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0章 给科举挖了个大坑
    程凌回来了。
    他面色坚毅,精神抖擞。
    这人怎么不一样了?
    三司的官吏觉得奇怪。
    程凌回到值房里,不管旁人的探寻目光,自顾自的写了一个上午,随后去求见韩绛。
    韩绛是三司使,日常事务不少,不是钱就是粮,让人头痛。
    “何事?”
    程凌递上文书,“相公,这是下官查出的多领冒领俸禄的名册。”
    这个年轻人真是不怕死啊!
    韩绛捂额道:“老夫知道了。”
    这事儿不只是一个多领冒领俸禄的问题,而是只有进士才能青云直上的传统潜规则。
    谁都能做大官,那还考科举做什么?
    这便是他们的道理。
    有道理吗?
    好像是有的吧。
    韩绛摆摆手。
    程凌出了这里,径直去了皇城,然后跪在了外面。
    “臣,三司度支衣料案程凌,有奏疏进。”
    小吏没有资格上书,所以必须要采取别的手段。
    卧槽!
    京城各部都在看热闹,现在被他这么一跪给气坏了。
    这是逼宫啊!
    “弄走他!”
    有人出了个主意,于是几个官员来了,可等他们看到后面那人时,不禁面色大变,然后转身就跑。
    后面就是御街,就在御街的边上一家店铺外面,沈某人正坐在那里喝酒。
    淡淡的酒水喝着就像是饮料,几碟小吃一一尝过,惬意之极。
    昨夜一场春雨把天空洗的碧蓝,外面春光明媚,无限美好。
    这样的日子不该蹲家里,所以沈家一家子都出门了。
    “哥哥!”
    后面是一家首饰店,果果出来问道:“哥哥,这个可好看?”
    小丫头渐渐长大了,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些亮晶晶的东西,沈安含笑道:“好看。”
    “那我就买了?”
    “好!”
    “果果快来,这里有个璎珞,你戴上定然好看。”
    女人们在里面叽叽喳喳,沈安只是看着皇城外。
    稍后有内侍出来接了奏疏,程凌起身回去。
    接下来就是某的事了。
    沈安陪家人游荡了半日,第二天早上就准备进宫。
    “卓雪,为夫的官服呢?”
    沈安找不到官服,杨卓雪在里面拿着官服一脸的纠结。
    “官人……”
    “怎么了?”
    沈安进去一看……
    官服上有一团水渍,边上是乐不可支的毛豆。
    被儿子尿湿了啊!
    沈安一脸无所谓的道:“烤干,赶紧的。”
    我儿子的尿有啥!
    沈安穿着烤干的官服进宫求见。
    “程凌上了奏疏,说是在京官吏有多人多领冒领了俸禄,上官默许,诸卿如何看?”
    赵曙昨日就得了奏疏,今日才发作。
    韩琦出班,“陛下,那些人……非进士。”
    不是进士升官就会慢,就会受委屈,更别想做高官。
    赵曙瞬间就明白了,他拿起奏疏淡淡的道:“此事……”
    这事儿若是压下,那程凌就遭遇了一次重击,以后在三司可就再无出头之日。
    赵曙只是犹豫了一瞬。
    “陛下,沈安求见。”
    “他这是来为自己的学生打抱不平吗?”
    赵曙点头。
    沈安进宫,行礼后说道:“臣敢问陛下,天下做事的人分高低吗?”
    赵曙看着他,气得不想说话。
    当然分高低。
    这年头人分阶层,你还能指望一个百姓比权贵更牛笔?你怕不是傻了吧?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消灭阶级,所以沈安的话很是幼稚。
    韩琦说道:“此事你莫要管,免得各部混乱。”
    沈安平静的道:“臣知晓许多科举出仕的官员,他们实则什么都不懂,任职地方若是有幕僚还好,若是吝啬不肯请幕僚,那就会笑料百出。此等人为官,不如说是幕僚为官,那幕僚有本事治理一方,却只因考不过科举,只能做个官员背后的人,陛下,这便是做事的人分高低。”
    众人不禁默然。
    包拯说道:“陛下,沈安所言甚是。臣为官多年,见过不少这等官员,整日端着架子,有事就端着茶杯,渐渐的木然,可那些事谁在做?幕僚罢了。”
    这事儿没法回避。
    赵曙叹道:“为官哪有一上来就精通的,要的是经验啊!”
    沈安心中一个呵呵,“陛下,难道大宋的官职就是给他们磨砺的地方?百姓何辜?竟然要给他们练手。”
    这个……
    “你莫要胡搅蛮缠。”赵曙皱眉道:“进士为官,都要在地方或是汴梁为左贰官,一是观政,二是磨砺。”
    沈安笑道:“臣知道各部都有离不得的人,这些人官职低微,在各部却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未曾过了科举,所以被压制。臣在想,升官是凭本事,还是凭谁是进士?”
    这个就和后世的看文凭一个尿性。
    赵曙沉吟道:“此事朕知道了。”
    这是个麻烦事,他真心不想沾手。
    韩琦说道:“进士和非进士自然不同。”
    这就和后世的大明一个鸟样,非翰林不得入阁。
    可沈安是谁?
