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4、545 万一…他真坐了天下呢?
    等到郑思肖和林必举退下,李洛忍不住露出一丝黯然之色。
    “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李洛苦笑,“就是这个李姓,也是对我不好的养父的姓。我是三岁被拐卖的,完全不记得真正的父祖姓名。”
    崔秀宁拉起他的手,“不要想这些了。你还有我,还有三个孩子。我觉得吧,你不知道反而是好事,起码不用想念,就是想念也没有对象。”
    “我就不同了。我会想念我的父母,爷爷,弟弟。每一次想,心里就很难受,就想哭。”
    李洛把女人拥在怀里,拍拍她的背,重复她刚才的话,“不要想这些了。你还有我,还有三个孩子。”
    崔秀宁嗤嗤笑道:“一字不改,你复读机啊。”
    李洛忽然忍不住笑起来,笑得有点奇怪。
    “你笑什么?你想到什么了?”崔秀宁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什么了。
    李洛道:“我想到五庙用哪几个人了。”
    崔秀宁从他怀里离开,正正云鬓上的金步摇,“我似乎猜到了。”
    嗯?李洛很怀疑她真能猜对,毕竟她的历史并不好,“你说说看。猜对了有赏。”
    崔秀宁似乎能看到他的心思,她露出一丝不服气的神色,抱着胳膊靠在桌案上,以分析案情的语气说道:
    “这几年,我恶补了一些历史,不算小白了。我知道刘秀是以刘邦为始祖。所以整个东汉,刘邦的神主始终在太庙。这是个很好的先例。逃犯起兵后,自称唐国公,还给自己加了个大丞相的头衔,这都是在学李渊。”
    “所以,你肯定是要以李渊为始祖的,这点我可以确定。”
    李洛点点头,“警察,你说的很对。不过这一点好猜。嗯,你继续说。”
    崔秀宁露出一对梨涡,笑容很自信,“这个世界虽然没有明史和清史,但后世有哪几个李姓名人,我还是知道的。”
    “根据你的性格分析,你是一个习惯借势借名的人,这是你的思维定式。哪怕后世那几个李姓名人在这时代没有利用价值,但你也肯定会用名人的名字,以独特的方式致敬你喜欢的人物,而不会编造新名字。这是你的行为仪式感。”
    李洛有点佩服了,“很好,你继续说。”
    崔秀宁扳着洁白修长的手指,如数家珍般说道:“那么后世有哪些李姓的人最有名呢?我知道的,有李善长,李贽,李时珍,李成梁,李自成,李定国,李秀成,李鸿章等人。其他的,不是很有名。”
    “先说李善长,这人足够有名。但是吧,你不可能选择他。为什么呢?因为你想用洪武作为将来的年号,致敬朱元璋,在心理上会代入老朱。既然如此,你就不可能以李善长作为高祖的名字。他是朱元璋的宰相嘛。”
    崔秀宁观察李洛的表情,知道自己说对了,于是她的笑容更加自信。
    “你的历史观很正,方便我用排除法。我知道,你讨厌李鸿章,看不起李自成,李成梁据说是个自私的军阀,也不会是你喜欢的人物。那就只剩下李时珍,李贽,李定国,李秀成。明清两代比他们更有名的正面人物,没有了。”
    “所以,我的推测就是:你会以李渊为始祖,以李时珍为高祖,李贽为曾祖,李定国为祖父,以李秀成为父。逃犯,我说的,有一句不对么?”
    李洛叹了口气,他是真服了。
    男人露出灿烂的笑容,“警察,你说的对,没有一句是错的。好,寡人有赏!”
    他的确不想胡编名字,打算用后世喜欢的李氏名人。他的动机思维,包括选择哪几个人,崔秀宁都猜对了。不服不行啊。
    崔秀宁冷笑,“你服了吧?所以你心里想什么我多半能号的住脉,比如你现在就没想好事。”
    “我去。”李洛把傲娇的女人揽过来,动作多少有点放肆了,“你用词不当,怎么能说寡人没想好事?夫妻之间的事,怎么就不是好事了?”
    “呸。”女人的小拳拳立刻就捶过来,指指外面,“亲,现在白天好吧。”
    李洛点头,“懂了。真懂了。”
    明显话里有话。
    崔秀宁当然听明白了,不由有点脸上发烧。
    你懂?你懂什么了?老娘是那个意思么?
    …………
    九月十一,坐镇江西负责江西军务的文天祥,和负责福建军务的许夫人,先后回到临安。
    第二天,文天祥,林必举,郑思肖,陈淑桢等人率领唐国文武官员,联袂觐见唐公李洛,上表劝进,恳请李洛进位唐王。
    表曰:
    “……今北有蒙元,西有萧梁,南有赵宋,彼何德何能,而俱居帝位。而君上承前唐遗泽,贵为帝裔,乃举义师伐无道,解黎民于倒悬,遂复东南,有功于汉家,得天命所眷,民心所向,足以为帝,遑论王乎!”
