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5、376节 这试卷,是来搞笑的么?
    六月十五,晴天,东南风。
    今天上午,我将许夫人的兵马划出四千人,编入山豹团,扩编为山豹旅。
    这样,唐军就有了山虎旅、山豹旅两个林地作战旅。然后,将两个旅安排到靠近生番的东山大营。
    我又从一万闽地辅兵中选出五千新兵,扩编了一个旅。剩下的五千,编成了辎重旅。
    如此一来,唐军陆师就有了南大营、北大营、西岸大营、东山大营共四大营,陆军兵力达到八万。
    算起来,陆军就有十六个旅了。其中两个轻骑旅,两个山地旅,两个重步旅,两个弩机旅,六个轻步旅,一个辎重旅,以及一个混编的禁卫旅。
    水师还是两万人,仍然是远洋舰队和巡海舰队。
    除此之外,还有五百宪兵,一千警士,一百别动队员,一百侍卫。这就是全部在编的陆上武装力量了。
    按照李洛和我的最新计划,陆师起码还要组建五个火器旅,两个战车旅,一个陌刀旅,一个重骑旅,两个轻骑旅,一个弩机旅,一个重兵旅,两个轻步旅,一个禁卫旅。
    水军还要扩编一万人,准备用来封锁长江。
    这样,我们的兵力缺口就高达九万,需要六十万以上的新移民打底。
    这个任务,显然今年是难以完成的。
    哎,还有火器的制造效率,一直无法有效提升。我又不知道水力锻锤是什么样子,只能大而化之的把工作原理说给匠造处,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摸索出来水锤机。
    过三天就是科举考试,再过五天就是全军大演练。等把这两件事干完,我就去泉州住段日子,一家人团聚几天。
    男人也真是的,坐船一天就到,就不能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都不管的。
    李沅劝我再生一个,我的确也想再生一个。一个儿子,的确太单薄了。趁着年轻身体棒,多生两个,以后就轻松了。
    今天那只母狐狸病了,不愿吃东西。我去看它,它才高兴的开始吃东西。我去,狐狸这么狡猾的么?稚娘说,它哪里有病,它就是想见我。
    但谁叫它资格老呢,我又不能不管它,怪可怜的。
    稚娘告诉我,后花园几乎成了狐狸的乐园。这几只狐狸啊,越养越像狗狗了,野性全无,抓只兔子都费劲。算了,过几年就给儿子当宠物吧。
    儿子还是太好哭了,真担心他长大也这样。义父却说,每个人的眼泪都是有数的,小时候哭的多,长大就不哭了。小时候不哭,老了就会哭。
    奇怪的是,儿子在义父那里却很少哭,和义父似乎很投缘。
    …………
    第二天,特察局机要处的李织来见崔秀宁,禀报道:“老师,那二十个人已经准备出发了,他们在花厅里等着向夫人辞行呢。”
    崔秀宁放下国卿廨的条陈,来到花厅,二十个年轻人立刻下拜,异口同声的说道:“微臣见过夫人!”
