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五世其昌
    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第五章 五世其昌

    德柱活佛的这一手,确实异峰突起,甚至超出了关卓凡的计算。

    **喇嘛入觐,是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格局下,可以说是西藏对朝廷表达“效顺之诚”的极限了。

    更何况,这位**喇嘛,此时的年纪,不过六岁。西藏到北京,数千里之遥,跋山涉水,气候变迁,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这趟旅途,实在是太辛苦了。因此较之成人,更彰显其入觐之诚意。其中隐约透出来的一份孺慕之思,亦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驻藏帮办大臣的奏折递进内奏事处,第二天军机“叫起”,**入觐一事,自然成为君臣议政的重点讨论内容。

    “上一次**入觐,”慈禧说道,“似乎还是顺治爷手上的事情?”

    “是,”关卓凡说道,“那是顺治九年的事情,五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入觐,世祖章皇帝驻跸南苑,迎迓远人,礼数备极尊崇,算是一时之盛。”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藏地之入我朝,自彼时始。”

    “阿旺什么……”

    “回太后,阿旺洛桑嘉措。”

    慈禧心中默念一遍,不由皱了皱眉:叽里拐弯的,未必记得住呀。

    “顺治爷亲自出北京城迎接?嗯,还真是给面子啊。”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是,不过,这个礼数,已经是打过折扣的了。这位五世**喇嘛,架子大得很,原先,可不仅仅是要世祖章皇帝‘出城’迎接,而是要‘出边’和他会面呢。”

    “出边?”

    慈禧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关卓凡说道,“五世**喇嘛上奏,‘觐见之地,或在归化城。或在代噶,伏惟上裁。”

    归化城,即今之**;代噶,即今之凉城。

    “啊?”

    慈禧的秀眉和语调。一起微微上扬。

    “归化城——嗯,我晓得在哪里;这个代噶,却是在什么地方?”

    “回太后,在归化城东边儿,紧挨着归化城的。”

    “就是说。也是在蒙古。”

    “是。”

    慈禧“哼”了一声,还没说什么,慈安忍不住插嘴了:“这位五世**喇嘛,说什么‘伏惟上裁’,嘴巴上客气,其实是要顺治爷大老远的跑到蒙古去和他会面,这个,可不大像‘入觐’哪!”

    忠厚如慈安姐姐也看出问题来啦。

    “母后皇太后圣明!”关卓凡说,“可是,初初的时候。世祖章皇帝怀柔远人,可是答允了他的要求呢!”

    慈安愕然:“答应他了?那是为什么?”

    “回太后,彼时天下未定,西藏亦未正式效顺,为金瓯一统,世祖章皇帝不能不曲意优容。”

    “哦……”

    “还有,蒙古各部,笃信黄教,**喇嘛为黄教教主,他若输诚。对于安定蒙古,亦大有助益。”

    “啊……”

    慈安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不过,马上就又有新的问题了:“这个……‘黄教’,又是什么?难道还有‘红教’、‘白教’吗?”

    “回太后。”关卓凡说,“还真是有的。这密宗,分为四大门派,曰黄教,曰白教,曰红教。曰花教。**、班禅,都是黄教的,**为教主,班禅为副教主。”

    “哟,还有这么些个说头!”

    想了一想,慈安又说道:“这么说,今儿的西藏、蒙古,都是黄教的……”

    说到这里,不好措辞,打住了话头。

    “是,”关卓凡说,“黄教一家坐大,其余白、红、花三教,早已式微。”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不过,国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白、黄二教分庭抗礼,彼时的藏王,却是信奉白教的,因此,白教一直压着黄教一头。后来,白、黄两家吵得厉害了,藏王就准备着对黄教痛下辣手,叫白教一统藏地。”

    “啊,那这黄教……可悬了!”

    “是,”关卓凡说,“黄教自个儿力量不够,危急关头,就想到了从外边儿找帮手——蒙古可是信奉黄教的。这位五世**,和彼时的四世班禅勾起手来,请了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带兵入藏,替他打冤家。几场大仗打下来,藏人打不过蒙人,藏王也被杀掉了,黄教就此压倒白教,**不仅为黄教教主,也成了密宗的共主。”

    “哦……”

    “西藏的这场大变,是崇德七年的事情;五世**入觐,是顺治九年的事情,刚刚好过了十年。”

    慈安微愕:“‘崇德’?那是什么?是……前明的年号吗?”

    母后皇太后的这个问题,问得底下六位大军机大为尴尬。

    “回母后皇太后,”关卓凡神色如常,“‘崇德’是太宗文皇帝的年号。不过,彼时我朝尚未入关。”

    慈安的脸儿,“刷”的一下就红了,嗫嚅了一下,不再吭声了。

    慈禧说话了:“我记得,这个固始汗,替**打平了西藏之后,似乎并没有马上撤了出去?”

    “太后圣明,”关卓凡说,“他哪里肯替人白当差?他自个儿呆在日喀则,叫大儿子驻守拉萨,分兵经略西藏各地。**喇嘛封他‘国师’、‘护教法王’,一切政务,皆出其门下;高官大员,亦全部由其任命,他成了全西藏地地道道的太上皇。”

    顿了一顿,又说道:“自此,偌大一个西藏,其实是蒙古人在管着。”

    “就是说,**入觐,能否成行,还要看这个固始汗的脸色了。”

    “太后圣明,正是如此。”关卓凡说,“不过,这位固始汗,还算识大体的。顺治三年,就是和硕特部入藏的第四年,固始汗合同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进贡,朝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率各部。”

    “**入觐之后,世祖章皇帝又敕封固始汗为……嗯,‘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他的‘固始汗’,从此才正经叫开来的。”

    “这么说,这个固始汗,还是有向化之心的。不过,起初五世**喇嘛要顺治爷‘出边’,在归化城、代噶和他会面,这里边儿,会不会有固始汗的意思?”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说道:“回太后,和硕特部是厄鲁特蒙古、即漠西蒙古四部之一,归化城、代噶,却是在漠南蒙古的地头上。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彼此自然也有渊源,不过,国初的时候,关联已经不太大了。彼时,和硕特部的势力,主要在青海、西藏,固始汗的手,伸不到归化城的。”

    “嗯。”

    “臣以为,在归化城、代噶‘觐见’,还是五世**喇嘛自个儿的意思——蒙古人笃信黄教,都是把**当做半神来看的,一呼万应。在蒙古‘觐见’,**喇嘛几可同大清皇帝分庭抗礼,这是五世**打的自重身份的小算盘。”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那可不能如他的意!不然,头没开好,以后的事儿,就麻烦多多了!”

    “太后圣明!”

    “五世**入觐,到底是他进了北京,顺治爷到底没有‘出边’,这里边儿……有什么特别的缘故吗?”

    “回太后,这个事儿,多亏了……洪承畴。”

    “洪承畴”三字,自乾隆朝列入《贰臣传》之后,政治上已经成了“敏感词”。不过,这个时候,君臣都只好装作不记得这茬事儿了。

    “世祖章皇帝‘出边’会见五世**,”关卓凡说,“亲贵大员,大多是赞成的,都说‘上若亲往迎之,喀尔喀亦从之来归,大有裨益也;若请而不迎,恐于理未当。’当时,喀尔喀蒙古尚未效顺,为抚绥蒙古全境,这么做,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洪承畴上书,认为‘皇上为天下国家之主,不应往迎赖嘛’。”

    *未完待续。

    第五章 五世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