    “君上虚怀至大,敬重神器,谦不轻取,真命世之主也。然,天命在唐,臣民仰望,汉家气运,在乎一身。纵不为帝,退而次之,岂可不王……”
    “……若不王之,则无以承天命,奉宗庙,彰国威,安民心,亦无以激士气也……君上不王,奈天下苍生何也……”
    “……臣等审时度势,公心以谋,伏请君上顺天应命,体恤众望,进位唐王……”
    李洛在归德殿芙蓉阁接到劝进表,到场辞表。
    “中原未复,百姓未安,吾功德微薄,不足以王之。”
    九月十五,文天祥等人再次登阁进表,“君上不王,置我唐于何地,臣等痛心疾首也…”
    李洛再次辞表:“王位,千钧名器也。有德者居之而行王道。吾若王,恐王道有亏,本心有愧,而天下笑耳。”遂不允。
    九月十九,群臣再次上表劝进,这次规模更加浩大。表曰:“……君上不王,恐上苍归咎,黎民不安,军心不稳,而大唐危矣……”
    君上啊,你再不称王,大唐就危险了啊。
    李洛在归德殿正殿接了劝进表,只能说道:“如此,吾敢违天意,忍拂众意乎!既王吾,吾勉之也。”
    好吧,你们这么坚持,我怎么敢违抗天意,怎么忍心罔顾名义呢?你们既然尊我为王,那我就只能勉强称王,好好干了。
    这其实都是形式,君臣早就达成默契,心照不宣的。需要的只是一个程序。
    文天祥等人听到李洛正式答应,一起下拜道:“君上英明!”
    李洛站起来,环视大殿上的百官,朗声说道:“这天下,忽必烈称帝,萧隐称帝,赵良钤称帝。哦,还有爪哇岛上的赵昌,也是皇帝。”
    “昔年曹孟德言,若无孤,这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日寡人言,寡人在,则断不许这天下将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当然,此等言语,不宜宣扬。寡人说与诸卿,不过聊表寡人之志,望众卿一如既往,勠力同心,恢复中原,再造大唐盛世!”
    文天祥等人深深下拜,说道:“必不负君上之望。”
    坐在侧位的崔秀宁,看着李洛的神情举止,心道:这男人啊,气场越来越强,越来越像个帝王了。
    随后,郑思肖起草了称王诏书,颁发海东,两江,福建,晓谕唐国臣民,唐公在臣民数次恳请下,为了恢复中原,黎民福祉,决定进位唐王。
    定于十月一日,举行进位大典。
    这道诏书属于预告,告诉臣民李洛准备称王。但真正称王的日子,却是进位大典举行之日。
    同一天,李洛仍然以唐国公名义下诏,升国卿廨为政事堂,升各曹为各部,各处为各司。
    进位大典的礼仪,交给礼部负责。
    从两劝两辞,到预告诏书,再到着令礼部筹办进位大典,每个环节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显得很是规范肃重。
    和萧隐草草称帝完全不同。
    李洛准备称王的诏书一下达,最激动的是最早跟他的“老人”。
    君上一称王,他们肯定有官升官,有爵进爵啊!
    无论是唐国将士,文武百官,还是唐国百姓,得知李洛即将称王的消息,都很是高兴。从军营到官衙,再到街坊村镇,田间地头,到处都在热议李洛称王。
    好啊,君上进位大王,唐国就更稳了,百姓们分到的土地,就更有保障了。鞑子要打回来就更难了。
    百姓们虽然分到了土地,但唐国其实并没有正式颁布相关法令,主持分田的只是地方官府和驻军,这显然让百姓们不太放心。但民间早有传言,说君上一旦称王,将会效仿北魏隋唐,颁布“均田令”。
    所以,百姓们等李洛称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连宋国和梁国,也得知李洛称王大典的事。
    被设为“行在”的广州皇宫,赵良钤君臣正在议论李洛称王之事。
    赵良钤笑吟吟的端坐龙椅上,他的大红龙袍又变得合体了,显然近期心宽了不少,人也恢复了富态。
    自从张弘范大败被押到临安处死,得到李洛支援的广州小朝廷趁机收复广东道三十六州县,将原来的元廷官员撤的撤,杀的杀。
    在李洛的默认下,后世大半个广东的地盘,以及两百多万人口,就归属了广州小朝廷。经过两个多月的招兵买马,宋军恢复到十几万人,小朝廷也恢复了不少底气。
    “诸卿家,李洛虽然兵强马壮,雄踞东南,却不敢称帝,只敢称王。这是否能说,他还是留了归宋的退路?”赵良钤问道。
    客家大将罗谡闻言不禁暗自摇头。官家啊,李洛怎么可能会归宋?那是永远不可能的是啊。
    王宛说道:“官家,唐国自成一体,李洛自称李唐后裔,又兵强马壮,独霸东南。此等样人,如何会归宋呢?他没有称帝,多半是认为东南一隅,不足以称帝。由此可见,此人野心甚大,也很是隐忍。”
    赵良钤的笑容消失不见,神色寡淡的道:“照你的意思,那李洛将来必要对大宋用兵了。”
    罗谡忍不住站出来说道:“官家,唐公解广州之围,还赠送我军军器盔甲,与我大宋有恩。眼下鞑子势大,还是要和唐国交好才是。”
    他之前以宋使的身份出使唐国,李洛大方的送了一大批盔甲军器,还有军粮,让大宋度过难关,顺利招兵买马。这让他对李洛很是感激。
    罗谡话刚落音,承节侍郎汪宗臣就站出来说道:“罗将军,我大宋乃正统,李洛就算不勤王归宋,也应该支援大宋。他援助大宋,那是他的本分,谈何恩义?难道罗将军见了次李洛,就和李洛惺惺相惜了?”
