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24章上山拜神得丹炉(1)
坐在车上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闹腾了起来,杨姗姗问道:“哥你这辆车多少钱?”
杨毅云笑笑随口道:“二百多万吧!”
顿时让两个小姑娘长大了嘴巴。
“哥这也太贵了吧~”
杨毅云笑笑道:“以后等你开学,哥给你买一辆跑车~”说话的时候杨毅云满脸是笑容,在之前吃饭的时候,妹妹说她考上了古都大学,居然和自己考进了同一所学校,其实他心里清楚妹妹是因为他在这所学校的原因。
也说明她学习很好,很刻苦用功。
三人聊着天,不知不觉进村了。
回到了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杨毅云心情大好,这里虽然是偏远的山村,去县城都要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但却有山有水,有童年……
上扬村仅仅又不到三十户人家,却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山村。
四季分明,生活虽然艰苦但却能自给自足。
村里虽然人家少,但是追溯村史可不简单,从古到今都流传中各种各样的故事,从神话故事,到将军秀才等等,出过不少人物。
在旧社会上扬村还是进入巴蜀的一个古道歇脚点,这里的地理位置是三省交界,靠近巴蜀门户,古时巴蜀丝绸锦缎出川,入西域上杨村就是第一个歇脚点。
整个村子依旧保留着大部分的古老的木质阁楼建筑,是泥砖和木材混搭所建,虽然看起来很破旧了,但却很有历史气息。
杨毅云家整座院子在解放前就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听奶奶说过祖上还是地主户,解放后打地主,杨家大院分成了三个院子,分给了三户人家。
为此听说祖上哪位最后一位地主老太爷一病不起,嘴里喊着丢了祖宗家业,郁郁而终。
到现在,杨毅云家里三座房子,都还是哪个民国期间所建的老房子,走进去很大,但却烟熏火燎的很难看。
村里有钱的人家都已经将古老的放在拆除,换上了红砖房和平房。
这在研读历史系的杨毅云来说就是在破坏历史建筑,很心痛。
下车后,他看着已经拆掉了一般,还留着一般,新旧合成的村子房屋,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将整个存在的建筑全都承包下来?
一来保留了原来古风的建筑,二来,也能做一些投资不是?
现在一些艺术家,就喜欢乡村的恬静,有些地方搞旅游开放,专门去建造仿古的农家艺术村,去招揽艺术家去创作,每年的收入非常可观。
而上扬村有历史气息的自然底蕴,稍加改造复原,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能给乡亲们带来收益,话能保留村里的古建筑。
这个想法越想越有可能。
既然村里人都不喜欢住破旧的房子,那他就重新选在一块地,给村里盖小楼,将他们的老房子换下来,改造农家艺术村~。
做这些事情无非就是需要钱,现在他不缺这点钱,既然能做,也能改村里人创造收益,何乐而不为?
心里这样想着,杨毅云带着妹妹下查回家,一路上走去,但凡碰见的都笑着打招呼:“云子回来了~”
“云子出息了,车都开上了~”
杨毅云也大爷大妈叔叔婶婶的一路喊过去,他很喜欢这种家乡人的淳朴。
到家门口的时候,老远就看到了已经听到声音的奶奶小跑着走大门出来,老远就看到杨毅云:“云儿~”
喊叫了一声声音有些颤抖。
“奶奶~”
杨毅云快步跑过去,将奶奶一把抱住。
“好好好,奶奶的大孙子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昨天晚上奶奶还和姗姗念叨你。”奶奶摸了一把眼泪,高兴的说话。
看着奶奶满头的白发,杨毅云心里酸酸的,奶奶这一生拉扯他们兄妹太不容易了,家里前前后后都靠她一个人撑着。
扶着奶奶进屋的时候,杨毅云特意用真气检查了一边奶奶的身体,发现她全身到处是毛病,老寒腿关节炎,眼睛也老花了~。
既然上天给了他修真的本事,首先他就要让奶奶长命百岁,将她的身体调养的健健康康,让她长命百岁,杨毅云可不希望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发生。
就算是和天夺命,他要将奶奶留在身边好好侍奉几十年,她这一生太苦了。
和奶奶说了一会话,她就笑着说道:“云儿大孙子好好休息,奶奶这就给你去做你爱吃的阳春面。”
说完对着一旁的杨姗姗道:“删丫头别打扰你哥,过来帮奶奶烧火,给你哥做饭。”
“奶奶你真偏心,我从学校回来一次,你都不该我做好吃的,哼!”
“谁让你的女儿身,早晚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人,我大孙子可是奶奶的心头肉。”奶奶笑着说话拽着姗姗就去做饭了。
“奶奶我不理你了~”
“行了,你也是奶奶的心头肉,奶奶说笑呢!”
看着奶奶和妹妹斗着嘴走出去的身影,杨毅云心里感到了莫名的空明宁静,一瞬间似乎看到境界有所增长。
修真之道,不仅要吸纳天地灵气,还要感悟天道。
这一刻的心境感悟,就是一次天道感悟,他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修为境界增长了一些,当然修为上还是炼气期二层,不过只要有足够的灵气,相信会对下一层修为增长很顺利。
杨毅云没有拦着奶奶去做饭,因为他知道,这是她老人家对自己的爱,吃上她亲手煮的一碗面,她在安心。
在农村,尤其是老辈人都有信仰,比如求神拜佛。
杨毅云的奶奶就是这么一位虔诚的人,放在现在的年轻人眼里着就是迷信。
可是杨毅云不这么看,他认为奶奶这一辈人求神拜佛算不上是迷信,而是一种良好的信仰。
因为,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比如祈求神灵保佑他和妹妹考上大学,保佑兄妹两身体健康等等……
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他们这一辈人对生活美好的愿望,因为她们求神拜佛往往都是带着对生活的美好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