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_分节阅读_146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王珏喝过一口茶后继续说道:“如果合帖没问题,明日就下聘吧,东西早就准备好了。”

    李家人在下山的路上相觑无言,李氏族长拿着手中的庚帖依然是呆愣状态。怎么长安跟地方的风俗不太一样呢,就这样一句话庚帖就换了?那些互相夸赞预热的话他想了一路,完全用不上实在有点心塞。

    速度就是这么快,第二日一早,百家派师徒与李家人,便带着大批聘礼往长安去。整个长安城因此事大轰动,瞧着他们带的东西完全不用上前问是来干啥滴,问题是王县伯这是要帮谁给谁下聘礼,那些跟着他们的陌生人又是哪家的。

    有那跟李家人做海物买卖的商家,指着牛车上的人说道:“我认得他们,那些人来自涟水县,是李郎君的族人!”

    什么,李郎君要定亲了?!李晋江的脑残粉多为女性,无论什么年岁的都对着他挥舞小手绢擦眼泪。有人是无法接受偶像娶亲,也有是为他激动高兴。

    那些非粉丝者,则更好奇他们要提亲的对象。咱们长安百姓热情,跟在后面帮你们壮壮人气!百姓们做起这种尾随的事情来轻车熟路并且毫无压力,倒是又把李家人给惊了一下,看来长安风俗果然跟老家不太一样……

    竟是长孙尚书府上?!

    名侦探大婶一甩帕子笑道:“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全大唐除了王县伯最欣赏李郎君的人不就是长孙尚书吗?”

    “嗯,有道理,李郎君有福气呀!”

    进入长孙府的众人并不知道外面百姓的议论,李家人与长孙家人正忙着晒聘礼,而王珏则是在第一时间找借口要求见一见长孙萌。

    这孩子虽胖点,但礼仪谈吐很规矩,说起话来也是言之有物。就在王珏想再找理由离开之际,无意间看到长孙萌的婢女正在写字,那字可真是够眼熟的。真是见鬼了,又来一个精分!

    长孙萌很聪慧,她看到王珏停下动作就知道露馅了。瞧着对方只是惊讶后表情纠结,并未问什么也没出言指责,便知此事算是掠过了。

    比起长孙萌的松口气,那个婢女还紧张着呢,“呜呜,娘子,王县伯是不是认得我的字呀?糟了糟了怎么办,如果李郎君知道你让我代笔写信骂他,婚事会不会出问题呀?”说完又一副视死如归,“若因此事横出枝节,娘子一定要说什么都不知道,事情是我做的!”

    “你快别哭了,便是李郎君知道是我做的,他只会觉得有趣不会发怒!”长孙萌说得很确定,瞧着自家婢女这么忠心,又赶紧安慰起她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165章 300%的利润

    贞观三年八月初一,这一天被历史称为华夏扩张的转折日。

    半个月前,王珏接到黄文让墨家转交的来信。信上说,颉利可汗在他和赵德言的怂恿下对突厥实施一系列严法措施,此举早已弄得百姓与各部落首领们怨声载道。

    黄文提过几次进攻大唐,开始颉利是拒绝的。然而有他和赵德言的鼓动,颉利已膨胀得同意对边关用兵。关于颉利要攻打城池的消息,已被黄文托墨家传达给李绩安排在边关的亲信。信上主要说,以此事件为违反盟约的理由,相信他们师徒不日就能相聚。

    从620年颉利继位,他开始屡次带诸部袭击大唐的北部边城,再到渭水之盟的趁火打劫,李世民和颉利不得不说的故事可以写本相爱相杀的小说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恨不得咬死颉利,然而在突厥连年天灾的时候大唐也有灾,那会儿李总穷得叮当响,实在是有心无力。又有渭水之盟签的盟约在,李世民再不要脸也不敢率先背信弃义。

    由于大唐有王珏带来的作物又在蝗灾时做出正确应对,旱灾眼看着也是越来越轻微,而突厥本就没从天灾中缓解过来,又有颉利的新严法,大家都觉得这是出战的好时机。似程咬金这种不要脸的人,已经嚷嚷过好几次要出兵了。

