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极必反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崇祯的神色变得郑重了许多,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决定,不仅要增加官员进入内阁的名额,还要优化处理天下事物的程序,以及来自于各州府的奏折的处理效率。
    这个时候,崇祯的心中一动,在这大明王朝,在这个时候,也想效仿后世的一个举措,也弄出一个类似于红头文件的存在,并且附上相应的规定,每下发一个行文,亦或是由朝廷出示的公告,只要是来自于中央的,都要在标题上加上圣上或者皇上二字,以加强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和地位。
    简而言之,就算是明知,一些政策并非出自皇帝所想,但也是沐浴在龙恩浩荡之下产生的,以此强调皇帝的隆恩。
    渐渐地,崇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脑海里更是浮现出那么一幅画面,未来的大明王朝,自己,甚至是后世的继任帝王,完全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只要紧握军权,有着决定谁是内阁首辅,作为自己的副手,即可。
    毕竟,手握军权,可以镇压任何敢反对自己之人,而有着决定内阁首辅的权力,在行政方面,就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进行干涉。
    如此一来,皇帝就可以从沉重而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游历于天下,巡视官员的政绩如何,工作有无疏漏之处,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这样当皇帝,才是快哉~美哉,令人羡慕!
    “崇祯”,不仅是大明的当今皇帝,他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最起码在灵魂印记上面,还是一名历史学家,自然也就有着历史学家的一些习性和通病,那就是喜欢钻研和总结历史,深思一些历史事件,从而演变为个人的某种经验和思考。
    文官集团的势大,甚至于威胁到皇权,危害到百姓的利益,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种必然,而是经过千百年的酝酿和积累造成的。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学而优则仕......
    一个又一个的词语,鲜活地从崇祯的记忆力蹦出,浮现在脑海里,从而引起了相应的深思。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由一开始的百家争鸣,各个阶层没有优劣之分,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再到如今的一家独秀,所谓的一家独秀,不仅仅是指儒家的霸主地位,还是泛指文人在社会的无上地位,极为受天下人的追捧。
    学而优则仕,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所谓物极必反,读书人的地位过高,确切来讲,儒家的地位过高,反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遏制了科学、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被文人墨客称之为旁门左道的发展。
    而明末时期的党争风气日益严重,非常的激烈,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置国家存亡和民族大义而不顾的地步,文人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简而言之,已经没有其他行业威胁到了儒家的霸主地位,这就造成了他的骄纵狂傲,目空一切,最后演变成内斗,由一开始的辅佐君王,最后演变成君王听自己的。
    因此,在崇祯的心里,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朝堂上的党争,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文官集团的势力过于强大,将其适当性的削弱,就必须提高其他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与文人等齐,不再有三教九流之分,都是平等的。
    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文人集团的问题,而这,就要先从朝堂上做起,从而带动天下的风气。。
    百花争鸣的景象虽然美丽,但是,一旦百花酝酿出了一枝独秀,也就意味着,败落的开始,繁华的不再,渐渐走向一种极端,直至跌落深渊。
    不管是皇室,还是文官集团,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农业治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自古至今,老百姓的地位并未改变多少,更是鲜有以农业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可能和文官集团叫板,相互制衡。
    纵观后世的发展,经济腾飞之时,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是公认的强国,势必是百业繁盛,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非是哪一个行业一枝独秀,占据主导地位?
    一枝独秀虽美,但也需要土壤、空气、阳光和雨水等等。
    因此,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除了士绅阶层和儒家,崇祯想到了农工商和三教中的道教和佛教,以及中九流、下九流和五行八作。
    唯有提升这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效地制衡文官集团,避免以后再形成“一枝独秀”的场面,形成一种良性地竞争机制,从而互相促进,一同发展。
    百家争鸣,而非是一枝独秀,才是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国家应有表现,才是走向强国的必然条件。
    当然,崇祯的心里此刻也很明白,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能一个一个的提升某个行业的地位,而目前为止,首当其冲的行业,也是无可争议的一个,那就是医学。
    大夫和郎中虽然受世人尊重,神医虽然为世人所敬仰,但他们的地位并不高,在野,属于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在朝,即便是太医院的院使,也是御医中的最高职位,也不过是正五品,仅就品阶而言,也就相当于一府的同知,也就是知府的副手。
    仅此一点,足可见一斑,医学有多么的不受重视。
    这也是一种悲哀,人生病,找大夫,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此悬壶济世的举动,却未换来相应的社会地位,有时候,还会受世人的鄙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不过,就在这时,崇祯的心中一动,计上心来,现在正好有一个契机,提高医者的社会地位,最起码是在朝廷上的社会地位,吴有性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一个药方,达原饮,更是总结出避免瘟疫的许多经验,以及相应的防范手段。
    仅就这一项成就,崇祯就有理由,可以名正言顺地提拔吴有性,并趁机提高医学的地位,上升到和儒家同等高度,即便在社会之中,还不能获得同等高度的认可。
    但是,在朝廷上的同等地位,最起码是官阶上,就是一种大胆地尝试,就是一种大的进步,也是崇祯的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