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文大帝(十五)
    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大帝(十五)
    “王爷,两位子到达行馆。”
    朱棣正在擦着自己的佩剑,听到马三保的话,顿时脸色一变。
    “什么?他们两个怎么来到京都了。”
    朱棣脸色一沉,只见门外进来了一胖一瘦的两位少年。
    两个少年拜道:“儿臣拜见父王!”
    胖的少年,乃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瘦的便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
    朱高炽颇有朱标之风,为人宽厚,体弱多病。反观次子朱高煦则跟朱棣非常的像,朱棣不喜欢读书,就喜欢在军行走。朱高煦跟朱棣非常的像。小小年纪就跟随朱棣在军任职。在几次蒙古反补原的时候,朱高煦跟随朱棣打了好几场的硬仗。
    朱棣看着两个儿子,连忙说道:“你们怎么到京都了。本王不是叫你们好好的镇守北平吗?”
    朱高炽连忙拜道:“父亲,我们兄弟则是受到了陛下的圣旨,宣我们进京的。”
    “什么?陛下宣尔等进京的?”
    朱高炽回道:“是!父亲!”
    朱棣沉默不语,看到这两个儿子,连忙摆手说道:“你们退下吧。”
    朱高炽和朱高煦原本就是少年,自从朱元璋死后,朱棣进京,已经有大半年的没有见到父亲了。原本两个孩子还打算见到朱棣之后,好好唠唠家常。因为他们的母亲徐王妃身体就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朱棣这一次进京,徐王妃总是心事不宁。
    徐王妃乃是徐达的长女,是魏国公徐辉祖的姐姐。徐王妃从燕王护卫长张玉、燕王府长史葛城那听到的消息。我已经被下狱。生性聪明的徐王妃感觉到,小皇帝朱允炆似乎要对大明的功臣开刀。
    坐卧不宁的徐王妃,在得知两个儿子要进京面圣。在北平那一夜,徐王妃对两个儿子嘱咐甚多。很多很多话都希望通过两个儿子传达。
    当两个儿子被朱棣撵走,朱高炽、朱高煦本想多言几句。可是又知道朱棣的性格。所以不敢多言。
    “父王,儿臣退下了。”
    马三保连忙走到了朱棣的身前。
    “王爷,我看您应该马上返回北平。”
    “那怎么可能,陛下马上就要建号登基,所有的藩王都会在京都朝拜。如果此时返回北平,势必会被人上言,本王对皇帝不敬。”
    马三保喃喃的说道:“王爷,三保有一种感觉,等待皇帝建号之后,可能皇帝会对王爷不利。”
    “不利?本王奉公守法,多年来一直镇守北平,皇帝对付我?那绝不可能。”
    马三保没有多言,只是默默的站在了一旁。
    第二日的早朝,朱棣也去参加了早朝。让朱棣感觉到惊讶的是,不光是朱棣的两个儿子来到了应天。各路藩王的子孙,也都赶到了京都。
    晋王朱棡长子朱济熺、周王朱橚长子朱有炖等。都来到了应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坐在龙椅之上,看到各路藩王,还有各路藩王的子弟跪倒一片。
    朱允炆心里想到,这都是我皇爷爷的孙子。
    毕竟血溶于水,虽然各路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各路藩王的子弟也都是朱允炆的堂兄弟。看到面前几十人的皇族。朱允炆既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事,当年朱元璋平定各方势力,击退蒙古返回大漠。现在的大明,早已不是昨日可比。而害怕的是,那就是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尽早解决。强盛的大明,一定会走晋朝的老路,发生八王之乱。
    藩王之乱,也是各朝各代所头疼的事。藩王的建立,对于王朝短期是有好处的。因为藩王之前毕竟都是同宗同源。只要有一个强大的皇帝,绝对可以威震四方,各路藩王不敢造次。而时间一长,家族关系疏远。同样是王族之血脉,就回产生造反之意。
    朱允炆登台称帝,就是为了不要制造当初的八王之乱。要知道,晋朝的八王之乱,使得国力快速减少,更加造成了五胡乱华。原长达百年的霍乱。
    朱允炆好半天都没有说话,在朱允炆身边的太监也没有说话。台下跪着的满朝武和藩王,都不经意的抬头望着朱允炆。
    在朱允炆身边的太监总管谢金,在朱允炆的耳边轻声咳嗽了一下。
    朱允炆这才恍然大悟。
    “各位爱卿,快快请。”
    众人齐声回道:“谢陛下。”
    朱允炆看着满朝的武,尤其是那些藩王。
    朱允炆说道:“朕现在虽然荣登大宝。不过还没有祭天告祖。所以这一次朕也要跟各位爱卿,藩王商议,此次祭天大殿。应该如何?”
