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人心摇动
    王廷一连走了几个粮店粮铺,全都是这样的景象。而最后一个粮铺前,人山人海,众人脸上似乎都浮现着疯狂和焦惧之色。
    “什么,二两七?”好不容易趴在窗口上的人大喊着:“我前面的人还二两六呢!”
    “就现在,涨了!”伙计也扯着嗓子大喊:“就这个价,爱买不买,你不买,还有别人买!”
    “二两七我买——”身后的人喘着气道:“这米我看是有今日没明日了,明天要有的话,也只会涨得更高!”
    这人一咬牙,“买买买,我要二石,不,三石!”
    “唉你们知道吗?”人群中忽然有个人把布袋一抛,大声道:“今年常熟这大水发的不是时候,偏偏江南总督新官上任,烧灭倭的三把火,要问咱么苏州征四百万石军粮,四百万石!比夏税还要多,眼见今年夏税指定收不齐,到时候这军粮怎么收,我看苏州的百姓要遭殃了,家里连一口余粮都不会剩下,统统要被官府收走!”
    人群一阵慌乱,各种污言秽语都骂了出来,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显然江南总督张经一定会在自己的卧房之内,狠狠打几个喷嚏。
    “还不止呢,”这人站在高处,又道:“往年咱们吴淞江发水,都是六月了,今年四月就发了水,这水发几天就不发了?肯定不会!就怕这水患难平,一并成了咱们苏州百年难遇的洪灾,官府更是无力救济,到时候才是最悲惨的境地!”
    他这么一说,百姓更是愤怒,就在这时候,这人忽然指着远处一个前呼后拥的人,“陆家的人都来买粮了!”
    众人抬头一看,果然是几个陆家的仆人,拨开人群正朝这里走来。
    “陆家那么多田,那么多粮食,”这个人嚷嚷道:“还要买粮啊?”
    “你知道什么,”为首的仆人唉声叹气道:“我们陆家在常熟的千顷良田,全都被淹了,今年吃紧着呢,我们老爷又是善人,每年水灾之后,都要设粥厂施救,这一下更是入不敷出,不赶紧买粮屯着,以后没粮吃了怎么办?”
    粮铺的伙计道:“这可说不准,粮食这东西说金贵,比金子都贵,说贱了,跟黄土一样贱,等过几个月,新粮就下来了,你们何必紧着这眼前?”
    “夏税交不上,这军粮又摊派下来,粮价只会越涨越高,”这人道:“还有那江南总督,谁知道是英雄还是草包,若是把倭寇惹火了,那徐海叶麻攻上苏州来,那就是有今日没明日了!”
    眼见这人说得言之凿凿,仿佛倭寇真要打过来似的,众人更是疯狂哄抢起来,而那登高一呼的人霎时隐身在人群之中,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
    他好不容易抽身出来,刚走了没几步,却被两个大汉捂住了口鼻,扭送到了陈惇面前。
    “看了一场好戏,”陈惇好整以暇道:“你这念唱作打,还真是样样齐全啊!”
    “放开我,”这人奋力挣扎着,大吼道:“你们是谁,光天化日,怎敢随意抓人?”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的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公平正义,”陈惇做了一个鬼脸:“我就勉为其难地教会你,怎么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吧。”
    苏州府衙内,归有光忧心忡忡道:“每逢灾年,百姓无款可借、无粮可食,只得流离乞讨,而商人却在此时囤积粮食哄抬物价,从中渔利。这不到几天的功夫,苏州的粮价已经涨了几近一倍,还有疯狂上涨的态势,这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恶意操纵的结果,请府尊大人下令,遏制商人、大户囤积居奇!”
    “你不要担心,本府已经下令从昭文、太仓、嘉定调集县仓余粮,这个难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过去的。”王廷打起精神道。
    “大人,请求朝廷蠲免今年的田赋吧,”归有光道:“大水淹成这个样子,七千顷良田啊,朝廷总不至于不体谅苏州的灾情,还要催逼夏税吧。”
    王廷吐出一口气,道:“当年苏州重赋税,况太守三次上疏请求减免,最终得以批准。我王廷虽不才,不敢比况太守,也要为民请命,请求朝廷核减赋税。朝廷不肯给赈济也就罢了,如果还不肯减税,我王廷就冒着摘了乌纱帽的风险,也……拖着不给!”
    归有光一趔趄,“拖欠啊?”