    此人与参知政事王宛一样,也是南宋遗臣,度宗朝进士,做过太常丞,曾写诗《嘲贾似道》。
    罗谡沉下脸,“汪节郎何出此言?俺与李洛不过一面之缘,只是感佩他慷慨仗义而已。”
    参知政事龚行卿出列道:“官家,李洛狼子野心,占了大宋的行在,迟迟不还,这是何道理!如今还要称王,异日必然称帝!大宋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臣以为,可以联梁制唐,或者先与鞑子议和,徐缓图之…”
    龚行卿也是南宋遗臣,当年曾经官居大理寺卿,后世的金台寺,就是此人参与修建的。
    枢密副使王宛,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同为遗臣的邓光荐也赶紧以笏“啪啪”击掌,表示对龚行卿的话很是赞同。
    他出列说道:“官家,臣认为,龚相公王相公之言,真乃老成谋国呐。自古邦交,讲究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是以我朝才有联金灭辽,联蒙灭金之举。”
    “臣以为,唐国虽无辽金之强,却有辽金之近,乃是卧榻之侧。太祖有云,岂容他人鼾睡也。鞑子虽是死敌,然主力大军都在北方,南方元军已经不足为惧,倒是可以议和…以为权宜之计。”
    林桂芳实在看不下去了,“龚相公,王相公!蒙元如此势大,怎能说南方不足为惧!难道几十万元军是摆设么!唐国是盟国,起码眼下正是联盟反元之时!怎可和仇敌蒙元再开议和!”
    “忽必烈怎么可能容忍大宋?就算假意答应议和,迟早也必灭我大宋!这种亏,大宋可没少吃!想与鞑子相安无事,无异与虎谋皮!”
    王宛道:“不谋一世,不谋一时。唐国的确是盟国,可唐国占了东南,还占了临安,那可是大宋故都,焉能听之任之。若能和蒙元议和,再联梁灭唐,收复东南,则我大宋才有实力一统东南,恢复旧疆啊。”
    “够了!”林桂芳怒了,他仗着自己是拥护赵良钤起兵的首功之臣,手握兵权,说话毫不客气,“你们这些文人,懂个甚么!整天和某扯皮斗嘴!某忍耐久矣!”
    “这军国大事,哪有你们说的那般啰嗦!我等的敌人是谁?蒙元。朋友是谁?唐国。既如此,为何要和敌人议和,对付朋友?天下没这个道理!就算灭了唐国,东南难道鞑子不想要!轮得到你们?荒谬!”
    龚行卿和王宛等人气的胡须颤抖,连说:“蛮汉蛮汉!尔知礼乎!”
    汪宗臣干脆大声对赵良钤道:“官家!林桂芳当庭辱骂大臣,臣弹劾其跋扈无状!朝廷自有法度,平章军国重事之职何等紧要,焉能交付此人手中!”
