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节 向南(2)
    晏青的宋人身份,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得到李靖的绝对信任,帝王有猜疑的本能,但他能压抑本能,前提是目标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利益。
    晏青要开发南方,李靖不反对,因为开发南方的利益确实远远高于北方。可李靖认为,开发汉海南岸地区更有价值,大瀑军太远,即便开发起来也有价值,但控制力太弱。只是宰相坚持,他也不认为是什么大问题。
    但修建运河,就让李靖开始怀疑晏青的立场了。
    如果李靖控制着东洲东西两岸,他当然很支持修建一条沟通两岸的运河,但问题是,西岸十二都被燕国牢牢控制,这里有一千多万人口,有燕国建立的高效官府,修建一条运河,确实能让汉国和燕国联系更加紧密,但危险也随之而来。
    汉海大道这种陆路通道,都让李靖和十二都进行过激烈争夺,最终李靖控制东端,十二都控制西端。由于两国目前的敌对状态,虽然没有继续大战,但双方都在边境陈兵,只是谁都无法翻越西岸的连绵山脉,保持着无可奈何的和平,一旦打通运河,争夺势必更加惨烈,而且谁都没有后路。
    这相当于是将大汉跟大燕朝全面开战方向进行引导!
    李靖可以不在乎晏青这个宋人在汉国为大宋谋求一定的利益,就好像秦国派张仪到魏国做丞相那样,但李靖无法接受晏青试图用阴谋来左右大汉的命运。
    所以他坚决拒绝了修建运河的提议,理由是成本太高。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将晏青免职,尽管他彻底不信任这个人了,但这个人还能给他带来好处。就算没有每年数十万移民,他都不会免除晏青,因为除了移民,晏青还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来自中州的智力资源。
    晏青的科举,吸引来了大量中州世子。不仅仅有宋国大量失意书生,连燕国的府学才子都被吸引到了汉国做官。三年时间,晏青招募了一万多这样的优秀人才。
    如果不是晏青,换一个人未必能做到。至少李靖很确信,他自己来做,可能就做不到。哪怕他背景比晏青更深,但在中州的人脉,真的未必有晏青深厚。
    晏青吸引来的大量士子,来自宋国的读书人自不用说,各个阶层都有,但燕国的府学才子,则主要来自扬州。扬州这座城市,如今日益没落。大战中长期被围困,大大影响了这里的经济。大战之后,宋燕两国隔长江撑起对峙,南北贸易中断,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如今只能靠走私维持贸易,导致扬州这座沟通南北的商业城市失去了地利,沿着长江的优势,却完全无法跟上海、通州等城市相比,于是当年力压上海的扬州,如今一再沉沦,人口下降了一大半,已经不再是一个能影响全国的中心城市了。
    扬州自身的萎缩,导致扬州府学的学子很难在这里找到前途,只能大量前往其他地方。其中一部分就被晏青吸引到了东洲,给予他们直接做官的机会。当然,扬州府学子弟也可以去燕国做官,可他们必须经历十年军旅生涯,这劝退了大部分府学子弟。另外,晏氏家族在扬州的影响力巨大,亲朋故旧无数,扬州豪族,跟晏氏家族或多或少都有联系,因此晏青这个晏氏子弟背景,让他可以吸引到很多扬州人。
    当然,李靖在扬州的影响力也很大,他母亲可是扬州夫人。他的号召力,加上晏氏的号召力,才能让他吸引到大量扬州子弟投奔。换另一个宰相,就做不到这一点。
    从中州吸引来的上万优秀读书人,大大提高了大汉朝廷的水平。虽然还是比不上宋国和燕国,可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远远超越。
    晏青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也让李靖十分满意。尤其是经济上的,他选择的北方防御,南方开拓,将国家资源投入到了消耗最少,产出最大的方向。用同样的思路,晏青将大汉民间的经济潜力开发的淋漓尽致。
    他将大量曾经折彦文主持兴建的管办产业变卖之后,不但没有影响生产,反而更加的灵活,许多民间商人参与进来,许多中小作坊开办起来,汉国许多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取代了进口。
    许多商人,并不是大汉本地人,都是直接从中州移民来的,扬州商人就占了很大比例。
    这些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相反,许多商人就是因为破产才移民东洲的。他们带来的是商业知识、经验和技能。
    其中有个抱着发财梦的年轻商人,带来了蒸汽驱动的商船模型。晏青给予他资助,很快宽阔的苦水河上就出现了冒着黑烟的蒸汽轮船,大大加快了苦河流域的贸易。
    这个发明家之所以来东洲,跟其他大多数商人一样,是来找机会的。他发明的蒸汽船在燕国没能获得专利,因为专利局认为,他没有什么创新,船和蒸汽机都是旧有的技术,他不过是把蒸汽机安装在了船上,这算什么发明?
