甲加强飞行甲板。

    此外,几艘“陈炳勋”级大型航母全都在中期大修的时候做了类似的改进。

    其实,这也是为了应对由重型反舰导弹构成的严重威胁。

    要说,打中舰体的4枚“毁灭”才差点要了“李铭博”号的小命。

    这4枚导弹都打在水线附近,准确说是在水线上方5米左右,都是在穿透舰壳之后,在舰体内部引爆。

    关键还全都在右侧。

    10分钟不到,“李铭博”号的进水量就超过5000吨,舰体右倾超过10度!

    如果没有高达10万吨的满载排水量,换成7万多吨的“陈炳勋”级,进水5000吨恐怕就没救了。

    只是,到这个时候,战斗还没有结束。

    “白止战”号就在“李铭博”号南面,距离在20千米左右。

    随即,“白止战”号也遭到攻击。

    有12枚“毁灭”朝“白止战”号扑过来。

    紧要关头,由“檀州”号发射的防空导弹击落了4枚高空的“毁灭”,随后还拦截了2枚爬升的“毁灭”。

    最后,只有6枚在低空飞行的“毁灭”逼近了“白止战”号。

    在最后阶段的拦截战斗当中,“白止战”号上的730近防炮只击落1枚“毁灭”,反到是抛射出去的雷达干扰弹,引开了2枚“毁灭”。

    前后10秒钟之内,“白止战”号被3枚“毁灭”命中。

    在战斗打响的时候,李深智就被警卫人员带离司令舰桥,去了在舰体内部,得到装甲保护的战术指挥中心。

    要说,这是航母上最安全的地方。

    即便如此,在“白止战”号接连被导弹集中的时候,猛烈的爆炸,依然让指挥中心里面的官兵尝到了苦头。

    等到李深智从指挥中心出来,“白止战”号的舰长已经下达疏散命令。

    不是弃舰,只是让舰队司令部转移到其他战舰上去,即“白止战”号已经因为受创丧失作战能力。

    其实,“白止战”号的情况并不比“李铭博”号好多少。

    3枚导弹全都打在右舷水线附近,而且命中点相对较为集中,都在舰体的中部,也就是右侧的2号升降机附近。

    航母已经严重右倾,就算没有沉没的危险,也肯定无法继续作战。

    5点15分,李深智搭乘直升机离开了“白止战”号,前往赶过来接应的“铭州”号。

    至于那些还在空中的舰载机,燃油快用光的都只能迫降,还有一些燃油的,已经接到了飞往亚历山大港的命令,而紧急升空,弹药没用光的战斗机,将留在舰队上空,继续为舰队提供掩护。

    到此,2艘航母遭受了重创,第51特混舰队已经丧失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