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9章:该安排秦国了呀
    冬季来临,大雪、中雪、小雪换着下,慢慢将山川披上一层银白之色。
    秦国都城“雍”一样成了一座银色之城,并不会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而有区别对待。
    话说,“雍”是什么时候成为秦国都城的?是在公元前762年,时任秦君文公选了这个地方,用意是向东面各诸侯更近一步。
    跟每一座城池相同,“雍”的建立并不是从四周的城墙开始,相反是从建造一座夯土台伊始。
    为什么会是那样?理由只是需要祭祀天上神灵和山川诸神,再来就是向祖先进行祷告了。
    祭祀需要有专门的场合,人们就会建造一座高台,一般是看上去像个立体三角型的建筑,顶上留下一个可以活动的平台。
    这座“台”不出意外会一直留着,给予日后每一代君主用来举行祭祀和祷告之用,重大意义的出兵也将在这里举行出兵仪式。
    有“台”在那边,宫城基本上距离“台”不会太远,周边也会留下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
    “雍”的祭祀台在靠近汧水的方向,导致的是宫城也离汧水相对比较近。
    现在,吕阳站在宫城的西面城墙之上,远远地眺望着汧水那边。
    不出现意外的话,汧水的河畔会有一滩滩殷红色的血水,一些没有来得及拉走的无头尸体也将堆叠在那一边。
    吕阳从晋国返回秦国,来到“雍”代行执政职权,下令召集各处贵族来“雍”。
    听从命令来到“雍”的秦国贵族未必会死,没有听命应征的秦国贵族则是绝对会被算账。
    期限一到,阴氏的骑兵活跃起来,他们或是单独前往某个秦国贵族的封邑,可能会到了某处要求驻军配合再去清算某个秦国贵族,当场杀死就腌制脑袋送往“雍”城,活捉则是押解而去。
    八个月的时间里,秦国这边真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此爆发了大大小小的交战近百次,许多死不悔改又不想人死族灭的贵族选择逃亡向“冀”,其中的八成被阴氏拦截,一成因为内讧或被野兽解决掉,只有不到一成的贵族逃亡成功。
    “宗子,罪犯及族人已竭尽斩首,尸首当如何处置?”无地原本是秦国的‘庶长’之一,不知道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心路旅程,变成阴氏忠犬了。
    那么多的投机分子不用,着实是太过可惜,吕阳才没有傻乎乎地脏活累活都由阴氏自己来干。
    无地心中有愧,要说后悔什么的则是没有,不取决于太复杂的因素,一切只因为阴氏来管理秦国建立了“公平”。
    什么“公平”呢?就是有功必赏和有罪处罚,不会因为谁身上流的是什么成份的血,采取十分明显的区别对待。
    按照阴氏新执行的制度,无地一再积累功劳已经成为一名“中帅”,不要看只是到了爵位的第八级,已经比很多人的级别要高太多了。
    原本的“庶长”怎么办?凉拌呗!
    不同的势力,职位肯定会出现变动,只是在旧势力地位高,去了新势力多少会得到一些优待。
    像无地这种投靠阴氏的原秦国贵族不少,十数年时间里有人飞黄腾达,不少则是想玩反忠间暴露身死族灭,有人因为个人能力的关系泯灭于众人。
    事实上,秦国一直以来都跟其余区域的诸侯国格格不入,不单纯是某些制度,秦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也是有别于各诸侯治下的臣民。
    简单的来说,或许是跟大量戎狄融合的关系,致使秦人有了更多属于戎狄的思想,对理、智、仁、义、信之类的在乎程度没其他诸侯治下的臣民那么高。
    商鞅没有在秦国变法之前,秦人是保守与趋利避害兼合的群体,保守在于顽固派想要保住利益,不想出现一丝一毫的变化;趋利避害则是有好处抢的比谁都凶,还是不顾颜面的那种。
    阴氏面对的就是上述那种秦人,干掉最顽固的那一批,给予不顾颜面者适当的好处,很多时候不用阴氏亲自动手,秦人就能自己杀得血流成河。
    作为实际操作者的吕阳很多时候会想,秦人那些习性固然有利于阴氏吞并秦国,以后统治这么一类人会不会是一种麻烦?
    说白了,秦人轻易地舍弃掉赵氏嬴姓,因为各种新变化带来的好处而臣服于阴氏,日后阴氏会不会也得到一个跟赵氏嬴姓相同的下场?
