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45 十篇代表作(求订阅)
    组会接近尾声时,魏兴思收到邮件,韩嘉莹的jacs文章被接受,学妹喜提3000块奖金。
    如果按照影响因子来算,这个奖金还是给高了的。
    因为jacs目前的影响因子只有10出头,不到15,大概和am的子刊afm相当,但影响力和am基本在同一档次。
    没办法,除了医学类以外,其他理工科中,材料类的期刊基本上是最水的,换句话说,文章发的最多。
    由于马太效应,材料类文章发的越多,顶刊级别的像am、ees期刊的影响因子就会被堆的越高。
    而物理、数学之类的,发文量很少,顶刊可能影响因子都是个位数。
    组会后,魏兴思定下了放假前课题组内的主要基调——撰写个人总结。
    其实就是类似于之前许秋写的年度项目总结,把自己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工作的图片、数据、结论一起总结到一个ppt文件中,详细的工作内容则放在word文件中,也不算难,大多数工作都有现成的sci论文,直接截取、翻译过来就好。
    这种总结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哪怕是自己亲手做的工作,隔得时间久了不看,也会忘记;另一方面,毕竟是在国内,翻译成中文,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用了,比如毕业论文、汇报演讲或者申请什么项目之类的。
    晚上,莫文琳和吴菲菲的文章相继投出。
    说起来,最近一个月,课题组里的成果非常高产,导致魏兴思每天除了常规的检索文献、打印文献外,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帮学生改文章上了。
    于是,魏老师前不久颈椎病又犯了,经常只能站着码字、改文,然后去医院做了个推拿,症状缓解了不少。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减少久坐,多做运动,注意饮食,少吃辛辣。
    虽然魏兴思也不知道后面两条建议和颈椎病什么关联,但还是遵循了医嘱,最近变得饮食变得清淡了不少。
    周二,魏兴思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网站上,在线申报中瑞stint项目。
    许秋在旁边围观、帮忙,主要是熟悉一下流程。
    听魏老师的意思,很可能会把明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也就是300万五年的本子,主要交给他来写。
    国家基金项目的申请还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这种涉及两个国家的合作项目,许秋本来以为小半天就能搞定,最后硬是花了一整天才弄完。
    因为除了计划书正文,即“中文申请书”以外,还需要同步上传包括“英文申请书”、“中文协议书”、“英文协议书”、“中方人员简历”、“瑞方申请人及参与人的简历”、“合作协议”、“预算说明书”等附件。
    课题组的成员也需要手动的一个个输入进去,填写包括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学历、学号在内的一大堆个人信息。
    此外,还要在申请的网页中填写大段说明文字,包括“合作者学术背景介绍及合作方机构介绍”、“主持科研与人才项目情况”、“在研基金项目进展情况及与国外开展合作的基础”。
    关键问题在于,填写信息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各种bug,比如登录失效、保存失败之类的,因此每次做出修改都要即使保存,保存之后还要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保存”了。
    最后,还要导入学术成果,需要把最近发表的文章一篇篇的手动导入进去,同时要注明申请人是否是第一作者、是否是通讯作者、是否是第一标注,再从中挑出10篇代表作出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第一标注、第二标注……之分,判断方法主要是看论文致谢部分。
    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编号,那么这个资助编号对应的基金项目就是第一标注;如果有多个资助编号,这种情况一般是合作研究,那么排在首位的资助编号对应的基金项目就是第一标注,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第二标注。
    第一标注、第二标注的地位,有些类似于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在项目结题的时候同理,如果是第二标注的工作,一般不会被承认,基本只看第一标注的文章。
    魏兴思组里最近的文章,基本都是第一标注,因为大多数都是自己组里单独产出的文章。
    代表作的话,比较好理解,一般是选课题组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魏兴思选出了十篇代表作,三篇钙钛矿领域的,七篇有机光伏领域的。
    吴菲菲三篇,一篇cm“氯化铵添加剂”、一篇ees“钙钛矿综述”、一篇am“异丁胺二维钙钛矿”。