    “拖欠呗,”王廷搓了搓手:“朝廷是债主,咱们杠不过,那就夹着尾巴逃债,要钱没有,要命……”
    “要命,也不该要爱民如子的府尹大人的命,也该要这场风波中恶意操控居心不良之人的命,”陈惇走了进来,“已经问出来了,果然是陆氏的人,他们雇人在各个粮店排队抢购粮食,老百姓本来就慌了神,被他们故意散步的谣言说地更加人心惶惶,导致抢粮风潮越来越剧烈,而粮铺存粮很快就在这种情况下,纷纷告罄。”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归有光怒道。
    “大人难道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时贱而买,时贵而卖’,”陈惇微微一笑:“这是天下商人的老祖宗范蠡说的,东西贵的时候人人趋之若骛,那我就要把他当粪草一样不看中,赶紧脱手卖掉,因为大家都来买它,生产它的时候,自然它就要掉价了。对于低贱的东西,我要赶紧象宝贝一样把它珍藏起来。因为大家都认为它没有价值的时候,它的数量就必定要减少。等众人重新需要的时候只有我手中持有,那它就肯定会要涨价。”
    在后来战国时期吕不韦提出的“奇货可居”也是这个意思,这算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投资策略,像陆氏这样的大鳄,他们运用手中的资金,就按照这种办法低价收购粮食,高价卖出,操纵市场,从中渔利。
    “这个陆氏的走狗说,”陈惇道:“早在今年一月,陆氏就问本地大粮商彭玺购买了五十万石的粮食,收购价达到二两一石,与市价持平,我估计彭玺手中没有余粮了,而陆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他们想涨就涨,想跌就跌,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还有一点陈惇没有说,陆氏是算准了望虞河发大水,不仅要把自己看中的斥卤地变成淤田,还要这座城市的控制权,因为他们从粮商手中买了米,霎时间整座苏州城有米的只有他们了,官府只能从他们手里买米,从今而后,苏州官府将彻底失去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整座城市的话语权,也将从官府转移到这些人的手中!
    晚些时候,各县押解着余粮赶到了常熟,零零总总加起来只有四万石粮食。
    “县里各处米价都在涨,老百姓一听到大水,手中无粮,心中就慌,”吴江县的知县李志庠道:“米价涨得奇快,已经到了三两二一石的价钱了!”
    吴江县和其他县一样,不敢将县里的存粮尽数交了。
    “这四万石粮食,如果一应投放到市场上去,很快就会被抢光,更别说还有灾民嗷嗷待哺。”陈惇道:“我看先用两万石救济灾民,剩下两万石以二两的平价卖,但实行限制,规定每人买粮不得超过二斗,按照这个配给卖,大概能坚持七八天。”
    “这办法行吗?”归有光道。
    “不行也得行,”陈惇道:“苏州现在是特殊时期,特殊时期,当用特殊手段。像陆家派走狗到处散布流言,造谣生事,就应该抓起来投放到大牢里,还有那些浑水摸鱼、聚众滋事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一切以维护苏州的稳定为先!”
    第二天,粮食虽然恢复了供应价,但老百姓的恐慌却并没有减少,因为官府限制购买,不许百姓多买。
    如此做法,自然城中更是谣言漫天,陈惇在街上走了一圈,听到的都是议论官府还有多少粮食的声音,回到家里一看,刘婆因为早上抢米,腿肿成了萝卜,问起来就理直气壮地说,“官府肯定没粮了,粮铺也没粮,那运粮的码头都空了多少天了,以后差不多要数米下锅了!”
    “官府还供应米呢,”陈惇就道:“你怎知道官府没粮了?”
    “那叫花子到处在唱檀道济的故事呢,”刘婆学得有模有样:“不动如山檀道济,挑灯数米三二一,敌军来了全不怕,要把军心定一定——”
    南北朗时期,太尉檀道济征魏,军中乏粮,不能再进,欲回师南下。这时投降北魏的宋卒就将檀道济粮罄无援的军况告之魏将,魏将闻之大喜,紧紧迫宋兵于历下,于是檀道济察看了营中地形,顿生一计:何不以沙充粮,称沙而唱数计筹,以示储粮充足来迷惑敌人呢?于是,茫茫夜幕下,他亲率一批士兵以斗量“粮”(其实是沙),另一批士兵则手拿竹筹高声计数,最后把仅余的少许粮食散在沙堆上,饰无为有,魏军果然中计退兵。
    叫花子莫名其妙唱这个故事,引得百姓纷纷怀疑官府缺粮,欲盖弥彰,城中更是人心摇动。
    陈惇以辞职威胁刘婆不许再去买米,这一点尚薇倒是很赞成,她是个不爱吃米饭不爱喝稀饭的孩子。
    回到县衙之中,差不多到了半夜,陈惇和苏州府的一众官吏才等到了姗姗回来的王廷。
    “怎么样,大人,”归有光急忙问道:“陆家肯不肯售粮?”
    “明知道他们在囤积居奇,”王廷一脸灰败:“但本官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