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烦恼与无名(中)
    反正我是发下了大愿:去不了这头疼箍,我就,我就,我就不起........
    不起来,可是坐不住啊,分分钟的难受。
    唉!如果我因为头疼,烦躁了,那么,我就输了!
    反正我是跟你码到底了。灵机一动,老子跟你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呵呵,真是天才。
    有种就不吃不喝,看谁最后乖乖就范。
    唉!又喝了二两,抽了半包,怎么弄啊。
    斗不过它,这死东西,要陪我终老么?
    老子没有没有跟你结拜啊,什么时候拜了把子,还要陪我到死。莫非你还真就吃定了我了。
    看来发的愿还不够大:我要为天下受苦的人谋幸福!
    咦,怪哉,还真的好点了。把自己逗乐了。
    兄弟,缘分啊,以前我太自私,凡人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招惹了你。你看我一不为自己着想了,你就滚远了点,你、你咋不自己去玩几天呢?我亲兄弟一年也不常在一块啊。
    怕我不理智,所以要常在边上提醒着点!
    好吧,好吧,咱们继续。
    我弄不死你......
    别念了,别念了,俺老孙一定保你去西天取回真经。
    说正经的。其实修心的法门比比皆是,但也要自己适用。人生处世还是关键,凡人在红尘打滚,岂能无烦恼,人有三千烦恼丝,谁能超然世外?
    烦恼其实是个好东西,烦恼越多,麻烦事情越多,说明你在这个世界的因果越多,事业越大。所以烦恼不是成道的妨碍,如果没了烦恼,那和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所以通过避世隐居,躲避烦恼,是着相了!看透烦恼的本因,就没有什么好烦恼的。七情六欲也是如此,情感越丰富,人情越练达,上帝赋予我们七情六欲,是多么精彩的体验,怎么能绝情寡欲呢。
    正是烦恼,构成了范仁的生活,烦恼的一生,正是范仁的一生,天下本无事,范仁自扰之。
    我不招灾不惹祸,可是难道我要自绝于人民。
    只要处世,就免不了一堆烦恼。
    马总为何要说:后悔做了阿里巴巴?
    强子去美国为什么惹了官司?
    任总的女儿现在还被绑架中。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人的事业有大小,但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范仁没有这样的事业,但也免不了命运的摆布。烦恼如影随形,你做事或者不做事,烦恼就在哪里。
    做事有做事的烦恼,不做事有不做事的烦恼。挨饿有挨饿的烦恼,饱食终日有饱食终日的烦恼。烦恼正是老君的八卦炉,练出俺的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这里给烦恼和无名下个定义吧。把所有的负面情绪归之为烦恼,把抑郁和焦虑归之为无名。
    需要克服的,其实是抑郁和焦虑。这也是我着重写抑郁和焦虑的缘故。抑郁和焦虑,找上门来,是不会打招呼的,除非问题严重,你根本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
    这样如何攻破情商的这一关,就有数了,烦恼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名。
    我们去不了烦恼,但可以消去无名。
    烦恼之负面情绪,之所以会为人误解,人人喊打,其实是因为他们会带来抑郁和焦虑。正因为烦恼之不可避免,抑郁和焦虑也是无计摆脱。
    我们是不可能没有烦恼和负面情绪的,但通过修炼,可以完全驱除抑郁和焦虑。才可以圣心通明,心无挂碍。
    因为焦虑,所以我们的完成感不佳。
    因为抑郁,所以我们的安全感不佳。
    因为无名,所以我们不能天人合一。
    把情绪合并成一种,大道至简么。无名正是从烦恼中催发的,思之再三,还是分开来好处理一些。
    情绪多属于元神的管辖,所以我们通过识神去处理,往往不得要领。很多人不相信俺,也是因为是通过识神来判断的。
    那么修炼便是修元神,道理就在这里了。
    “我”学习了再多的经书理论,灌下再多的鸡汤,都是识神在进步,并不能像骑自行车一样,把技能教给元神。或者说元神一般只凭直觉做判断。
    所以所谓的顿悟,并不是指“我”又懂得了什么大道理,因为识神通过学习,什么道理不明白。难就难在让元神领悟。只有元神领悟了,才是顿悟。
    比如无我的境界,就这二个字,解释再多也是白搭,谁看不懂,谁不懂谁是智障。但元神是个元婴啊,怎么能让他明白?
    比如佛祖舍身饲鹰,慧可断臂求法,如何能做到?识神是做不到的,但元神可以做到,因为痛觉是元神控制的。
    那么人只有在我心通明的情况下,与元神才是最紧密的。当然初生的婴儿是天生道体,但识神和元神都太弱小,而识神和元神越壮大,关系就越疏离,修炼的意义便是回归亲密无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元神能够彻底摆脱抑郁和焦虑,完成感和安全感最佳,你会感觉到全新的世界,完全不同的时空,达到无畏的境界,这就是道境。
    静坐也要静的下来,入得了定境。
    关于静坐,也是比较私人的体验,每个人的感触都会不同,而且也不好论述,难以着笔,没有标准之法门。我也是头疼乱求医,病急瞎问道。
    静坐的历史非常久远,儒释道都有各自的方法。最早总结法诀的好像是明代的袁了凡,了凡了凡,真的了凡了么?了凡先生最为人所知的还是他的“了凡四训”,是劝人向善的,了凡先生学究天人,年寿74,在哪个年代也算难得了。
    近代首倡静坐的是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是最早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是流传最广的静坐法门。蒋先生年少多病,坚持静坐修炼几十载,也是佛道兼修,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在静坐的体验记录也都是真实可信的,可惜在58年自杀,享年85岁。
    至于现代的气功热还有大师们,没什么可称道的了。
    我有一个疑惑,从道德经来看,得道应该是“甚易知甚易行”才对,但其后演变出无数流派,无数丹法、口诀,如果都要通览一遍,恐怕半生都不够,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否就是“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呢?
    现代人的浮躁,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恐怕离道更远之又远。
    人每一次欲望的消长,都带来情绪的波动,需仰仗物质的完成来平复。每次自身能量的释放,本都是意志力增强的机缘,而烟酒欲望的放纵,能量消散,都只能弱化元神。灵魂的“静”,才是增进情力的进化之门。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充分的展现,精神追求也更多样。抱残守缺,墨守成规都不足以论道。难道先贤之后,谁能开辟一条新路,以解我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