    那些藩王谁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知道。祭天的事,本来就是皇帝说了算。藩王如果多言,那就是僭越。谁会那么傻。所以各路的藩王谁都没有说话。
    户部尚书傅上佐见没有人敢言,连忙走出列。
    “陛下,臣以为。”
    傅上佐为人刚直,说了很多事情。尤其是黄河水灾之事。
    黄河水灾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的安排下,赈灾银和粮食全部都发放到灾民的手里。
    而现在国库稍微宽容一点,但也不算是充足。
    当然了,傅上佐这个耿直的人,也不敢提到我。只是谈论一点,皇帝新登帝位,国库空虚。不易大肆铺张。
    朱允炆听着傅上佐的话,不经意的点了点头。
    “傅爱卿所言极是,朕也以为不必太过铺张。”
    “臣以为,可在南郊之地,建造一个天坛,日后就为祭天所用。”方孝孺站出说道。
    在朱元璋的时代,朱元璋非常宠信三教堂。所以不管是节日,还是什么重大的日子。朱元璋都会率领满朝的武,去三教堂祭天、祭地、祭祖。
    所以大明一直以来,也没有建立一个正规的祭天庙宇。
    原本傅上佐的意思,现在国库空虚,不如一切从建,隐约的告诉朱允炆,要祭天,还得去三教堂。
    但是傅上佐不明白,三教堂是何地?正是我的发迹之地。而三教堂对外依旧是三教堂。不过三教堂的子弟,早已经让朱允炆的人斩尽诛绝。
    朱允炆点头说道:“方爱卿所言极是。一直以来,本朝祭天、祭地、祭祖都是在三教之堂举行。朕以为不妥。自从先帝宾天之后,朕一直希望我们朱家的子孙,能有一个立庙之地。现在建造天坛,朕以为也不算是铺张浪费。日后凡我朱家弟子,都可在天坛之地,祭祀先祖。”
    其实在场的人都明白,皇帝想要做的事,谁敢说不。而且很多大臣早就得到了消息。黄子澄早就秘密的开始建造天坛,要不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进入到新的一年。一个月的时间,建造一个祭祀天地的庙宇,那岂不是笑话一样。
    所有人不敢多言。
    朱允炆看着金銮殿下的朱家子孙。
    朱允炆说道:“各位藩王,承蒙你们留在京辅佐朕。朕再此谢过各位藩王。”
    各大藩王只是礼貌的施礼,但谁也没有多言。
    “今日朕特别高兴。没有想到朱家子孙,会这么兴旺。这几日,各位子多在京都盘踞盘踞。朕已经命人在宫,为各位子准备了住处,今日朕与皇后也摆下了酒宴,要与各位子同饮一番,等到朕祭天之后,朕一定会好好封赏各位子。”
    “谢!陛下!”
    退朝之后,各路藩王都在私下研究,朱允炆此番操作,到底所谓何事。
    而朱棣不由自主的朝着皇宫里望去,希望他的两个儿子,别在皇宫之闹出什么事端来。
    朱允炆、依旧是和方孝孺等人来到了麟德殿商议政事。
    “陛下,现在各路藩王、子都齐聚京都。现在正是削藩的最好时机。”齐泰连忙说道。
    方孝孺喃喃的说道:“陛下,臣以为削藩势在必行。不过臣以为,削藩之事,不过操之过急。臣以为,削藩应从最小的藩王伊厉王、郢靖王、唐定王等人开始。一步一步的蚕食各路藩王,此乃最佳之策。”
    “方大人,此言谬矣!”黄子澄说道。
    方孝孺看向了黄子澄。
    黄子澄说道:“古人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各路藩王之,就以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的势力最为雄厚。现在晋王和燕王也都在京都盘旋。现在燕王、晋王的子也都留在京都。臣以为,陛下此时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派遣锦衣卫对各路藩王的监视。第二,藩王的子现在已经进入京都,现在就在皇宫之,陛下应该加以控制。这样就可以挟制各路藩王。”
    方孝孺摸了摸胡须,沉默不语。
    毕竟方孝孺是大儒,这种卑鄙的手段,方孝孺是不削的。但是现在方孝孺也知道,朱允炆刚刚登基为帝。如果一旦贸然削藩,朱允炆年少,自然不会是那些藩王的敌手。
    非常时刻,做非常之事。
    方孝孺虽然是大儒,虽然是不削于作出这种事。但是此时此刻,方孝孺为了可以保护朱允炆帝位永固,此时也只能默认。
    因为这个本法虽然狠毒,但也是效果最明显的。
    怎奈朱允炆一皱眉,喃喃的说道:“黄爱卿。这样做,朕会受到百姓的漫骂。朕是要做一代明君,而不是一代暴君。”
    齐泰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如这样。”
    “齐爱卿,你有何妙计。”
    齐泰连忙说道:“今日陛下不是在皇宫之摆宴接见各路子吗?”
