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83章:内部审片
    激光打蚊子这种看起来吊炸天的项目,只要把技术架构理清楚,其实也并非不可能,至少现在已经能看到曙光。
    当然了,戚烈自己还不知道的是,现在他这套系统已经跟微软实验室那套方案完全不同,从底层架构说起,两者之间的差距压根儿就不在一个等级。
    反蚊虫防空系统(amad)几乎是比照着正规的防空系统做出来,使用四面盾三坐标相控阵雷达,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六组固定透镜/激光源。
    意味着什么?
    说时髦一些,amad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最高六个火力通道,更让人称奇的是这玩意儿没有载弹量限制,只要有电,那完全是无限火力。
    与之相对应,微软实验室那套玩意儿,现在感觉真的是弱爆了,具体是怎么回事?
    微软是利用红外线led灯发射出的光线和反光板之间形成光路闭环,再通过ccd传感器判断蚊虫位置,好处是成本低,坏处则是对场地要求高,反光板布置会相当麻烦,至于什么360度全向搜索,那就更不可能。
    不仅雷达系统落后,其实在火力通道方面也是如此,微软方案是单组透镜固定朝着某一个方向,因此只能在很小角度内调整方向。
    情况说白了,微软方案最多只能在一个很小的扇形角度区域内起作用,要想实现amad这种牛逼的多目标全向攻击能力。
    不,显然不可能!
    正是因此,微软方案才能够把价格控制在150美刀左右,amad为什么要好几十万人民币的项目研发资金,这绝非没有道理。
    如果后期设计定型,能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戚烈预计整套防空系统造价至少在十万人民币上下,这个很难再降低。
    两套方案对比,孰优孰劣,简直一目了然。
    暂时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把全套系统做出来,但戚烈还是挺有耐心,青科赛的国赛在四个月后,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
    2003年5月2日。
    时任军委大佬发唁电,哀悼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的海军361号潜艇70名遇难官兵。
    超级参谋部论坛当天因此事发生激烈争论,部分人员由于情绪过于激动,造成人身攻击,互联网作战中心对此事做出快速反应,对不规范发言的账号做出三天小黑屋处理。
    等到戚烈反应过来,才发现论坛秩序已经恢复,在专门的讨论帖当中,人们都能保持理性发言。
    也是因为此事,戚烈原本因为电影特效全部制作完毕而带来的兴奋也为之一淡,默默地保存文件到本地,出门到山顶空旷处。
    眺望远方,夕阳的余晖逐渐沉入黑暗,此时才明白:即便是重生者,戚烈努力奋斗,但一年多时间下来,他仅仅只做到独善其身。
    石大舟军衔虽有提升,但非典依旧在肆虐,虽然帝都跟花都两地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比上辈子更加有序,民间恐慌也控制很好,小汤山医院提前建成,但他终究是阻止不了.......
    此刻,戚烈深深地感觉自己的力量着实太过于孱弱,他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成语的含义,那便是:
    有心无力!
    直到夜幕完全降临,才再次回到公寓,默默地躺下,待到下一个周末,他将前往蓉城交付那部耗时八个月时间制作的电影。
    电影的名字没有并不算中二,由132那边拍板,定名《枭龙》
    名字听起来并不像空战电影,如果不注意,甚至还有可能被人们误解为魔幻电影,但人家屠吉达作为制片人都表示支持,他一个导演能有多大作用。
    倒是听说巴基斯坦那边没打算给电影用《枭龙》这个名字,一部名为《克什米尔上空的鹰》的电影已经在巴方电影院线展开宣传。
    电影送到蓉城那边,在132厂属电影放映厅,两个版本的剪切方案都要先后播放。
    片头比较短,只用了一分半的时间,没有使用任何跟正片内容相关镜头,片头全程展现了枭龙战斗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
    132方面允许戚烈拍摄了数控加工中心的精密加工走刀镜头,机身部装,乃至型架上的工人布线、蒙皮铆接.....
    仅仅一分半钟,片头就将枭龙原型机生产制造全程,那些各种充满科技感的镜头,全都一口气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同于歼七生产线那种落后面貌,生产枭龙原型机的厂房绝对是干净、整洁,所以整个效果是科幻十足,镜头表现也相当不错。
    戚烈按照记忆中的曲调,逆向出好莱坞著名的配乐工作室“两步逃离地狱”的成名作:《freedom fighters》
    片头曲整体感觉大气、空灵,伴随着曲子一分半钟的中间高潮部分落下,片头的枭龙也成形下线,最后再插入地面滑跑镜头来结束片头。
    如果单是拿出这一分半钟的片头曲来说,稍微再加几个起飞的镜头,甚至都不需要空中做机动,只要凑足两分钟,一部短视频宣传片差不多就可以交付,十万人民币到手。
    但现在不行,人家132把投资整整翻了十倍,那戚烈就得把质量效果做出来。
    片头结束,随后进入两个不同的剪切路线:
    微电影方案《枭龙》则是对接到了枭龙的试飞镜头,然后是巴基斯坦方面发来消息,要调用小批量生产的战机使用,之后才是转场到白沙瓦基地接任务,支援前线的地面部队......
    微电影《枭龙》的主角从始至终都是枭龙这款战斗机,所以只需要剪切空地支援、机炮扫射,以及后来跟幻影2000之间的空战,再加上公路降落。
    搞定!
    按照这种方案剪下来,前后三十分钟的场面效果,时间不长,但戚烈用上了所有高能镜头,燃爆全场!
    说白了,整体的感觉就是打打打。
    《枭龙》的剪切思路大概跟后来跟《红海行动》差不多,只不过微电影碍于素材不够和时长限制,所以没那么久罢了,但枭龙的作战能力却因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微电影放映结束,中场休息半小时,众人平复心情之后,再次进入放映室,这次则是《克什米尔上空的鹰》内部审片。
    依旧是相同的片头,但开场却变成一场发生在克什米尔边境哨所的夜间枪战,镜头充分展示出三哥特种部队作战的犀利风格,几乎是砍瓜切菜般灭掉小巴哨所。
    悲伤地气氛得到充分渲染,然后交代了巴基斯坦如何得知到前线出事,随即派出侦查小队,接着又是一波剧情杀之后....
    巴方开始有了充分重视,决定拿出精锐力量,使用特种兵前往对抗,并提出空地一体战方案,希望能得到枭龙战斗机的空中支援。
    院线版《克什米尔上的鹰》双方冲突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讲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很清晰。
    虽然因为投资原因,影片没有好莱坞枪战大片那么精细,比不上2001年的经典美式战争片《黑鹰坠落》来的眼花缭乱,但整体效果也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放映结束,132厂的观影人员表示满意,作为一部电影而言,整体效果还是比较不错。
    “去年的时候,我看过《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再对比今天这部《克什米尔上空的鹰》,两部电影至少处于同一水平线,甚至还可以略高一些。”刘正航在观影之后颇有感触,他给出的评价相当不错,很正面!
    《冲出亚马逊》做为大陆第一部现代军旅题材电影,在2002年收获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甚至排到了当年电影票房前十。
    《克什米尔上空的鹰》能够得到如此评价,戚烈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但还是抑制住内心,一个人的评价肯定不能代表全部,他还要看现场其它人是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