    “免礼,诸位都起来吧。”崔秀宁满面春风的的正坐下来,吩咐给众人上茶,众人连说不敢。
    崔秀宁只穿了一件休闲的燕居常服,清水芙蓉般的脸上也带着三分慵懒,但一双极有神采的明眸,似乎不经意间,就不着痕迹的将众人的神情收进眼底。
    然后,女人垂下眼帘,长而密的睫毛遮住她沉思的眼神。
    等到众人的心思有点忐忑不安,崔秀宁就说话了。
    “你们,都是君上和我挑选的俊才,不少还是君上和我的学生。能去中原做官潜伏,必是君上和我都信重的自己人。”
    崔秀宁一边观察他们的表情,一边慢条斯理的继续说:“我知道,你们和元廷都是有破家之仇的,在元廷做官,的确是心中纠结。”
    “所以,你们就要把心里的仇恨藏起来,起码在你们的同僚眼中,你们是忠于元廷的,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引起别人怀疑。”
    “你们在元廷做知县知州,就和将军们领军打仗一样,都是为了我唐,为了反元,为了中原百姓,也为了你们在海东的妻儿。”
    “你们的任务目前只有一个,升官,想方设法升官。我会帮你们,用银子和宝石开道。只要舍得花大钱,在元廷升官还是很快的,只要够机灵,两年做到知州知府也不难。”
    “每年,你们就可以和妻儿团聚一次。只要你们好好做事,君上和我都不会忘了你们。功劳簿上,都会给你们记着。你们的妻儿,我会看顾好的。”
    崔秀宁说完,让李织取出一沓子文书,一一点名分发给各人。
    “这是你们的户籍文书,全部帮你们准备好了。这上面的每一个字,你们都要倒背如流。”崔秀宁叮嘱道。
    这二十个人,都是崔秀宁多次考察,精心挑选的。他们首先都和元廷有仇,而且为人靠谱,聪明,适合在元廷官场潜伏。另外,在海东都有妻儿。
    按照张三丰和李洛的承诺,将会推荐二十人担任五到七品官员。由于忽必烈废除了科举,集贤院成为选拔举荐官员的重要部门。张三丰作为集贤院大学士,如今忽必烈最信重的道官,是有这个权力的。
    这二十人,几乎全部放到蜀地和荆襄为官。之所以选择这两地,当然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有这两处潜伏,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夫人教诲,我等必定铭记在心。请君上,夫人和公子保重,我等这就西去中原了。”
    年纪最大的周允,率先下拜说道。
    “夫人保重,臣等去了……”另外十九人也一起下拜。
    “我送送你们吧。”崔秀宁说道,坚持要亲自送周允等人出海。
    等到周允等人上船离开,众人在甲板上东望,还见到崔秀宁站在岸边注视着远去的帆船。
    “谢夫人……”众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再次遥遥下拜。
    三天之后,令几十万百姓瞩目的唐国科举,终于开场。
    秀才科的考试地点,在北大营的营房。每个营房只能有一个考生,而且进来前必须经过检查。饮食笔墨全部提供,不能私自携带。
    女科考试地点在织造处。
    两天后考试结束,崔秀宁立刻组织文官阅卷。她自己也抽了一百份试卷。
    当她拿到第一份试卷时,差点笑的喷出口中的茶水。
    第一道考题是命题诗,题目是:望中原。
    这个考生的诗是:
    “中原看不见,却是在心间。我家那块地,不知变谁田。”
    押韵到是押韵,意思也明了,可真是诗么?字也写的好像被暴揍过,好在还能认得出。
    崔秀宁也不磨叽,为了效率,直接打了个丙。
    再看他的文章。文章也是统一命题,题目是:宋轻武亡。
    这考生直接写道:“大宋官家,朝堂相公,真个亏待武将,好生轻薄也。岳鹏举冤死风波亭,韩泼五官职定九品。我当年在家乡,见知县骂统制,你个贼配军,带的甚么兵,见官不拜,腌臜泼才!”
    “统制乃大将,兵马好几千,却被知县骂的不敢龇牙,你道为何?自是朝廷轻薄已久,管教那些武夫难做,临了打仗,谁能拼命……”
    崔秀宁看的嗤嗤直笑,此人倒是知道些道理,写的文章也算言之有物。但是,此人应该只是粗通文字罢了,经史子集肯定没读过。
    崔秀宁实事求是,还是打了个丙。
    可是,等到看见此人的经史子集常识题,崔秀宁更是笑得伏案。
    第一道题其实就是送分,是: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宰我者何人?
    这道题,凡是浅读经史的,都知道宰我是孔子弟子。出这道题的目的,当然是告诫考生不要轻易以言取人。
    这考生的答案是:杀我的人,敌人也。
    你说,崔秀宁看了怎么能不乐?
    第二道题也是送分:韦编三绝,何意也?
    该考生的答案又很奇葩:苇条编筐,篮,篓,甚是耐用,三绝也。
    第三题: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该考生答:以利报德。
    第四题:桓公何以为伯?
    该考生答:老公年长,自然为伯。
    崔秀宁看到“老公”两字,捂着肚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蛋,这人是来搞笑的么?这样的人,怎么当公务员?
    常识题三十分,此人竟然一题都没答对,而且尽是令人喷饭的答案,真真笑死个人。这样的人能敢来考试,真的很有勇气。
    但等到崔秀宁看到此人的六艺成绩时,就笑不出了。
    算术竟然都对!
