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成本很高
    李安就这么静静的听着,听着大臣们的谈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今夜的主角就是李安,所有人都将围绕李安而转。
    “这个电报机还需要电线连着,若是短距离的还好,若是距离太远,实在是太浪费了,还是无线的好,也不知多久能研发出来?”
    “区区电线算得了什么,铁轨铺的那么长,不也是照样铺设了,只要是对朝廷有大用的,投入大一些也没啥,待李侍郎研发出无线的,不就好了。”
    “没错,没错,有线的都研究出来了,无线的还会远吗?到时候,不论身处大唐何地,都能够及时的联系,这太方便了。”
    “电报机滴滴答答的,只有经过训练的人才能使用,普通人根本就玩不了,还是直接通话方便一些,听李侍郎说,直接与千里之外的人通话的机器,也能研究出来,真的很期待这一天啊!”
    “是啊!是啊!若是真的能与千里之外的人通话,那就太方便了,想想都觉得激动啊!”
    “不过,这么厉害的机器,造价一定很贵,普通的贫民百姓,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只有朝廷的各个重要衙门,才能有这个机会使用这样的机器。”
    “没错,没错,如此国之重器,也只有朝廷才用得起了,也只有朝廷有这个财力了。”
    一众大臣继续谈论道。
    这些议论自然全都传到了李安的耳朵里,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李安表面没啥表情,但内心却是连连摇头,在这些大臣看来,电报机是很厉害,很高级的设备,其实,只要普及了之后,这也就算不了什么了,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用上。
    当然,电报机不是电话,不是什么人都能操作的,普通老百姓若要使用的话,只能花钱拍电报,如此,要传达的消息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到指定的人手中,这比之前的送信方式快捷多了,可以让老百姓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另外,在成本方面,肯定要比传统的送信方式要廉价的多,普及起来还是很有市场的。
    在后世的电话普及之前,人们互相通信的手段要么是写信,要么是拍电报,事情不紧急的情况下,自然是送信了,而若是事情紧急的话,一般都是拍电报的,价格稍微要贵一些,但速度更快,消息可以很快让对方收到,而寄信的话,有可能大半个月才能收到,会很耽误事的。
    其实,送信的成本之所以更低一些,那是因为大量的信件都是一起运送的,而且,有朝廷在其中承担损失,若是专门将一封信单独送到千里之外,那成本就太高了,远远超过发电报的成本。
    大唐的送信机构还不发达,写信的人也不是很多,如此,这就造成了送信的成本居高不下,还非常的耽误时间,在电报机已经被发明出来的当下,采用原始的送信手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要大规模推广电报传信才是正道。
    当然,此时的电报机还不够成熟,要进行完善之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配置,到时候,大唐的每个县城都装备一定数量的电报机,各种消息可以直接传达到各个县城,而由各县把消息传到各个村落,一天的时间是足够的,除非那些偏远和交通不方便的地区,才会耽误一些时间。
    还有一点就是无线电报机要尽快研发,大唐的疆域实在是太辽阔了,若是到处扯线的话,不但对电线材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安全保障的压力也很大,若是有人把电线给截断,那么,通信岂不是就要彻底瘫痪了,这一点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可大唐的天下这么大,沿途不可能到处设防,偷窃电线的行为是很难得到根治的,而只要出现这样的情况,通信就会中断,所以,为了通信的稳定,大规模普及电报机的前提,就是要发明能够长距离传输的电报机。
    当然,无线电报机也是有局限性的,就算是最厉害的无线电报机,也不可能传播上万里的距离,最多也就是传播几千里罢了,可这已经是足够了,只要有中继转接,消息就能够传播到需要的地方。
    试想一下,当大唐的每个县城,都拥有一间摆满电报机的机构,大唐的消息传递,将会变得多么的便捷,老百姓的生活又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安这边还在憧憬,多名大臣便围拢了过来,他们搬起小板凳,坐到了李安的旁边,反正皇帝还没来,他们过来询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情况,也算是一种生活的消遣。
    “李侍郎,可以直接通话的机器,什么时候能够研发出来啊!”
    杨国忠首先开口询问,其余大臣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李安,表情之中略带期待。
    “这个,应该快了吧!具体的时间我也拿不准,总之,不会很长时间的,一定会让你们用上的。”
    李安开口回答道。
    对于研发电话机,李安是非常自信的,因为电报机已经成功了,电话机自然也就不远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够研发成功了,而只要电话机研发成功,大唐的通信就会更进一步,也会更加的方便。
    而将这两者混合在一起,搞出无线通话机,那就更牛了,倒是想将其逐步小型化,那岂不就是简化版的手机么,想想都觉得兴奋啊!
    “若电话机很快就能搞出来,那么,电报机就没有必要普及了吧!而且,这还是有线的,容易被人破坏,尽快研发无线的机器,然后再进行普及,这样应该会好一些。”
    陈希烈开口说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道:“左相想多了,电报机的产量是有限的,待第一批的电报机普及到京城附近的城池之后,估计无线的就能成功了,然后继续普及,再继续研究更好的机器,就这么一步步的更替和普及,这才是正道,若是一味的等待,则永远也无法普及,毕竟,研发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先进机器,永远都不会出现最好的机器,因为之后会更好。”
    “还是李侍郎说的对,一边研发更好的机器,一边适当的生产已经研究出来的机器,这样一来,既不耽误使用,也不耽误研发,真是两不耽误啊!”