    人家老程说了,俺想打你就打你,要什么理由,俺的拳头就是道理!然而,李总刚找回点颜面,强忍住才没被嗷嗷得热血沸腾。如今,只等人为制造的理由到来,咱好在第一时间出兵。

    自王珏在武德九年末来大唐,抵抗旱灾的同时又要小心翼翼地给大唐做着改变,由于怕自己动作太多遭到他人猜忌,也怕改变的速度太过反而造成不利影响,她每做一件事情、每踏出一步距离、每下一个决定,都万分小心着。然而,这次她要抛开一切的小心与谨慎来拼一把,全因若此次运作得当对华夏发展将是个大跨步。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为了那300%的利润,便是冒着绞刑的危险铤而走险又何妨?!

    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王珏站在山上俯视着官道,她旁边是同样表情严肃的王熙然和孟襄,三人的身后是墨云和百家派弟子们。

    由于王珏心中早憋着一股劲想大干一场,她对弟子们的武艺训练从未停歇过。关于黄文的来信内容,以及自己对这场战争与战后的打算,她在同王、孟商议的同时,从未避讳过弟子们。也因此,连小小的武照都变得勤勉起来,房遗爱更是整日严肃着脸猛训练他的大弟子。

    来了!!!只见三匹快马从官道上经过,那马上之人明显是士兵打扮,这应该就是他们等待多日的边关报信之人了。

    王珏回过身,对众人作长揖,“我从不说矫情的话,今日只对大家说声谢谢。未来的一年中,计划但凡出什么差错,大家都要跟着受连累。”

    孟襄洒脱一笑,“我们墨家先祖在战国时期,游走于诸国都没完成的愿望,有望在我们这一辈实现,无论是我还是长老们亦或是墨氏门徒,大家都激动异常。如此,那后果是好是坏便由大家一同承担吧。”

    王熙然内心则更复杂,她在王家待这么久,前些日子听王珏说出计划竟不惊讶,只是内心叹息道她终于出大招了。汉末战乱、魏晋黑暗,王熙然所经历看到的惨剧不在少数。得到与放弃这样的抉择他做过无数次,只要这次竟让他麻木的心沸腾了。

    以李承乾为首的百家派弟子们什么也不说,只是坚定地看着王珏,他们自是以老师为首来行事。名垂千古还是乱世恶人,他们全都问心无愧。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随着三个士兵快马进城,一路嘶吼着奔向皇宫,百姓们变得躁动起来。天下初平,又要打仗了?

    鸣鼓声响起,那些早因李绩禀报而知道内情的官员们,迅速穿起朝服往皇宫赶。自得到消息,他们跟王珏一样,等待这日已等得急切难耐。

    虽有不知情的官员神情紧张,但瞧着李靖等主战的武将都是面无慌色,那些在街上不安讨论的百姓们才稍安心。住在长安的官员们刚进宫,王珏这队快马赶来的人便出现在了城门口。

    百姓们见到王珏和孟襄似找到主心骨,他们瞧着王珏这队人包括太子在内都做武人打扮,更是放下几分心来。因着他们的打扮,有百姓上前问道:“王县伯,边关要有战事了,你们可是因为此事而来?”

    王珏自来到大唐她已经很少显露末世时的疯狂,然而她这几日就像解放天性一样控制不住自己。此次她并未像往常一样下马,而是坐在马背上大笑道:“我们欲进宫拜见圣上,请战!突厥人来得好,渭水之仇也该有个了解了!”

    看着那队人策马奔腾离去,百姓们站在原地咽着口水久久无法动弹。那肆虐的眼神与狂放的风姿竟是平日温和的王县伯,再有同来之人的满面战意,他们…应该不用担心突厥人打进来了吧?回想起劫法场那日的血腥,咱还是回家吃饭去吧。该担心的绝对不是他们,而是突厥人!

    宫门守卫都是上过战场的,便是如此今日也有点受不住刺激了。方才程咬金轮着大锤子笑得他们耳膜疼,又有李靖浑身肃杀之气,总之武官们一个比一个凶残,小部分文官们则是眼放精光兴奋得不行。

    他们刚缓解过来,就遭遇了王珏这队人。特殊时期,之前那些都是轮着武器进去的,这批人里又有太子殿下也握着手中剑咬牙切齿,守卫们可不敢给自己找不痛快,赶紧让开宫门放他们进去。

    方在殿门口下马,就听到程咬金的嚷嚷声:“颉利言而无信,圣上何必还要遵守那个盟约?您若不说出个理由来,俺老程第一个不服!”

