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1章:差点犯了尴尬癌
    很多时候就是命能丢(手下),面子要保存(自己)。
    对于贵族来说,想要保住面子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出发点或许会有点搞笑,何尝不是到了一定身份地位必须做的事情呢?
    面子对上位者就是尊严,一旦上位者没有了尊严,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再想干成什么事情属于千难万难。
    最为真实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上位者被瞧不起,所在家族想不走下坡路会成为一种妄想。
    范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啊!
    他们不管愿不愿意,所处层次就是属于那种人可以死,家族颜面必须保住的阶级。
    身不由己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有所区别只是,带来的影响将会多大。
    回到营盘的吕武遇到了士匄。
    场面是吕武先行见礼,回礼之后的士匄有着明显的欲言又止。
    最终,士匄没有向吕武发出求援,选择默默承受压力。
    阴氏向北和向西一再开拓,不断与游牧部落交手之下,渐渐掌握了怎么跟游牧民族交战的技巧,累积起了足够的经验。
    谁都不会忘记阴氏另外的战绩,也就是吕武想要攻打哪一座城池,历来没有失手这个说法。
    大家同时不会忽略晋国那么多攻城器械是出自哪个家族的技术,理所当然地猜测阴氏还有更多的手段没拿出来。
    士匄回到自己的驻地,看到士鲂等范氏重要族亲一脸眉头不展,郁闷地说道:“我不可求援阴氏。”
    包括士鲂在内的所有范氏亲族,没人觉得士匄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如果士匄向吕武求助,他们才会感到难堪。
    士鲂表态道:“固有艰难,我等不惧!”
    一众范氏族人随后应和。
    所以,上位者的一举一动不但会决定自己的命运,对于所属成员也会起到激励或打击的效果。
    另一边。
    赵武回到自己的军帐就开始发呆。
    他们已经攻打“冯”半个月,一度杀到第三道防线,以为要成功拿下“冯”的时候,郑军不要命地进行反扑,成功将杀进城中的晋军逆推出城了。
    这特么就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和血性、血腥的故事!
    隔天的一战战,范氏丢了一千多人,赵氏没了七百余人,无语又尴尬的是因为没有将士回来,导致他们不知道弄死了多少郑军,想挽回颜面都不知道该怎么宣传。
    已经破坏的城门,隔天被郑人重新装了上去。
    他们再去想破坏城门,发现特么落了千斤闸。
    毛病啊!
    明明有千斤闸这种玩意,郑军怎么一开始没有给用上?
    又或者说,郑军是故意放晋军进城,玩了一手覆灭入城晋军的操作?
    总之,范氏和赵氏吃了大亏,丢进去了一千七百多士兵,水花没冒出一个,显得很蠢不说,又让郑军士气大涨,增加了郑军守城的信心。
    范氏和赵氏攻打“冯”半个月,前前后后战死和失踪了约两千五百人,轻重伤约四千人。
    最大的损失当然是那次被郑军来了一次“关门打狗”,后知后觉的士匄和赵武真的没脸提。
    因为是打得是城池攻防战,两个“师”的战车兵基本没用,一万五千名士兵半个月下来只剩一万两千左右还能继续投入作战。
    赵武一番计算下来,自己带来了一个“师”,只是半个月过去而已只剩下六千五百左右的战斗力了。
    城池攻防战肯定是进攻的一方最为吃亏,进攻方的死伤重于守军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诸夏近年来才频繁爆发城池攻防战,尤其是发生在晋国和郑国的交锋之中,很早以前晋国和晋国爆发战争其实更多是两军在野外决出胜负。
    是谁带来这种变化?不好说得很。
    如果应该有个解释,应该是郑国高层的脑子开窍,明白在野外打不过晋军的事实,又发现依托城池能抵消双方的战斗力差距,才一再研究怎么搞城防设施。
    挡住范氏和赵氏的“冯”无疑就是郑国智慧结晶的一种体现,对范氏和赵氏却是成了一个头疼的麻烦。
    “要不要求助姐夫?”赵武的思维有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惯性,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就想求助。
    以前,赵氏能找韩氏或阴氏。
    现在,韩氏已经衰弱下去,赵武只能找阴氏。
    赵武刚想有所行动,士匄派人来召唤过去开会了。
    范氏的重要族人几乎全部在场,气氛方面比较沉重,使人进去之后就感受到了压力。
    惯于藏拙的赵武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想着还是不要先开口讲话,让士匄将召唤的目的讲出来为妙。
    “君上与诸同僚已至,列国君臣亦来。我等攻‘冯’十六日,如今仍止步于城外。”士匄眼冒凶光地扫了一眼范氏的众人,视线停留在赵武身上,说道:“需多打造攀城器械,我决意休战三日。启战之日佯攻东、西、北三面城墙,主攻南面。”
    一种铁血气息铺面而来,致使赵武屏住了呼吸。
    他们之前按照惯例玩了一手围三阙一,放开的就是“冯”这座城池的南面。
    故意留下一面城墙不打,不是怕郑军困兽犹斗,其实就是当前时代的一种“守则”而已。
    也就是哪怕战争也讲礼仪制度,其中包括该有的人性,留下城内可以外出砍柴、取水之类的进出口,不想接受战争的残酷洗礼也能安全离开。
    现在,士匄明显进入到发狠状态,要用“冯”来证明一些什么。
    赵武知道不能提向阴氏求援的事情了。他说道:“可用之兵仅有一万两千余,守军多寡仍属不知。中军佐,我等是否……”
    士匄的脸色更垮了。
    是哦!
