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风雷动,骁骑出征】
    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132章 【风雷动,骁骑出征】

    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132章 【风雷动,骁骑出征】

    韦康闻言后,非常惊讶,扭头看了看左后方的杨阜,眼神中流露着由衷的欣喜与祝贺。《+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

    然而杨阜此刻却是一脸茫然,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俨然是被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大馅饼砸得晕头转向,以致怔怔愣神,浑然不知韦康此时正看着他。

    看到这一幕的韦康,完全能够理解杨阜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心里必定是惊喜过望,以致举止失措,似乎不敢相信这一切都真的。是以韦康不但不介意杨阜当众失态,反倒真心地替他感到高兴,此番他可谓是夙愿得偿,终于盼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随即,韦康收回目光,起身出列对周瑜躬身施礼,满口答应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一切全凭都督调遣!”

    干脆利落的应允声中,韦康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仿佛此刻被周瑜赏识的不是杨阜,而是他自己似的。由此可见,他与杨阜交情匪浅,情真意切,即便没有亲属关系,亦是莫逆之交。

    “嗯,韦太守深明大义,实令本将佩服。”周瑜面露笑意的轻轻颔首,接声说道:“难得太守如此赤诚,本将索性直言相告。实不相瞒,本将之前并未听说过杨阜郡丞的名字,是以真正欣赏他的不是我,而是主公。主公此前曾对我说,京兆之地自古藏龙卧虎,时下凉州境内便不乏人中俊才,其中便提到韦康太守及令尊和令兄父子三人。亦对杨阜颇为赞赏。若不是时间太过仓促,想必主公会亲自接见二位。”有感于韦康和杨阜之间真挚的友情,周瑜索性把话说开了。如此方能让他们二人彻底放心,真正高兴一回。

    韦康闻言神情颇为振奋,躬身正襟,揖手朝着西南方向躬身遥拜,一揖到底,以示对主公李利的崇敬。而后,他拱手对周瑜恭声道:“在下代家父和兄长拜谢都督提携之恩。此番都督领军出征。但有差遣,在下必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韦康郑重表态,表示愿意倾尽全力攘助周瑜领兵出战益州。此举虽有迎合奉承之嫌,却应时应景。丝毫不显突兀,使得堂下众文武都能理解,是以韦康所言亦在情理之中,并不过分。

    事实上,韦康所在的家族完全算得上是京兆境内的名门望族,亦是京兆三辅之内为数不多的坚定拥护李利的世家大族之一。韦康之父韦端曾担任过凉州刺史,那时正值李利率军平定西凉二州之时,面对李利执掌西凉军、掌控朝堂的形势之下,韦端是第一批旗帜鲜明的倒向李利麾下的西凉士族代表。并协助李利迅速平定西凉。

    当西凉全境平定之后,韦端再行非常之举,自请辞去凉州刺史之位。并建议李利自领凉州牧,借此巩固西凉局势。为此,李利并未推辞,遂举荐韦端入朝任少府,孰料却被韦端婉拒,而后辞去一切职务。赋闲至今。

    不过韦端的两个儿子却在李利治下出仕,其长子便是韦康。早年曾是凉州别驾从事,此后外放安定郡郡丞、太守,而今出任金城太守,兼领凉州长史;次子韦诞,曾为武威郡郡丞,因其政绩斐然,于去年升任张掖郡守,官秩与其兄韦康相若,被誉为“韦氏双杰”。

    时至今日,韦康、韦诞兄弟二人加上他们的父亲韦端,父子三人都是治政才能卓绝的贤才,备受瞩目,亦深得李利器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西凉马腾父子是李利麾下最为显赫的武将世家的话,那么韦氏父子便是李利治下最负盛名的世家大族。除此,不作第二人选。

    但是,随着李利近年来的身份地位不断攀升,相继投到他麾下的世家大族亦越来越多,其中不凡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例如:荀谌、荀攸叔侄二人、贾诩父子和诸葛瑾、诸葛亮兄弟等等。

    这些新晋的士族之家,不仅上升势头强劲,而且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其声望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韦氏父子。由此一来,韦氏父子曾经拥有的显赫光环随之黯然失色,虽然门庭依旧显赫、家境殷富,却渐渐被挤出核心决策层,平时想见李利一面都难,根本和李利说不上话。

    正因如此,韦氏父子心中不免大感失落,门庭日益冷落,俨然每况日下,荣耀不再。是以当韦康结识杨阜之后,曾想直接将其举荐给李利,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根本见不到李利本人。如此以来,韦康只能将杨阜留在自己身边,暂且屈居郡丞之职,至今已整整两年有余。

