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山神庙
    续南明 作者:老白牛

    第40章 山神庙

    已进入十月,寒风更烈。

    一行人在荒野上行走,脚下满是厚厚的沙土,到处是撂荒的农田,然后杂草顽强的生长出来,特别靠近河边地带时。

    沙壤地、盐碱地、沼泽地、洼塘地,让一行人行走非常困难。

    远远看去,前方似乎有山岭的影子。

    “相公,就是那座山头,那就是奶奶山。”

    张出恭指着西北处的一座山头对杨河说道。

    杨河在马上仔细看去,果然那边有一座山。

    灵璧境内的山岭海拔都不高,基本就是一百多米,很多山头也比较分散,在平原上眺望,不仔细看,远远的很难发现。

    “山啊。”杨河感觉自己很久都没看到山了。

    而今天一早,他们就出发了,队伍中并没有胡就业、胡就义、曾有遇、陈仇敖四人。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留下来,而是他们住在开合山那边,要回去收拾行李。

    他们也没有明确说要不要留下来,但杨河与他们说好了,愿意归入伍中,一视同仁。

    不愿意,护送到邳州,每人付五两银子的雇佣费。

    这价码不低,毕竟当兵一个月也就是一二两银子,现在物价腾贵,但五两银子到州城买一石米还是可以的,特别秋粮收获后,粮价多少有点下降,可以购买的物资更多了。

    但他们住在开合山下,一来一去六七十里,不时要跨越河流,各种复杂地形,颇不好走。

    所以杨河跟他们说定,在奶奶山下等他们一天。

    在张出恭兄弟居住的山神庙汇合。

    今早天微亮,他们就赶回去了。

    此时杨河一行人就是走在前往奶奶山的荒野上,经常寒风吹来一阵沙土烟尘,所以各人除将全身裹得紧紧的,很多人还戴上帷帽,张出恭兄弟也将自己的红笠军帽戴上,并往下歪了歪。

    杨河当然不例外,弟弟妹妹站在马鞍后的背篓内,临出门时,杨河就给二人戴上帷帽了。

    韩大侠全副武装,打着披风,远远在前方开道。

    然后是杀手队,一色的黑巾罩甲,背着圆盾,扛着长矛,警惕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

    他们行走时,杨河安排以甲为单位,一甲一甲的走,甲长走在前面。

    中间是妇女孩童,除了挑各种担担外,还有一些妇女身上有背篓。

    现在天气越冷,一些较为稚小的孩童长途跋涉可能受不了,杨河就让孙招弟的采集队背负。

    最后是辎重队老弱,裹了黑色的头巾,身上背着圆盾,腰间别着解首刀,挑着各样的物资。

    一行人行走,也算井井有条。

    张出恭兄弟与杨河走在杀手队前方,他的弟弟张出逊正与杨大臣、罗显爵热火朝天讨论什么,这个清秀的年轻士兵人前腼腆,但相处熟了还是很多话说的。

    他们讨论得很热闹,旁边韩官儿与张出敬也不时插嘴几句。

    似乎他们正在讨论张氏兄弟的火铳,言语中韩官儿等人对他们的翼虎铳很羡慕,张出逊则打着包票,定会为他们打造几杆同样精良的翼虎铳火器。

    张出恭看了看,自家兄弟与伍中相处融洽让他很欣慰,他还频频回看,队伍的井井有条出乎他的意料。

    他有种感觉,这只队伍早晚会成为一只精锐的力量。

    他扛着鸟铳,不时为杨河指点周遭一切,介绍这边的情况。

    杨河点头,看离那奶奶山越来越近,然后各样纵横交错的河道沟渠越多,然基本荒废了。

    这里东去开合山一片,两边一直临黄河,两山系间夹着的数十里的平原,村落是非常多的,看去也基本废弃了。

    后世他也来过这里,人烟稠密,非常繁盛,眼前却是一片荒草。

    看繁华之地成了荒野,总让人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虽然兵火、盗贼是这些村落废弃的重要原因,但水旱灾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看脚下黄河水冲击过的痕迹,杨河叹息,黄河水患不除,这里永为贫瘠之地啊。

    ……

    巳时,杨河到了奶奶山下,一行人从辰时走到现在。

    人步行平均每小时可走十里路,他们七点多钟走,十五里路,走到快十点,可见这边路况的恶劣。

    好在到了,各人也松了口气。

    杨河看那山,长着一片的枫树与柏树,山下有一个不大的庄子,但处处倒塌,成了废墟,但山坡上确实有个庙宇。

    “相公,山神庙就在那边,不过庙不大,待不了几人。这庄虽然毁了,但庄内也有一些废屋可以歇息,庄前这河也可以取水。到了这里,再北上就便利了。”