    他们两个家族加起来的兵力也就一万二,比较要命的是不知道城内到底有多少守军。
    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挺搞笑,关键是一点都不好笑。
    现在的人对城池攻防战非常陌生,他们还没有掌握相关的技巧和套路。等城池攻防战发生得多了,他们自然而然会明白攻城该做些什么,防守又该干点什么。
    士匄说道:“‘冯’占地不广,城中守军至多万余。”
    赵武也是这样猜测的。他感到纠结和迟疑的是,郑军有城防作为依托,“冯”的防御工事还修得很变态,差不多相等的兵力到底能不能攻克,己方又会付出多大的伤亡。
    士匄以及范氏的一帮族人看到了赵武的胆怯,没有宣之于口,内心里对赵武的看轻则难免增加。
    包括吕武在内的其余人,他们就看着范氏和赵氏的众人忙碌了的三天,中间没任何人进行什么插手。
    对于范氏和赵氏都没有来求助,吕武并没有产生什么想法。
    有一次国君隐晦提问士匄或赵武有没有寻求帮助,没什么拐弯抹角的吕武直接告诉答案,没有就是没有。
    国君立刻知晓了范氏和赵氏……,或者说士匄是什么心态。
    还能是什么,属于一个强大家族的自尊以及自信呗。
    能够干涉的国君选择了不干涉,暗地里让中行偃、吕武和魏琦做好接手攻城的准备。
    好像有谁被忽略了?
    得到国君暗示的中行偃、吕武和魏琦装作没有听懂,除非士匄开口,又或者国君明明白白地发号施令,要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范氏和赵氏失败之后对“冯”展开攻击。
    他们要是不吭不响接手攻城,不管是好意还是占便宜,士匄会将三人给恨死的。
    国君知道事情的展开吗?或许知道,可能不知道。
    不管国君出于什么目的,忘记了现在的君主就该堂堂正正,玩什么暗示的手段啊!
    等到第四天,范氏和赵氏的部队可算开始恢复攻城了。
    这一次,增加的大型攻城器械极少,多的是登城梯。
    阴氏共享出去的冲车、云梯、攻城塔,看到的是大军前来会合时的那些。
    也就是说,三天的时间根本不够范氏和赵氏的工匠打造大型攻城器械,他们能做的是将之前损毁的那些进行修复。
    战鼓声被敲响,攻城的晋军列阵推进,守城的郑军在城墙上面严阵以待。
    “东、西、北皆为佯攻。”吕武在给国君充当临时解说,旁边也有一些列国的君主。
    因为城池攻防战发生得太少,大家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很多事情看上去比较粗糙。
    士匄和赵武并没有向谁透露作战计划,能不能看出战况发展很考验吕武的眼力。
    攻城的范氏和赵武在“冯”的东、西、北各自投入一千五到两千左右的兵力,三个方位的大型攻城器械数量近乎没有;“冯”的南边则是有超过四千的范氏和赵氏部队,大多数大型攻城器械也都在这边。
    吕武猜出士匄或赵武有什么盘算,看到那么明显的布置,差点犯了尴尬癌。
    接下来的战事发展让吕武心态持续性的感到复杂。
    守卫“冯”的郑军好像没察觉到士匄的用意,仅从城墙守军和后备部队来看,“冯”的守军主将把手头的兵力平均分布到四面城墙。
    简单的说就是,攻城的范氏和赵氏部队将事情干得那么透明公开,郑军一方的主将却好像视而不见。
    这么一搞,有点让吕武怀疑自己是不是猜错了什么,比如士匄故意在“冯”南面投入最雄厚的兵力,调去那么多大型攻城器械,玩的是一种声东击西之类的心理战。
    真正开打之后,吕武发现自己猜得一点没错。
    怎么说呢?换作后世的任何一人来指挥,多多少少会有点花样。
    战事重新开打的那一刻起,攻城一方和守城一方给吕武看到的表现只有两个字:蛮干。
    是现在的人智商不足吗?并不是的。他们纯粹是缺少积累,又习惯了堂堂正正的野外交战。
    后世的人懂那么多,难道不是见识太多的关系?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多是理所当然,懂而不精又是一种常态。
    所以,是前人给予后人留下了非物质的财产,才让吕武能玩的花样比现在的人多。
    他很有逼数,看着进行城池攻防战的双方交手,哪怕有情绪也是看得尴尬,没有产生瞧不起的鄙视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