    这人最厌恶的就是各种裹脚布般又臭又长的规矩。
    “陛下,那些人若是寒心了怎么办?”沈安认真的道:“陛下,认真做事的人就该夸赞,有本事的人就该封赏,如此天下人才方能源源不断的涌入汴梁,涌入朝堂,您想想前汉时,若非是不拘一格,哪来那么多的人才?”
    他狡猾的混淆了概念。
    前汉时确实是有简拔的习惯,为啥?
    因为那时候教育资源薄弱,能读书的都是精英。
    而大宋却不同,读书人太多了,每年参加乡试的人越来越多,考中的进士越来越多,都特么安排不下了。
    赵曙当然知道这个,他看了沈安一眼,心想这小子都开始狡辩了,可见此事他也并无把握。
    “臣有一言。”
    沈安说道:“臣知晓朝中那些人的心思,他们不就是得意自己是进士出身吗?那能否绕个圈子……”
    “什么意思?”
    赵曙心中微动。
    能做事的人被压制,这样的局面并非他所愿。但要想改变何其难啊!
    包拯担心沈安放炸弹,就说道:“莫要信口雌黄。”
    沈安笑了笑,“臣记得朝中的官员不少是权代吧?”
    王安石就是权知开封府。
    所谓‘权’,就是暂代、代理的意思,你这个官职不是稳妥的,暂时干干罢了。
    开封府作为京城所在地,历任知府都干不长,几个月、半年、大半年就要换人,为的是安全着想。
    “那又如何?”
    “臣以为再加一个……”沈安想起了前世有人说宋人冗官,为了叠屋架床,发明了许多新词。
    比如说……
    “臣以为可再加一个权发遣!”
    “朕会仔细想想。”
    沈安微笑道:“臣请告退。”
    这是双赢的一个建议,赵曙和诸位宰辅不傻,自然会仔细考量。
    后世的军中,那些不能担任高职的军士,本事却大,军中离不得,就给他们加了军士长的头衔,对应一干头衔,待遇极高。
    大宋为何不行?
    沈安含笑告退,君臣默然。
    “权发遣,这还在权代的后面,官位就难动了。”
    韩琦回头看了一眼,正好沈安出去。
    “权字就压住了不少人,再来个权发遣,那官员怕是有的做。”
    “是啊!”
    “上面有两层上官,难呐!”
    宰辅们在唏嘘,这群老狐狸从沈安的话里找到了一条路。
    那些顶梁柱们不安抚的话,以后各部的事务谁来办?
    可怎么安抚?
    沈安就给出了一个好主意。
    咱们弄一个排在权后面的官职,专门安排这些不是进士的顶梁柱。
    如此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心里也平衡了,那些顶梁柱也感到了朝中对自己的重视之意,皆大欢喜啊!
    “妙啊!”
    曾公亮欢喜的道:“官家,此言大妙啊!”
    赵曙点点头,“是个好主意。”
    包拯当然要为沈安站台,“陛下,往日为了安抚那些人,还弄虚作假多发钱粮,如今可用此策来安抚他们,如此律法得以维护,人才得以重用,此吏治之大事,此大功啊!”
    “朕知道了。”
    赵曙很发愁的道:“他弄出了吊车就是功劳。”
    再加功劳的话,沈安要是去打断谁的腿怎么办?
    包拯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不要脸,“那孩子是个和善的性子,若是能多管些事,臣以为对大宋是好事。”
    和善的性子?
    欧阳修问道:“包相说的是老夫吗?”
    你个不要脸的包拯,有你这么昧着良心说话的吗?
    包拯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别闹。
    他想致仕了。
    但一想到沈安在政事堂没个人帮衬,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沈安快些升官。
    为此哪怕不要脸也行啊!
    赵曙也想骂人,但韩琦却化身为及时雨,出班说道:“陛下,那程凌呢?”
    着啊!
    正在头痛的赵曙马上就微笑道:“韩卿深得朕意!”
    沈安说完就走,显然是不稀罕这个功劳。
    那就给了程凌吧。
    ……
    沈安是不稀罕。
    按照他的尿性,遇到这等事就该一巴掌拍下去,谁觉着非进士能升官不乐意,是在羞辱自己,那就滚蛋,没你张屠夫,大伙儿还要吃带毛猪?
    朝中的君臣想拖着,实则还是有些看不起那些非进士的官员。这也是科举越发深入人心的反应。
    等到了以后,科举更是登峰造极,变成了全社会追捧的一个上升渠道。
    你们看不起,那我偏就想个办法出来,让那些顶梁柱们得好处。
    想到赵曙等人此刻正自以为得计,沈安不禁就笑了。
    这只是一个开端,等那些顶梁柱实力强大起来后,呵呵!
    当帝王和宰辅觉得离不开他们后,这个局面可就算是被颠覆了。
    而后杂学出身的学生们正好浑水摸鱼,用本事一步步的碾压那些科举出仕的官员。
    这个局面只要想想沈安就激动不已,心情振奋。
    到时候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沈某人在此刻布的局呢?
    ……
    第三更送上,还有,顺带看在爵士昨天爆肝的份上,求书友们打赏几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