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6 丧事
    “阿萝,这件事为父考虑好了,你可以给你那位朋友答复说,事到如今建平侯府想置身事外已不可能,但是我姜骅一介布衣,况且与那边又是同宗,对方狠下杀手我却也不忍以牙还牙,所以……”

    姜骅顿了顿,脸上带着做某个重大决定的凝重和谨慎,最终才一字一字缓缓说道:“感念这位朋友救护我一家性命,他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尽量满足,但真刀真枪去和北宅一门相拼,这等手足相残的事情我姜骅是不做的。若是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大不了,舍生取义,我也要全了宗族的体面。”

    这是姜照被叫到父亲书房后,父女两个关起门来说的话。

    姜照认真听着父亲的言语,随着父亲说,她也在同时体会出了字面之外的意思。待得父亲说完,这番良苦用心和权衡她也全都明白了。

    “爹爹,您已经决定了吗?”

    “是。”

    “好,女儿这就给那边传话。”姜照望着父亲的眼睛,认真说,“无论您做出什么决定,女儿都会无条件支持您。女儿和您的心思一样,都是为了在这局面里保住一家平安。”

    姜骅深深叹口气,可眼底也有骄傲欣喜的神采,欣慰地看着女儿说:“有女如此,是为父这辈子最高兴的事!阿萝,你要记得,不只是保住咱们一家的平安,还有姜氏全族。北宅硕鼠之辈,护佑宗族的责任就在我们肩上了。无论宗族之中谁对我们好或坏,只要不是如北宅那般狼心狗肺,那么我们身在族中,生来就带着手足相携的责任。”

    说罢,目光转向墙边落地大书架上的垒垒卷册,又道:“我们家中从你祖父祖母起,崇尚的就是道学,清静人生,无为而治,求的是超脱和超然,对外头世俗之事、世俗之礼并不那么看重。可是阿萝,到底我们还是生活在俗世,和与世隔绝的隐者不同,人之一生,总有许多困局要处理,有许多责任要承担。”

    姜照知道这是父亲借事感怀,也是和她谈心,从小到大父亲对她的教导就很少用严厉严肃的方式,而是如朋友般交谈。

    “爹爹,我明白。女儿一年以来所做的一切,出格也罢血腥也罢,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和您的目的一样。”

    父女两个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因为彼此都明白对方的意思,无需再多说什么。

    姜照回去就按着约定的隐蔽方式给吴长明的人送了信。当然是口信,因为关系到全家命运,即便是对对方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但姜照也不想有任何字面的东西落在对方手里。

    前来接口信的依旧是那个女子,听了姜照的转达后妩媚一笑,抱了个拳,“我先替主人多谢姜四小姐和贵府。有了您这一遭,咱们一系在那边的分量会重上不少。”

    见对方这样坦诚,毫不隐瞒地表达出背后的好处,姜照心中感到很舒服,也笑了:“彼此相帮,无需多说。况且对我们而言,性命得救是最大的恩惠,能为吴大人做点事荣幸之至。”

    女子再不多言,告辞转身。

    “还未请教姐姐贵姓?”姜照叫住她。

    女子笑道:“贱名不值一提,跟了主人后我叫黄蝶。”

    “那么,黄姐姐,多谢奔波。”

    黄蝶笑笑走了,对这声黄姐姐不置可否。她肯定不姓黄,姜照这样叫不过是图个方便,而对方的态度显然也未把名字当回事。倒是姜照敏锐的体会出,叫了对方姐姐后,黄蝶对她的态度不似那般公事公办,有了一点点缓和。

    姜照知道,似黄蝶这样认主做事的人,其实骨子里都有几分江湖傲气的,与之交往时能给予一些尊重,才能得来对方的不排斥。

    送走了黄蝶,姜照一个人坐在房里静静思量以后,叫下人不要打扰。

    父亲的决定如此,她也要随之适时改变以后的规划。

    以前,她和父亲的态度都是明哲保身,知道外头局面复杂,远远的看着置身事外就好了,当时主动推动朝廷查暗田也不过是为了在大势中借势打压姜驷,后来及时抽身事外任由外面纷繁变化,继续保持只看只听不伸手的态度。至于后来,惹来皇家发赏给老夫人过寿,除了当时借势震慑一下北宅和可能潜在的敌人,事后也没有做其他举动。建平侯府在世人跟前的态度很明朗,祖辈荣耀都已过去,现在的子孙不打算介入朝堂,但若要惹我,需顾忌我府尚有余威。

    然而变化总比计划快。

    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建平侯府在今年不管以什么方式进入了皇家人的眼睛,或被认为低调也好,别有用心也好,经过姜萱龄主导的这场刺客闹剧,都难以再独善其身了。既然被卷了进去,再躲避也不是办法,只能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就算被人当作棋子用,也不能做一枚随时可弃的棋子。