    虽然算术题不难,只是小学六年级的题,但是此人能全对,那也不简单了。
    再看其他两艺,他选的是骑和射,竟然被主考的军官判为乙等。
    另外,《唐国简律》全对,农事考题也全对。
    最后的时政策论,题目是:我唐之弊。
    该生的文章没有废话,直接写道:“大唐第一弊,兵多,吃皇粮人多,劳力不足,百姓虽有余粮供应,但要歉收荒年,必定缺粮。”
    “大唐第二弊,百姓日见安乐,战心不足,只顾眼前,反攻中原之心不急。。”
    “大唐第三弊,移民男多女少,光棍渐多,于国不利。”
    他最后也给出了解决之法:“动水师,抓夷奴,充劳力;借蒙鞑之威,借蒙鞑之毒,敲打百姓,不敢忘战;新兵两年内不可娶妻,一来让其无家室拖累,二来让百姓有女可娶。”
    虽然文章毫无文采可言,但就其策略内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崔秀宁看看此人的名字,叫雍成,乃是最早一批移民。
    崔秀宁想了想,最后写下了录为二等。
    这其实是破格了,不然以这雍成的诗词和经史子集成绩,录取都不可能,别说二等了。
    接下来的试卷,大多数都是狗屁不通,用林必举的话说,真的只能说是识字,完全不算读书人。
    但是,其中很多人也不乏真知烁见,观点很新颖。
    只有一个叫乔运至的人,真正具有秀才的本事。此人的命题诗,就让崔秀宁眼前一亮。其诗云:
    “西望中原泪不干,关山何处是长安。洛河清波饮胡马,单于射猎北邙山……汉家兴亡多少事,竟是今日最心酸。”
    这乔运至的经史子集常识题,全对。
    六艺中的算术,只错了一题。
    六艺其他项目他选了骑马和书法,骑术主考的军官打的是丙,书法么,崔秀宁给了乙等。
    除此之外,文章和策论都很好,不但文辞华美,也言之有物,论证严密。
    如他的文章:
    “赵氏以武将之姿,披黄袍于陈桥,篡柴周于孤寡,此莽操无过也。然唐末五代,武臣凶枭,文臣束手,乃有更迭之频,社稷多变。此乃有唐尚武风在,而制衡已失也。”
    “宋室既开,犹恐覆辙,乃矫枉过正,文华虽彰,而武道沦丧……是以,军政大事乃阴阳调剂,刚柔并济,文武相宜,张弛有度,文贵武荣,制衡有效,此乃中庸治国也。”
    “武强文弱,乃有晚唐之忧;文贵武贱,更有亡宋之祸。殷鉴不远,君王当以中庸为纲,以文武为目,纲张目举,尚武重文,相得益彰也……”
    乔运至的意思,是唐使得武将尾大不掉,是错。宋矫枉过正,重文轻武,导致亡于异族,更是错。所以,要不偏不倚,文武并重,行中庸之道,提倡文贵武荣,尚武重文,各安其职,相互制衡。
    很显然,这是后世现代实行的法子。崔秀宁是赞同的。
    关于唐国之弊,乔运至也写的很到位:
    “我唐之弊,首为大义也。君上托东国世族之名,忍辱负重于元廷,乃术也。然中原百姓,可知其实?设若起兵之日,传檄天下,以复中原,则名分已失矣。纵使恢复陇西李氏之身,继承李唐旧业,岂可取信于汉家?”
    “我唐之弊,次为兵多民少,劳力不足,丰年勿忧,而奈荒年何?……”
    崔秀宁看到乔运至担心李洛的汉人身份到时难以取信天下汉人,不禁有点吃惊。这个见识,已经很不凡了。
    当然,乔运至不知道她和李洛早就有了完全的解决之道,到时,中原汉人绝对会相信李洛是汉人,特察局是干什么吃的?
    乔运至的解决之道,相对李洛虽然不太高明,却也是李洛计划中的其中一条,他主张起兵前在中原散布消息,故意透露李洛的身份。
    就是农事考卷,他错了几题,但也及格。
    崔秀宁毫不犹豫的将乔运至评为一等,也就是秀才。
    她决定,让乔运至担任县令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