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吴
于谦甚至有一种,想要尽快将这一件事情给了结的想法,只是他知道这不可能。
不是,他不想提前。
而是在此之前,有一场特别重大的事情要办,即便这一次大会也要让位,那就是科举,朝廷抡才大典。
于谦只能让过这一件事情。
只是科举这一次论经盛世撞在一起,更是因为了士子们激烈的讨论。无数士子都无心复习了。
一个个谈论各种经义。
特别是大同之世与《古文尚书》伪作,这两件事情成为讨论的中心。
当然了,一般来说会试之前也没有什么可复习的。
一般人都觉得,考进士是最难的,其实不然,对于南方很多士子来说,考秀才才是最难的。
而在会试上,反而考场莫论才。
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考生,会试一般是三千取三百。一般来说,会试考题并不算太难,所以能上不能上,有时候只有一点点差距。
更多是临场发挥。复习作用不大。
而今北京城之中,南吴北薛都来了。
更是让很多士子都纷纷去拜访,热闹非常。
山西士子韩文也是来北京的考生之一。他是少数有定力考生,当然了,也是他是山西人有关系。
毕竟,北方考生一般考不上南方考生,虽然分南北榜录取,但是这里之照顾录取名额,不会照顾名次的。
韩文心中有一点发虚。
这才是一直在客栈读书的原因。
只是他正安静读书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消息,不是别的,就是本场取消了《古文尚书》题。
韩文听了消息,也安静不下来,手中握着的书卷,不由的掉在地面之上。
自从太祖确定科举之后,科举内容大提没有什么变动,上一次动科举内容,似乎已经是太祖年间的事情了。
科举乃是大明士大夫的根本,此刻一下子删除了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古文尚书》,影响震动之大,真是惹得无数人瞩目。
在城外休息的薛瑄听了这个消息,再也坐不住了。
他令弟子,送一封书信给吴与弼。说要登门拜访。
所谓南吴北薛,就是吴与弼与薛瑄。
不过,薛瑄与吴与弼不同。
薛瑄乃是坐过好一阵官的。薛瑄之父在洪武年间担任教谕,当时命令,如果一个县之中科举一个人都没有,教谕是要受到惩罚的。
洪武帝的惩罚从来不轻。
于是薛瑄只能参加考试。一举中河南解元,随即中了进士。之后就进入了官场,在官场从来是清廉之极,不阿附上司,一路到了中枢。
但是他与曹鼐交好,可以说是曹鼐的师友。在曹鼐罢免这一场大案之上,薛瑄从中枢调到了地方。成为了地方官。
后来薛瑄以年老去官了。
毕竟,这一辈子,他本来就没有想过当官。再加上年纪大了,当初曹鼐罢相的时候,他都五十多岁了。在地方做了一两任地方官,自然也就六十了。
他不管在做官,还是退休在家,从来是没有停止读书与讲学,可以说弟子遍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
后世人称明代儒家两大派,一派就是关中之学,河东学派也就是薛瑄的学问。
只是薛瑄与吴与弼之间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彼此之间 ,却未必看得上眼。
无他,薛瑄从小受到了元代大儒的教授,年少时是非朱程之学不读,到底年纪大了,才算是涉猎百家。学问渐广。
从根本上来看,他是继承了宋元理学道统的,他是有师承的那一种。
但是吴与弼,虽然他拜了杨溥为师,但是想想就知道,杨溥是什么人?主场阁老乃至是首辅,且不说杨溥学问如何,即便杨溥有学问,也教授不了吴与弼。
吴与弼的学问,大多是自己悟的。
他自己体悟出来的学问,与根本理学传承是有区别的。
否则吴与弼的徒子徒孙们,都投向了心学,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是而今薛瑄是管不上这些事情了。
第二日,不等薛瑄去拜访吴与弼。吴与弼就来了。
吴与弼见了薛瑄,说道:“不敢劳薛公贵趾。学生特地来拜访薛公。”
薛瑄自然客客气气的招待,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总体上来说,薛瑄而今七十多岁了。比吴与弼年纪最少大了好几岁。
两人屏退弟子,只有两个心腹弟子在身旁,站在吴与弼身后的就是陈献章。而站在薛瑄身后的弟子乃是阎禹锡。是正统十年进士。只是在官场并没有混多久,就辞官不做了。
两人相对沉默一阵子,薛瑄说道:“李公所托非人,陈文小人哉,欲覆我道统,吴先生有何计?”
比起吴与弼,薛瑄身上那种道统传承的责任感更重。
这也是河东学派的特点。
后世就有人评价河东学派,完全继承了宋元儒学,根本没有反战,而吴与弼的弟子们,往往反自己的师傅,就如果陈献章他传令的白沙学派,与吴与弼的学问大有不同,但是河东学派却是一脉相承,师徒之间,如出一辙,只要一听议论,就知道河东学派的。
而今薛瑄这一番话,更是说明了他们对政治上的不陌生,最起码薛瑄对李贤与陈文之间的关系,是很清楚的。
吴与弼说道:“弟惶恐无主,还请先生示下。”
吴与弼自然不是一点主意没有,只是他不想有太大的动作。一来他觉得的《古文尚书》是伪作,固然对理学是一个大打击。但是书是伪作,学问不是伪作的就行了。
吴与弼的学问大多是自己体悟出来的。所以即便是这《古文尚书》是伪作,对吴与弼的打击也不大。
更何况,伪作也有不一样的区别的。
要知道,古代书籍都是竹简,可能是一片竹简弄混了,可能是某一篇串脱了。等等。单单凭借陈文的一篇文章,并不能说明什么。
即便陛下召集了他们,总是有说话的地方。到时候是真是假,御前论个究竟便是了。
这也是吴与弼的自信,自信自己的学问是不掺假的。
但是薛瑄却不一样了。
倒不是是薛瑄自己的修养不如吴与弼,而是薛瑄最骄傲的是,他这一派传承有序,他从各个师傅往上退,与程朱都有关系。
这也是薛瑄的骄傲所在。
薛瑄将自己家的学问看成圣神的,自然容不得一点亵渎。更不要说,如果说大同之世这问题,他们看到还是微微的不怀好意,但是《古文尚书》伪作,与会试之中将《古文尚书》剔除考试范围之内,其中含义已经昭然若揭了。
薛瑄说道:“我问过朝中旧友,朝廷是允许人开设报馆的。只是要在通政司备案而已,我已经筹集了千余两白银,正欲开设一报,拨乱反正,还请先生加入。”
吴与弼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陈献章在身后忽然发声说道:“弟子也愿意出银千两,共襄盛举。”
薛瑄看了一眼吴与弼,觉得这个弟子有些不懂规矩,但是他的确比较缺钱,薛瑄是一个没钱的人,也是他的影响力大,才在士大夫之中搞来千两白银。至于千两白银够不够,实在不好说。
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自然不能客气。
薛瑄说道:“如此,就谢过了。”
陈献章更是主动与薛瑄的弟子商议起这一分报纸该怎么办,于是乎大明第二份报纸,也是第一份非公立的报纸就出现了。
薛瑄更是为这一份报纸起名字为《天理报》,其中含义也再明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