    “这个机器的成本是多少啊!是不是很贵啊!”
    “这个还用说,肯定非常的昂贵。”
    几名大臣说道。
    李安开口回答道:“这个机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仅是研发成本就几十万贯,是真的不便宜啊!”
    “几十万贯,有这么贵,这也太贵了吧!”
    “是贵了点,不过,这个机器能把消息传到千里之外,这个就值了,花再多的钱都值。”
    “这仅仅是研发成本,制造成本一定更贵吧!”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制造成本也不便宜,一台机器需要五千贯,不过,这是因为机器里所需要的好多零件都是新研发的,产量太少导致的,若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小零件的成本就会被均摊,成本就要大大降低,如此,整台机器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一台机器制造成本就有五千贯,若是制造一百台,均摊几十万贯的研发费用之后,每台机器的总成本大约需要一万贯,果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此说来,研发直接通话的机器,肯定更贵一些了。”
    “是啊!这样的机器太贵了,不过,也是非常的实用,如此,就算再贵也一定要研发,还要大规模的量产,尤其是边关地区,一旦有紧急情况,通过骑马坐车要好多天,甚至,最远的需要半个月才能收到消息,有了这样的机器,可以随时得到消息,也可以随时把朝廷的命令传过去,可以节约一来一回的时间,如此,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所有的大臣都看得出来,电报机在各个方面都拥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军事方面,可以及时的把敌情传到朝廷,在朝政方面,可以把朝廷最新的政令传达到边远的县城,在救灾方面,可以让朝廷迅速掌握各处的受灾情况,而在商业方面的应用就更加的意义重大了。
    毕竟,其余几个方面的运用频率是不高的,而在经济领域,只要朝廷肯放开,运用的频率将是极高的,尤其对于很多做全国性生意的大商人来说,信息是最值钱的一样东西,只有及时掌握各个城池的商业信息,才能及时做好调整,让自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李安看向身旁的几位大臣,开口道:“诸位说的对,电报机对大唐朝廷极为重要,花再多的钱也要普及,而且,电报机的投入虽多,但可以把钱挣回来的,而且能挣很多钱,三五年回本就不是问题。”
    “哦,李侍郎有什么打算?觉得该如何回本?”
    陈希烈开口问道,其余的众大臣也都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向李安。
    李安笑了笑,开口道:“诸位都忘了铁路吗?朝廷铺设铁轨花了多少钱,制造火车又花了多少?可现在铁路是挣钱的啊!若不是铁路局的贪腐,铁路挣钱会更多的。”
    众大臣一听,似乎都明白了,嘴角带着笑意,神情颇为高兴。
    “李侍郎的意思,是要让大唐的商人和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然后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就跟买火车票是一样的。”
    陈希烈开口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其余的大臣,顿时都是先惊讶了片刻,然后,便非常认可的点头,在他们看来,电报机要想回本,就必须将其民用,让全大唐的老百姓,为研发电报机买单。
    在这其中,最让大臣们看好的就是商人了,因为商人都非常有钱,而且,商人们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也确实需要及时的联络信息,以往,商人们联络各地的消息,只能依靠人力,派遣心腹之人去各地查账,甚至亲自去各个城市的市场上转悠,从而了解各地的情况和商品的需求。
    若是发现一个地区急缺某种商品,便会立即赶往这种商品的产地,购买大量的货物,然后运输到需要的城市,从而大挣一笔。
    可发现商机的商人未必只有一个,若是别人早一步发现,并早一步把货物运输到急缺的城市,那么,当这个商人再把货物运到目标城市的时候,可能原先急缺这种商品的城市,已经不在缺少这种商品了,甚至,还有可能过多,从而造成价格的持续暴跌,让这个慢一步的商人损失惨重。
    而若是这个商人在发现某个城市急缺某种商品之后,不是自己辛辛苦苦的跑去产地进货,而是拍个电报过去,让远在产地的属下去进货,那么,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从而有可能抢先一步把货物运到,甚至,在原料产地的属下,在得到指令的时候,还可以及时与商人沟通,告诉商人,产地的商品价格也涨了,好多存货都被一扫而空,并运往急缺的城市,如此,商人马上就会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早一步下手了,自己若是继续买这种商品,那就会挣不到钱了,只有放弃这个生意才是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就是电报机对商人的巨大作用,有了电报机及时传递消息,可以让商人更灵活的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避免让自己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让自己可以更轻松的挣到更多的钱财。
    而因为一个重要的消息,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大,甚至,可以让商人避免几万贯的损失,所以,对于拍电报的费用,商人们也不会太在意的,甚至一出手几万贯都不会皱一下眉头,而大唐的商人何其多,若是所有商人都去频繁使用电报机,那么,研发的费用,很快就能够收上来,也就是说,商人的参与是电报机成本能否收回的关键因素,只有大量商人愿意使用电报机,电报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才能够很快回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