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章 第一节:庞豹的故事 3
    5、讨工资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小青悄悄问庞豹:“郭总向你提起过工资的事吗?”

    “没有啊!”

    “都两个月了啊!”

    “是呀,是不是问问?”

    “好啊,问问。”

    两人敲响了郭总的办公室掩着的门,隔着门板传来郭总的声音:“进来!”

    庞豹一扭门,两人一前一后进入。老板的办公室不大不小,旋转座椅后面陈列着一个书橱,书橱里孤零零地躺着几本学校名录,印刷精美,硬质塑料封皮。从书名上看,这些书都是和路公司所在的发达市辖下的乡镇学校名录,庞豹心想:“看来,人们通常议论的,发达市的一个镇的经济总量等于我们不发达市的经济总量的说法是对的,我们市才出一本,它们一个镇就出了一本。”

    郭总靠着旋转座椅,仰头吐了一个烟圈说:“什么事?”

    “是这样的。”庞豹低声说:“郭总,我们想问问工资的事。”

    “噢!工资。”郭总尖利地看了庞豹一眼,再看看小青,直身往烟皿弹了弹烟头,问:“来了几个月了?”

    小青说:“郭总,我是六月三十日来公司的,已经两个月零三天了。”

    庞豹等小青说完,接着说:“我是七月二号来的,比小青慢两天。”

    “噢噢噢,时间很快啊!”郭总把瘦小的身躯往后一靠,叹息了一声:“说说,这两个月你们做了些什么?”

    小青急了:“郭总,话可不能这样说啊。您安排的事情我都完成了。”

    庞豹帮腔:“是呀是呀。”

    瞬间,郭总的目光又尖利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没有业绩是没有工资的。”

    庞豹一愣,这郭总说的什么意思?

    小青已经激动地开炮了:“郭总,我们应聘的时候,您可是说好的,一个月试用期满,底薪2000,再加业绩提成,提成上不封顶。”

    郭总悠然地吐了一个烟圈:“你们都来了一个月了,啊,公司的业务你们也都有所了解了啊。你们联系了多少个学校,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业绩?”

    庞豹和小青大惊失色:“郭总,您也没安排我们跑学校啊!”

    “咦,奇了怪了,公司的业务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三天两头开会,你们不是都在场吗?凭什么说没安排你们跑学校?”

    庞豹的心凉到脚底,眼前浮过媒体关于民工讨薪的报道。他突然觉得自己坠入了一个圈套,要命的是,他和郭总连一个合同都没签,这种口头协议即使到了劳动局,恐怕也不能维权吧?

    小青激动得都有点结巴了:“就算,算是,没有提成,底薪2000总该给我们了吧!”

    庞豹补充:“我帮郭记者编辑资料,也算业绩吧!”

    郭总如剑的目光刺过来:“帮郭记者?我怎么不知道?公司的编辑工作是转包给郭记者了,每篇……这个帐你得和郭记者算。”

    庞豹看小青的脸都变色了,一会儿红,一会儿青,五官也像发动机一样一抖一抖的,心想自己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青的声调都变了:“郭总,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郭总猛地拍响了桌子,声音瞬间高了八度:“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啊,血口喷人!”

    “好,郭总既然说话算话,请给我们发工资。”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没有业绩就没有工资。”

    “我们每天不是都在整理资料吗?”

    “三天两头,我们还要打扫……垃圾堆。”总算,“野狗扒过的”几个字被硬生生吞下了。

    “要干就干,不干就给我滚蛋。”

    ……

    半个小时以后,庞豹和小青走出了和路公司,口袋里各自装着郭总丢在办公台上的五百块钱,脸色惨败,心情沮丧。

    6、郭总的身世

    “郭记者吗?”

    “你谁呀?”

    “我庞豹。”

    “噢,你好!”

    “我让郭总给骗了。”

    “别激动,慢慢说。”

    ……

    十分钟后,庞豹坐在郭记者的办公室里的合板沙发上。这是一间多人合用的办公室,摆了八张办公台,在房间靠右的一角,辟出一块地方摆放茶几。此时,空荡荡的办公室只有郭记者一人在,郭记者给庞豹泡了一杯茶,解释说:“报社就是这样,白天大家都去采访。下午截稿的时候,编辑就都来了,晚上最忙,改稿、排版、校对,有时还要等稿,半夜两三点钟也是常有的事。”

    庞豹慢慢地喝着茶,激动的心情开始平复,他羡慕在看着那些办公台,暗想:我要是能占有其中的一张,就别无所求了!

    接下来郭记者的话让庞豹睁大了眼睛:“这头猪,我就担心出现这种情况。”

    原来,郭总和郭记者是同一个村子的,按辈份,郭记者长他一辈,按年龄,郭记者也比他大十多岁,但郭记者早年出外读书,并不认识郭总。几个月前,郭记者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交谈之下,才知道村里有个人来市里办传媒公司。

    “这几个月来,他在观察我,我也在观察他。”郭记者说。

    郭总的大名郭皮,读过初中,成绩很烂,十几岁随父母到珠三角某市打工,收过破烂,摆过路边摊,打过零工。总之,什么能换钱他们就干什么。

    所谓祸不单行,这个世道要不就是锦上添花,要不就是落井下石,雪中送炭的事太难得了。很快,这个底层的家庭遭受了一场灾难。由于长年的劳累,郭皮的父亲时常胸闷、心跳加急,然而家里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因此他通常是忍一忍就过去了,也没敢想去医院 。但病这个东西,不是你忘了它它就不存在了。那年除夕,是少见的冷雨天气。郭皮的父亲在围炉时忽然栽倒在桌下,郭皮的母亲惊叫一声,郭皮赶紧把父亲扶起,在母亲的帮助下背起了父亲,冲入了雨幕中。他们住的地方是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出门皆是泥泞,那些泥泞仿佛讨债的人,让郭皮寸步难行。母亲打着伞跟在身后,遮得了父子的头却遮不了父子的身。父母省吃俭用给郭皮买的新衣服很快都湿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家三口挣扎着来到公路,平时车流如水的公路,此时冷冷清清,想必那些车都回家过年了。好不容易一辆的士开着远程灯刮着雨刮过来了,却无视母子的招手,溅起一道水幕,呼啸着跑远了。

    水幕拍在身上,彻底湿透了郭皮的新衣。

    那一夜的路是那样漫长,父亲是那样沉重。母子俩轮流背着家里的顶梁柱,似乎把一辈子的苦难都受了。

    当医院的灯光映入母子眼帘时,母亲喜极而泣,语不成句:“快,快点……”

    郭皮受到鼓励,不觉也加快了步伐。

    这是一家小医院,灯光虽然亮着,却没人值班,外面的玻璃门锁着。母子俩由敲门到打门到擂门到推拉门。终于有一个小护士出来了,绷着脸开了门,低声抱怨:“什么时候了,还有病人。”

    “快叫医生,快点抢救!”

    父亲瘫坐在候客椅上,面如白纸。母亲抓着你父亲的左手,郭皮抓着父亲的右手。

    小护士跑着去打电话。

    时间格外漫长,医生总不出现。

    郭皮对郭记者说:“那天晚上,我摸着父亲的手,从温暖慢慢冷却下去。这时候,医生到了!”

    郭皮还对郭记者说:“那一刻,我有拿个煤汽罐把医院的玻璃门砸开的冲动。”

    郭记者看到一道闪电划过郭皮的眼睛,雨却始络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