    姜照知道父亲的那番话早已决定了自家以后的路,从避到不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之前一定经过了十分艰难的思虑抉择。对方要利用藩王府刺杀建平侯府这件事,涉及皇族乃至朝局斗争,弄不好就是血雨腥风,父亲的态度很明确——可以顺应对方的意思,但却不会主动参与其中。

    至于说不忍手足相残,不过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个托词。

    到了现在,姜照已经确定吴长明背后是四皇子,建平侯府算是和唐国公府朱家的三皇子一系彻底站在了对立面上。

    既然站在了对立面上,有些事就得随之改一改了。

    ……

    腊月很快过去,春节到来,冬意消退。

    到了正月底的时候,姜照院子墙根的几株山薇已然吐了新芽,嫩嫩的小花苞顶在枝头上,迎着暖阳随风轻摆。

    “今年春天来得晚了些啊,每年这时候花都开了,这才打花骨朵。”杜嬷嬷坐在廊下教白鹤用针线,眯着眼睛看花。

    姜照也坐在廊下,看丫鬟们走来走去做家务,手里捧着一杯清茶。这是她难得的轻松时刻。之前忙碌了一个来月,连新年几日都没休息,到现在才刚刚把手下的局面调整理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她准备休息一阵子,然后再继续筹谋别的。

    前院却来了传话的小丫头,“四姑娘,北宅来了人,老夫人召您过去。”

    夷则笑骂那丫头:“话都传不清楚!北宅谁来了,有什么事?”

    小丫头道:“是个我不认识的婆子,好像是来送信的,老夫人叫老爷太太和四姑娘都过去呢。不过派我来的翠翘姐姐脸色没变化,四姑娘别着急,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夷则道:“这还差不多,像是个传话的。”顺手赏了小丫头几个跑腿钱。

    姜照笑着站起来,把杯子递给丫鬟,稍微整理一下衣衫就带人往祖母房中去。她昨日就接到北宅二房王氏的消息了,说大夫人贺氏怕是过不去这两日,大概是那边派人来知会一声吧。两边再交恶,该走的礼节北宅还在延续,维持所谓的脸面,小事一桩,去看看就是。

    果然,到了祖母房里,廊下站着一个脸生的婆子,看衣衫是北宅的,但料子很粗陋,想也不是北宅得脸的。现在往侯府来是个危险差事,那边的仆役们避之不及。

    姜照路过时随口问她:“你来什么事?”

    那婆子正出神,冷不丁听见声音,抬眼一看认出是姜照,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口中回话还有点结巴,“四、四姑……请四姑娘安!奴婢……奉命来给二老太太送信,我们大夫人不、不行了,郎中说最多过不去今天午时……”

    意料之中的事,姜照懒得再听啰嗦,径直进了屋,身后那婆子身子一软就坐在了地上,倒让姜照非常奇怪。她也没说什么没做什么,怎地婆子吓成这样?难道天生胆小?

    她却不知道,因为刺客那晚的惨叫声,侯府里下人都已经非常怕她了。事情隐约传到外面,再被人胡乱猜测、添油加醋一番,现在外头人早把建平侯府四小姐当成了洪水猛兽,说她是个煞星。

    姜老夫人找儿孙们却不是重要事,只告诫大家说:“北边送信来说贺氏不成了,咱们早已和他们断了关系,明面上的礼节也不用做,你们谁都不要去走动。”

    姜骅点头:“儿子明白。”

    程氏跟着道:“这段日子我会约束下人,不让谁沾染那边。”

    婚丧嫁娶等大事不参与,那就是彻底和这家断了来往,彻底地绝交。姜老夫人的态度,也正是姜骅父女两个商定的态度。既然开始了,那就清除彻底,不要掺杂不清。

    于是,当日下午,北宅传出主母贺氏病亡的消息,前去吊唁的人家不多,都避着官路不顺的姜驷,但凭着不多的吊丧人,姜家两府真正绝交的事实也传播开去。从老夫人寿宴起对此事抱有怀疑或观望态度的,到了现在也知道,两边是水火不容了。

    因为姜驷在京中失势,也有那不知情的人议论建平侯府落井下石,但旁人的流言动不了姜照一家的心境,她们根本就没把外界的口舌当回事。

    让姜照意外的是北宅的二房王氏,竟然在这个时候,说服丈夫携家带口脱离了北宅。

    他们一家在城南靠近建平侯府的地方赁了一处小院居住,看那搬家的速度,显然是暗中计划有一段时日了,趁着北宅混乱的当口一下子溜了出来。搬家当日晚上,住处还没收拾好,王氏就领着丈夫前来拜见姜老夫人,带了一些礼物,说是来探望长辈身体。

    春节时两边都没走动,这时候来,显然对方是在表明立场——他们虽是北宅的,可从此以后就和南宅一系了。

    姜照陪着祖母跟王氏拉家常,许久王氏才告辞离开。姜照回到院子后,杜嬷嬷上前来禀,说那王氏的陪嫁嬷嬷,也就是她的干姐妹,私下来找她说了好多话。原来,王氏之所以这么快脱离北宅,是因为觉得姜驷可能知道她和侯府暗通款曲的事情了,为了保命,不管是否属实,她立刻逃之夭夭。

    “她真沉得住气,方才在祖母那边可什么都没说,聊的全是家常,私下倒让下人来传话。”姜照无奈笑笑,也很佩服王氏的当机立断,“她有什么要求吗?”