    张出恭对杨河说道。

    杨河看这庄子地势略高,洪水冲不到这,看这痕迹,应该是毁于兵火匪灾。

    庄的东面确实有河,可以取水使用,站在这里往北看去,前方一个又一个山头,地势隆起,土地结实,没有沙壤地、盐碱地、沼泽地、洼塘地,步行速度就快了。

    杨河吩咐韩大侠、齐友信带杀手队搜索废庄,排除可能的危险,顺手看看有什么收获,然后辎重队收集材料,采集队采集野菜,后勤队准备造饭,就在这里等待胡就业四人。

    然后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等人跟随,严德政及几个老弱背负细软,随张出恭三兄弟前往山神庙。

    他们顺着一条小道走上坡,一株大柏林下,就看到那庙。

    山神庙不大,只有一进,庙宇很破旧,但是不倒,周边有收拾过,杂草枯叶很少,有种干净人烟的味道。

    看庙前设有障碍掩体,有点类似矮墙,可能是张出恭兄弟设立的防护设备。

    他们三人上前,张出恭看了看门扉,似乎松了口气,离开的这天没有人来过。

    然后他推开门,招呼杨河道:“相公,里面请。”

    杨河下了马,将弟弟妹妹从背篓放下,杨大臣牵着马,然后众人进入庙内。

    里面一个小小的院落天井,然后是大堂,一股炭火的气味弥漫,夹着硝石火药味,里面有些灰暗,可能是受煤熏炭燎的缘故,一些砖头都成了煤灰色。

    杨河看里面空荡荡的,堂首有个神台,泥塑的神像颇为威严,旁边墙上有些彩绘,但现在与神像一样,颜色都斑驳陆离。

    正看着,张出恭已搬了一张椅子出来:“相公,坐。”

    杨河坐下,就见张出敬与张出逊兄弟已是忙开,不断搬出架子、锤子、炭炉、铁砧等器械,在堂上一一摆出,也不知道兄弟三人早前将物什器械藏到哪。

    可以看出他们工具非常丰富,杨河就看到一种截面为半圆形凹槽的铁砧,凹槽一系列排开,看来是锻造枪管的。

    还有似乎是钻床,制作箭秆的器械。

    看他们东西越摆越多,杨河不由起身观看。

    杨大臣等人也是围上,好奇的东摸西摸。

    杨河走到那钻床面前,用木料做框架,以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有皮条,一种简单的原理,以人力拉动,就可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孔。

    让杨河惊异的是这钻头质量不差,他估了估,已经达到中碳钢,甚至接近高碳钢的标准。

    要知道此时火铳钻孔多使用堕子钢,也就是一种低碳钢,钢性不是很硬,除湿布冷却降温,此时钻孔也很少使用什么冷却油。

    所以为了避免损伤钻头,损耗工具,就要钻钻停停,制造一根鸟铳时间可达一个月。

    有了高质量的钻头,怪不得张氏兄弟手中的火器那么精良。

    他仔细看这钻头,看了良久,最后判断是团钢,也就是灌钢,甚至可能苏州出产,这就不简单了。

    要知道大明钢铁难得,除了百炼钢,就是炒钢,但过程不好控制,撞大运才能达到钢的标准,一般出炉大部分是熟铁,然后有一小部分的低碳钢。

    然后还有灌钢,这是从西晋就有的技术,北宋时更是普遍采用灌钢法。

    但灌钢法的弊端就是含碳量不均,钢的品质很难保证,沈括甚至称之为伪钢,极力推崇百炼钢。

    要得好的灌钢,又谓之团钢,必须经过多次的灌、锻,对炼成的钢认真锻打,这对工匠体力与经验都要求非常高,所以此时的灌钢普遍良莠不齐。

    不过此时苏州出现一种苏钢法,灌钢法的改良,质量不如坩埚炼钢法,但产量却高得多,淮北这一片很少见。

    张氏兄弟也不知哪得来的苏钢。

    不过看这钻头也有缺陷,就是形状为菱形,这样深加工孔洞时很麻烦,一不小心,枪管就会钻偏了,影响质量。

    大明很多枪管的内孔加工弯弯曲曲跟蛇一样,横截面都是不规则的圆,甚至有的工匠钻孔钻到一半,翻过来从另一头再钻一半,最后用四棱挫刀铰一遍,内孔质量可想而知。

    杨河当然知道如何解决这个弊端,方法还很简单,但他现在不会说。

    ……

    老白牛:多谢美利堅特別行政區黨委書記、最爱赵中举、只看明穿、洛佩兹酱、统一老四、菜农等书友的投票打赏等,抱歉人数太多,不能一一列举。

    这两天写稿不多,发的存稿速度有些快,就发一章了,如果写得多,就发的量多。

    回潍县一小兵书友,说起微博,差点忘了两年前也开过一个,大家可以搜:最棒的老白牛,以后地图什么,我在上面发发。

    第40章 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