    许秋四篇,一篇am“pce11”,一篇acsel“非富勒烯综述”,一篇nc“3dpdi,pdi3bxse”,一篇am“pce10:itic”。
    韩嘉莹两篇,一篇ees“3dpdi,b4t体系”,一篇jacs“h2x:itic”。
    陈婉清一篇aem“idticin”。
    其中,除了吴菲菲的一篇cm,以及陈婉清的一篇aem稍微拖了拖后腿外,其他的八篇都是材料、化学领域顶刊级别的。
    当然,她们那两篇工作本身的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前者主要是因为魏兴思把文章投低了,后者一方面是被徐正宏的idtbr盖了帽,另一方面也是文章的文字方面有所欠缺。
    一切搞定,完成全部信息填写后,网页自动生成一个整合版本的pdf文件。
    许秋和魏兴思两人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在系统中确认提交,并把纸质版本打印了出来。
    不过,纸质版本暂时还不能邮寄,统一邮寄时间是九月份。
    周三上午,放假前夕。
    许秋在魏兴思的嘱咐下,又去江弯那边跑了一趟,拍了一些照片回来。
    小吴他们的工作效率还是蛮快的。
    一周过去,他们已经安装好了玻璃墙的玻璃,以及五个摄像头,现在装修方面就差定做的几个实验台、水管以及实验室吊顶没有弄好了。
    这次的午饭,许秋没有选择到江弯食堂解决,而是在那边一排门脸房中挑选了一家看起来生意还不错的面馆。
    店名就叫“红烧牛肉面”,店员有五六个,像是一家人开的“家族企业”。
    许秋点了一碗二两招牌红烧牛肉面,需要提前结账,然后发现二两面居然卖22块,三两面23块。
    原来学校外面的普通餐饮物价已经恐怖如斯了嘛……
    平常在学校食堂的话,一般带浇头的面价格在10块左右,而便宜的白水煮面,二两1块2,三两1块5,可以另加卤蛋8毛,红烧肉3块2,大排3块2。
    犹豫了一番,许秋还是选择付款体验了一番。
    现在他的小金库里已经存了大几万,虽然依然买不起魔都的一个卫生间,但平常外出吃饭、吃吃水果酸奶什么的,基本上还是实现了自由。
    许秋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不多时,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便被端了上来。
    嚯,这红烧牛肉块好大!
    估摸着平均在三厘米见方,有五六块的样子。
    许秋挑起一块牛肉放入口中,嚼了嚼。
    在一瞬间,牛肉的香气裹挟着汤汁在嘴中炸裂开来,许秋顿时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味道确实非常好,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牛肉面了。”许秋内心不禁感慨。
    他犹记得之前赶火车,没来得及吃饭,然后下车后在车站吃的牛肉面,大约50块钱的红烧牛肉面套餐,牛肉只有三四块,味道吃起来还不如泡面。
    下午,许秋返回邯丹校区,和小伙伴们一同整理实验室。
    明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九号,课题组众人将一同前往浙省的莫干山游玩,这也是课题组第一次外出团建,为期三天,原本暑假是八月一号到八月十四号,这三天算是额外的假期。
    邯丹实验室面积很小,人多活少,因此都是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关于这次外出游玩,吴菲菲知道的消息最多,首先爆料:“这次莫干山之行,主要是魏老师和一个名叫蓝河的老板谈合作,蓝河很大方,请把我们也一起起过去玩。”
    段云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我就说魏兴思怎么突然想起带我们一起玩的,不过,蓝河这名字……之前没有听说过,是关于什么的合作啊?”
    吴菲菲解释道:“蓝河主要是想搞柔性电子打印这一块,可能和有机光伏的关联比较大吧,钙钛矿或许也能沾点边。他是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富二代,拿着家里提供的一千万启动资金,在魔都开了一家创业公司,他爹人脉广,经过几番介绍,就找到了魏老师。”
    “原来是这样,”段云点点头,随口问道:“对了,那魏兴思和我们一起去莫干山吗?”
    吴菲菲摇摇头:“没有,魏老师和蓝河有单独的活动,应该是在市区,前面两天我们自己玩,第三天估计要一起吃个饭吧,毕竟虽然合作是他们谈,但落实到具体的事情,还是得学生做,总得见上一面。”
    段云“嗯”了一声,随后说道:“挺好的,前两天我们能自由活动,要是跟老板一起玩,肯定放不开。”
    田晴突然插话:“今晚放假,我们有什么活动吗?”
    许秋提议:“聚个餐呗,现在有6000块的奖金,可以吃的好一些,一起吃火锅怎么样?”
    段云:“好啊。”
    田晴:“可以。”
    金主发话,众人纷纷附和响应。
    陈婉清:“哥老瓜、湖里捞还是什么?”
    组里的老成员都在魏老师的影响下,习惯了吃辣。
    而新来的两个小伙伴,邬胜男是湘省人,莫文琳是川省人。
    于是,一番讨论过后,选择了哥老瓜。
    最终,一顿饭,八个人花了1000+。
    许秋发现,6000块的奖金看起来挺多,还真是有点经不住花……
    ps:今天三更,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