    程处默在殿外听得直拍巴掌,他爹果然有本事。这样的戏码演出来,竟然毫无违和感。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想出兵,就跟大家都知道刘邦要称帝一样,然而这种事情往往不能自己说出口,必然要别人提起再再接连拒绝,最后方为难着应承。

    就是俗话说的当□□还想立牌坊,得立够牌坊后再显露□□本色。

    大家把兵器交给门口守卫后,由内侍通传着走入大殿。程咬金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地瞪了王珏一眼。真讨厌,他刚表演一半,抢风头的人就来了。

    李世民本就想跟王珏商议此事,亦想让墨家给出点武器。瞧着这会儿俩人竟然一起来了,李总隐晦地给了李承乾一个赞赏的眼神,以为是他将此二人鼓动来的呢。

    拜礼后,李世民直言问道:“突厥违背盟约进犯边关,你们二位对此事怎么看?”

    孟襄自然知道李世民图他什么,他们墨家本来也是想帮忙,故此爽快地说道:“我会带着门徒及武器一同出战,到时还要与诸位将军多配合。”

    有墨家的武器自然对战事有利,武官们赶紧跟他回礼搭话,连李靖这个常年面瘫脸都试图扯出笑容来。李总对他的回答简直不能再满意,说帮忙一点儿也不含糊,问他怎么看人家直接跳跃到打仗那个步骤了,主战之观点不言而喻。

    想到此处,还得多亏王县伯促成百家出世,这不是到用人的时候方知谁是懂得感恩之人。见李世民看着自己,王珏昂首道:“机会难得,仗自然是要打。然而,圣上可想过战后的事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微臣不想到时以此理由行事,遂决定还是提前商讨好免得之后有分歧。”

    我去,这个更会聊天,跳跃度也更大。听人家话里的意思,她要参战的事情似乎早就定了一样,还没打呢又往战后说,会不会过于托大了?

    程咬金却对此说法很赞同,最好把事情都交代明白,省得来回请示在路上浪费时间,有时甚至会耽误战机呢。先帮王珏说点好话,待会儿也让她帮忙劝说让咱出战。没办法,狼多肉少,程咬金实在没把握圣上会派他去。

    “我觉得王县伯说得非常有道理,还是把事情都安排明白最省事儿。”

    李世民快疯了,他原本还挺开心,然而先是武官轮番叫又是王珏和孟襄大跳越,看这下笔如有神的起居郎,李总心里简直是在滴血!说重点,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重点,你们不说、起居郎不记,那咱在历史上的功绩要怎么算?!

    李承乾瞧着他爹那便秘一样的眼神,只得往出一站巴巴列举了六条出战突厥的理由。

    “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此其三;塞北地区经年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此其六。”

    好,不愧是他的继承人!李世民听后激动得直拍巴掌,差点没扇到自己脸上。

    待李世民激动的情绪缓和后,王珏严肃着脸再次上前。有几人看着她的表情,脑中不由回忆起几年前山顶问策的场景,看来今日又要有劲爆消息入耳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承乾列举的六条原本是张公谨的上书内容,被我拿来放在李承乾身上了,具体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第166章 为子孙计

    “敢问圣上,若此战得胜,您打算如何安排突厥?”

    啥意思,有点儿没听懂。不止李世民这个反应,大臣们闻得此言都疑惑地看向王珏。见王珏并未再出言,怕李世民回答错丢脸,程咬金瞄了一眼激动记载的起居郎,他站出来说道:“打完仗之后扶持一个新可汗上去,只要那人心向大唐,他们自然就安分了。”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道理!大臣们先是赞扬地看了一眼程咬金,而后将视线再次移向王珏,齐齐等待她的下文。见王珏挑眉,唇边勾起一抹嗤笑,便知她的想法果然与大家不同。李世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程咬金,真是朕的忠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