    “这是当然,这不都是三位爱卿为朕,提出的妙计吗?”
    齐泰喃喃的说道:“陛下,今日酒宴之上不如这样。”
    齐泰说出的计谋,朱允炆听完之后,不断的点头。而方孝孺虽然没有说话,但也算是默许了。
    到了下午两点多钟。朱允炆就命人把所有的子带到了后宫的大庭院。在这里摆设了一个很大的戏台子,而台下拜访了很多桌席。
    朱允炆带着马皇后,一同出现在各位子的面前。
    各位子足足有四十多人。这四十多人连忙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连忙说道:“各位子都快快请。”
    “谢陛下。”
    朱允炆连忙说道:“在朝堂之上,我们有君臣之义。离开了朝堂,咱们就是朱家的子孙。所以啊,你们也别把我当场皇帝,就把我当成一个远方的亲人就可。”
    在场的子,没有岁数大的。最大的就是二十一二岁。同样都是小孩,年轻人在一也都是喜欢热闹。
    朱允炆以东道主的身份,让各位子就坐。朱允炆先是提酒,各位子相继陪酒。
    朱允炆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不断的举杯。
    几杯酒下肚,那些少年有一些早就满脸通红。
    朱允炆连忙说道:“今日朕也请来了大庄园的戏子,前来助兴。”
    说着朱允炆拍打着双手,戏台子上瞬间锣鼓声响。
    在古代,戏子的身份虽然低。不过很多人都喜欢看。那些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一直坐在台下没有说话的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一面偷偷观察着朱允炆,一面朝着戏台子上看去。
    就在戏台子上,几个人在演绎着一段古戏。那就是蜀汉后主刘禅投降曹魏,正在司马昭之府饮酒。
    这是一段名戏,叫做乐不思蜀。
    当这段戏一唱,坐在台下的朱高炽、朱高煦瞬间就是一皱眉。
    朱高煦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而朱高炽连忙按住了朱高煦。
    “老二,不可造次。”朱高炽压低了声音说道。
    朱高煦脸色一变,没有动,而是坐在原地一脸沉默的喝着闷酒。
    而其他的子,在台下看到戏台上的刘禅,那乐不思蜀的憨态,那些子都放声大笑。
    而坐在朱高煦身边的朱高炽时不时的也饮酒大笑。
    坐在居高位的朱允炆,不断的观察着每一位子。看到面前的这些子,只是贪图美食、美酒,有一些子还不断的偷看着站在一旁的漂亮宫女。
    朱允炆不断的满意点头。
    确实现在的藩王子,从小就是含着黄金出生,朱元璋所经历的苦难,其实这群纨绔子弟所讲感受的。
    朱允炆默默的念叨着:朕无忧亦。
    台上唱的戏正到精彩的地方。突然间朱高炽趴在桌子上不。
    朱高煦大声叫道:“大哥!大哥!”
    朱高炽始终都没有反应。
    朱高煦此时连忙来到了朱允炆的面前。朱高煦跪拜道:“陛下,我大哥多年来,身体不好。而且不宜饮酒。陛下,为了不打扰各位的雅兴!我就扶我大哥先回去休息了。”
    朱允炆看到朱高炽确实喝多了。而且朱允炆也知道,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一个小胖子,而且从小身体就不好。所以朱允炆也没有强求。
    “燕王子,既然如此酒醉。不如就先回去休息吧。来人呐,送燕王子回去。”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