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鸿雁悲歌
    大雁,又名鸿、鸿雁,属于候鸟,六、七月到北方,十一、十二月天气变冷后飞到南方避寒。她们赶路时喜欢结伴而行,飞行时常常摆成“一”或“人”字形,相当有秩序。鸿雁生活以野草与种子为主食,在觅食过程有时会摄取到小虾,田螺或者鞘翅目昆虫。喜欢在淡水的沿水岸水生植物或水岸植物稠密区觅食,淡水域为其活动范围,也会生活在人类的水田与鱼塘间。鸿雁性情高雅,性格刚烈,感情专一,通常一夫一妻生活,出双入对,双宿双栖,对爱情忠贞不渝,被人们称为爱情的模范。

    她们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是家禽鹅的祖先,鸿雁被人类驯化后即为鹅。自古以来鸿雁就替人类担负起了寄托思乡之情,在古代人类通讯手段落后,鸿雁义务地为人类做邮差,替两地传达书信,留下了“鸿雁传书”的美好故事。唐代大诗人杜牧诗中曾有“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之语。人们也经常歌唱鸿雁,用“雁行有序”来表达严谨的纪律和秩序,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来比喻自己的宏大志向。另一方面,“沉鱼落雁”组合也曾经迷倒了无数人,成为人类形容美女的代名词。她们活着做信使为人类服务,死后又把身体奉献出来作为肉食为人类提供美味佳肴。她们对人类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人类对待她们却是“雁过拔毛”。

    著名的三好学生元好问同学,祖籍山西太原人,鲜卑族,七岁入学,八岁学做诗,被誉为神童。乙丑年秋,十六岁的元好问与同学一道赴并州参加高考,希望能够雁塔题名。这两个同学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因为去并州路途并不算遥远,他们不想像其它同学那样坐车去,到达后再复习,而是准备徒步而行,沿着汾河岸边北上前行,一方面进行旅游,做着考试之前的放松,另一方面这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成绩的自信。因此二人告别其它同学,提前几天早早地上了路。

    但是在路上偶然遇到的一件奇特的事情,让元好问同学终身难忘,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一天,由于几天来的长途跋涉比较劳累,他们决定早点休息。这天下午,他们来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户很气派的人家,就上前敲开了大门:主人家,我们赶路错过了客栈,想在你们家里借宿一晚......话未说完,只听“嘭”的一声,门被关上啦。气得同学冲着大门吐了一口:呸,可恶。元好问苦笑了一下,来到隔壁继续敲门。看到是两个赶考的学生,问明白了情况后,善良的主人爽快的容留了他们。

    这是一户清贫人家,主人姓张,只有老夫妻二人。张大爷热情的接待了二人并安排了间房给两个考生住。安顿好以后,二人来到大门前,一边与主人聊天,一边欣赏着这汾河岸边的仲秋景色。

    金色的秋天,正是大雁迁徙的季节,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清澈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方飞去。长长的雁阵一波又一波的在人们的头顶上飞过去,排着整齐的人字形,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引的人们纷纷驻足抬头观望。但是惹人注目的是,在有序的雁阵中,有一只孤雁脱离了队伍,长久的徘徊在空中,悲戚地鸣叫着不愿离去。

    张大爷指着天空,说:“你们看,那只孤雁怎么啦?”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都聚拢来过、议论纷纷。

    在孤雁盘旋的下方、汾河岸边有一群鹅。那群鹅每天都在河岸边觅食,听见孤雁的鸣叫,都迷惘地瞅着天空那只孤雁。很快人们在鹅群中看见了一只受伤的母雁,她的一只翅膀向下耷拉着,翅膀的根部仍在淌着血。她被打伤后,无力再继续飞行,于是脱离了雁阵落到了地面。她应和着那只孤雁的凄叫。在鹅群中,她是那么地显眼,她的神态以及那身漂亮的羽毛使周围的鹅群黯然失色。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元好问说:“这一定是那只孤雁的同伴。”

    “嗯,只是不知道她们是夫妻还是母子关系”,人群中有人应和着。

    “是啊,真感人啊”。

    随之人群中传来一阵阵的叹息。

    天空中的雁阵一排排一列列缓缓向南方的天际飞去,惟有那只孤雁在天空中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天色近晚了,空中的那只孤雁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

    二人深深地感叹一番。第二天起来谢过张大爷一家,继续他们的行程。

    这群鹅是谭家的,就是张家隔壁、元好问第一次敲门的那一家。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这群呆鹅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那只孤雁是她的丈夫,他们随着家族在飞往南方的途中,她不幸中了猎人的弹弓,一粒小小的石子击中了她的翅膀。于是,她无力飞行了,落在了鹅群中。丈夫在一声声呼唤着她,她也在与丈夫呼应,她试着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可每次都失败了。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

    谭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它们喜出望外,人们在谭家的门里门外聚满了。大雁它们并不陌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大雁就会排着队在它们头顶上飞过,然而这么近地打量着一只活着的大雁,它们还是第一次。

    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

    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比鹅蛋大。”

    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

    谭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谭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谭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

    肩伤不再疼痛的时候,她便开始试着飞行了。这个季节并不寒冷。如果能飞走的话,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以及丈夫。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

    谭家人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想飞走呢。”

    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或接受主人的喂养。在鹅群中,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想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在干什么。她思念自己的丈夫,耳畔又依稀想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她在一天天地等,一日日地盼,盼望着自己重返天空,随着雁阵飞翔。

    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

    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空中的那只大雁仍在盘旋着,声音凄厉绝望。

    不知过了多久,这凄厉哀伤的鸣叫消失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殉情自杀了。

    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

    碰巧的是,此时已金榜题名的元好问和他的同学再次路过这里,感谢张家时完整地看到了这一幕,非常感动,于是花钱买下了这对雁,把他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石为记,名为雁丘,元好问感于双雁这份纯真的爱情,挥笔写下了这首《雁丘词》,遂留下了千古传唱。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有感而发的元好问一语道破世间万物之情,留下这千古绝唱,被称为一代“情圣”。而他自己也感于大雁的《梁祝》之情事,遂放弃继续求学,转身投入动物保护事业,成立了“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并联络了大批的富有爱心的志士同仁,一同为动物保护事业奉献了终身,成为著名的环保斗士。

    [[[cp|w:593|h:347|a:l|u:file1.qidian/chapters/20151/27/33921306355799490999025008383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