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2章 利益挂钩
    第1132章 利益挂钩
    真要论平板电脑有什么优势的话,方既明并不觉得有啥优势。所以,方既明就想着用自家的系统,把平板电脑打造成简易版的电脑,而不是放大版本的手机。看看上辈子的ipad,和苹果手机有差别吗?根本没有差别。
    平板电脑的优势,在于轻便,能简单处理文件就好。至于娱乐也是重头戏,所以还要研发一个虚拟键盘什么的,最好能集成在一个皮套里面。说实在的,上辈子的平板电脑方既明觉得是走错方向了,要是能跟电脑一样快速处理工作,那不比笔记本电脑香吗?!不管是续航,还是便捷性,都是吊打笔记本电脑的。
    所以说,平板电脑优势不小,但要看怎么定位。
    徐助华说道:“明白了,方董!”
    其实越是参与智能手机项目和平板电脑项目,徐助华就越是明白这两样产品有多伟大!
    这是能颠覆现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格局的产品,就好像当初托罗小巧手机的出现,对大哥大的冲击一样。就好像当年个人电脑横空出世,对世界的冲击,那种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就好像人类跨过了另一个进程,到达另一个层次一样。
    方既明继续说道:“我们盯着未来,方大呢则在赌电脑,这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赢家必定是我们!”
    徐助华笑道:“方董,你真的太自信了。方大也是有手机业务的。”
    方既明乐了,说道:“他的手机业务,你怕吗?”
    “估计整个行业都没在怕的吧?”徐助华说道,“方大手机的缺陷很明显,设计偏商务风,再加上供应链整合不到位,价格虽然偏低,但利润不高。最关键是,它造不出最好的手机。”这其实是行业给方大手机下的诊断书。
    如果方大手机要成功的话,那必须要痛下决心,深入研发——起码在供应链整合上,你能支撑起供应链的最新技术啊!别的不说,人家现在的摄像头都能拍视频了,方大手机还是只能拍照,这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手机能拍视频那是有“技术”的,不是说上了一颗摄像头就行。
    最起码,你的cpu也好,系统也好,得有这个支持才行。偏生,方大习惯了拿来主义,哪里肯去研发啊?所以他们失去了先手,根本没办法插手旗舰机型。也正是这样,很多人把方大手机看成了低端机型,导致方大手机低端机型卖得还行,但这个价位也有其他品牌可以选择,方大手机根本没有什么优势。所以,方大手机成了尴尬的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方大手机卖了一部分之后,就怎么都卖不动了。
    没办法,品牌不够响,功能也不够强大,也就一些中老年用户喜欢这个品牌罢了。
    但要知道这些人其实是没有多少品牌忠诚度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跟方大手机差不多价格的手机,那么他们就会改弦更张,投换阵营,去方大手机的竞争对手那里去了。
    这样的对手,根本不用提防什么。
    徐助华也是略略放了心,挂断了电话。
    方既明觉得徐助华是多心了,哪怕是现在方大手机收购了一个国际性的品牌,也不足以弥补它天生的不全。
    要知道,一个企业的基因,是决定企业发展命脉的。
    你不可能说,一个热衷于做买办,做组装的“科技公司”,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研发型的高科技公司?这比吃肉的猛兽突然吃素了还要稀奇!
    毕竟这也不是说转型,就能转型的。
    比如方大集团,它真正的公司价值,是在渠道。
    在很久之前,渠道为王就成了这类型公司的信仰。特别是在渠道方面获得巨利的方大,更是如此,它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然后对问题进行改革的。别的不说,一家号称“高科技”的公司,研发人员连它的代工工厂都比不上,这怎么可能转型呢?
    一旦转型,利润肯定是不够用的。
    所以,方大集团的负债会突破上限,甚至有破产的可能。
    一种是慢性死亡,一种是猝死,你觉得方大集团会倾向哪一种?
    肯定是第一种啊,多活一天是一天。
    再说了,现在方大集团可不觉得自己是在慢性死亡,它还野心勃勃,想要做世界第一的个人电脑设备商呢!
    方既明想着,如果他现在来执掌方大集团,他会怎么办?
    首先,他会在保持渠道的情况下,立即削减高层的工资,所有员工都要辞职后竞聘上岗。
    没错,就是上辈子华为改革的那一套,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那些没能力的员工给清理出去。毕竟末位淘汰制似乎很不近人情,但对企业是真的好。只有抛掉包袱,才能更加好的继续前进。
    第二,方既明会砍掉一些没盈利的项目,哪怕因此损失一些渠道收益。
    在一个公司里面,如果有一些特殊订单,那么这些订单背后一定是有利益链条的。而公司,绝对是失多于得的那一方。比如说,方大集团要求做到什么什么条件,某某单位才会买它家的电脑,用来办公。
    短期内,看似有钱赚。实际上,这给出了太多利益了。毕竟这种打秋风,不会是一次性的。
    第三,方既明会利用省下来的钱,加大科技研发。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领导魄力的体现。
    没有科研,什么高科技公司能长久?那是扯淡。
    但方既明不觉得陈大磊有这个魄力。
    单单是清掉公司内部的寄生虫,他都束手束脚了。他的那些渠道,很多利益挂钩的时候就是要安排某某领导的亲戚熟人进公司的,甚至还有担任某些职位才行。你瞧瞧,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陈大磊敢于改革吗?
    他绝对不敢!
    当然了,这样的一个公司,居然还能撑到现在,还能发展得不错,哪怕是畸形了点,也还能勉强生存,方既明是很佩服的。最起码,人家能活下去了。
    这也表明了一个情况,就是中国的消费实力确实有,而且还很大。
    单单是单位的采购,都足以养活一家组装公司,确实出乎意料。当然了,也就一家而已,多一家都不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