    蒸汽机在中州也不实用,效率很差,只有煤矿用来抽水。在人力相对便宜的中州,使用漕船更加合理。但在东洲不是如此,哪怕蒸汽机效率很低,烧煤很多,但也比用人来拉纤更加廉价。
    于是苦水中上游一带的物产,开始大量从南方出口。经济快速发展,税收在三年中,增长了近一倍。
    可以说,除了搞军事之外,晏青这个在宋国历练出来的年轻宰相,方方面面都比折彦文更优秀。
    唯一可惜的是,心似乎不在大汉,始终是个宋人。
    李靖察觉到晏青有意将大汉引入宋燕争霸之中,让他不由得开始思考跟中州的关系。
    三年前,他登基是一怒之下做的决定,大多数人都反对,甚至他自己也知道实际不对,但他实在是无法忍受向小弟李炎效忠的结果,李炎登基称帝,他也登基称帝。如果他当年没有登基,如今他依然是燕国的汉海大都护。
    由于他称帝,导致东洲这块土地,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是跟燕国十二都隔着哭山对峙,双方贸易断绝,犹如在东亚大陆上宋燕双方隔江对峙一样。断绝跟燕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贸易,对大汉的经济影响巨大。
    但更大的影响,还是在人口上。以前东洲的主要移民,实际上是来自燕国控制区的夫妻移民,是被淘金热吸引来的。现在两国对峙,燕国的百姓无法来到东洲,哪怕是淘金,燕国也严加限制。三年来的百万移民中,九成都来自宋国,让李靖不由得怀疑,这是不是也是晏青的阴谋之一。一旦这种情况维持个十年,恐怕大汉大多数人口都是宋人。
    登基称帝之后,长期站在帝王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李靖越发的理性。他开始考虑跟燕国和平的问题,现在影响双方平衡的,还是他的皇帝头衔,但他又有些逼上梁山。
    燕国也不想一直跟大汉对立,毕竟跟东洲的贸易,大汉占了很大一块。来自玛雅地区的棉布、大平原的黄金、烟草,都是目前大汉控制下的物产,之前一直是燕国重要进口商品,如今突然断绝,大量燕国商人损失惨重。
    燕国也不试图彻底控制大汉,甚至都不需要李靖回到汉海都护府的位置上,只要求他取掉帝号,重新向燕国称臣,燕国表示,愿意册封他为汉王,统辖哭山以东地区。
    去帝号不是不可以,但换不来实际利益,李靖就无法接受。至少仅仅是商业利益,不足以让他放弃帝号。他好容易称帝,称帝后带来的政治利益巨大,一旦去帝号,则造成的政治损失同样巨大。
    所以李靖提出,只要大燕愿意将十二都中的第六、第七两都册封给他,他就愿意去帝号。他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提出要这两个都,目的只是控制汉海大道。两个都很有诚意的谈判对象最后没有谈成,只能说双方的底线相差太大。
    大燕朝廷想要一个名义上的利益,却绝对不会为此付出实际的领土,燕王同样如此。
    可是跟宋国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无法解开的死结,宋国面临着燕军南下的危险,哪怕失去了整个东洲领土,晏湲也没有承担任何政治风险,江北的燕军就是他最大的护身符,燕国威胁越大,他的相位就越稳。
    所以这几年,汉国和宋国的贸易不但恢复的很顺利,而且贸易量持续扩大。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汉国的黄金、棉布和烟草、蔗糖大量出口大宋,大宋的丝绸、瓷器、铁器大量出口汉国。
    主要贸易形势,还是汉国出口原材料和特产,宋国出口手工业品为主,长此以往,汉国将越来越依赖大宋物产。
    宋国的心态,李靖很能理解,他不介意跟宋国加深关系,哪怕宋国随时可能跟燕国再次开战,双方在长江沿线屯兵数十万,可不是过家家,打是迟早要打的。宋燕开战,大汉帮宋国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三国时代,合纵连横,总是要弱国结盟对抗强国的,不然燕国吞并宋国之后,下一步肯定不会放任大汉逍遥。
    可以帮宋国,也乐意帮宋国,但李靖不能接受他不得不帮宋国的处境,他不能失去主动权。
    所以在宰相之外,他开始有了新的动作,绕过宰相,开始直接行使皇帝权力。
    他的目光看向了东西两个方向,两股难缠的边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