    赵良钤赶紧说道:“好了,不要争论不休。蒙元岂可相信?唐国便是将来不利于大宋,终究好过蒙元。此事日后再议。今日只说出使唐国祝贺李洛进位之事。”
    邓光荐自告奋勇的说道:“官家,臣愿往。”他是礼部尚书,由他出使唐国完全当得起。
    “好。”赵良钤点头,“那就辛苦邓卿了。李洛进位典礼之前,一定要赶到临安。”
    罗谡道:“官家,臣与李洛有一面之缘,更好说话。臣愿为副使。”
    “准。”赵良钤痛快的答应。他也希望罗谡能向李洛要点好处。
    比如…粮食。
    …………
    “哦?李洛要称王?”江陵的大梁皇帝萧隐笑道,“李洛兵强马壮,却不称帝。”萧隐眼睛一眯,却没有多少笑意。
    丞相首阳道人说道:“陛下,大梁和唐国虽未结盟,却有盟国之实。李洛也有恩义于我大梁。臣以为,该派国使去临安祝贺,参加进位大典。”
    “这是当然,不需要你提醒朕。”萧隐潇洒的在大殿上走来走去,深秋的阳光斜入大殿,照在他身上,显得很有几分帝王之气。
    自此在李洛的帮助下收复湖广,萧隐就再次底气十足了。如今梁军超过二十万,整个湖广全部被大梁收复,收得人口上千万。
    大梁,还当不起一个大字么?
    这个本钱,足够为大梁皇帝加持几分帝王之气了。
    萧梁想了想,“光明公主辛苦,与李洛有旧,也是她请了李洛的援军来解江陵之围。就让她作为国使,带厚礼去临安吧。”
    辛苦虽然贵为梁国公主,但她没有官职在身,所以并不上朝,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国使。
    萧梁一下令,一个十七八岁、身穿明黄服饰的男子就出列说道:“父皇,儿臣愿出使唐国,请为正使。”
    此人正是萧隐的长子,被封为赵王的萧焱。
    没错,萧隐最近一得意,封了自己四个儿子为王。萧焱这个赵王,还没当十天。
    萧焱年纪虽不大,但心眼不少。所谓知子莫若父,萧隐当然清楚自己的儿子为何想和辛苦一起去。
    但是他不反对。他乐意看到这个可能会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娶辛苦为王妃。
    “准。那就以赵王为正使,以辛苦为副使,一起出使唐国。”萧隐下诏。
    …………
    高丽。
    几个去高丽的江浙商人,带来李洛即将称王的消息。
    仁州李氏得知,一个个心中复杂无比。
    李洛起兵之后,他们万分庆幸告发了李洛,和李洛这个叛臣撇清了关系。
    虽然李签的宰相之职受到李洛牵连被罢黜,李签也受到高丽王的严厉斥责,就连爵位也丢了,可李氏并没有伤筋动骨。
    起码没有被抄家灭族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听到李洛起兵的消息,他们大惊之后就大骂李洛愚蠢,竟敢不知死活的造反,本来以为李洛必定很快被元军斩杀。
    他们甚至想到了李洛很多种可怕的结局,却唯独没想过,李洛不但没有被斩杀,反而越闹越凶!
    大败东南元军数十万,就连张弘范,完哲都,忽都帖木儿这些大将名帅都死在李洛手里!
    而李洛席卷东南,封江锁海,已经快要称王了!
    李氏家城萧斯堂内,所有嫡系子弟和家老都在座,气氛很是压抑。
    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高丽的深秋,本就已冷。李签坐在主位上,显得有点瑟缩,不知道是因为身子冷,还是因为心中寒。
    “唉,李洛,竟然能折腾到这一步。老夫,委实没有想到。”
    李签的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疑惑,茫然,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遗憾。
    李氏打听到的消息是,李洛兵强马壮,火器犀利,民心归附,已经在南方拥有很大势力。
    实力之强,远超高丽。
    更要命的是,李洛的水师完全控制了江海。以至于北方空有强大的元军铁骑,偏偏难以南下镇压。
    可以说,只要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李洛已经成了气候,不是轻易就能很快镇压的。
    毫无疑问,李洛最后多半逃不过大元的镇压,失败是迟早的事。
    可即便如此,估计那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李签的弟弟李简也叹息道:“吾也想不到,这李洛竟然能走到这一步。大兄,南方有李洛的伪唐,萧隐的伪梁,还有伪宋。大元南方大半为反贼所据。小弟一时半会,也回不了湖广了。”
    兄弟两人心里都有一句话,李洛要真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啊。
    可惜了。
    李若愚道:“李洛这小人得意不了多久,等到元军主力到了江南,就是他兵败身死之时。”
    其他几个李氏子弟,也纷纷认为李洛坚持不了太久。
    忽然一个女子的声音道:“父君,叔父,兄长,万一…我是说万一,五…李洛最后不但没有兵败,反而成了呢?”
    什么?
    李签和李简兄弟相视一眼,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是啊。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李洛成了呢?
    虽然这可能很小,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
    万一李洛真的推翻了元廷,坐了天下,那么他们仁州李氏……
    李签和李简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外面的秋风更冷了。
    不行,哪怕为了应对万一,也要有所布置!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月底了,泪目求之,打滚。提前祝贺中秋快乐。晚安!