    此番韦康奉命筹集粮草,以供应汉中大军出军征战,完成使命后特来向周瑜交差。而他之所以把杨阜带在身边,其目的便是趁此机会,将杨阜举荐给周瑜,希望文武双全的杨阜能得到周瑜的赏识,从而留在军中,假以时日必定能引起主公李利的注意,对其委以重任。

    不承想,韦康还没来得及开口举荐,周瑜竟然主动问起杨阜,并直接提出要将杨阜留在军中听用。以韦康丰富的阅历,岂能看不出杨阜此次是撞了大运,不但夙愿得偿,而且还是鱼跃龙门。仅凭眼前这架势,便不难看出杨阜已经通过考核,有幸参与此次益州之战,且极有可能被委以重任,一展生平所学。

    果不其然,周瑜接下来的话便验证了韦康的猜测:“杨阜听令,经主公应允,由本将代为传达军令,任命你为大将军府主簿从事,兼领随军参军之职,暂归子龙将军帐下听候调遣。”

    “呃!”浑浑噩噩的杨阜闻声惊醒,愕然起身出列,恭声应道:“诺,末将领命。”或许是情绪太过激动,以致杨阜说话中语气骤然一顿,而后无比感激地道:“多谢都督提携栽培,末将必当尽心戮力,不负都督厚望!”

    周瑜微微颔首,道:“义山无须如此拘礼。本将刚刚已经说过,此乃主公军令,本将只是代为传达而已。是以你要感谢的人不是我周瑜,而是主公。”(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

    话音未落,周瑜摆手示意杨阜不必再谢,言简意赅的道:“义山只须恪尽职守,好好辅佐子龙将军即可。大军出征在即,闲言少叙。不知诸位将军对此次出兵益州有何高见?列位将军不妨各抒己见,只要对战局有利,无须忌讳其它,尽可大胆直言,言错无过。”话虽如此说,实际却是例行官话,纯粹是假意客套,以示兼听则明的谦逊态度,仅此而已。

    显而易见的是,此次出兵益州是极其严密的军事计划,事关十几万将士的生命安危,周瑜断然不会将其公之于众,更不会当着一百余名文臣武将的面,公然讨论具体出兵策略,从而将大军的进军路线和战略意图泄露出去。

    尽管在座的文武官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忠心耿耿之人,但是人心隔肚皮,难保这里面没有人暗中私通益州官员,从而通过秘密途径将征战计划提前泄露出去。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将是极其恶劣的,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堂下众将领听到周瑜的话后,并未立即答话,而是低声私语一番,继而将目光集中在坐在左侧首位的李暹身上。

    李暹当即会意,欣然开口道:“关于此次出征事宜,我等之前已经反复讨论过多次,是以无须再行商议。请都督下令,我等听凭都督调遣。”

    李暹话音未落,堂下众将便齐声应道:“请都督下令,末将等听候调遣!”

    “好,甚好!”周瑜闻声点头,当即长身而起,信步走到挂在帅位左侧的牛皮地图前,伸手指着南郑城所在地图上的位置,朗声道:“列位将军且看,由汉中通往益州的道路便是这条‘金牛道’,亦称‘石牛道’;此名源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将金牛赠送给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此后数百年来,金牛道一直是汉中通往益州的咽喉要道,亦是唯一能够容纳大军通过的道路,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金牛道自汉中西行过褒水,经勉县入山区至金堆铺交宁强界,经大安、烈金坝折南,过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七盘关入川界而达成都。全长一千三百里,沿途多属险峻山径,即便是我军昼夜行军,片刻不耽误,亦需半个月才能进入益州,这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蜀道’。赵云、马超、黄忠听令!”

    一声喝令,赵云三人应声出列,躬身候命。周瑜话音稍顿,随之神情肃然的下令道:“本将奉主公之命执掌西征大军,现任命赵云为右路军主将,马超、黄忠为副将,杨阜为随军参军,率领本部人马集结于葭萌关之中,由金牛道入川,攻取沿途关隘。午后整军,傍晚出发,不得有误!”

    “诺!”赵云、马超和黄忠三人齐声应道。

    周瑜微微颔首,摆手示意他们三人暂且留在堂中,不必急于离开。

    “”

    ——————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书友“蝶舞11112”、“懒洋洋的乔治”书友的月票支持,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第132章 【风雷动,骁骑出征】

    第132章 【风雷动,骁骑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