    关于这点,秦二世和赵高有话说,他们给予阴氏的答案会是:必需一直给秦人构建目标,给予阶段性的好处,一旦好处停下就是遭遇外敌入侵不抵抗,再在新主人的各种许诺下焕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并不止秦人会是那样,只要是军果主义的体制都会有相同的毛病。
    秦末是个怎么回事?首先是始皇帝许诺给秦人的好处没有实现,个别人却是极致的荣华富贵,绝大多数人该得到的赏赐却是没有得到落实。
    蒙氏、李氏等家族在秦国的兴起,源于他们确实是有能力,对国家的好处不止一点半点。
    真正的老秦人只有王氏、赵氏极少数获得高位,着实令秦人感到失望。
    在很多人看来,孟、西、白的灭族或消失让秦国已经不是秦人的秦国,变成山东诸国移民的秦国,各种怨怼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秦人谁都没有说,他们却是对赵氏嬴姓看得很透彻。
    不管是老秦人还是外来者,对赵氏嬴姓有用才有荣华富贵,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会被清除掉。
    百里奚、奄息、仲行、针虎、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等人纷纷点赞。
    而到了秦灭六国的中后期,商鞅建立的军功爵制度就已经在瓦解的边缘,等最后一个齐国被灭,始皇帝已经拿不出关中的土地来赏赐中下阶层的有功将士,而关外的土地秦人又不想要,上下的对立形成,局势一下子变得老尴尬了。
    有毛病吗?只要是一个智慧生物就有利益追求,努力了无法得到回报,谁特么愿意拼死拼活?
    “秦公族……不留一人。”吕阳知道自己的父亲一直怀疑自己嗜杀,某种程度上他本人觉得没毛病。
    只有亲自去执行的人才会更加透彻的明白一句话:只有死去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明明必须斩草除根,为什么要留下后患呢?等着某天仇敌的子孙找自己的子孙算账啊!?
    作为一名合格的长辈和祖先,肯定要帮子孙后代剪除掉所有忧患,儿孙自然会有自己面临的挑战,长辈和祖先故意给子孙留下敌人是一种极度不负责的行为。
    还有那么一种人,知道敌人已经跑得不见踪影,明明是没有能力永除后患,为了保住面子哔哔一句:上天有好生之德,且饶他一命。若日后寻仇,我子我孙一应接下。
    我了个尼玛!
    这个就是所谓的遗祸子孙了吧???
    无地浑身颤栗了一下,迟疑道:“便是有意效力于我……”,说到这,感觉到冷意,又看到吕阳一脸的笑吟吟,改口应命:“诺!”
    阴挈(qiè)见无地走远,低声说道:“秦君之死,饮药?白绫?见血?”
    这家伙是谁?看年纪大概三十来岁,五官跟宋彬很相似。
    他叫阴挈,是阴氏家宰宋彬的儿子之一。
    “父上不欲赐死。”吕阳其实是反对的,但小胳膊掰不过粗大腿。
    阴氏的其他“二代”在教育方面趋于平凡,也就是大多选择当代的教育方式。
    吕阳在教育上则是吕武全程把控,会学习当代有的知识,更会得到吕武亲自教导一些不成体系的知识,思想上则是更倾向于“现代人”。
    说通透点,吕武给吕阳的思想就是学会什么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吕武整理出来的管理学着重了教导。
    管理学在现代或许是烂大街的玩意,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则是“帝王学”啊!
    听到是吕武的意志,致使阴挈下意识缩了缩身躯。
    开创阴氏现如今局面的吕武,其他家族的人怎么看无所谓,越是忠诚于阴氏就越感到崇拜,几近与神灵无异啊!
    “秦君不死,秦国焉亡?”吕阳信奉的就是,但凡有威胁就应该清扫,对不绝人祀比较不感冒。
    阴挈低声说道:“主有命,必从之。宗子怎可不敬?”
    哎呀!
    应该全心全意忠于自己的小伙伴竟然跳反???
    吕阳却像是早就习惯,无奈地摇了摇头,问道:“去病何在?”
    作为嫡长子,也是阴氏下一代家主,吕阳各种忙碌不说,阴暗的事情都是一肩扛起。
    同父同母的胞弟吕去病到了秦国这边像是彻底放飞自我,先是三天两头往城外跑,后来干脆待在骑兵营地,再后来就是各种骑马纵横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吕去病对骑兵这个兵种有着痴迷一般的感兴趣,几天找不到人影变成挺正常的事情。
    吕阳倒是不害怕吕去病出事。
    任何时候都有近百人护卫,秦地这边的阴氏所有人都处在高度警戒状态,怎么可能让吕去病出事呢?
    阴挈多少有些阴鸷,很快隐藏起来,答道:“携宗子令牌调兵,率三千骑往‘乌氏’而去。”
    “我之令牌?”吕阳很确信自己没给吕去病什么令牌,更没有给予调兵的权力,一瞬间变了脸色,有那么些铁青地喝道:“胡闹!”
    那可是窃取令牌,再私自调兵啊!
    吕阳这个阴氏第一继承人都不敢那么做,是谁给的吕去病胆子?!
    他就用不善的目光扫视包括阴挈在内的所有人,下定决心搞清楚里面有谁动了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