    杜嬷嬷道:“她听说咱们训练有护卫,想让咱们分几个过去,替她守着宅子。一应吃用月钱她都包了,不让咱们费心。”

    “这好说,是今晚就要的吧?不然她不会这么急着来。”

    “正如姑娘所想。”

    姜照便让人去给蒋三郎传话,让他协调十个护卫先过去,守过今晚。

    到了第二日,姜照又亲自去了一趟那所小宅子,喜得王氏几乎倒履相迎。姜照对她说:“二伯母一家委屈住进这里,和我脱不了干系,我若不能护得您平安哪还有脸见您。昨夜匆忙来不及,今天我过来看看宅子前后,也好告诉护卫们哪里需要重点守护,该怎么轮值交接。”

    她今日又带了十个人,当下也不啰嗦,把宅院结构看了仔细,然后正式把护卫们交给王氏,并承诺护卫一应用度依旧是她出,不用王氏破费。

    王氏连连道谢,走时亲自把姜照送到了二门外。

    姜照安慰她说:“您不必太担忧,姜驷他现在自顾不暇,有些事您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总之安心住在这里就是。便是万一有事,两边离得近,这二十个人不够用还有府里许多人可以赶来帮忙。您在外头读书的孩子也不必担心,我自会找人照拂。”

    之后姜照又知会了祝寿和黄蝶等人,让他们也帮忙看顾一下,此事便罢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远在京城的姜驷得知庶弟一家脱离府第后,火是发了,但到底也没做出什么事来。侯府派去的护卫的作用,震慑更多于保护,宣告了这一家子是侯府护着的,对现在火烧屁股的姜驷来讲,他是万万不敢再动心思。

    只因姜萱龄派刺客一事早在去年腊月就有了严重的后果,四皇子一系借机发难,因那藩王正妃和唐国公府有远亲,把三皇子也拖下了水。

    皇族上层的博弈不会那么简单,三皇子伤不到筋骨,但要平息这场无端出现的乱子,也是颇为费了一番精神,耗损了人力物力。这无辜受罪的火气,自然要在姜驷身上发出来。于是本就霉运连连的姜驷,这番更受了严重的打击,吏部那边暗暗传出的消息,似乎再贬他的公文已经在走了,只是早晚而已。

    这种情况下,姜驷还怎么敢再节外生枝?也不得不说王氏是个挺果断的女人,竟在丧事中脱府,真不是一般妇人可做得出来的。

    贺氏丧事办得并不隆重,姜驷的情况不好,姜驷对她更不好,所以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草草了事。出殡那日姜照出府去了一趟街上,等在丧仪队伍要路过的街口,远远看着一片白从远处缓缓靠近。

    队伍很短,棺材也没有多贵重,只是寻常货色而已,以贺氏日常的讲究来说这棺材实在太不符合她的心意了。她的长子原本一直跟着姜驷在京中,此番赶回来奔丧,骑着马随在送灵队伍里,脸上并没什么悲戚之色。

    姜照的车停在十字街口,隔着车窗目送队伍远去。她看到那不熟识的大堂兄往这边看了一眼,知道他肯定认得出侯府的马车,可从他脸上却看不出任何包括仇视、嫉恨等表情,反而还有忌惮,似乎很害怕似的。娘没了,爹贬官了,当儿子的却这副样子,真还不如姜萱龄,起码还有胆子派刺客。

    行灵队伍远去了,姜照也就打道回府。

    她并不是来吊唁什么,只是以平静的心态,想来看看前世的仇人最后的场面。

    想当年,她死在废园里,姜芙龄母子可都活得好好的,这一世斗转星移,局面反过来了。

    姜照已经懒得再对这种转变做什么感慨,日子流水一样得过,一切都是向前的,她很满足很踏实地朝前走着,已经不屑于把北宅一众当敌人了。他们不配。

    “阿萝,慧信师傅说燕儿戾气太重,如果咱们舍得,她带着她在外面修行一段,可能效果比现在好得多。”

    姜照回家的时候,见了祖母,听到祖母这样说。

    慧信师傅就是请来府里讲经的女尼,红芍轩出事那晚她正好在姜燕那边,避过一劫。佛家人讲缘法,因此慧信师傅觉得她的避劫和姜燕脱不开关系,两人既然有缘,她就愿意多在姜燕身上费些心思。

    “这是好事。”姜照觉得庶妹心思狭隘,而且有时偏于诡计,和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不无关系,若是能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心境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你也觉得是好事吗?”老夫人说,“我也这么认为,只是有些舍不得。之前我亲自问过她了,燕儿自己也想出去生活一段日子。”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