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
    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
    周忱听了顿时一笑,说道:“我们户部哪里有什么奸细?你是不是搞错了。”
    曹吉祥说道:“周大人自然不是。但是这位却要跟我们走一遭了。”曹吉祥几步走到了李时勉身前,说道:“李大人,得罪了。还请跟我们去一趟锦衣卫。”
    周忱听了大怒,还不等李时勉说话,就厉声说道:“有驾帖吗?”
    锦衣卫也并非无法无天的,明朝体制,锦衣卫想要拿人,就要有皇帝,司礼监,刑部给事中批的驾帖,才能拿人。
    曹吉祥的准备也很充分,说道:“有圣旨。”曹吉祥一摆手,立即让下面的双手捧出圣旨,曹吉祥大声宣读一遍。
    这一封圣旨倒不是中旨,但是内容却不是针对李时勉,而是命,王振,马顺等人清查在京瓦刺奸细,凡是牵扯到谁,都要可以先行审讯。
    只是朱祁镇下旨的时候,虽然没有说,但是其实多指宫中。他担心的是皇太后会插手,故而先给王振留下这一道圣旨。
    毕竟在朱祁镇心中,皇太后做事不循常理,估计皇太后觉得朱祁镇根本无法理解,但是朱祁镇何尝不知道朱祁镇无法理解。
    朱祁镇对杨士奇,杨溥,太皇太后,这些对手的行为,都能有所揣测,但是对皇太后的心思,实在琢磨不透。
    但是毕竟是老妈。
    朱祁镇不能硬顶,但也防着坏事。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圣旨用到这里。
    周忱看了圣旨之后,冷笑一声,说道:“这圣旨与李侍郎有什么关系?”
    曹吉祥说道:“自然是有的。”他一挥手,立即有人将一叠文书送上来,有人读了起来,无非是某月某日,李时勉见瓦刺副使,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情。
    倒是有整有零,有概括有细节。甚至有逻辑。
    总体上来说,就是李时勉见当今好战成性,觉得大战非两国之福,这才通知瓦刺早做准备。好让皇帝吃吃苦头,打消北伐的心思。
    东厂想要造假,还是有高手的,里面甚至还有书信,乍一看,还真有几分像李时勉的字迹。
    李时勉听了,简直目眦欲裂,恨不得将曹吉祥当场砍死。李时勉是一把硬骨头,敢死磕太宗,仁宗,宣宗皇帝,当时他未免有些好名。
    曹吉祥拿出来的所谓证据,简直是要挥了一生清名。让他如何不怒。他大骂道:“无耻之徒。老夫跟你走一趟。”
    周忱一把拉住李时勉说道:“李大人,诏狱之中凶险,你又不是不知道,何须理会他们,去内阁找诸位大人,等陛下回来之后,再计较不迟。”
    周忱所说未必不是办法。
    毕竟朱祁镇上台之后,虽然加大了厂卫的权力,但是用锦衣卫抓拿大员,却还是少有的,即便是朱祁镇登基之后最大的案件,也就是两淮盐案,也是左都御史主管,锦衣卫参与进去,但也是一个打下手的角色。
    所以周忱请内阁诸位保住李时勉,未必不可能。
    王振还真敢在户部大开杀戒吗?
    但是对李时勉却不一样,李时勉说道:“此辈咬人,入骨三分,我如果不敢跟他去,反而以为我李时勉真的参与其中了。”
    “我就不信,列祖列宗留下的天下,还真没有郎朗乾坤了。”
    李时勉对自己的名声的看重,胜过了对自己性命的看重,而且别人怕诏狱,李时勉却是不怕的,他已经是几次进宫了。
    早已轻车熟路。
    周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心中暗骂李时勉是一块茅坑之中的石头,又臭又硬,。进了诏狱,半条命都没有了,真不知道在纠结什么。
    但是周忱也没有办法阻止了。
    锦衣卫将李时勉带走,户部大小官员都出来围观,等消息传开,其他衙门的官员也都来了。
    一时间群情激奋自然不用提了。
    周忱本想走走王振的门路,看看有什么办法,但是看这情况,长叹一声,就知道闹大了。
    事情小的时候,通通关节,或许还能放出。
    但是而今闹大了,就非要有一个说法了。周忱心中暗道:“是什么考虑与王振的切割了。”
    周忱虽然在江南巡抚任上,给王振送礼,但是他与王振的关系并不密切,周忱不过是想为了办事而已。
    等到了户部尚书任上。与王振的联系就淡了,原因很简单,周忱发现了一个比王振更粗的大腿,那就是皇帝。
    得到皇帝的看重,又何必与王振搞在一起。
    但是宁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周忱与王振的关系虽然疏远,但是毕竟没有撕破脸。
    只是今天这一件事情,周忱本能感觉道,王振恐怕要糟糕了。不能与王振有任何联系。
    他想了想,就径直去见杨溥。
    周忱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杨溥,说道:“首辅,这一件事情,您不能不管啊。”
    杨溥心中暗道:“金英选得人不错。”
    李时勉与王振的恩怨,杨溥是清清楚楚的。金英安排好的证据,即便王振知道是假的,也会用的。而李时勉这人选太好。
    首先是李时勉名声太高,天下人谁不知道,李时勉是什么样的人,决计不是私通瓦刺的人。
    这明显是冤案。
    而且李时勉当过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或许这些人官位不高,但是将事情闹大却是可以的。
    有时候靠得太近反而不了解。
    王振与朱祁镇一向关系亲密,在王振眼中,大概朱祁镇还是当年的那位小爷,但是杨溥与朱祁镇之间,早就过了好几回手了。
    自然知道朱祁镇是什么样的人。
    在杨溥看来,朱祁镇乃是一个好皇帝。
    什么是好皇帝,就是以大私为大公,以天下为家。这样皇帝对百姓是好的,但是对身边人却未必是好了。
    皇帝最看重的是江山。而江山再次分解是什么?是朝廷的体制。
    杨溥发现,朱祁镇登基之后,虽然有很多事情做,但是一般没有越过朝廷体制而独行的,凡是都是通过内阁,通过朝廷去做的。
    因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情,乃就是以一人治天下是不可能的,皇帝的权威要在内阁六部的加持之下,才能发挥到最大。
    虽然朱祁镇与他暗中各种算计,但是对皇帝与文官天然的合作态势,看得最明白不过了。
    王振一下小动作也就罢了。
    朱祁镇不会在意,这一点优容还是有的。
    但是而今,首先王振越权了,皇帝可没有让王振查外面的大臣。其次,事情闹大了,定然是百官群情激愤。
    定然会影响朝政。
    想想就知道,皇帝在这个时候会怎么选?
    一边是满朝文官,一边是王振或者加上内官体系。
    特别是皇帝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与瓦刺大战,这个时候更是少不了文官体系的支持。
    虽然宦官能做很多事情,但是不能做的事情更多。
    “不过,这还不能将王振至于死地。”杨溥心中暗道:“我需在其中加上一把火。”杨溥拍案而起,大声说道:“王振一阉奴而已,竟敢如此。我这就入宫。”
    周忱说道:“此刻陛下不在京师,是不是先密奏陛下,等陛下回来?”
    杨溥一脸忧心忡忡的说道:“诏狱是什么地方?我怕陛下回来,李时勉焉有命在,此事只能去求皇后,不行去求皇太后。”
    周忱心中一动忽然有些领悟,皇太后向来不管事的,为什么去求皇太后了。
    这就是杨溥的高明之处了。对付太监,最好的办法从来是在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